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14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绕线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成型鼓处于立式位置时进行绕线,并可以直接取放的立式绕线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申请日为2003年12月17日,申请专利号为20032012253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V型胶带预成型机,包括机箱、电机、机座,机箱上有由电机连接的主轴,与主轴相对应有转轴,转轴连接在一尾架上,尾架由转销连接在一支架座上,尾架由气缸驱动,在主轴和对应的转轴的下方有料杆。此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经预成型绕卷后的胶带加工成品后无气泡或气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此实用新型胶带预成型后,取放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胶带预成型后,取放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成型鼓处于立式位置时进行绕线,并可以直接取放,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的立式绕线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绕线机,包括底座、主轴支架、从动轴支架、电机,主轴支架、从动轴支架和电机设置在底座上,在主轴支架上设置用于放置成型鼓的主轴,主轴为纵向设置,在从动轴支架上设置从动轴,在从动轴支架上还设置驱动从动轴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Ⅰ和驱动从动轴水平摆动的驱动装置Ⅱ。

上述的一种立式绕线机,在从动轴支架上设置摆臂,摆臂与从动轴支架由销轴连接,所述的从动轴设置在摆臂上,所述的驱动装置Ⅰ设置为气缸Ⅰ,所述的气缸Ⅰ固定在摆臂上,气缸Ⅰ的活塞杆与从动轴由连接块连接。

上述的一种立式绕线机,所述的驱动装置Ⅱ设置为气缸Ⅱ,所述的气缸Ⅱ固定在从动轴支架上,所述的气缸Ⅱ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在摆臂上。

上述的一种立式绕线机,所述的主轴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主轴支架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在腔体的上端设置轴承Ⅰ,在腔体的下端设置轴承Ⅱ,主轴固定在轴承Ⅰ和轴承Ⅱ上。

上述的一种立式绕线机,在主轴的下端设置传动轮Ⅰ,在电机上设置传动轮Ⅱ,所述的传动轮Ⅰ与传动轮Ⅱ由传动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成型鼓处于立式位置时就可以进行绕线操作,并且成型鼓可以直接取放,操作方便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动力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之一(从动轴与主轴相对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之二(从动轴与主轴分离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底座、2-主轴支架、3-从动轴支架、4-电机、5-主轴、6-成型鼓、7-从动轴、8-摆臂、9-销轴、10-气缸Ⅰ、11-连接块、12-气缸Ⅱ、13-轴承Ⅰ、14-轴承Ⅱ、15-传动轮Ⅰ、16-传动轮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立式绕线机,包括底座1、主轴支架2、从动轴支架3、电机4,主轴支架2、从动轴支架3和电机4设置在底座1上,主轴支架2上设置用于放置成型鼓6的主轴5,主轴5为纵向设置,这样就可以使成型鼓6在立式位置时进行绕线,并且在立式状态下,就可以放置或取下成型鼓6。在从动轴支架3上设置从动轴7,当成型鼓6放置到主轴5后,从动轴7可以压紧成型鼓6,使成型鼓6在主轴5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完成绕线工作。在从动轴支架3上还设置驱动从动轴7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Ⅰ和驱动从动轴7水平摆动的驱动装置Ⅱ。这样,当电机4启动,通过传动带带动主轴5旋转,在主轴5与从动轴7相互夹紧下成型鼓6开始旋转缠绕传动带,当传动带到达一定要求后,电机4停止转动,使已缠绕好传动带的成型鼓6停止转动,此时由设置在从动轴支架3上的驱动装置Ⅰ驱动从动轴7向上运动,远离成型鼓6到一定高度,再由驱动装置Ⅱ驱动从动轴7水平移动移至成型鼓6的侧面,便于把已绕好传动带的成型鼓6直接取下,然后放入新的成型鼓,重新由驱动装置Ⅱ驱动从动轴7水平移动至新的成型鼓上方,再由驱动装置Ⅰ驱动从动轴7向下运动,压紧新成形鼓,重新开启电机4,新成形鼓6开始缠绕传动带,如此循环工作,由于成型鼓取放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在从动轴支架3上设置摆臂8,摆臂8与从动轴支架3由销轴9连接,从动轴7设置在摆臂8上,驱动装置Ⅰ设置为气缸Ⅰ10,气缸Ⅰ10固定在摆臂8上,气缸Ⅰ10的活塞杆与从动轴7由连接块11连接;这样,气缸Ⅰ10工作,可以驱动活塞杆作纵向活动,从而驱动从动轴7作纵向活动,这样就可以压紧或放开成形鼓6。驱动装置Ⅱ设置为气缸Ⅱ12,气缸Ⅱ12固定在从动轴支架3上,气缸Ⅱ12的活塞杆固定在摆臂8上;这样,通过气缸Ⅱ12工作,就可以使摆臂8绕销轴9转动,从而使从动轴7与主轴5相对或相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操作便捷。

如图1、图2所示,主轴支架2与底座1固定连接,主轴支架2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在腔体的上端设置轴承Ⅰ13,在腔体的下端设置轴承Ⅱ14,主轴5固定在轴承Ⅰ13和轴承Ⅱ14内,这样主轴5就可以在轴承Ⅰ13和轴承Ⅱ14内进行转动;在主轴5的下端设置传动轮Ⅰ15,在电机4上设置传动轮Ⅱ16,传动轮Ⅰ15与传动轮Ⅱ16由传动带连接。这样当电机4工作时,可以驱动传动轮Ⅱ16转动,传动轮Ⅱ16通过传动带,驱动传动轮Ⅰ15转动,从而驱动主轴5旋转,在轴承Ⅰ13和轴承Ⅱ14固定支承下,确保主轴5竖立稳固的旋转,不发生偏斜、晃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