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093发布日期:2019-02-11 00:2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针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对针头和针管进行分离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输液主要产生输液针管和硬筒针管(例如注射器)这两种医废。输液针管包括用于液体流动的软管和安装在软管上的软管针头,该硬筒针管包括用于存储液体的硬筒和安装在硬筒上的硬筒针头。对这两种医废进行回收时需要将针头(软管针头和硬筒针头)和针管(输液软管和硬筒)分离,分开回收。对于输液针管来说,通常的做法是以人工手持剪刀的方式剪切软管,使软管和针头分离。对于硬筒针管来说,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拔下硬筒针头,进行分离。

无论是输液针管,还是硬筒针管,在针管和针头分离后,针头通常是丢在敞开式的垃圾桶中,造成局部工作环境恶化,且患者不小心会触碰到此位置,会造成药物感染等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头分离器,用以在针头和针管分离后回收被分离的针头。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针头分离器,其包括外壳和针头回收装置,所述针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盒支架和支架支撑机构,所述回收盒支架和支架支撑机构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回收盒支架用于安装回收盒,所述回收盒支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架支撑机构上,使所述回收盒支架能够在针头盛接位和回收盒取放位之间移动。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头盛接位位于外壳所围成的腔体内。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便于操作者使用的操控件,所述操控件与回收盒支架连接,用以带动回收盒支架移动。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控件包括翻盖,所述翻盖与回收盒支架联动,所述外壳具有回收盒取放口,所述翻盖设置在所述回收盒取放口处,所述翻盖具有打开和封闭两种状态,当所述翻盖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翻盖封闭回收盒取放口,且所述回收盒支架移动至针头盛接位;当所述翻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翻盖打开回收盒取放口,且所述回收盒支架移动至回收盒取放位,以便于取放回收盒支架上的回收盒。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轨道,所述回收盒支架装有轴承,所述轴承滑动安装在滑动轨道上。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轨道为两条,其分设在回收盒支架的两侧,所述回收盒支架两侧分别对应设有轴承。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盖与回收盒支架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翻盖和回收盒支架铰接,使所述翻盖翻转时带动回收盒支架按照支架支撑机构限定的方向移动。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盒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回收盒安装位,用以安装回收盒。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盒安装位为两个,所述两个回收盒安装位并排设置,用以分别盛装不同类型的针头。

作为所述针头分离器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回收盒,所述回收盒可取放式的安装在回收盒安装位上。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针头分离器,其包括外壳和针头回收装置,该针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盒支架和支架支撑机构,该回收盒支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架支撑机构上,使所述回收盒支架能够在针头盛接位和回收盒取放位之间移动。当针头分离装置对针头和针管进行分离后,分离后的针管能够回收到针头回收装置中,避免污染环境或感染他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针头分离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针头分离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脚踏和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和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盖板关闭和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6和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软管剪切装置松开和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8和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剪刀剪切软管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硬筒针头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硬筒针头拆卸装置的分解图;

图12和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硬筒针头拆卸装置对固定硬筒针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针头回收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针头回收装置的分解图;

图16和1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回收盒支架位于针头盛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和1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回收盒支架位于回收盒取放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头分离器,其可用于拆卸硬筒针头和软管针头,同时对拆卸下来的针头进行回收,以代替通常的手动拆卸方式。

请参考图1和2,该针头分离器包括外壳100、软管剪切装置200、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以及针头回收装置400。

该软管剪切装置200用于剪切软管以分离软管和软管针头。其通常可以配置剪刀或其他裁切结构,从而可以将软管靠近针头部分剪切下来,使软管和软管针头被分离。

该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用于拆卸硬筒针头。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可以设置为能够固定住硬筒针头的结构,从而可以通过施加外力的方式将硬筒针头和硬筒(如注射筒)分离开。

该针头回收装置400设置在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的下方,用于收集软管针头和硬筒针头。被分离的针头会依靠自身重力或其他传送结构进入到针头回收装置400内,从而完成对针头的回收。

在使用本针头分离器时,操作者无需手动分离针头和针管,可将输液针管和硬筒针管伸入到对应装置内,通过装置将软管针头和硬筒针头取下。而取下的软管针头和硬筒针头会被针头回收装置400回收,不会四处乱飞,进而避免药物交叉感染和造成人身伤害。

