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736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铝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解铝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电解槽密封罩板的摘取及放置,以便电解多功能机组进行残极的更换、打壳、清渣及下料等作业,保证电解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保证电解铝质量。

目前,电解槽密封罩板的摘取及放置工作均由人工进行,手动摘取及放置,这种工作方式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人近距离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杜绝安全隐患的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与打壳机构铰接的升降油缸,其特征在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一回转板铰接,回转板上设置有推力油缸,推力油缸的活塞杆与一水平移动板相连,水平移动板的端部与接近板的中部铰接,水平移动板上设置有旋转油缸,旋转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接近板的上部铰接;所述接近板的两侧相反的设置有两夹紧油缸,两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一夹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转板端部两侧延伸设置有两导向臂,导向臂内设置有t形槽,所述水平移动板两侧设置有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板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立板,立板上通过转轴设置有支撑轮,支撑轮与所述导向臂上表面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t形块在支撑轮的限位作用下,与t形槽内侧上下表面之间均存在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进行密封罩的自动抓取、放置,抓取过程准确,自动化程度高。

2、本发明提高电解铝生产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电解铝质量。

3、本发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4、本发明抓取及放置过程安全可靠,提高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5、本发明通过设置t形槽和t形块,可实现水平移动板的导向功能;通过设置支撑轮,使t形块与t形槽内侧上下表面均存在间隙,可避免水平移动板在水平进给时发生卡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k向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e向视图。

附图中1为打壳机构、2为升降油缸、3为回转板、4为推力油缸、5为水平移动板、6为旋转油缸、7为接近板、8为导向臂、9为支撑轮、10为立板、11为t形槽、12为t形块、13为夹紧油缸、14为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与打壳机构1铰接的升降油缸2,其特征在于:升降油缸2的活塞杆与一回转板3铰接,回转板3上设置有推力油缸4,推力油缸4的活塞杆与一水平移动板5相连,水平移动板5的端部与接近板7的中部铰接,水平移动板5上设置有旋转油缸6,旋转油缸6的活塞杆与所述接近板7的上部铰接;所述接近板7的两侧相反的设置有两夹紧油缸13,两夹紧油缸13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一夹板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转板3端部两侧延伸设置有两导向臂8,导向臂8内设置有t形槽11,所述水平移动板5两侧设置有与t形槽11配合的t形块12。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板5上表面两侧设置有立板10,立板10上通过转轴设置有支撑轮9,支撑轮9与所述导向臂8上表面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t形块12在支撑轮9的限位作用下,与t形槽11内侧上下表面之间均存在间隙。

本发明使用时,在抓取过程中,本发明先随电解多功能机组打壳机构1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升降油缸2伸出,使回转板3及水平移动板5处于水平状态,推力油缸4伸出,使接近板7靠近电解槽密封罩板,旋转油缸6调整接近板7底面与电解槽密封罩板接近平行(一般约为45º),两个夹紧油缸13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夹紧电解槽密封罩,完成抓取作业,放置过程同理。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铝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人近距离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杜绝安全隐患的电解槽密封罩自动抓取装置。本发明包括与打壳机构铰接的升降油缸,其特征在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一回转板铰接,回转板上设置有推力油缸,推力油缸的活塞杆与一水平移动板相连,水平移动板的端部与接近板的中部铰接,水平移动板上设置有旋转油缸,旋转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接近板的上部铰接;所述接近板的两侧相反的设置有两夹紧油缸,两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一夹板。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张佳亮;张世军;毛洪利;李平;孙杰;杨立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3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