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裙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097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裙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轨道车辆裙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车辆中,安装在车体底部或顶部的裙板主要用于保护车底车顶设备、改善空气动力学、减小设备噪声辐射以及满足外观美观的功能。裙板结构要求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耐振动冲击疲劳和高可靠性,还要求操作便捷和维护简单。

现有技术的裙板一般包括多个安装在车体边梁上的铰链、锁闭机构和用于支撑裙板的结构支撑座等,裙板直接铰接在车体边梁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1.铰链安装在车体边梁上,需要在边梁上开安装孔,对边梁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而且还占用车体边梁的安装空间。

2.在裙板结构关闭之后,铰链结构部分裸露在外,影响整体美观。

3.隔音效果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机械连接的部件之间发出较大噪音。

4.结构过于复杂,安装需要较多的空间和工序,给设备布置、安装、操作和维护带来了困难,增加了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节约安装空间、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的裙板结构,可用于所有的轨道车辆。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裙板结构,包括裙板、顶部与车体边梁连接的安装座,安装座间隔设有多个,每个安装座顶部一侧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裙板顶部与每个安装座上的第一铰接座铰接;

所述裙板下端设有可将裙板底部固定在安装座下端的锁具。

上述方案中,将第一铰接座与安装座集成在一起,避免了在车体边梁上设置铰接结构,无需在车体边梁上开孔,保证了车体边梁的强度,且节省了车体边梁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一次成型的弯板、与弯板内侧面垂直固定的筋板、安装在弯板内侧底部并与锁具的锁舌配合压紧的压板;

所述弯板包括折弯段,以及与折弯段连接的弯弧段,所述折弯段的顶部与车体边梁连接,弯弧段的外侧面可与裙板的弧形面相贴合;

所述第一铰接座设置于折弯段的竖直壁外侧。

筋板用于确保弯板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弯弧段的外侧面覆盖贴有毛毡,以避免活动裙板与安装座的刚性接触,避免异响发生。

优选的,所述压板与锁舌配合的面上设有弹性片,用于避免锁紧后出现异响。

优选的,所述折弯段的顶部通过T型螺栓与车体边梁连接,且折弯段顶部设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用于调整安装座和车体边梁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裙板的极限开启角度。

进一步的,在裙板内侧面的中部和底部沿车体纵向设有凸起的T型槽,其中部的T型槽上安装有支撑杆座,支撑杆座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支撑杆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为带钩头的自由端;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支撑孔,在裙板开启时,该支撑杆的自由端钩挂在支撑孔内;在裙板锁闭时,该支撑杆的自由端卡固在支撑杆座上。

上述方案中,T型槽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安装的承载面,另一方面对裙板的结构起加强作用。

优选的,所述裙板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的部位位于裙板顶端边沿以下,在裙板内侧设有与第一铰接座配合的筒状第二铰接座,转动销依次穿过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将裙板与安装座铰接。该设计中,铰接结构位于裙板内侧,且位于顶端边沿之下,使得铰链不外漏,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安装座将铰链功能、支撑功能和安装固定功能结合于一体,避免了在车体边梁上设置铰接结构,无需在车体边梁上开孔,保证了车体边梁的强度,减少了在车体上的安装点,且节省了空间,使设备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

2.隔音设施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机械连接的部件之间的噪音。

3.在裙板结构关闭之后,避免了铰链结构外露,整体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裙板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裙板结构装配侧面图。

图3为安装座示意图。

图4为裙板示意图。

图5为弯板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裙板;3-支撑杆;4-转动销;5-锁具;6-车体边梁;7-T型螺栓;8-调整垫片;9-弯板;10-筋板;11-第二铰接座;12-毛毡;13-压板;14-端板;16-第一铰接座;17-T型槽;18-支撑杆座;19-支撑孔;91-折弯段;92-弯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轨道车辆裙板结构,包括裙板2、顶部与车体边梁6连接的安装座1,安装座1间隔设有多个。每个安装座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铰接座16。所述裙板2顶部与每个安装座1上的第一铰接座16铰接。

所述裙板2下端设有可将裙板2底部固定在安装座1下端的锁具5。所述安装座1包括一次成型的弯板9、与弯板9内侧面垂直固定的筋板10、安装在弯板9内侧底部并与锁具5的锁舌配合压紧的压板13、安装在弯板9内侧底部用于安装防脱落绳的端板14。所述压板13与锁舌配合的面上设有弹性片。

所述弯板9包括折弯段91,以及与折弯段91连接的弯弧段92,所述弯弧段92的外侧面可与裙板2的弧形面相贴合。所述折弯段91的顶部通过T型螺栓7与车体边梁6连接,且折弯段91顶部设有调整垫片8。所述弯弧段92的外侧面覆盖贴有毛毡12。所述第一铰接座16设置于折弯段91的竖直壁外侧。

所述裙板2与第一铰接座16铰接的部位位于裙板2顶端边沿以下,在裙板2内侧设有与第一铰接座16配合的筒状第二铰接座11。转动销4依次穿过第一铰接座16和第二铰接座11,将裙板2与安装座1铰接。

在裙板2内侧面的中部和底部沿车体纵向设有凸起的T型槽17,其中部的T型槽17上安装有支撑杆座18,支撑杆座18上安装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一端与支撑杆座18活动连接,另一端为带钩头的自由端。

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支撑孔19,在裙板2开启时,该支撑杆3的自由端钩挂在支撑孔19内;在裙板2锁闭时,该支撑杆3的自由端卡固在支撑杆座18上。

本实施例的裙板2和安装座1均为挤压形成的铝型材结构,其采用配套的模具挤压而成,能够保证较为精确的装配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