该外壳100可形成大致封闭的结构,该软管剪切装置200、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以及针头回收装置400装在外壳100内,从而使得被分离的针头与操作者之间被隔离,避免造成误伤和交叉感染。

请参考图2,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针管回收装置500,该针管回收装置500包括回收箱501,该回收箱501对应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板610,该回收箱501用于回收与针头分离的软管和硬筒针管,该盖板610用于封闭和打开该回收箱501。

该盖板610与回收箱501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例如盖板610就封盖在回收箱501的开口处。或者,该盖板610也可以与回收箱501分离但在回收箱501的入口方向上形成阻挡,从而完成对回收箱501的封闭,例如请参考图1和2,该盖板610设在回收箱501开口的上方,用于封闭和打开通向回收箱501的通道,而不是直接设置在回收箱501的开口处。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针管回收装置500。与针头分离的针管部分(软管和硬筒)可以丢弃到特定的回收容器内,如医废垃圾桶中。

通常情况下,该软管剪切装置200、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会收纳在外壳100内部,仅留出其入口。该入口可根据需求设置在外壳100的任何部位。

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该外壳100具有面向操作者倾斜设置的壳壁111,该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的入口201、302并排设置在该壳壁111上。这种壳壁111倾斜的角度便于操作者的操作,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将针头插入到对应的装置内。当然,该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的入口201、302也可独立或一起设置在其他壳壁上。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该外壳100具有针管回收口112,该针管回收箱501安装在外壳100内,并与针管回收口112相通,该盖板610安装在针管回收口112处。这样该盖板610封闭该针管回收口112即相当于封闭了针管回收箱501的开口通道。

请参考图1-2,一种实施例中,该外壳100包括自上而下变小的缩口结构,该缩口结构中位于下方的开口为针管回收口112,该针管回收箱501设置在针管回收口112的下方,该盖板610设置在针管回收口112处。该缩口结构是指两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中筒状结构的大小从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该缩口结构可以采用如图1和2所示这种大致呈倒四棱锥的形状,也可以为倒圆锥形的形状,还可为其他不同的形状。

该外壳100还可以具有一圈侧壁120、140和底壁150,该侧壁120、140和底壁150围成一个腔体,该缩口结构设置在该腔体的上方,并通过该针管回收口112与该腔体连通。

该外壳100面向操作者的侧壁120具有回收箱安装口121,该针管回收箱501以能够拉出和推进的方式设置在回收箱安装口121内,以便于在回收箱501装满或其他需要的时候方便地取出和放入回收箱501。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该缩口结构倾斜设置,用以形成斜向下的导向通道,这样可以便于操作者将分离后的针管扔到针管回收口112内,避免其遗落到其他部位,从而造成污染。

在采用了缩口结构的实施例中,该设置有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的入口201、301的壳壁111可以为缩口结构的一部分。例如,可以是该缩口结构中位于上方的壳壁。

该盖板610的打开和关闭可以通过操作者来操作,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力输入件和传动件。该外力输入件用于接收用户施加的外力。外力输入件经传动件与盖板610连接,用于驱动盖板610封闭和打开通向回收箱501开口的通道。

请参考图2-5,一种实施例中,该外力输入件包括脚踏板620,该脚踏板620通过转动轴621转动连接在外壳100上,该传动件与转动轴621连接,并随转动轴621的转动而移动。脚踏板620的复位可以通过操作者的操控实现,也可以通过弹性件提供弹性回复力而实现复位。请参考图1,该脚踏板620可设置在针头分离器的底部,从而便于操作者用脚进行操控。

该转动轴621上装有第一转轴传动块622,其用于与传动件631连接。该传动件631可采用传动绳。该第一转轴传动块622随转动轴621转动而转动,从而拉动传动件631也跟着一起运动。该传动件631则与盖板610连接,拉动盖板610移动。

较好地,请参考图5,该传动件631可以连接在盖板610的内侧,用以拉动盖板610向外壳100内翻转,进而打开针管回收口112。这样该盖板610向内翻转后会在针管回收口112下方形成一个导向面,导向针管向针管回收箱501移动。

请参考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盖板610通过自闭合铰链611安装在外壳100上,使盖板610能够自动复位。当脚踏板620复位时,该自闭合铰链611也将促使盖板610复位,重新封闭针管回收口112。

