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型抓取部件的中空本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376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抓取部件用于在热调节炉内输送预成型坯12时传送到抓取部件50的热量。
[0155]中间件60,这里通过上部分56,能对抗中间弹性复位机构64的作用而相对于操纵杆32竖直活动地安装。
[0156]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竖直地插置在中间件60的所述上部分56与支承元件66之间。
[0157]优选地,支承元件66实施成杯形件的形式,在中央由操纵杆32穿过,能相对于操纵杆32自由地竖直移动。
[0158]支承杯形件66由弹簧42持久地竖直向下拉靠在下部止动件65上,下部止动件65例如由与操纵杆32相固连的开口弹性环形成。
[0159]有利地,支承杯形件66竖直插置在操纵杆32的复位弹簧42与所述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之间。
[0160]形成操纵杆32的复位机构42的弹簧的重量大于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的重量。
[0161 ] 所述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例如由螺旋弹簧构成,后面将称为中间弹簧64。
[0162]支承杯形件66分别由操纵杆32的复位弹簧42的抵靠在支承杯形件66的上部面67上的下端部、以及由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弹簧64的抵靠在支承杯形件66的相对下部面68上的上端部推压。
[0163]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弹簧64的下端部抵靠在所述中间件60的上部分56所具有的凸肩69上。
[0164]装置10具有止动部件,止动部件在操纵杆32与中间件60之间起作用,竖直地确定这两个构件之间向上和/或向下的游间行程。
[0165]优选地,所述止动部件具有第一止动部件70,第一止动部件形成下止动件,当操纵杆32竖直向上朝其高位移动时确定中间件60相对于所述操纵杆32的位置。
[0166]当操纵杆32向上竖直移动时,第一止动部件70参与作用以使中间件60和操纵杆32连成一体移动。
[0167]装置10具有转动连接部件72,转动连接部件72用于使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与中间件60、这里是中间件60的上部分56连在一起转动。
[0168]优选地,转动连接部件72由销形成,销分别穿过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的中间区段33B和中间件60的上部分56。
[0169]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的中间区段33B具有孔74,孔74由转动连接销72带间隙地穿过,该孔沿竖向呈长圆形。
[0170]优选地,孔74的下端部通过与销72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止动部件70。
[0171]优选地,所述止动部件具有第二止动部件76,第二止动部件形成上止动件,当操纵杆32竖直向下移动以抓取预成型坯12的颈部16时确定中间件60相对于所述操纵杆32
的位置。
[0172]第二止动部件76由与形成第一止动部件70的部件不同的部件形成。
[0173]在变型中,第二止动部件76由销72和孔74形成,因此,销72挡靠在孔74的与下边部竖直相对的上边部上,而销72挡靠在所述下边部上以形成第一止动部件70。
[0174]优选地,第二止动部件76通过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的凸肩37挡靠在由中间件60中的撑隔件57的上边部形成的止动面59上获得。
[0175]当操纵杆32竖直向下移动时,第二止动部件76在止挡的中间件60与操纵杆32之间起作用,特别是用以竖直定位锁定部件90,这将在后面予以说明。
[0176]现在,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抓取部件50,其尤其示于图4和图5。
[0177]抓取部件50在径向上由内向外至少具有传动部件、可径向变形的弹性部件80以及抓取元件82。
