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荷平衡轴总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7069阅读:来源:国知局
衡轴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轴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轴壳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和2所示的一种重载荷平衡轴总成,轴5两侧通过轴带支架4支撑,轴5的端部通过轴承设置在轴壳3内,轴壳3的端部设置有端盖411,轴带支架4顶部呈L形,其具有两个与车架I相配合的安装面,两个轴带支架4上部通过上连接板6连接,该上连接板6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槽61,两个轴带支架4底部通过下连接板9连接,该下连接板9由斜板部91以及置于斜板部91两侧的直板部92,斜板部与直板部92之间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如图5所示)。
[0027]车架I通过板簧2将车身的载重力传递到轴壳3上,轴壳3因为板簧2的震动而相对于平衡轴的轴5做摆动,如果路况不好轴壳3还会随板簧2的上下跳动做在轴上的上下震动;同时车架I将车身的载重力传递到轴带支架4上,使平衡轴承载车架的一部分载荷;并且也是同一时间,前后桥通过推力杆12作用在总成上使平衡轴与前后桥形成联动整体同时使前后桥载荷分布均匀,从而使平衡轴和前后桥形成有机整体,支撑车身载荷的悬挂结构。
[0028]请参阅图3,轴壳3包括圆形安装筒310以及置于圆形安装筒310上部用于安装板簧2的轴壳本体311,该轴壳本体311顶部具有限位块312,两个限位块312之间为轴壳板簧槽313,该轴壳板簧槽313的两端具有向下倾斜的斜台316。
[0029]请参阅图4,轴壳3上与端盖411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环状矩形槽,该环状矩形槽中嵌设有端面密封圈412,且轴壳3与端盖411之间的连接端面填充有密封胶;轴壳3上与轴带支架4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环状安装槽415,防尘罩416 —侧卡合于该环状安装槽415中,另一侧将轴壳3与轴带支架4之间的间隙填充;轴壳3上与轴带支架4连接的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平行排布的油封档,两个油封档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封413和第二油封414,靠近轴带支架4 一侧的第二油封414的内径大于第一油封413的内径以形成梯度油封。
[0030]该重载荷平衡轴总成中,轴壳本体311的两侧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第一镂空部315,轴壳本体311上置于两个斜台316之间的轴壳板簧槽313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镂空部314,该第二镂空部314沿圆形安装筒310的外壁贯穿轴壳本体311。
[0031]轴壳3和轴带支架4均是由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制成,轴承采用GAC120S角接触关节轴承。
[0032]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重载荷平衡轴总成,其特征在于:轴(5)两侧通过轴带支架(4)支撑,轴(5)的端部通过轴承设置在轴壳(3)内,轴壳(3)的端部设置有端盖(411),轴带支架(4)顶部呈L形,其具有两个与车架(I)相配合的安装面,两个轴带支架(4)上部通过上连接板(6)连接,该上连接板(6)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槽(61),两个轴带支架(4)底部通过下连接板(9)连接,该下连接板(9)由斜板部(91)以及置于斜板部(91)两侧的直板部(92),斜板部与直板部(92)之间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 所述轴壳(3)包括圆形安装筒(310)以及置于圆形安装筒(310)上部用于安装板簧(2)的轴壳本体(311),该轴壳本体(311)顶部具有限位块(312),两个限位块(312)之间为轴壳板簧槽(313),该轴壳板簧槽(313)的两端具有向下倾斜的斜台(316); 所述轴壳(3)上与端盖(411)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环状矩形槽,该环状矩形槽中嵌设有端面密封圈(412),且轴壳(3)与端盖(411)之间的连接端面填充有密封胶;所述轴壳(3)上与轴带支架(4)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环状安装槽(415),防尘罩(416) —侧卡合于该环状安装槽(415)中,另一侧将轴壳(3)与轴带支架⑷之间的间隙填充;所述轴壳(3)上与轴带支架(4)连接的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平行排布的油封档,两个油封档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封(413)和第二油封(414),靠近轴带支架(4) 一侧的第二油封(414)的内径大于第一油封(413)的内径以形成梯度油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平衡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壳本体(311)的两侧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第一镂空部(315),所述轴壳本体(311)上置于两个斜台(316)之间的轴壳板簧槽(313)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镂空部(314),该第二镂空部(314)沿圆形安装筒(310)的外壁贯穿轴壳本体(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平衡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壳(3)和轴带支架(4)均是由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平衡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采用GAC120S角接触关节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重载荷平衡轴总成。两个轴带支架上部通过上连接板连接,该上连接板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槽,两个轴带支架底部通过下连接板连接,该下连接板由斜板部以及置于斜板部两侧的直板部,斜板部与直板部之间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上、下两块连接板使平衡轴总成内部形成一个闭合的框架,使作用在其上的局部应力通过这两块连接板转移分散以保护支架,降低支架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的支架断裂的危险,降低维修服务成本。下连接板采用折弯倾斜设计,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既能最大限度地让开传动轴在各种极限工况下的包络区域,保证下连接板不会和传动轴干涉,又能使连接板不会因离地太近而刮地。
【IPC分类】B60B35-16, B60G21-04, B60G11-02
【公开号】CN204506400
【申请号】CN201520165266
【发明人】李婷婷, 刘言言, 唐晓兵, 于洪涛, 张松
【申请人】安徽安凯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