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3941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如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能够通过将热源部件设置在沿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且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散热板之间以及将杆盖和杆侧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一体地与至少任意一个散热板挤压成型而促进机械结合并改善产热性能,其中,热源部件由热产生区中的正温度系数(PTC)装置构成。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对机动车辆的内部进行加热而使用的热水加热器使受热的热交换介质(冷却液)循环的同时,穿过发动机到加热器芯以加热引入的空气。然而,在机动车辆初始起动时,到热交换介质变热为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0003]作为一种用于弥补这种情况的方法,近来已使用电暖气或电加热器。作为示例,直接对引入的空气进行电加热的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已与热水加热器一起或独立于热水加热器而用作辅助加热装置。与PTC加热器相关的专利文献的示例包括由本申请人提交的第2010-0055262号韩国专利特许公开、第1163448号韩国专利和第2006-0119163号韩国专利特许公开等等。
[0004]参照图1,图1是现有技术,由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杆组件和多个散热翅片12通过粘合装置彼此连接,在杆组件中装配有PTC装置11,所述多个散热翅片12结合到杆组件以进行散热,还包括用于封装和保护所述散热翅片12的壳体20。一般来说,图1的散热翅片被称为波纹状翅片(corrugated fins),并且具有因锯齿形状而增大散热面积的优点,但是具有制造和装配过程复杂以及体积和重量较大的缺点。
[0005]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包括PTC装置的热源部件设置在与空气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使得所述热源部件的面积对产热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存在对减小PTC加热器的厚度(空气流动方向)的限制。
[0006]同时,根据现有技术的PTC装置通常被容纳在用于容纳PTC装置的单独的杆组件中,并且通过粘合剂或类似物结合到其它散热装置。然而,在散热装置和杆组件由于散热装置和杆组件之间产生的间隙或气隙而未紧密附着到彼此的情况下,热交换效率降低。此外,取决于施加的粘合装置(adhesive means)的量,在散热性能方面可出现偏离。
[0007]此外,在热负荷重复时,发生附着被降低的现象,使得降低耐用性,并且在操作预定时间之后会导致性能恶化和有缺陷的产品。
[0008]此外,在散热性能被恶化的状态下,可能会发生与电有关问题,使得多个散热翅片应通过粘合装置结合。因此,工作环境不是很好,装配过程是困难的,并且部件的数量、重量和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9]技术问题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由于简单的结构、减少的部件数量以及使用尽可能小的粘合装置而能够被容易装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即使在热负荷重复时也能够保持组件之间的密合性,并且通过阻止组件的运动来改善热交换性能和耐用性。
[0011]技术方案
[0012]在一个总的方面,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热源部件;热源部件杆,包括杆侧壁和杆盖,以便容纳热源部件;第一散热板,包括第一热产生区和第一空气运动区,在第一空气运动区中形成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一通孔,其中,热源部件设置在第一散热板的一侧上,并且杆侧壁与第一散热板被一体地设置。杆侧壁可与第一散热板一体地挤压成型。
[0013]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还可包括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包括第二热产生区和第二空气运动区,在第二空气运动区中形成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热源部件设置在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
[0014]所述热源部件可包括:正温度系数(PTC)装置、电接触所述PTC装置的电极板以及使PTC装置和电极板与杆侧壁隔离的绝缘导向构件。
[0015]绝缘导向构件的上表面可设置有在其中安放所述PTC装置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开口部,并且绝缘导向构件的下表面可被设置有突起部,以便形成在其中安放电极板的电极板容纳部。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还可包括介于电极板和第一散热板之间的绝缘层。
[0016]所述绝缘导向构件的上表面可设置有在其中安放所述PTC装置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开口部,并且绝缘导向构件的侧部设置有狭缝状的电极板容纳部166’和绝缘部,电极板滑动并插入电极板容纳部中。
[0017]在优选的第一实施例中,杆盖可包括设置有台阶部的第一杆盖,并且杆侧壁可以是第一杆侧壁,所述第一杆侧壁包括:一对第一侧壁,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一卡口,分别形成在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并且分别安放第一杆盖的台阶部;第一变型部,分别从第一卡口伸出并且被按压到台阶部的上表面以因此分别弯曲并结合到台阶部的上表面。第一杆盖和第二散热板可通过粘合装置彼此结合。
[0018]在优选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板可被设置有多个紧固槽,并且杆侧壁可以是第二杆侧壁,第二杆侧壁包括:一对第二侧壁,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变型部,分别延伸为穿过所述紧固槽并且被按压到第二散热板的上表面以因此被弯曲或敛铆缝-结合到第二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
