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902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履-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可重构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履-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机器人在战场、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星球探测时代的来临,对未知环境中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履带式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已开发的单节双履带式、双节四履带式、多节多履带式、多节轮履复合式以及可重构式等,已成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研宄的热点。可重构机器人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小,作业时可根据不同周围环境,选择有利的工作构态,在某些特定领域如星球探测、军事空投等具有独特优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履-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该机器人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小,作业时可以根据不同环境,选择有利的工作构态;且遇到障碍时,履带行星轮式结构可助其越障。同时,在未知地形环境中,该机器人可以通过双螺旋防脱落机械手组件的稳定可靠连接,实现多机器人系统的重构与协同工作,增加机器人系统的作业能力。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履带行星轮式组件、车体组件、机械臂组件和机械手组件。所述的履带行星轮式组件和机械臂组件设置在车体组件的两侧;所述的机械臂组件与车体组件连接构成转动副。
[0006]所述的履带行星轮式组件包括行星架、中心轴、中心齿轮、支撑轴、过渡齿轮、主动轮轴、主动齿轮、驱动轮和履带。所述的行星架通过轴承支承在中心轴上,中心齿轮固接于中心轴上;所述的车体组件驱动中心轴;三根支撑轴沿圆周均布,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行星架上,每根支撑轴与一个过渡齿轮固接;三个过渡齿轮均与中心齿轮构成齿轮副;三根主动轮轴沿圆周均布,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行星架上;每根主动轮轴的中部固接有一个主动齿轮,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个驱动轮;每个主动齿轮与对应的一个过渡齿轮构成齿轮副;所述的履带套置在六个驱动轮上。
[0007]所述的机械手组件包括控制电机、爪盘、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轴和手爪组件。所述的机械臂组件驱动爪盘;所述控制电机的底座固接在爪盘上,第一锥齿轮固接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两根螺纹轴相对设置,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爪盘上;两根螺纹轴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构成齿轮副;两个手爪组件对中设置,所述的手爪组件包括手爪、滑动轴、压簧、限位销和缓冲垫片;两个手爪组件的手爪底部分别与对应的一个螺纹轴构成螺纹副,且两个手爪组件的手爪均与爪盘的滑道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手爪的多个滑槽分别与一根滑动轴的一端通过滑动副连接,所有滑动轴的另一端均与缓冲垫片固接;每根滑动轴的限位槽内嵌有一根限位销,所有限位销均固接在手爪上;套置在滑动轴上的压簧两端分别压紧缓冲垫片和手爪;两个手爪组件的缓冲垫片相对设置。
[0008]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前板、固定轴、臂座和肩关节舵机。所述的臂座通过四根固定轴与前板固定,驱动电机的底座固接于前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履带行星轮式组件的中心轴固接;两个肩关节舵机的底座均固定在臂座上;两个肩关节舵机驱动机械臂组件。
[0009]所述的机械臂组件包括大臂、臂关节舵机、中臂、肘关节舵机、小臂、腕关节舵机、辅助轮轴和辅助轮。所述臂关节舵机和肘关节舵机的底座分别固接于中臂的一端,臂关节舵机的输出轴与大臂固接;肘关节舵机的输出轴与小臂固接;所述腕关节舵机的底座固接于小臂上,腕关节舵机驱动机械手组件;所述的辅助轮轴固接于小臂的伸出杆上,辅助轮与辅助轮轴铰接;所述的车体组件驱动大臂两侧的两块驱动板。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的履带行星轮式组件结合了履带和外行星轮系的优点,可较好地适应非结构化地形环境;
[0012]2、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采用双螺旋防脱落结构,在机器人单体作业时,可有效可靠地抓取物体,在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时,可稳定可靠地连接,并利用自锁螺纹实现了冗余锁定;
[0013]3、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单体机器人可独立行驶、越障和作业;
[0014]4、本实用新型在未知恶劣地形环境中,可通过双螺旋防脱落机械手组件稳定可靠连接,实现多机器人协同操作,较大地增强了机器人系统的作业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行星轮式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行星轮式组件的传动原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体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臂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组件的传动原理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手爪组件的各个零件立体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平坦地形的行驶状态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爬坡状态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越障状态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立体图;
[00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双体重构机器人的结构立体图;
[00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四体重构机器人的结构立体图。
[0029]图中:1、履带行星轮式组件,2、车体组件,3、机械臂组件,4、机械手组件;1-1、行星架,1-2、中心轴,1-3、中心齿轮,1-4、支撑轴,1-5、过渡齿轮,1-6、主动轮轴,1_7、主动齿轮,1-8、驱动轮,1-9、履带,1-10、第一轴承,1-11、第二轴承,1-12、第三轴承;2_1、驱动电机,2-2、前板,2-3、固定轴,2-4、臂座,2-5、肩关节舵机;3_1、大臂,3_2、臂关节舵机,3_3、中臂,3-4、肘关节舵机,3-5、小臂,3-6、腕关节舵机,3-7、辅助轮轴,3-8、辅助轮;4_1、控制电机,4-2、爪盘,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4-5、螺纹轴,4-6、手爪,4-7、滑动轴,4-8、压簧,4-9、第四轴承,4-10、限位销,4-11、缓冲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所示,履-臂混合式可重构机器人,包括履带行星轮式组件1、车体组件2、机械臂组件3和机械手组件4。履带行星轮式组件I和机械臂组件3设置在车体组件2的两侧,且均与车体组件2连接构成转动副;机械手组件4与机械臂组件3连接构成转动副。
[0032]如图2和3所示,履带行星轮式组件I包括行星架1-1、中心轴1-2、中心齿轮1_3、支撑轴1-4、过渡齿轮1-5、主动轮轴1-6、主动齿轮1-7、驱动轮1-8和履带1_9。行星架1_1通过第一轴承1-10支承在中心轴1-2上,中心齿轮1-3固接于中心轴1-2上;三根支撑轴
1-4沿圆周均布,且分别通过第二轴承1-11支承在行星架1-1上,每根支撑轴1-4与一个过渡齿轮1-5固接;三个过渡齿轮1-5均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