请参考图4,当脚踏板620处于不受力状态时,该盖板610封闭针管回收口112或针管回收箱501的开口通道。请参考图5,当脚踏板620处于受力状态时,该盖板610翻转,打开针管回收口112或针管回收箱501的开口通道。此时,操作者可以将分离的针管通过针管回收口112扔到针管回收箱501内。

当然,除了这种脚踏操作外,该外力输入件也可以采用手动方式,例如设置在用手控制的操作柄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能够产生动力的驱动机构来进行操控,而不用操作者施加外力。驱动机构经传动件与盖板610连接,用于驱动盖板610封闭和打开通向回收箱501开口的通道。

例如,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气缸和液缸中的一种。操作者可通过输入指令来操控盖板610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该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都可称为针头分离装置,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称针头分离装置不仅可以包括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也可以包括其他形式的针头分离结构。

具体地,该软管剪切装置200用于将软管和软管针头分离,用以代替现有人工剪切的做法,避免人工拆卸所造成的针头乱飞的问题,进而避免乱飞的针头所带来的药物交叉感染以及误伤问题。

该软管剪切装置200可采用剪切结构进行剪切操作。该外力输入件经传动件631与软管剪切装置200连接,用于驱动软管剪切装置200剪切软管和软管针头。剪切后的软管针头可被针头回收装置400进行回收,而软管针管则可以扔到针管回收装置500中。

请参考图6和7,该软管剪切装置200包括剪刀210。该外力输入件可以采用与盖板610相同的脚踏结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操作手柄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采用能够产生动力的驱动机构来进行操控,而不用操作者施加外力。驱动机构经传动件631与软管剪切装置200连接,用于驱动软管剪切装置200打开和闭合。

该盖板610和软管剪切装置200所使用的外力输入件可以分别独立设置,也可以共用同一个外力输入件。当采用同一个外力输入件时,该外力输入件用于驱动盖板610封闭和打开针管回收箱501的开口以及驱动软管剪切装置200剪切软管。

请参考图6和7,一种实施例中,该传动件631包括第一传动件631和第二传动件632。该外力输入件经第一传动件631与盖板610连接,用以驱动盖板610移动。该外力输入件经第二传动件632与剪刀210连接,用以驱动剪刀210闭合和张开。例如,当传动件631采用传动绳时,该传动绳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剪刀210的刀刃,从而带动刀刃运动。

请参考图6和7,一种实施例中,剪刀210的两个刀刃之间设有弹性件,用以提供使两个刀刃复位的弹性力,使刀刃在外力消失时复位。

该外力输入件活动安装,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较为优选地是,当外力输入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如脚踏板620处于如图4和6所示位置,驱动盖板610闭合并驱动剪刀210打开;当外力输入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如脚踏板620处于如图5和7所示位置,驱动盖板610打开并驱动剪刀210闭合。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当操作者操控外力输入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例如踏下脚踏板620时,此时驱动剪刀210剪切软管,同时打开盖板610,以便于将剪切下的软管及时的扔到针管回收箱501内,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剪切软管和回收针管两个需求。

例如,请参考图6和7,一种实施例中,该转动轴621上装有第二转轴传动块623,其用于与传动件631连接。该传动件631可采用传动绳。该第二转轴传动块623随转动轴621转动而转动,从而拉动传动件631也跟着一起运动。该传动件631则与剪刀210连接,控制剪刀210闭合和打开。

进一步地,由于软管通常是圆柱形,而且其材料较为光滑,通常所用的剪刀210在剪切软管时容易造成软管在剪刀210上外滑,不仅影响剪切效率,而且也容易出现事故。

请参考图8和9,一种实施例中,该剪刀210具有两个铰接的刀刃211。该刀刃211的中部具有内凹部212,使两个刀刃211能围成首尾闭合的剪切区域,避免软管910滑出剪刀210。该内凹部212是指刀刃211的边沿向内部凹陷,其凹陷形状可以是弧形或折角形。

请参考图9,该剪刀210在剪切软管910时,由于刀刃211的特殊结构,刀刃211的刃尖部分将先重合,进而形成一个首尾闭合的闭合剪切空间,这样软管910将在被困在该空间内,不会在剪切过程中滑出刀刃211外。

