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36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地,集水槽8倾斜设置为使排水口 9位于集水槽8的最低位,从而即使从吸水材料层5中有少量的水滴落到集水槽8时也能够通过处于最低位的排水口 9及时排出至外部,始终保持集水槽8内无积水的状态而防止集水槽8内的水分蒸发而随空气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所述集水槽8也可以形成为其它结构。
[0035]优选地,水分离装置主体I在对应于弯折折流部4的位置上设置有沿出气端3的出气方向凸出的排水管10,该排水管10的一端与弯折折流部4连通。如图1所示,由于弯折折流部4的至少一部分与进气端2的进气方向具有预定夹角用于改变气流方向而难以将贴附在该部分弯折折流部4内的吸水材料层5吸收的水通过集水器6排出,由此,在对应于弯折折流部4的位置的水分离装置主体I上设置有沿出气端3的出气方向凸出的排水管10,从而能够使吸水材料层5吸收的水通过排水管10容易地向外部排出,防止水分离装置主体I内产生积水的现象,起到吸水材料层5吸收的水向外顺利排出的辅助作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技术人员的需要设置所述排水管10,例如,在弯折折流部4设置为较短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排水管10而可以使吸水材料层5吸收的水直接通过集水器6进行排水。
[0036]可选择地,排水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开关,通过该排水开关能够实现单向排水的作用,在无水排出的情况下排水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防止外部空气通过排水开关流入到水分离装置主体I内。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所述排水管10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0037]优选地,集水器6和排水管10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抗震能力高的特点。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所述集水器6和排水管10也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
[003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进气系统,该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进气管和与该进气管连接的空滤器,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水分离装置,其中,水分离装置安装在进气管和空滤器之间的进气管路上,并且水分离装置主体I的出气端3朝向下方。其中,水分离装置的进气端2连接于进气管,集水器6连接于空滤器,即,空气从进气管依次经过水分离装置的进气端2、出气端3、集水器6而流入到空滤器中。
[0039]以下对水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0040]空气从进气管流经水分离装置的进气端2而在弯折折流部4中与弯折折流部4的内周面产生碰撞,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受到冲击力而反弹并且通过贴附在弯折折流部4的内周面上的吸水材料层5吸收,当吸水材料层5吸收过多的水分时通过集水器6和排水管10向外部排出,其中吸附在位于水分离装置主体I出气端3的吸水材料层5上的水分由自身的重力作用而滴落到位于下方的集水器6的集水槽8中,并通过集水槽8上的排水口 9排出至外部,从而使空气通过如上所述的水分离装置有效除去空气所含的水分后流入到空滤器中,从而防止产生空滤器进水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且水分离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发动机进气系统中进水的现象。
[004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气流通道的水分离装置主体(1),该水分离装置主体(I)具有进气端(2)和出气端(3),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为在所述进气端(2)和出气端(3)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弯折折流部(4),并且至少所述弯折折流部(4)的内周面上贴附有吸水材料层(5),以使空气经过所述弯折折流部(4)时与该弯折折流部(4)的内周面发生碰撞而能够通过所述吸水材料层(5)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2)的进气方向与所述弯折折流部(4)的至少一部分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层(5)设置为从所述弯折折流部(4)延伸至所述出气端(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2)和出气端(3)之间形成有一个所述弯折折流部(4),并且所述弯折折流部(4)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分别与所述进气端(2)的进气方向和出气端(3)的出气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端(3)上设置有集水器¢),该集水器(6)包括中空的壳体(7)和集水槽(8),所述集水槽(8)设置在所述壳体(7)的内周面上以用于收集通过所述吸水材料层(5)吸收的水,所述集水槽⑶上设置有排水口(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8)倾斜设置为使所述排水口(9)位于所述集水槽(8)的最低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离装置主体(I)在对应于所述弯折折流部(4)的位置上设置有沿所述出气端的出气方向凸出的排水管(10),该排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弯折折流部⑷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6)和排水管(10)由柔性材料制成。
10.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进气系统,该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进气管和与该进气管连接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水分离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气管和空滤器之间的进气管路上,并且所述水分离装置主体(I)的所述出气端(3)朝向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和车辆,所述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气流通道的水分离装置主体(1),该水分离装置主体具有进气端(2)和出气端(3),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为在所述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弯折折流部(4),并且至少所述弯折折流部的内周面上贴附有吸水材料层(5),以使空气经过所述弯折折流部时与该弯折折流部的内周面发生碰撞而能够通过所述吸水材料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水分离装置具有能够有效除去流入进气系统的空气所含的水分的作用。
【IPC分类】F02M35-10
【公开号】CN204344329
【申请号】CN201420799734
【发明人】王旭东, 刘福萍, 苏朝霞, 刘坤, 田净娜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