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型抓取部件的中空本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43761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端部具有称为控制面的截锥形面310。
[0394]抓取部件50由中间件60的下部分58承载,下部分58由垂直剖面呈U形的构件构成。
[0395]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抓取部件50由至少两个导块312形成,优选地,如剖面图29和30中所示,三个导块312沿圆周以120°均匀分布。
[0396]每个导块312具有呈截锥形的内部面314,内部面314与操纵杆32的控制面310互补,运行时,所述内部面314与所述控制面310配合。
[0397]控制面310具有的斜度使得: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的直径随着竖直向下而减小,而反之导块312的内部面314随着竖直向下增大。
[0398]控制面310的斜度和导块312的内部面314的斜度倒置,以便根据“楔子效应”配合在一起。
[0399]每个导块312具有竖直朝向的外部面316,外部面316用于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以抓取预成型坯12。
[0400]导块312安装成能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径向活动,在展开位置,每个导块312向外径向凸起,穿过中间件60的下部分58所具有的开口 318。
[0401]图24示出输送装置10处于息止位置,处在自由状态。
[0402]在装置10的该息止位置,抓取部件50相对于支撑件300的下端部凸起地竖直延伸到座槽52之外。
[0403]与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而言,抓取部件50处于展开位置。实际上,中间件60通过面302和304的配合竖向被固定。
[0404]操纵杆32处于低位,控制面310通过导块的面314向外径向推压每个导块312,每个导块312相对于开口 318径向凸起。
[0405]在抓取部件50的该展开位置,由导块312的外部面316确定的外径大于颈部16的内壁24的内径。
[0406]图25示出输送装置10处于第一运行位置,该位置为进行第一道工序以便由颈部16内抓取预成型坯之后所到达的位置。
[0407]第一道工序在于:控制致动部件40,以便使操纵杆32竖直向上从其低位向其高位移动,
[0408]为此,如前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致动部件40作用于驱动件34,驱动件34与操纵杆32的上端部31相固连。
[0409]首先,仅操纵杆32被驱动向上移动,直至中间件60的下止动面316与操纵杆32的下部分33的凸肩308之间存在的竖直间隙为零。
[0410]操纵杆32与中间件60之间的相对移动,控制抓取部件50从展开位置转换到收起位置的位置变化。
[0411 ] 接着,中间件60与操纵杆32连在一起移动。
[0412]由操纵杆32和中间件60形成的运动件竖直向上移动,使得抓取部件50能收起在座槽52内,相对于支撑件300的下端部缩进,抓取部件50则处于其收起位置。
[0413]如剖面图29中所示,导块312处于收起位置,容置在下部分58内,以致抓取部件50的外径则对应于中间件60的下部分58的外径。
[0414]有利地,预成型坯12于是可被径向引入,以处于图26所示的确定的参考位置,在该参考位置,颈部16相对于抓取部件50竖直对齐,正对所述抓取部件50,以使预成型坯的轴线A总体上与输送装置10的轴线O重合。
[0415]在第二道工序,致动部件40停止对操纵杆32施加其牵引力,操纵杆32于是通过复位弹簧42自动向下复位。
[0416]在沿颈部16的开口 22的方向向下下行时,中间件60通过下部面304挡靠在支撑件300的上部面302上而被固定。
[0417]所述面302和304的配合形成引起中间件60相对于操纵杆32向上相对移动的控制止动件。
[0418]如图27中所示,止动面302的竖直定位确定成使得当下部面304挡靠在上部面302上时,抓取部件50被引入颈部16内。
[0419]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而言,控制止动件的作用这里不是通过颈部16的边部20与中间件60的下部分58所带有的凸肩92之间的配合来确保。
[0420]在未示出的变型中,中间件60相对于操纵杆32的控制止动通过凸肩92靠在颈部16的边部20上进行,此时支撑件的上部面302与中间件60的下部面304之间存在竖直间隙。
[0421 ] 既然中间件60被止挡,那么,操纵杆32就继续借助于操纵杆与中间件之间存在的相对游间行程向下下行。
[0422]操纵杆32的控制面310与每个导块312的内部面314配合,导块312于是被径向推压,因此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移动。
[0423]图27和28之间比较而言,下部面306与凸肩308之间出现相应的竖直间隙。
[0424]因此,每个导块312的外部面316对径向上面对的颈部16的内壁24施加一种作用力,作用力能确保由颈部16内抓取预成型坯12,而颈部外部保持自由和不被抓取。
[0425]有利地,每个导块312的外部面316不是平的,而具有一些凸起部分,例如利用条纹,用于在其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时增大摩擦力。
[0426]在进行该第二道工序时,预成型坯12例如通过其径向环箍26被支承,而保持在位,直至预成型坯由输送装置10的抓取部件50抓取。
[0427]有利地,操纵杆32的控制面310与每个导块312的内部面314之间的配合,确保通过“楔子效应”将抓取部件50自动锁定在展开位置。
[0428]优选地,形成抓取部件50的导块312和操纵杆32磁化成具有相反极性,以便在导块312与操纵杆32之间获得磁性吸引力。
[0429]因此,有利地,当操纵杆32向上竖直移动以便进行释放时,导块312通过磁性吸引力向收起位置自动复位。
[0430]有利地,磁性吸引力在展开位置加强操纵杆32的截锥形面310与导块312的内部面314之间存在的摩擦力。
【主权项】
1.一种输送装置(10),用于输送设有颈部(16)的中空本体(12),所述颈部具有上边部(20)和竖直朝向的内壁(24),上边部沿圆周限定通到中空本体(12)内部的开口(22),所述输送装置(10)至少具有用于通过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来抓取中空本体(12)的抓取部件(50),抓取部件安装于操纵杆(32)的下自由端部,抓取部件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所述操纵杆(32)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竖直活动: 一高位,在该高位,抓取部件(50)通过操纵杆(32)向上收起,以便允许将中空本体(12)的颈部(16)径向引到相对于输送装置(10)的抓取部件(50)的确定的参考位置,以及 一低位,在该低位,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径向配合,以确保抓取中空本体(12), 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径向活动: 