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411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0002] 本申请要求2013年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028158号、特愿 2013-028159号以及特愿2013-2816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安装于具有轮辋基部和轮辋凸 缘部的适用轮辋的充气轮胎。在该充气轮胎中,左右一对胎圈部均设置有:基面部,其面向 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并且由轮辋基部从轮胎半径方向内侧支撑;背面部,其面向轮胎宽度 方向的外侧并且由轮辋凸缘部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支撑;以及胎踵部,其连结基面部的 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以及背面部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端部。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11-500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在上述现有的充气轮胎中,当例如充气轮胎受到负荷而使得胎圈部变形时,存在 背面部可能高强度地压接轮辋凸缘部并且大的力会从适用轮辋施加至充气轮胎的可能性。 在此情况下,存在乘坐舒适性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现有的充气轮胎中,存在 改善均匀性的余地。
[0009]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大的力从适用轮辋作 用于充气轮胎并且能够改善均匀性的充气轮胎。
[001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手段。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为如下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其中,均 埋设有胎圈芯的左右一对胎圈部均设置有:基面部,所述基面部面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 并且由所述适用轮辋的轮辋基部从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支撑;背面部,所述背面部面向轮 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且由所述适用轮辋的轮辋凸缘部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支撑;以及胎 踵部,所述胎踵部连结所述基面部的在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和所述背面部的在轮胎 半径方向的内侧的端部,其中在所述充气轮胎安装于所述适用轮辋并且所述充气轮胎的内 压被设为大气压的无负荷的基准状态下,所述背面部配置于所述轮辋凸缘部的面向轮胎宽 度方向的内侧的内表面上或者配置成比所述内表面靠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在所述背面部 与所述胎踵部的连接部中,形成在所述基准状态下沿着轮胎半径方向直线状延伸的平坦面 部。
[0013] 根据本发明,由于背面部在前述基准状态下被配置于轮辋凸缘部的内表面上或者 被配置成比该内表面靠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因此在例如充气轮胎受到负荷而使得胎圈部 变形时,能够抑制背面部局部地抵靠轮辋凸缘部。因此,能够抑制背面部高强度地压接轮辋 凸缘部,能够抑制大的力从适用轮辋作用于充气轮胎,并且,例如,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
[0014] 另外,由于例如平坦面部形成于背面部与胎踵部的连接部,因此与连接部随着从 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去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逐渐延伸的配 置相比,能够抑制连接部与轮辋凸缘部的内表面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过度分开。因此,当胎圈 部变形时,能够抑制背面部对轮辋凸缘部产生冲击从而产生冲击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大 的力从适用轮辋作用于充气轮胎。
[0015] 另外,由于背面部在前述基准状态下配置于轮辋凸缘部的内表面上或者配置成比 该内表面靠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因此即使在使充气轮胎的内压为正压、例如使充气轮胎 具有正规内压时,也能够抑制背面部局部地抵靠轮辋凸缘部。因此,能够使胎圈部相对于适 用轮辋高精度地定位。此外,能够容易地使胎圈部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轮胎半 径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适用轮辋在胎圈部的整周上同等。因此,不管轮胎大小如何都能够 改善均匀性。
[0016] 同时,例如当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时,在左右一对胎圈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 的内侧弹性变形、该左右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变短的状态下该适用轮 辋被配置于充气轮胎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之后胎圈部在胎圈部于轮辋基部上滑动的同 时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回复移动。
[0017] 这里,背面部在前述基准状态下配置于轮辋凸缘部的内表面上或者配置成比内表 面靠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因此,例如,与在前述基准状态下背面部与轮辋凸缘部的内表面 压接的构造相比,能够具有如下的状态:在将充气轮胎安装到适用轮辋的过程中当胎圈部 如上所述地回复移动时,背面部抵着轮辋凸缘部并且阻碍胎圈部的移动。因此,当将充气轮 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时,能够使胎圈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平滑地移动从而相对于适用轮辋高 精度地定位胎圈部。此外,能够容易地使胎圈部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轮胎半径 方向上的位置在胎圈部的整周上同等,并能够改善均匀性。
