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转向驱动桥转向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27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叉车后转向驱动桥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后转向驱动桥转向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后转向驱动桥总成一般均是不带驱动的驱动桥,整车的越野性、驱动力、爬坡能力都较差,从而导致最终的工作效率较差,另一方面,在不平整的路面上,驱动桥受到的承载力大,若运行速度过快,叉车极易出现事故,因而急需设计一种后转向驱动桥,来提高叉车的转向灵活性、安装工艺性及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越野性、驱动力、爬坡能力及抗脱轨安全性都较差缺点,提供了一种转向灵活性高、安装工艺性佳及使用可靠性好的一种后转向驱动桥转向节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后转向驱动桥转向节结构,包括侧移缸,侧移缸上的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杆销铰接有连杆,连杆通过第二连杆销铰接转向节臂,转向节臂内安装有衬套,衬套的材质为渗碳钢(20CrMnTi);通过第一连杆销与连杆的轴向固定及第二连杆销与转向节臂的轴向固定,使产生联动反映,推动转向节围绕桥壳轴向固定;转向节臂处不受轴各力作用,耐磨性能好,对转向节起到了轴向固定的作用。

作为优选,还包括桥壳,桥壳与转向节臂之间安装有衬套,转向节臂通过衬套轴向固定在桥壳上。

作为优选,转向节臂通过圆柱销和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有转向节,转向节臂带动转向节摆动,转向节的下端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转向节安装座,转向节安装座上安装有角接触关节轴承,转向节安装座通过角接触关节轴承固定在桥壳上。因整车重量通过桥壳作用在关节轴承上,在不平整的路平,桥壳对角接触关节轴承产生不同方向的冲击力,角接触关节轴承能够将叉车承受的不同方向的侧向力转化为轴向力。

作为优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为六角法兰面螺栓。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连杆销与连杆的轴向固定及第二连杆销与转向节臂的轴向固定,使产生联动反映,推动转向节围绕桥壳轴向固定;因整车重量通过桥壳作用在关节轴承上,在不平整的路平,桥壳对关节轴承产生不同方向的冲击力,关节轴承可以承受不向方向的冲击力;转向节臂安装有衬套,主要受转向力作用,对转向节起到了轴向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侧移缸、2—第一连杆销、3—连杆、4—第一螺栓、5—衬套、6—转向节臂、7—圆柱销、8—转向节、9—桥壳、10—角接触关节轴承、11—转向节安装座、12—第二螺栓、13—第二连杆销、14—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后转向驱动桥转向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侧移缸1,侧移缸1上的的活塞杆14通过第一连杆销2铰接有连杆3,连杆3通过第二连杆销13铰接转向节臂6,转向节臂6内安装有衬套5。衬套5的材质为20CrMnTi,耐磨性好,使用寿命可达50万次;转向节臂6处不受轴向力作用,耐磨性能好,对转向节8起到了轴向固定的作用。还包括桥壳9,桥壳9与转向节臂6之间安装有衬套5,转向节臂6通过衬套5轴向固定在桥壳9上。

转向节臂6通过圆柱销7和第一螺栓4固定连接有转向节8,转向节臂6带动转向节8摆动,转向节8的下端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有转向节安装座11,转向节安装座11上安装有角接触关节轴承10,转向节安装座11通过角接触关节轴承10固定在桥壳9上,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12均为六角法兰面螺栓。本实施例采用的关节轴承10是型号为GAC35S的角接触关节轴承,因整车重量通过桥壳9作用在关节轴承上,在不平整的路平,桥壳9对角接触关节轴承10产生不同方向的冲击力,角接触关节轴承10能够将叉车承受的不同方向的侧向力转化为轴向力。

此后转向驱动桥转向节结构的设计与材料的选用提高了越野叉车转向驱动桥在矿山、泥地、沙地等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