一收起位置,在该收起位置,抓取部件(50)自上而下竖直被引入颈部(16)内,但不接触内壁(24),以及 一展开位置,在该展开位置,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 并且,抓取部件(50)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通过操纵杆(32)从高位向低位向下竖直移动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具有本体(30)、至少一个复位机构(42)以及致动部件(40),操纵杆(32)安装成能相对于输送装置的本体竖直活动,复位机构用于使操纵杆(32)向操纵杆的低位竖直复位,致动部件用于致动操纵杆(32)抵抗所述复位机构(42)的作用向操纵杆的高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具有中间件(60)和中间复位机构(64),所述中间件用于支撑抓取部件(50),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并且安装成能相对于操纵杆(32)竖直活动,所述中间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中间件¢0)向下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杆(32)的复位机构(42)和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4)通过支承元件¢6)串联安装;并且,操纵杆(32)的复位机构(42)的重量大于中间件(60)的中间复位机构(64)的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具有止动部件(70,76),止动部件确定中间件¢0)与操纵杆(32)之间的竖直游间行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至少具有第一止动部件(70),第一止动部件在操纵杆(32)向上竖直移动时起作用,以使中间件¢0)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件¢0)具有控制止动件(92),控制止动件能与颈部(16)的边部(20)配合,以抵抗中间复位机构¢4)的作用而引起中间件¢0)相对于操纵杆(32)向上进行相对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件¢0)的中间复位机构¢4)能竖直向下对颈部(16)的边部(20)施加增力。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具有锁定部件(90),锁定部件用于将抓取部件(50)锁定在展开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5和9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至少具有第二止动部件(76),第二止动部件在操纵杆(32)向上竖直移动时,在止挡的中间件¢0)与操纵杆(32)之间起作用,以竖直定位所述锁定部件(90)。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件¢0)具有止动件(304),止动件能与支撑件(300)的一面(302)配合,以抵抗中间复位机构(64)的作用而引起中间件(60)相对于操纵杆(32)向上进行相对移动。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具有排出器(46),排出器带有支承面(48),支承面用于当操纵杆(32)竖直向上移动时与颈部(16)的边部(20)配合,以竖直向上固定颈部(16)。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0)具有止动件(206),输送装置的止动件能抵抗向下复位弹簧(212)的作用活动,止动件能在操纵杆(32)竖直向上移动时与中间件(60)配合,以竖直固定所述中间件(60)。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杆(32)具有控制面(88,310),在操纵杆(32)向下竖直移动时,控制面与抓取部件(50)配合,以引起抓取部件(50)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径向移动。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具有至少传动部件(78,98)、至少一个能径向变形的弹性机构(80)、以及用于抓取中空本体(12)的抓取元件(82),抓取元件具有用于在展开位置与颈部(16)的内壁(24)相配合的外部面(100)ο16.根据权利要求9和1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部件(78,98)至少具有滚珠(78),在抓取部件(50)向展开位置改变位置时,这些滚珠与操纵杆(32)的控制面(88)配合;并且,这些滚珠(78)被接纳在操纵杆(32)的沟槽(90)中,沟槽形成将抓取部件(50)锁定在展开位置的锁定部件。17.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能径向变形的弹性机构是波浪形弹簧(80),波浪形弹簧用于径向推压抓取元件(82);并且,传动部件(78)具有环(98),环径向插置在滚珠(78)与所述波浪形弹簧(80)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由导块(312)形成,导块在内部在径向上具有倾斜面(314),倾斜面用于与操纵杆(32)的控制面(310)相配合;并且,所述导块(312)和操纵杆(32)被磁化成使得导块(312)向收起位置自动复位。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设有颈部(16)的中空本体(12)的输送装置(10),颈部具有竖直朝向的内壁(24)和上边部(20),输送装置(10)具有抓取部件(50),用于通过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来抓取中空本体(12),抓取部件安装在操纵杆(32)的下端部且移动地连接于操纵杆(32),操纵杆(32)能竖直活动地安装在高位和低位之间,其特征在于,抓取部件(50)能径向活动地安装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在收起位置,抓取部件(50)自上而下竖直引入颈部(16)内但不接触内壁(24),在展开位置,抓取部件(50)与颈部(16)的内壁(24)配合;并且,抓取部件(50)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的位置变化,由操纵杆(32)竖直向下从高位向低位的移动进行控制。
【IPC分类】B29C49/42, B29C49/06
【公开号】CN105189082
【申请号】CN201480012537
【发明人】S·莫兰, J·布朗夏尔
【申请人】西德尔合作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3月6日
【公告号】EP2964445A1, US20160016349, WO2014135631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