[0178]传动部件至少具有滚珠78,这些滚珠均匀地沿圆周分布,接纳在形成于中间件60的下部分58中的座槽84内。
[0179]下部分58形成用于滚珠78的罩壳。
[0180]优选地,滚珠78用金属材料例如钢制成。
[0181]下部分58的竖直朝向的上部在中央具有座槽86,操纵杆32的下部区段33C在座槽86中竖直移动。
[0182]优选地,操纵杆32的下部区段33C具有控制面88,控制面88用于与滚珠78配合,以将滚珠径向向外从抓取部件50的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推压。
[0183]有利地,操纵杆32带有的控制面88是截锥形面。
[0184]有利地,装置10具有用于使抓取部件50锁定在位的锁定部件90,锁定部件90适于使抓取部件50保持在展开位置。
[0185]如果没有,那么由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弹簧64竖直向下施加的复位力,会因为中间件60相对于操纵杆32向下移动,引起抓取部件50向收起位置改变位置。
[0186]有利地,中间件60、这里是撑隔件57,具有凸肩,该凸肩形成控制止动件92,控制止动件92用于与颈部16的边部20的至少一部分相配合。
[0187]当抓取部件50与操纵杆32—起朝颈部16的方向竖直向下移动时,控制止动件92挡靠在边部20上,从而引起中间件60抵抗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弹簧64的作用而相对于操纵杆32向上进行相对移动。
[0188]这种相对移动在第二止动部件76所确定的游间行程范围内进行。
[0189]作为对由此产生的压缩的反应,中间弹簧64以竖直向下的复位力推压中间件60。
[0190]优选地,锁定部件由环形沟槽90构成,环形沟槽90实施在操纵杆32的下部区段33C中,沿竖向位于截锥形控制面88之上。
[0191]在变型中,装置10具有选择性地被控制的锁定部件,其用于使操纵杆32竖直地固定在其低位。
[0192]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80由环形弹簧形成,环形弹簧由金属片构成,沿圆周呈波浪形。
[0193]弹簧80是开口式的,在其每个端部具有对接的边部95。
[0194]波浪形的弹簧80在圆周上具有交错的分别形成波纹的凸形部94和凹形部96,凸形部94和凹形部96分别相对于竖直轴线O径向向外和径向向内延伸。
[0195]有利地,传动部件具有环98,环98径向地插置在滚珠78与弹簧80之间。环98是开口环,以允许环变形,运行时,环或大或小开口以改变圆周长。
[0196]环98分别在内部与滚珠78径向接触,在外部与弹簧80的凹形部96径向接触。滚珠78径向对齐在弹簧80的凸形部94上。
[0197]抓取元件82由套圈形成,套圈在径向上具有外部面100,外部面100用于在展开位置与颈部16的内壁24相配合。
[0198]有利地,套圈82用金属例如不锈金属(所述金属有利地在存在灭菌剂时不易腐蚀或不受化学影响)制成。
[0199]金属材料的选择还可限制套圈82的磨损,尽管由于控制抓取部件50的位置变化,摩擦有利地得到限制(与现有技术相比)。
[0200]与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的弹性体材料比较而言,金属材料用于抓取部件50有利地消除中空本体的内部被弹性体微粒污染的任何危险。
[0201]根据本发明的抓取部件50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是一种经济优点,尤其是因为其在例如配备于容器制造设备的炉的输送系统中数量众多。
[0202]另外,抓取部件50具有很高的运行可靠性,即便在高温使用条件下,例如在预成型坯12的热调节炉中遇到的使用条件下也如此。
[0203]借助于对抓取部件50的位置变化的控制,现有技术中以前存在的因为压配而导致的颈部16压痕的危险得以消除。
[0204]有利地,套圈82具有内表面102,内表面102具有凹形区域104,凹形区域中径向接纳弹簧80的凸形部94,由此,弹簧80的转动被阻止,而不会影响弹簧的径向变形。
[0205]优选地,抓取套圈82实施成以120°布置的三个相等的扇形区,这三个扇形区由缝隙106分开,彼此分别独立。
[0206]有利地,套圈82可补偿预成型坯12的颈部16与装置10的抓取部件50之间的同轴性缺陷。
[0207]套圈82的每个扇形区具有上凸缘108和下凸缘110,上凸缘和下凸缘以径向间隙分别接纳在形成于撑隔件57中的座槽112内、和形成于中间件60的下部分58中的座槽114 内。
[0208]有利地,凸缘108、110形成用于套圈82的每个扇形区的径向止动件,其确定移向展开位置的最大移动行程。