[0018] 另外,所述基面部形成有:第一倾斜面,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半径方向这两 个方向的截面图中,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于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基准线倾斜,并 且所述第一倾斜面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去而朝向轮胎半径 方向的内侧直线状地延伸;以及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连接 至所述第一倾斜面并且在所述截面图中相对于所述假想基准线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的相 对于所述假想基准线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假想基准线形成的倾斜角度。 所述第一倾斜面可以配设在所述基面部的与所述胎圈芯对应的部分处并且可以在该部分 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配设所述第一倾斜面。
[0019] 在此情况中,第一倾斜面布置在基面部的与胎圈芯对应的部分并且在该部分的沿 轮胎宽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布置第一倾斜面。因此,胎圈部的比胎圈芯靠轮胎半径方向的 内侧的底部的厚度能够根据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轮胎宽度方 向的内侧逐渐增大。因此,在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的状态下,不管该底部在轮胎宽度方 向上的位置如何都能够容易地使胎圈部的底部的在轮胎半径方向上的压缩率均等,并且能 够抑制基面部与轮辋基部高强度地局部压接。因此,当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时,能够将 充气轮胎平滑地安装于适用轮辋并且相对于适用轮辋高精度地定位胎圈部。此外,能够容 易地使胎圈部相对于适用轮辋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和轮胎半径方向上的位置在胎圈 部的整周上同等,不管轮胎大小如何都能够改善均匀性。
[0020] 另外,由于基面部形成有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第二倾斜面,因 此第二倾斜面能够比第一倾斜面更高强度地压接轮辋基部。因此,能够确保胎圈部和轮辋 基部之间的密封性,还能够抑制胎圈部相对于适用轮辋产生位置偏差。
[0021] 另外,前述左右一对胎圈部中的每一个胎圈部均设置有:背面部,其面向轮胎宽度 方向外侧并且由轮辋凸缘部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支撑;以及胎踵部,其连结基面部的轮 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以及背面部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端部。在前述截面图中,所 述胎踵部形成为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去而朝向轮胎半径方 向的外侧逐渐延伸的直线状或凹曲线状。所述胎踵部与所述基面部之间的连结部和所述胎 踵部与所述背面部之间的连结部在所述截面图中可以均形成为凸曲线状,并且所述胎圈芯 可以相对于所述胎踵部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
[0022] 在此情况下,例如当将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时,在左右一对胎圈部朝向轮胎 宽度方向的内侧弹性变形、该左右一对胎圈部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变短的状态 下,该适用轮辋被配置于充气轮胎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因此,胎圈部在胎圈部于轮辋基 部上滑动的同时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回复移动,并且使得胎圈部沿轮胎宽度方向跨过隆 起部,该隆起部被设置为从轮辋基部朝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
[0023] 这里,胎踵部在前述截面图中形成为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去而朝向 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逐渐延伸的直线状或凹曲线状。因此,当如上所述地使胎圈部跨过隆 起部时,能够防止由于胎踵部被隆起部卡住而使胎圈部的移动受到阻碍,并且能够使胎圈 部平滑地跨过隆起部。因此,当将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时,能够使胎圈部在轮胎宽度方 向上平滑地移动从而相对于适用轮辋高精度地定位胎圈部。此外,能够容易地使胎圈部的 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和轮胎半径方向上的位置在胎圈部的整周上同等,并且能够改善均 匀性。
[0024] 另外,由于胎踵部和基面部之间的连结部以及胎踵部和背面部之间的连结部在前 述截面图中均形成为的凹曲线状,因此胎踵部能够与基面部和背面部两者连结并且在基面 部和背面部之间形成平滑的表面。因此,能够使胎圈部平滑地跨过隆起部,并且能够相对于 适用轮辋高精度地定位胎圈部。
[0025] 此外,由于胎圈芯相对于胎踵部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所以胎踵部不会被 夹住,而基面部能够在该充气轮胎被安装于适用轮辋的状态下被夹在胎圈芯和轮辋基部之 间。因此,例如与胎踵部被夹在胎圈芯和轮辋基部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胎圈部高强度地 压接轮辋基部。因此,能够确保胎圈部和轮辋基部之间的密封性,并且能够抑制胎圈部相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