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护圈以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72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螺旋桨护圈以及飞行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桨护圈以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行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搭载云台进行拍摄和送货。而飞行器通常采用螺旋桨来产生动力。由于螺旋桨的高速旋转,从而在产生撞击时,容易造成桨叶折断以及人畜受伤。因此,对螺旋桨进行包裹而对螺旋桨进行防护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护圈通常具有重量较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桨护圈以及飞行器,旨在降低螺旋桨护圈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桨护圈,用于安装于飞行器上而对螺旋桨进行防护,所述螺旋桨护圈包括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连接的护圈下座,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护圈下座上侧的护圈上盖;所述螺旋桨护圈还包括线束防护网,所述线束防护网装设于所述护圈下座和所述护圈上盖上,用于阻挡外物进入所述螺旋桨的旋转范围。

优选的,所述线束防护网包括安装于所述护圈下座的下线束防护网,以及安装于所述护圈上盖的上线束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护圈下座包括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连接的内圈座,以及围绕所述内圈座设置的外圈座,所述内圈座和外圈座之间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下线束防护网覆盖于所述内圈座和外圈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圈座设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供所述飞行器的旋转部件穿过;

所述内圈座在所述安装口处向下凸设有安装壁,所述安装壁呈C形包围所述安装口,所述安装壁的壁面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卡合连接配合;

所述内圈座在所述安装壁的缺口的外侧设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连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圈座沿其周向设有多个下线束安装位,多个所述下线束安装位按预设间隔均匀设置;所述下线束防护网与多个所述下线束安装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线束防护网包括多个下尼龙线束,每一所述下尼龙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线束安装位连接,每一所述下尼龙线束皆从所述内圈座的周围经过,多个所述下尼龙线束共同形成围绕所述内圈座的下通孔,所述下通孔与每一所述下尼龙线束呈相切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外圈座包括背朝所述内圈座的第一外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下端连接的下端面,所述下线束安装位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下尼龙线束绕过所述下端面至所述第一外周面而与所述下线束安装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圈上盖包括与所述外圈座对应的圆环壁,以及与所述圆环壁连接的可拆卸安装结构,所述圆环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上线束安装位,多个所述上线束安装位按预设间隔均匀设置;

所述外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可拆卸安装结构连接的配合结构;

所述上线束防护网与多个所述上线束安装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线束防护网包括多个上尼龙线束,每一所述上尼龙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线束安装位连接,多个所述上尼龙线束共同形成上通孔,所述上通孔与每一所述上尼龙线束呈相切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圆环壁包括朝向环外的第二外周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周面的上端连接的上端面,所述上线束安装位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周面,所述上尼龙线束绕过所述上端面至所述第二外周面而与所述上线束安装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以及上述的螺旋桨护圈,所述螺旋桨护圈安装于所述飞行器主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桨护圈,通过设置线束防护网来进行螺旋桨的防护,相对于现有的塑料进行防护的方案,具有重量更轻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桨护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螺旋桨护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虚线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旋桨护圈。

参照图1至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一种螺旋桨护圈,用于安装于飞行器上而对螺旋桨进行防护,使飞行器在室内飞行及手持飞行时更高的安全性。

请参看图1,所述螺旋桨护圈包括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连接的护圈下座100,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护圈下座100上侧的护圈上盖200。所述螺旋桨护圈还包括线束防护网,所述线束防护网装设于所述护圈下座100和所述护圈上盖200上,用于阻挡外物进入所述螺旋桨的旋转范围。其中,线束防护网可以采用尼龙线、碳素线或编织线等等。线束防护网可以与所述护圈下座100和所述护圈上盖200粘接、挂接或者是卡接等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束防护网来进行螺旋桨的防护,相对于现有的塑料进行防护的方案,具有重量更轻的效果。

请结合参看图2,优选的,所述线束防护网包括安装于所述护圈下座100的下线束防护网110,以及安装于所述护圈上盖200的上线束防护网2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一个防护网套在护圈下座100和护圈上盖200上。本实施例,通过分体上线束防护网210和下线束防护网110,则可以获得护圈和防护网的连接更稳定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护圈下座100包括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连接的内圈座120,以及围绕所述内圈座120设置的外圈座130,所述内圈座120和外圈座130之间通过连接筋140固定连接;所述下线束防护网110覆盖于所述内圈座120和外圈座130之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内圈座120、外圈座130和连接筋140的结构,能够在较轻的重量下获得较高的结构强度。

