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01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有些注塑产品会内设深型腔,如具有深型腔的电池壳,这类注塑产品在注塑过程中需要有效冷却,而传统做法仅仅在公模仁周围开出环形结构的水路,在注塑成型时,模仁温度不能得到有效的降低,导致产品脱模时抱紧力大,产品会拉伸变形,影响产品尺寸,且产品定型冷却时间加大,造成成型周期加长,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其公模仁设有用于形成电池壳深型腔的凸台,且冷却水路深入凸台内,可对凸台进行有效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热流道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顶针板和底板;

所述面板的上端面和底板的下端面均固接有隔热板;

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共同形成用于成型电池壳的产品成型腔;

所述公模仁包括:模仁主体,以及由模仁主体上端面凸起并伸入上述产品成型腔内以形成电池壳深型腔的凸台;

所述公模仁开设有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路、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所述第一水路设于模仁主体内,第一水路的外端为进水口;所述第二水路设于凸台内;所述第三水路设于模仁主体内,第三水路的外端为出水口;

所述第二水路包括:设于凸台顶部的凸台顶部段,将凸台顶部段一端与第一水路连通的凸台进水段,将凸台顶部段另一端与第三水路连通的凸台出水段。

优选的,所述顶针板上设有回针,所述回针外周套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公模板和底板间还设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成型腔共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其公模仁设有用于形成电池壳深型腔的凸台,且冷却水路深入凸台内,可对凸台进行有效冷却,可有效降低模仁在注塑成型时的温度,产品容易脱模,不会拉伸变形,产品尺寸合格,且降低成型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热流道板2、母模板3、母模仁4、公模仁5、公模板6、顶针板7和底板8;

所述面板1的上端面固接有隔热板11;所述底板8的下端面固接有隔热板81;

所述公模仁5和母模仁4共同形成用于成型电池壳的产品成型腔;

所述公模仁5包括:模仁主体51,以及由模仁主体51上端面凸起并伸入上述产品成型腔内以形成电池壳深型腔的凸台52;

所述公模仁5开设有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路、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所述第一水路设于模仁主体51内,第一水路的外端为进水口;所述第二水路设于凸台52内;所述第三水路设于模仁主体51内,第三水路的外端为出水口;

所述第二水路包括:设于凸台52顶部的凸台52顶部段,将凸台52顶部段一端与第一水路连通的凸台52进水段,将凸台52顶部段另一端与第三水路连通的凸台52出水段。

所述顶针板7上设有回针71,所述回针71外周套装有弹簧。

所述公模板6和底板8间还设有垫块(图中未示出)。

所述成型腔共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深型腔电池壳的注塑成型模具,其公模仁5设有用于形成电池壳深型腔的凸台52,且冷却水路深入凸台52内,可对凸台52进行有效冷却,可有效降低公模仁5在注塑成型时的温度,产品(电池壳)容易脱模,不会拉伸变形,产品尺寸合格,且降低成型周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