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003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増强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13090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结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其能够在车辆与车身外部的物体侧前方碰撞(offset-collide)的情况下有效地改进用于应对碰撞的性能。
【背景技术】
[0004]通常地,车辆的前车身(所述前车身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前部从而形成发动机室的框架结构)包括: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模块形成发动机室的前部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冷却模块、前照灯等;前挡泥板构件,所述前挡泥板构件形成发动机室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具有安装在其中的悬架系统,并且提供安装车轮的空间;前围板(dash panel),所述前围板位于发动机室的后部并且将驾驶室和发动机室彼此区分开;前罩板(cowl)构件,所述前罩板构件位于前围板的上方并且连同前围板将发动机室和驾驶室彼此区分开,等。
[0005]此外,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前纵梁设置在发动机室下方的左侧和右侧从而增强前车身的结构刚度,并且副车架设置在前纵梁下方从而安装和支撑变速器、悬架系统和安装在发动机室中的发动机等。
[0006]前纵梁的前端部安装有保险杠梁,所述保险杠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从而改进用于应对车辆的前方碰撞的性能,并且保险杠梁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连接至前纵梁的前端部,并且碰撞吸能盒插置在前纵梁和保险杠梁之间。
[0007]在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前车身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车身外部的物体(例如障碍物或其它车辆)发生前方侧前方碰撞的情况下,需要有效地分散冲击能量。
[0008]亦即,在待碰撞的物体以待碰撞的物体仅与前纵梁部分重叠的状态与前纵梁碰撞的情况下,或者待碰撞的物体避开前纵梁而与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相比于前纵梁设置在车身外部)碰撞的情况下,需要将施加至挡泥板的冲击能量有效地传递至与挡泥板连接的前罩板和侧外板,以便有效地分散和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安全地保护乘客。
[0009]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所述车身增强结构具有的优点是:在车辆与其它车辆或车身外部的物体发生侧前方碰撞使得冲击能量施加至挡泥板的情况下,通过将施加至挡泥板的冲击能量有效地传递和分散至前罩板构件和侧外板从而安全地保护乘客。
[0011]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一种用于应对前方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可以包括:前罩板,所述前罩板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前罩板侧上构件,所述前罩板侧上构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联接至所述前罩板的两侧的前端部并且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挡泥板上构件,所述挡泥板上构件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联接至所述前罩板侧上构件的前方的前端部;和侧外板,所述侧外板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前罩板侧上构件且连接至所述前罩板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前端部;其中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连接至所述前罩板以通过第一负载传递路径将负载传递至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并且可以连接至每个侧外板以通过第二负载传递路径将负载传递至每个侧外板;每个侧外板可以具有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指向前方的前表面和指向车辆侧方的侧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负载传递路径可以包括:第2-1负载传递路径,所述第2-1负载传递路径通过将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连接至所述侧外板的前表面而形成;和第2-2负载传递路径,所述第2-2负载传递路径通过将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连接至所述侧外板的侧表面而形成;并且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连接至每个挡泥板上构件和所述侧外板的前表面从而形成第2-1负载传递路径。
[0012]所述第一负载传递路径和第二负载传递路径可以同时接收从所述挡泥板上构件传递来的负载并且分散所述负载。
[0013]所述第一负载传递路径和第二负载传递路径可以将从所述挡泥板上构件传递来的负载分散至两个部分从而基本上形成“Y”形状。
[0014]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以盒子形状形成,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包括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在前方和后方的前部和后部,并且可以被形成为其宽度从所述前部朝向所述后部扩展。
[0015]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包括前罩板侧上内构件,所述前罩板侧上内构件连接至各自的挡泥板上构件和所述前罩板的每一者以形成所述第一负载传递路径。
[0016]每个前罩板侧上内构件可以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基本上以“L”形状形成,所述第一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板形状,所述第二表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弯曲并延伸且具有板形状;和多个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构件本体整体形成从而从所述构件本体弯曲并且通过焊接附接至所述前罩板。
[0017]所述第二表面可以具有用于焊枪的孔,所述孔在所述第二表面中形成以穿透所述第二表面。
[0018]所述增强构件可以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基本上以“L”形状形成,所述第一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板形状,所述第二表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弯曲并延伸且具有板形状;和多个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构件本体整体形成以从所述构件本体弯曲并且通过焊接附接至各自的侧外板的前表面。
[0019]所述第一表面可以设置有多个鼓起物,所述鼓起物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增强刚度,所述多个鼓起物被设置成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
[0020]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前罩板侧上外构件,所述前罩板侧上外构件连接至各自的挡泥板上构件和所述侧外板的侧表面从而形成所述第2-2负载传递路径。
[0021]每个前罩板侧上外构件可以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梯形板形状;第一至第三凸缘,所述第一至第三凸缘从所述构件本体的边缘弯曲并延伸;和第四凸缘,所述第四凸缘与所述构件本体整体形成以从所述构件本体的边缘延伸,所述构件本体被形成为其宽度可以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从其前部朝向其后部扩展。
[0022]所述构件本体可以设置有第一鼓起物,所述第一鼓起物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并且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设置有第二鼓起物,所述第二鼓起物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第四凸缘延伸。
[0023]每个侧外板可以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连接至设置在前方的前柱。
[0024]每个前罩板侧上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前罩板侧上下构件,所述前罩板侧上下构件连接至各自的挡泥板上构件、前罩板和各自的侧外板的每一者从而形成第四负载传递路径。
[0025]每个前罩板侧上下构件可以包括:构件本体,所述构件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基本上以“L”形状形成,所述第一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具有板形状,所述第二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从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弯曲并延伸并且具有板形状;和多个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构件本体整体形成从而从所述构件本体延伸,其中所述多个凸缘可以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并且结合至各自的挡泥板上构件;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从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并且结合至所述增强构件的第一表面;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边缘弯曲并延伸并且附接至所述前罩板;第四凸缘,所述第四凸缘从所述第二表面的上端部弯曲并延伸并且附接至各自的侧外板的前表面;和第五凸缘,所述第五凸缘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缘弯曲并且附接至各自的侧外板的前表面。
[0026]可以形成三重负载传递路径,所述三重负载传递路径被构造成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将所述挡泥板上构件的冲击负载从所述挡泥板上构件传递至所述侧外板的前表面,所述三重负载传递路径可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包括上方负载传递路径、下方负载传递路径和中间负载传递路径,并且可以通过所述前罩板侧上下构件和所述增强构件形成,所述前罩板侧上下构件和所述增强构件每一者都具有附接至所述挡泥板上构件的第一端部和附接至所述侧外板的前表面的第二端部。
[0027]每个挡泥板上构件可以具有矩形盒子形状的结构,并且包括:挡泥板上内构件,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具有所述矩形盒子形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所述矩形盒子形状的内侧表面、基本上“C”形状的横截面、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所述矩形盒子形状的向外敞开的开放表面;挡泥板上外构件,所述挡泥板上外构件联接至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以封闭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的开放表面,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所述矩形盒子形状的外侧表面;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前方,并且联接至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和所述挡泥板上外构件,以封闭通过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和所述挡泥板上外构件形成的前开口部分;和增强支架,所述增强支架插入到通过将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和所述挡泥板上外构件彼此联接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以由此联接至所述挡泥板上内构件和所述挡泥板上外构件。
[0028]所述增强支架可以包括: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