[0019]第二杆侧壁还可包括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分别形成在第二侧壁的上端部,并且在将第二散热板与第一散热板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状态下,允许第二散热板将要被安放在第二卡槽上。
[0020]在优选的第三实施例中,杆盖可以是设置有台阶部的可分离的杆盖,并且杆侧壁可以是第三杆侧壁,第三杆侧壁包括:一对第三侧壁,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一导向槽,分别形成在第三侧壁的内表面中并且分别使可分离的杆盖的台阶部滑动并插入到第一导向槽中。可分离的杆盖和第二散热板通过粘合装置彼此结合。
[0021]第二散热板可具有形成在第二散热板的第二散热区中的安放凹槽,使得可分离的杆盖被安放在安放凹槽中。
[0022]在优选的第四实施例中,杆侧壁可以是第四杆侧壁,第四杆侧壁包括: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一对第四侧壁以及分别从第四侧壁的上端向内弯曲的第二导向凸片,并且杆盖可以是一体式杆盖,在一体式杆盖中,沿第二加热板接触热源部件的方向突出的盖主体包括第三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分别形成在第二散热板和盖主体的两个端部并且分别滑动和结合到第四杆侧壁的第二导向凸片中,一体式杆盖RC2与第二散热板一体地设置。第四杆侧壁还可包括分别形成在第四侧壁的内表面中的第二导向槽。
[0023]有益效果
[0024]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厚度可通过简单的结构而减小,从而使得能够提供紧凑的封装。此外,由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本身执行散热功能,因此,与根据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散热翅片(heat radiating fins)相比,它们可以被很容易地制造并装配。此外,在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中形成的通孔可具有散热翅片的作用和效果,并且可以以不同的形状和样式来制造,使得优化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的可应用性是优异的。
[0025]此外,位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热源部件杆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被机械结合,使得可使得粘合装置的使用最少化,从而使得即使在热负荷重复时也能够提高耐用性,并且使得由于施加的粘合装置的非均匀的量而产生的性能上的偏离最小化。
[0026]具体地,杆侧壁与第一散热板一体地挤压成型,从而使得能够减少组件的数量,并且提高了组件等之间的密合性(close adhesive)等。此外,在杆盖与第二散热板一体地挤压成型的状态下,不需要使用粘合装置,使得可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002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给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其中:
[0028]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的透视图;
[0029]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0030]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彼此装配的状态的装配透视图;
[0031]图4是示出构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热源部件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0032]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被结合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3]图6是示出在图5中被结合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4]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被结合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5]图8是示出在图7中的结合过程中的部分状态的剖视图;
[0036]图9是示出在图8中通过按压和弯曲进行结合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7]图10是示出在图8中通过敛铆缝作业结合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8]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0039]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被结合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0]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被结合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1]图14是示出在图13中进行结合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2]图15是示出构造本发明的热源部件的另一示例的装配透视图。
[0043][主要元件的详细说明]
[0044]1:用于机动车辆的加热器
[0045]10:热源部件
[0046]120:PTC 装置140:电极板
[0047]160、160’:绝缘导向构件 180:绝缘层
[0048]30:第一散热板
[0049]320:第一板340:第一通孔
[0050]50:第二散热板
[0051]520:第二板540:第二通孔
[0052]560:安放槽
[0053]70:粘合装置
[0054]90:壳体
[0055]R:热源部件杆(RS:杆侧壁 RC:杆盖)
[0056]RSl:第一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