[0209]优选地,下凸缘110具有指杆116,指杆116从凸缘110凸起地向下竖直延伸,以阻止套圈82的扇形区转动和/或以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时径向引导扇形区。
[0210]下面,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0的运行情况,更确切的说,参照图3至8:它们示出进行以相继地由颈部16内部抓取中空本体12的工序(或称为“装载”工序)、然后释放中空本体的工序(或称为“卸载”工序)。
[0211]图3所示的输送装置10处于在自由状态的息止位置,其中,抓取部件50处于收起位置。
[0212]操纵杆32处于低位,复位弹簧42通过支承杯形件66竖直向下推压操纵杆32,所述支承杯形件66挡靠在与操纵杆32连成一体的环65上。
[0213]中间件60由中间复位弹簧64竖直向下推压。
[0214]没有颈部16时,形成第一止动部件70的销72抵靠在孔74的下端部上,滚珠78没有由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径向向外推压。
[0215]第一止动部件70在所述息止位置抵抗中间复位机构64的作用下,而在中间件60与操纵杆32之间起作用,并确定中间件60相对于操纵杆32的竖直位置。
[0216]在输送装置10的这个息止位置,在操纵杆32的凸肩37与止动面59之间沿竖向存在间隙,所述凸肩37与止动面59 —起形成操纵杆32与中间件60之间的第二止动部件76 ο
[0217]弹簧80径向向内促动滚珠78,抓取部件50处于其收起位置,对于收起位置,套圈82的外径小于预成型坯12的颈部16的内径。
[0218]在该息止位置,抓取部件50凸伸到排出器46的内座槽52之外,竖直延伸超过支承面48。
[0219]图4示出输送装置10处于第一运行位置,第一运行位置从息止位置在第一道工序之后获得。
[0220]在第一道工序时,由箭头示意地示出的致动部件40被控制成作用于驱动件34的轴套38,以拉动操纵杆32,来使操纵杆向上竖直移动。
[0221]抵抗操纵杆32的复位弹簧64来进行操纵杆32竖直移动至高位,这时,弹簧64通过杯形件66被压缩,所述杯形件66挡靠在环65上,与操纵杆32 —体移动。
[0222]致动部件40对操纵杆32的驱动件34施加的牵引力大于复位弹簧42对操纵杆32施加的复位力。只要致动部件40施加的牵引力保持较大,操纵杆32就保持在高位,否则操纵杆32就通过复位弹簧42竖直向下自动复位。
[0223]第一道工序的结果是:使抓取部件50竖直向上收起在排出器46的内座槽52内部,借此,可布置形成所述中空本体的预成型坯12的颈部16,而不会与抓取部件50产生干扰。
[0224]特别是,抓取部件50收起,则允许径向引入预成型坯12,以将其颈部16导引到确定的参考位置,对于该参考位置,所述颈部16竖向对准所述抓取部件50,正对抓取部件,以便由抓取部件抓取颈部。
[0225]颈部16被容置在由于抓取部件50收起而释放的空间中,靠近所述抓取部件50和排出器46。
[0226]在确定的参考位置,预成型坯12被保持在位,至少直至输送装置10的抓取部件50有效抓取该预成型坯。
[0227]优选地,预成型坯12通过其径向的环箍26被支撑,环箍26抵靠在支撑部件(未示出)、例如向容器制造设备的炉供给预成型坯的传送轮的凹口之一的廓围上。
[0228]由中间件60支承的抓取部件50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销72与孔74配合,以形成第一止动部件70,由操纵杆32和中间件60形成的运动件由致动部件40驱动,向上竖直滑动。
[0229]当操纵杆32向上竖直移动时,第一止动部件70起作用以使中间件60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
[0230]在操纵杆32向其高位竖直移动时,抓取部件50仍然处于收起位置。
[0231]实际上,中间复位弹簧64竖直向下推压中间件60,滚珠78没有被竖直移动的操纵杆32推压,而通过弹簧80向内径向复位。
[0232]在图5和6所示的第二道工序中,预成型坯12的颈部16已处于所述确定的参考位置,因而控制输送装置10以由颈部内部抓取预成型坯12。
[0233]这样进行所述抓取:使操纵杆32朝颈部16的方向向下竖直移动,以将抓取部件50引入颈部中;控制抓取部件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
[0234]借助于操纵杆32的复位弹簧42,停止对操纵杆32施加牵引力,操纵杆32就从高位向低位自动下降,为此,致动部件40被同步控制。
[0235]在操纵杆32向低位竖直下降时,由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