进一步地,该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用于提供一个能够固定住硬筒针头的结构。该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用于将硬筒和硬筒针头分离,用以代替现有人工拆卸的做法,避免人工拆卸所造成的针头乱飞的问题,进而避免乱飞的针头所带来的药物交叉感染以及误伤问题。

请参考图10和11,一种实施例中,该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包括滑块座310、至少两个滑块320以及弹性件330。

该滑块320滑动安装在滑块座310上。滑块320围成用于硬筒针头穿过的卡孔301(即入口)。卡孔301具有小于硬筒针头最大外径的孔径。滑块320能够沿卡孔301的孔径方向滑动,使硬筒针头插入卡孔301时能够推动滑块320沿卡孔301孔径方向向外移动,从而增大卡孔301的大小,使硬筒针头能够顺利的插入。

该弹性件330用于向滑块320提供促使滑块320沿卡孔301孔径方向向内移动的弹性回复力,使滑块320在硬筒针头穿过后能够复位并卡住硬筒针头,以便能够将硬筒针头和针筒分离。

请参考图12,当硬筒针头920逐渐插入卡孔301时,由于该卡孔301的孔径小于硬筒针头920的最大外径(硬筒针头920的最大外径通常是硬筒针头920与硬筒针管930所接触的底部),该硬筒针头920将会促使滑块320向外移动从而扩大卡孔301孔径,最终使硬筒针头920顺利穿过卡孔301。

请参考图13,当整个硬筒针头920穿过卡孔301后,由于硬筒针管930与硬筒针头920紧配合的部位外径远小于硬筒针头920,因此滑块320将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卡孔301空间缩小,卡住硬筒针头920。当硬筒针头920被固定后,由于硬筒针管930和硬筒针头920是紧配合,此时可用力拔出硬筒针管930,进而完成对硬筒针头920和硬筒针管930的分离。分离后的硬筒针管930可被针头回收装置400进行回收,而硬筒针管930则可以扔到针管回收装置500中。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0和11,一种实施例中,该滑块320具有凸起设置的卡块303。该卡块303可设置在滑块320的一侧端部。该卡块303围成卡孔301。该卡块303可以是比滑块320的滑动部321更薄的结构,以便于卡块303更容易卡住硬筒针头920上。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0和11,一种实施例中,滑块320具有导向面302。所有滑块320的导向面302围成一个外大内小的锥形导向孔304,该锥形导向孔304设置在卡孔301的入口处。插入硬筒针头920时,该锥形导向孔304可以导向硬筒针头920顺利的插入到卡孔301内。该滑块座310具有与卡孔301对应的开口,以便硬筒针头920通过。

一种实施例中,该导向面302设置在卡块303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该滑块3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图11所示,该滑块320为四个,其呈十字形分布在滑块座310上。当然,滑块320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或更多。

该滑块座310具有与滑块320数量对应的滑槽,该滑块320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从而形成滑动安装。当然,也可以通过滑轨或滑孔等方式实现滑动结构。

一种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30设置在滑槽311内,并抵住滑块320,从而提供一个将滑块320向卡孔301中心推动的弹性力。当然,弹性件330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同时该弹性件330也可不与滑块320直接接触,而通过中间部件来传递作用力。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1,一种实施例中,该滑块320具有倒T形的滑动部321,以便于在倒T形结构较窄的部分形成卡块303。该滑槽311对应设置为倒T形,用以与滑块320配合。

为了避免滑块320向卡孔301方向移动过大,影响卡孔301的大小。该滑块320设置有限位凸起322,该滑槽311的槽壁设置有限位部312。该限位部312与限位凸起322配合,用以限定滑块320沿卡孔301孔径方向向内移动的极限位置。

请参考图11,一种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22设置在滑动部321尾端的两侧。而限位部312则凸起设置在滑槽311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0和11,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外圈340,该滑槽311的尾端(以卡孔301所在一侧为滑槽311的首端)开口位于滑块座310的侧面,该固定外圈340套设在滑块座310上,并盖住尾端开口,从而将滑块座310上的滑槽311围成一个首尾两端均被封闭的槽体结构,以便更好的容置滑块320和弹性件330。