请结合参看图3,具体的,所述内圈座120设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口121,所述安装口121供所述飞行器的旋转部件穿过。

所述内圈座120在所述安装口121处向下凸设有安装壁122,所述安装壁122呈C形包围所述安装口121,所述安装壁122的壁面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卡合连接配合。

所述内圈座120在所述安装壁122的缺口123的外侧设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孔124,所述安装孔124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连接配合。

本实施例,采用安装壁122与飞行器卡合预定位,然后再通过安装孔124与飞行器连接,从而达到快速稳定连接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外圈座130沿其周向设有多个下线束安装位131,多个所述下线束安装位131按预设间隔均匀设置;所述下线束防护网110与多个所述下线束安装位13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圈座130周向设置多个下线束安装位131,则便于下线束防护网110的铺开。

优选的,所述下线束防护网110包括多个下尼龙线束(未标注),每一所述下尼龙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线束安装位131连接,每一所述下尼龙线束皆从所述内圈座120的周围经过,多个所述下尼龙线束共同形成围绕所述内圈座120的下通孔(与安装口121重叠,未标注),所述下通孔与每一所述下尼龙线束呈相切状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预先通过网状结构构成一体的线束防护网,并且该线束网在放射状的三个方向、四个方向或五个方向上设置有安装端,最后通过放射状地拉伸这些安装端则可以将该线束防护网铺开。

本实施例,通过对下线束防护网110的每一下尼龙线束进行单独固定,则具有更稳定的防护效果,例如下线束安装位131损坏了一个或两个也不会造成下线束防护网110完全失效。其中,本实施例的下线束安装位131采用的是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凸出的挂钩。

优选的,所述外圈座130包括背朝所述内圈座120的第一外周面132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周面132的下端连接的下端面(不可见,未标注),所述下线束安装位131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周面132,所述下尼龙线束绕过所述下端面至所述第一外周面132而与所述下线束安装位131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下尼龙线束设置于护圈下座100的外表面,则由于尼龙线束相对硬塑料更软,从而在碰撞时可以降低被撞物的所受到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护圈上盖200包括与所述外圈座130对应的圆环壁220,以及与所述圆环壁220连接的可拆卸安装结构230,所述圆环壁220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上线束安装位221,多个所述上线束安装位221按预设间隔均匀设置。

所述外圈座130上设置有与所述可拆卸安装结构230连接的配合结构133。具体的,所述可拆卸安装结构230采用的是卡合头,所述配合结构133为对应的卡合孔。

所述上线束防护网210与多个所述上线束安装位22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护圈上盖200仅包括圆环壁220,而通过上线束防护网210来实现对螺旋桨的防护功能,则相对于采用硬塑料来进行防护的方案,本方案具有重量进一步减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上线束防护网210包括多个上尼龙线束(未标注),每一所述上尼龙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线束安装位221连接,多个所述上尼龙线束共同形成上通孔211,所述上通孔211与每一所述上尼龙线束呈相切状设置。更具体的,所述上通孔211与所述内圈座120的位置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设置上线束防护网210的每一上尼龙线束进行单独固定,则具有更稳定的防护效果。例如上线束安装位221损坏了一个或两个也不会造成上线束防护网210完全失效。其中,本实施例的上线束安装位221采用的是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凸出的挂钩。

优选的,所述圆环壁220包括朝向环外的第二外周面222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周面222的上端连接的上端面223,所述上线束安装位221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周面222,所述上尼龙线束绕过所述上端面223至所述第二外周面222而与所述上线束安装位221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上尼龙线束设置于护圈上盖200的外表面,则由于尼龙线束相对硬塑料更软,从而在碰撞时可以降低被撞物的所受到的伤害。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以及螺旋桨护圈,所述螺旋桨护圈安装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其中,所述螺旋桨护圈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螺旋桨护圈,其具体技术特征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施例的飞行器,通过在螺旋桨护圈上设置线束防护网来进行螺旋桨的防护,相对于现有的塑料进行防护的方案,具有重量更轻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