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道自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033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胺粉制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原料送入烘道的自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密胺粉又称氨基模塑料,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基材以“阿尔发”纤维素为填料,加入颜料和其他添加剂而制成化工原料。具有耐水性、耐温高、无毒性、色泽鲜艳、成型加工方便的特性。广泛用于各式餐具、容器、电气零件等成型品。

现有氨基模塑料生产中在原料进入烘道的工艺方式是,前工序的原料通过通过料车送来,原料被倒入一个搅拌桶内进行人工搅拌冷却。冷区之后再通过转运车送到烘道旁进行人工向烘道内进行填料。采用上述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2、人工搅拌的方式、原料不能得到充分冷却。3、人工向烘道内填料,会出现填料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道自动进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道自动进料装置,其包括提升机、冷却槽、PLC控制器和触摸屏;所述提升机与冷却槽的进料口通过管路相连;所述冷却槽内设有搅拌杆和温度传感器;搅拌杆与设置在冷却槽外侧壁上的马达相连;冷却槽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分料机;所述分料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分料马达和分料器;所述分料马达和分料器固定相连;所述提升机、马达、温度传感器、分料马达、触摸屏分别和PLC控制器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提升机将原料输送到冷却槽内;马达带到搅拌杆转动使原料在冷却槽内得到充分搅拌。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原料的问题,一旦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值,PLC输出指令给提升机使其停止供料。冷却槽下方设置的分料机将充分冷却之后的原料进行均匀分料后送入烘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料器为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扇叶。分料器采用扇叶设计,随着分料马达带动扇叶转动,从冷却槽落下的扇形会被扇叶打碎后然后均匀地跌落如烘道内。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扇叶设有方便原料跌落的向下的倾斜角。扇叶设有向下的倾斜角,可以非常方便而高效地将原料送入烘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烘道自动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烘道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提升机1、冷却槽2、PLC控制器3和触摸屏4;PLC控制器3和触摸屏4设置一个外置的箱体9内;所述提升机与冷却槽的进料口通过管路相连;所述冷却槽内设有搅拌杆21和温度传感器22;搅拌杆与设置在冷却槽外侧壁上的马达23相连;冷却槽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分料机5;所述分料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分料马达51和分料器52;所述分料器为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扇叶设有方便原料跌落的向下的倾斜角。所述分料马达和分料器固定相连;所述提升机、马达、温度传感器、分料马达、触摸屏分别和PLC控制器相连。

烘道自动进料装置的使用,通过触摸屏设置PLC控制器的相关参数,完成之后点击触摸屏上的开始按钮,烘道自动进料装置开始工作,通过料车6将前工序的原料倒入传送带7上,提升机将原料送入提升机,提升机将原料提升后通过进料口输送到冷却槽内;马达带走搅拌杆开始将原料在冷却槽内充分搅拌。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槽内内原料的问题,一旦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值,PLC控制器输出指令给提升机事情停止提升工作。搅拌冷却之后的原料通过出料口输入给冷却槽下方的分料机,分料马达打开分料器开始工作。分离器件沾粘在一起的原料打算并均匀输送到烘道8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