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286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可改变大小的模具本体,盖于模具本体上并用于注胶的模具顶盖,将产品从模具本体推出的顶出装置;模具本体组成有:可改变大小的底壁,置于底壁与产品之间的隔离板,连接于底壁并支撑顶盖的侧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的尺寸,调节模具的尺寸的橡胶模具,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模具
【技术领域】
[0001]一种机械治具,特别是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橡胶模具是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橡胶成型件的模具。采用的较多的是压制成型模具,它是将混炼过的、经加工成一定形状和称量过的半成品胶料直接放入模具中,而后送入平板硫化机中加压、加热。胶料在加压、加热作用下硫化成型;现有技术中的这类模具尺寸都是不可调的,生产另一种尺寸的产品时需要另外做模具,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现有技术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的尺寸,调节模具的尺寸的橡胶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包括:可改变大小的模具本体,盖于模具本体上并用于注胶的模具顶盖,将产品从模具本体推出的顶出装置;模具本体组成有:可改变大小的底壁,置于底壁与产品之间的隔离板,连接于底壁并支撑顶盖的侧壁。
[0005]前述的一种模具,底壁组成有:相互连接的多个底壁单元,连接底壁单元的连接件。
[0006]前述的一种模具,连接件为弹力带。
[0007]前述的一种模具,还包括:置于底壁与顶出装置之间的支撑装置。
[0008]前述的一种模具,支撑装置组成有:置于底壁下的第一支撑板,置于顶出装置上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杆。
[0009]前述的一种模具,顶出装置组成有:连接于第二的支撑板下的驱动件,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与隔离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杆。
[0010]前述的一种模具,驱动件为电机。
[0011]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的尺寸,调节模具的尺寸的橡胶模具,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底壁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缩小后的模具本体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I模具本体,2模具顶盖,201注胶入口,202拉环,3底壁,301底壁单元,302弹力带,4隔离板,5侧壁,6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4]—种模具,包括:可改变大小的模具本体1,盖于模具本体I上并用于注胶的模具顶盖2,模具顶盖2上设有注胶入口 201,将产品从模具本体I推出的顶出装置;模具本体I组成有:可改变大小的底壁3,置于底壁3与产品之间的隔离板4,连接于底壁3并支撑顶盖的侧壁5。为方便将顶盖掀起,顶盖上设有方便提起的拉环202。
[0015]底壁3组成有:相互连接的多个底壁单元301,连接底壁单元301的连接件,作为一种优选,连接件为弹力带302 ;如图1所示,需要将模具变大时就将底壁单元301拼合在一起,并在其上盖上隔离板4,避免胶体进入底壁单元301的缝隙中;如图3所示,需要将模具变小时,就将中间的底壁单元301移至下端,将两侧的底壁单元301拼合,再盖上隔离板4即可,为了让底壁单元301拼合更紧密,在相隔的底壁单元301的侧壁5内设置吸铁石。
[0016]一种模具,还包括:置于底壁3与顶出装置之间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组成有:置于底壁3下的第一支撑板6,置于顶出装置上的第二支撑板7,连接于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之间的第一连接杆8。顶出装置组成有:连接于第二的支撑板下的驱动件,作为一种优选,驱动件为电机10 ;连接于第二支撑板7与隔离板4之间的第二连接杆9。电机10带动第二连接杆9将产品顶出。这样的设计使得顶出装置与支撑装置不冲突,既能很好的完成支撑作用,又能很好的完成顶出作用。
[0017]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的尺寸,调节模具的尺寸的橡胶模具,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改变大小的模具本体,盖于上述模具本体上并用于注胶的模具顶盖,将产品从上述模具本体推出的顶出装置;上述模具本体组成有:可改变大小的底壁,置于上述底壁与产品之间的隔离板,连接于上述底壁并支撑上述顶盖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壁组成有:相互连接的多个底壁单元,连接上述底壁单元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件为弹力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上述底壁与顶出装置之间的支撑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装置组成有:置于上述底壁下的第一支撑板,置于上述顶出装置上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上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顶出装置组成有:连接于上述第二的支撑板下的驱动件,连接于上述第二支撑板与隔离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件为电机。
【文档编号】B29C33/44GK103707443SQ20131073215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许一青 申请人:昆山三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