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轮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7437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工字轮工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字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动平衡效果好、高速运转状态下不易断丝的工字轮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工字轮是一种缠绕金属丝或钢丝绳的工具,其安装方便,能够限制丝线缠绕在工字轮筒体上,不易脱落,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据所缠绕的丝绳材料和规格的不同,工字轮的规格和材料也不同。但是现有技术中工字轮运用在机械设备上时,存在因高速旋转时的动平衡设计不佳,而产生的断丝现象,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轮工装结构,其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使用时动平衡效果好,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也不易产生断丝现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字轮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轮筒体和工装,所述工字轮筒体的中心沿轴向设置通孔,工字轮筒体的两端均设有相同结构的挡轮,通孔贯穿挡轮,所述挡轮的外端部为平面部,平面部上设置若干起吊孔,平面部与挡轮的侧壁的连接处设置外导角,平面部与通孔的连接处设置内导角,所述工装的端部设有第三导角,通过第三导角与内导角配合,通过起吊孔将工字轮筒体安装于工装上。

作为优选,所述平面部与通孔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台阶,第一台阶低于平面部的表面,所述工装的端部设有第三导角和第二台阶,分别与内导角和第一台阶的尺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起吊孔为两个,中心对称设置于挡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起吊孔为内螺纹孔。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轮筒体和挡轮为一体成型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使用时动平衡效果好,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也不易产生断丝现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字轮筒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沿轴向的一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即一种工字轮工装结构,包括工字轮筒体1和工装3,其中,工字轮筒体1的中心沿轴向设置通孔11,工字轮筒体1的两端均设有相同结构的挡轮2,通孔11贯穿挡轮2,所述挡轮2的外端部为平面部24,平面部24上设置若干起吊孔23,平面部24与挡轮2的侧壁的连接处设置外导角21,平面部24与通孔11的连接处设置内导角22,所述工装3的端部设有第三导角31,通过第三导角31与内导角22配合,通过起吊孔23将工字轮筒体1安装于工装3上。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字轮筒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起吊孔23为两个,中心对称设置于挡轮2上。起吊孔23为内螺纹孔。

如图2所示为图1中A-A部分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平面部24与通孔11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台阶25,第一台阶25低于平面部24的表面,工装3的端部设有第三导角31和第二台阶32,分别与内导角22和第一台阶25的尺寸配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改进,工字轮筒体1和挡轮2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字轮工装结构的设计新颖,工字轮安装更加紧密、精确,且安装方法并不复杂,且制造和安装均方便,能够保证工字轮在使用进运转稳定,整体平衡效果好,用于绕线时不易发生断丝现象,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