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轻量化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768发布日期:2018-10-26 21:0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轻量化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底盘的后副车架,由多块钢板拼合后焊接成型、其零件数量多、组装复杂,且其组装后的整体重量大,在使用过程中,汽车的能耗损失较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由高强钢材质的管梁折弯焊接形成,其零部件数量少、组装简单,且整体重量小,确保汽车的能耗小,有利于节能环保。

一种汽车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长度方向水平平行布置,所述左纵梁、右纵梁的长度方向水平平行布置,所述左纵梁的长度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所述前横梁、后横梁的左侧水平端面的对应位置,所述右纵梁的长度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所述前横梁、后横梁的右侧水平端面的对应位置,所述前横梁、左纵梁之间的水平面上通过左前搭接梁进行加固连接,所述前横梁、右纵梁之间的水平面上通过右前搭接梁进行加固连接,所述后横梁、左纵梁之间的通过左后搭接梁进行加固连接,所述后横梁、右纵梁之间的通过右后搭接梁进行加固连接,所述左纵梁位于两个搭接梁的焊点之间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左后支架,所述左纵梁的位于左前搭接梁的焊点前方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左前支架,所述右纵梁位于两个搭接梁的焊点之间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右后支架,所述右纵梁的位于右前搭接梁的焊点前方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右前支架,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左前搭接梁、右前搭接梁、左后搭接梁、右后搭接梁均为高强钢材质的空心管梁折弯形成。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的两侧位于对应的左纵梁、右纵梁的外侧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向上折弯部分,每个所述向上折弯部分的顶部固装有第一安装座组件;

所述前横梁的水平段区域内的上端面位置分别焊接有若干连接螺纹孔座,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

所述后横梁的两侧位于对应的左纵梁、右纵梁的外侧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向上折弯部分,每个所述第二向上折弯部分的顶部固装有第二安装座组件;

所述后横梁的水平段区域内的中心位置部分焊接有安装定位座,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

所述左前搭接梁、右前搭接梁具体为关于副车架的整体的宽度方向中心轴对称布置的斜向直线梁;

所述左后搭接梁、右后搭接梁具体为包括水平斜段、两端垂直向连接端的结构,所述左后搭接梁的水平斜段位于所述左纵梁、后横梁的正上方布置、且所述左后搭接梁的对应的垂直向连接端分别焊接连接对应的左纵梁、后横梁,所述右后搭接梁的水平斜段位于所述右纵梁、后横梁的正上方布置、且所述右后搭接梁的对应的垂直向连接端分别焊接连接对应的右纵梁、后横梁。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左前搭接梁、右前搭接梁、左后搭接梁、右后搭接梁均为高强钢材质的空心管梁折弯形成,其使得后副车架由高强钢材质的管梁折弯焊接形成,其零部件数量少、组装简单,且整体重量小,确保汽车的能耗小,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左前搭接梁5、右前搭接梁6、左后搭接梁7、右后搭接梁8、控制臂左后支架9、控制臂左前支架10、控制臂右后支架11、控制臂右前支架12、第一向上折弯部分13、第一安装座组件14、连接螺纹孔座15、第二向上折弯部分16、第二安装座组件17、安装定位座18、水平斜段19、垂直向连接端2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轻量化后副车架、见图1:其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长度方向水平平行布置,左纵梁3、右纵梁4的长度方向水平平行布置,左纵梁3的长度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前横梁1、后横梁2的左侧水平端面的对应位置,右纵梁4的长度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前横梁1、后横梁2的右侧水平端面的对应位置,前横梁1、左纵梁3之间的水平面上通过左前搭接梁5进行加固连接,前横梁1、右纵梁4之间的水平面上通过右前搭接梁6进行加固连接,后横梁2、左纵梁3之间的通过左后搭接梁7进行加固连接,后横梁2、右纵梁4之间的通过右后搭接梁8进行加固连接,左纵梁3位于两个搭接梁的焊点之间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左后支架9,左纵梁3的位于左前搭接梁5的焊点前方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左前支架10,右纵梁4位于两个搭接梁的焊点之间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右后支架11,右纵梁4的位于右前搭接梁6的焊点前方的区域固接有控制臂右前支架12,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左前搭接梁5、右前搭接梁6、左后搭接梁7、右后搭接梁8均为高强钢材质的空心管梁折弯形成。

前横梁1的两侧位于对应的左纵梁3、右纵梁4的外侧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向上折弯部分13,每个向上折弯部分13的顶部固装有第一安装座组件14;

前横梁1的水平段区域内的上端面位置分别焊接有若干连接螺纹孔座15,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

后横梁2的两侧位于对应的左纵梁3、右纵梁4的外侧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向上折弯部分16,每个第二向上折弯部分16的顶部固装有第二安装座组件17;

后横梁2的水平段区域内的中心位置部分焊接有安装定位座18,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

左前搭接梁5、右前搭接梁6具体为关于副车架的整体的宽度方向中心轴对称布置的斜向直线梁;

左后搭接梁7、右后搭接梁8具体为包括水平斜段19、两端垂直向连接端20的结构,左后搭接梁7的水平斜段19位于左纵梁3、后横梁2的正上方布置、且左后搭接梁7的对应的垂直向连接端20分别焊接连接对应的左纵梁3、后横梁2,右后搭接梁8的水平斜段19位于右纵梁4、后横梁2的正上方布置、且右后搭接梁8的对应的垂直向连接端20分别焊接连接对应的右纵梁4、后横梁2。

由于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左前搭接梁、右前搭接梁、左后搭接梁、右后搭接梁均为高强钢材质的空心管梁折弯形成,其使得后副车架由高强钢材质的管梁折弯焊接形成,其零部件的数量和位置根据管梁的位置合理布置,零部件数量少、组装简单,且整体重量小,确保汽车的能耗小,有利于节能环保。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