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所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能够提升减振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提高减振器的减振效果,降低车内振动和噪声。
【专利说明】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研发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汽车动力性能的同时,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也越来越关注。噪声和振动是影响人们乘坐汽车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弱汽车的噪声和振动,汽车内部都会安装减振器。例如,汽车的前减振器安装在减振器支座上,减振器支座通过与轮罩边梁和机舱前纵梁连接进行固定。
[0003]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前减震器安装点的刚度对于减振器隔振量和路噪有很大影响,现有的设计中减振器安装点的刚度较弱,无法有效控制车辆的振动和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车身及汽车,以解决减振器安装点的刚度较弱,无法有效控制车辆的振动和噪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所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7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包括:加强板1,所述加强板I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3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7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包括:加强板1,所述加强板I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3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I包括轮罩边梁支撑板4和A柱外板支撑板5 ;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与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连接;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一端与所述A柱外板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侧面贴合在所述A柱外板3上,其上端靠近所述A柱外板3 ;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与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上端连接,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和所述A柱外板3分别作为一边组合成三角形形状。
[0010]优选的,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为空心柱状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开口的一面与所述A柱外板3连接形成封闭结构。
[0012]优选的,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的形状与所述三角形结构匹配且同时与所述加强板1、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和所述A柱外板3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加强板I与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I与所述A柱外板3通过焊接连接。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7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通过加强板I将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连接起来。由于减振器安装支座7与轮罩边梁连接,当减振器工作时,其作用在安装支座上的振动会传递到轮罩边梁上,因此减振器安装支座7的刚度大小决定于轮罩边梁的刚度大小。当通过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将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连接之后,可以提升轮罩边梁的刚度,进而提升减振器安装支座7的刚度,当减振器安装在支座上时,能够提升减振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提高减振器的减振效果,降低车内振动和噪声。
[00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所述车身的轮罩边梁和A柱之间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
[00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身。
[0018]所述车身和所述汽车与上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安装支座的位置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加强板,2-轮罩边梁外板,3-A柱外板,4-轮罩边梁支撑板,5_A柱外板支撑板,6-加强筋,7-减振器安装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轮罩边梁外板2与所述轮罩边梁外表面连接,A柱外板3与A柱的外表面连接。
[00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参照图1所示,所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7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包括:加强板1,加强板I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3连接,通过加强板I将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连接起来。由于减振器安装支座7与轮罩边梁连接,当减振器工作时,其作用在安装支座上的振动会传递到轮罩边梁上,因此减振器安装支座7的刚度大小决定于轮罩边梁的刚度大小。当通过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将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连接之后,可以提升轮罩边梁的刚度,进而提升减振器安装支座7的刚度,当减振器安装在支座上时,提升了减振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提高减振效果,降低车内振动和噪声。
[0028]优选的,参照图1所示,加强板1、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分别作为一边组合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为多边形中稳定性最高的形状,更加稳固不易变形,将加强板1、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组成三角形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轮罩边梁的刚度,提高减振降噪效果。
[0029]优选的,参见图2所示,加强板I包括轮罩边梁支撑板4和A柱外板支撑板5 ;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支撑板5连接;A柱外板支撑板5的一端与A柱外板3连接、另一端与轮罩边梁支撑板4连接。为了便于将加强板I焊接到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上,将加强板I分成轮罩边梁支撑板4和A柱外板支撑板5,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直接焊接在轮罩边梁外板2上,另一端焊接在A柱外板支撑板5上,然后再将A柱外板支撑板5焊接到A柱外板3上,这样能够保证焊接的稳定性,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0030]在保证焊接稳定性的前提下,为了使整体结构呈三角形,保证整体结构的刚度,参见图2所示,A柱外板支撑板5的侧面贴合在A柱外板3上,其上端靠近所述A柱外板3 ;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支撑板5的上端连接,轮罩边梁支撑板4、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分别作为一边组合成三角形形状。
[0031]优选的,为了减轻车身的重量,轮罩边梁支撑板4为空心柱状结构。
[0032]优选的,为了减轻车身的重量,A柱外板支撑板5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A柱外板支撑板5的开口的一面与A柱外板3连接形成封闭结构。
[0033]优选的,参照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轮罩边梁的刚度,在三角形结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的形状与三角形结构匹配且同时与加强板1、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连接。
[0034]优选的,为了使加强板I与轮罩边梁和A柱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固,加强板I与轮罩边梁外板2通过焊接连接,加强板I与A柱外板3通过焊接连接。
[00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7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通过加强板I将轮罩边梁外板2和A柱外板3连接起来。由于减振器安装支座7与轮罩边梁连接,当减振器工作时,其作用在安装支座上的振动会传递到轮罩边梁上,因此减振器安装支座7的刚度大小决定于轮罩边梁的刚度大小。当通过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将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连接之后,可以提升轮罩边梁的刚度,进而提升减振器安装支座7的刚度,当减振器安装在支座上时,提升了减振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提高减振效果,降低车内振动和噪声。
[00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身,在车身的轮罩边梁和A柱之间设置有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设置有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车身。
[0038]所述车身和所述汽车与上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设置在与减振器安装支座(7)连接的轮罩边梁和汽车的A柱之间,包括:加强板(I),所述加强板(I)的一端与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A柱外板(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I)、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和所述A柱外板(3)分别作为一边组合成三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I)包括轮罩边梁支撑板(4)和A柱外板支撑板(5); 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与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连接; 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一端与所述A柱外板(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侧面贴合在所述A柱外板(3)上,其上端靠近所述A柱外板(3); 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的一端与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上端连接,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和所述A柱外板(3)分别作为一边组合成三角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边梁支撑板(4)为空心柱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A柱外板支撑板(5)的开口的一面与所述A柱外板(3)连接形成封闭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与所述三角形结构匹配且同时与所述加强板(I)、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和所述A柱外板(3)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I)与所述轮罩边梁外板(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I)与所述A柱外板(3)通过焊接连接。9.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轮罩边梁和A柱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点加强结构。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
【文档编号】B62D25-00GK204279639SQ201420731091
【发明者】刘叶婷, 王涛, 齐建伟, 广松林, 句彦儒, 孙佳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