如图10和11所示,该滑块座310为盘状结构,而固定外圈340为环形结构,并套在滑块座310上。当然,该滑块座310和固定外圈340可以为其他形状。

另一方面,该针头回收装置400用于回收针头分离器所分离的针头,避免针头乱飞造成药物交叉感染以及人身伤害。

请参考图14-16,该针头回收装置400包括回收盒支架410和支架支撑机构420。

该回收盒支架410和支架支撑机构420安装在外壳100内。该回收盒支架410用于安装回收盒401。回收盒支架410以能够移动地方式安装在支架支撑机构420上,使回收盒支架410能够在针头盛接位和回收盒取放位之间移动。

该针头盛接位是指用于盛接自针头分离装置(软管剪切装置200和/或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掉落的针头的位置。该回收盒取放位是指更换回收盒401的位置。较好的是,该针头盛接位位于外壳100所围成的腔体内,从而可避免针头弹出外壳100之外,造成药物交叉感染和误伤。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针头盛接位也可以是外露的。

该支架支撑机构420通常是固定安装在外壳100内,其起到支撑作用。该回收盒支架410具有至少一个回收盒安装位,用以安装回收盒401。该回收盒安装位可以是空位开口(如图15所示),也可以是一些夹持结构等。

操作者可直接驱动回收盒支架410来实现移动,当然,还可以包括便于操作者使用的操控件,该操控件与回收盒支架410连接,用以带动回收盒支架410移动。

请参考图15-16,一种实施例中,该操控件包括翻盖430。翻盖430与回收盒支架410联动。

外壳100具有回收盒取放口。该回收盒取放口与外壳100围成的空腔连通。该翻盖430设置在回收盒取放口处,可用于封闭该回收盒取放口。该翻盖430具有打开和封闭两种状态。请参考图16和17,当翻盖430处于封闭状态时,翻盖430封闭回收盒取放口,且回收盒支架410移动至针头盛接位。请参考图18和19,当翻盖430处于打开状态时,翻盖430打开回收盒取放口,且回收盒支架410移动至回收盒取放位,以便于取放回收盒支架410上的回收盒401。

该翻盖430的设计可以方便的移动回收盒支架410,进而对回收盒401进行操作,而且回收盒支架410的位置与翻盖430的状态相对应,只有当翻盖430闭合时,该回收盒支架410才移动到针头盛接位,可保证回收盒401盛接针头时该翻盖430始终处于闭合状态,有效地杜绝针头在回收过程中从回收盒取放位飞到外壳100的外面。

请参考图16和17,一种实施例中,该支架支撑机构420包括滑动轨道,该回收盒支架410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上。该回收盒支架410装有轴承411,该轴承411滑动安装在滑动轨道上。

该滑动轨道可为两条,其分设在回收盒支架410的两侧,该回收盒支架410两侧分别对应设有轴承411。用以保证回收盒支架410滑动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翻盖430与回收盒支架410的联动,该翻盖430与回收盒支架410通过连杆431连接。连杆431两端分别与翻盖430和回收盒支架410铰接,使翻盖430翻转时带动回收盒支架410按照支架支撑机构420限定的方向移动。

在某些针头分离器中,其可以还包括回收盒401,该回收盒401固定或可取放式的安装在回收盒安装位上。

而在某些针头分离器中,其可以不包括回收盒401,而将回收盒安装位设计为能够与现有的各种容器匹配,从而将这些容器用着回收盒401。

在一些针头分离器中,其可能只具有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中的一个,因此该针头回收装置400可以根据需求而灵活选择。请参考图14,在一种同时具备了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中,该回收盒安装位为两个,该两个回收盒安装位并排设置,用以安装回收盒401,分别盛装不同类型的针头。

请参考图1,和2,从整体上来说,该外壳100将软管剪切装置200、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针头回收装置400和针管回收装置500都包裹住,形成一个封闭结构,以避免被分离的针头和针管对操作者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该针头分离器中,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位于上部,而针管回收装置500位于下部,针头回收装置400位于软管剪切装置200和硬筒针头拆卸装置300的下方,同时与位于针管回收装置500的上方。

此外,请参考图2,为了增加牢固性,该外壳100具有主支架130和安装在主支架130上的壳壁。在必要的时候,该外壳100可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同时,该针头分离器还可配置车轮170,用以使设备整体可以移动。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