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214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同步运动挤压装置,具体是指用于通过相向同步液压运动和挤压成型模具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为制品的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是,通过作相向运动的两个液压油缸的活塞,同步挤压位于挤压成型模具中的金属材料,将金属材料直接挤压成型为制品,例如挤压成型金属齿轮制品。挤压成型的液压同步运动,要求相向运动的两个油缸活塞的伸缩运动的压力、始终点和移动速度匀相同,且同步精度要求小于0.02毫米;现有技术采用分流集流阀分别伺服两个相对的油缸实现液压同步运动;分流集流阀也称同步阀,同步阀是依据负荷的液阻经其内部流量调节部件来自动调节两个输出口的流量,使两个油缸活塞在运动的速度上保持同步;在长期应用中,由于同步阀结构复杂、易出故障,致使维护成本高,且因难以达到挤压成型的同步精度要求,易致制品不良报废,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同步精度差、不良废品高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分压站、二个口径容积相同的S油缸和X油缸以及挤压成型模具构成的装置,在分压站的压站缸体中分别设置大口径的主缸与二个口径容积相同的小口径的上分缸和下分缸,并对应设置主活塞、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工作时,液压源的液压油驱动分压站的主活塞带动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同步运动,二个分活塞分别将上分缸和下分缸内相同容积的液压油等压、等量、同步输出,再分别驱动S油缸和X油缸的S活塞和X活塞同步运动,分别驱动挤压成型模具的上冲头和下冲头作相向的同步运动,直接将位于挤压成型模具中的金属材料挤压成型为制品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旨在通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同步精度高的分压站的等压、等量和同步输出,实现S活塞和X活塞的高精度同步运动,使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同步精度、消除不良废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分压站、S油缸、X油缸、挤压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分压站由压站缸体、主缸、上分缸、下分缸、主缸接口、上分缸接口、下分缸接口、主活塞、上分活塞、下分活塞构成,其中,所述压站缸体为中空圆柱形密闭的钢质壳体构件,压站缸体的内部室腔称为缸腔,所述缸腔的左部设有大口径圆柱管腔形的主缸,所述缸腔的右部设有二个相互平行且独立的小口径圆柱管腔形的上分缸和下分缸,所述上分缸和下分缸的口径容积相同,上分缸和下分缸的左口沿与所述主缸相通;所述主缸的左下部缸壁处设有与压站缸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主缸接口,所述上分缸的右侧缸壁的中心处设有与压站缸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上分缸接口,所述下分缸的右侧缸壁的中心处设有与压站缸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下分缸接口 ;在所述主缸、上分缸和下分缸的内部分别对应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主活塞、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所述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的体积相同;所述的S油缸为由S缸体和S活塞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S缸体为上下二端设有连接凸缘、中空圆柱形的钢质壳体构件,S缸体的下端连接凸缘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称为S塞柱孔,S缸体的内部腔室的顶部设有经上部连接凸缘的左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通道称为上油道,所述上油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接口称为S压出接口,S缸体的内部腔室的顶部还设有经上部连接凸缘的右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调节油量的通道称为上泄道,所述上泄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截止阀称为S截止阀;s缸体的内部腔室的下部右侧壁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接口称为S复位接口 ;s缸体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活塞称为S活塞,所述S活塞的下部滑动位于所述S塞柱孔中;S活塞的下面中心设有向上凹进的、上小下大的、圆柱管腔台阶形的凹槽称为S安置槽,所述S安置槽内由上向下依次滑动设有圆柱形的弹性体称为S弹性体,和由上下二块叠加的圆柱形钢块构成的垫块称为S垫块,所述S垫块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S安置槽内下部的大台阶槽的深度;所述的X油缸为由X缸体和X活塞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X缸体为上下二端设有连接凸缘、中空圆柱形的钢质壳体构件,X缸体的上端连接凸缘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称为X塞柱孔,X缸体的内部腔室的底部设有经下部连接凸缘的左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通道称为下油道,所述下油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接口称为X压出接口,X缸体的内部腔室的底部还设有经下部连接凸缘的右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调节油量的通道称为下泄道,所述上泄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截止阀称为X截止阀;x缸体的内部腔室的上部右侧壁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接口称为X复位接口 ;x缸体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活塞称为X活塞,所述X活塞的上部滑动位于所述X塞柱孔中;x活塞的上面中心设有向下凹进的、上大下小的、圆柱管腔形的凹槽称为X安置槽,所述X安置槽内由下向上依次滑动设有圆柱形的弹性体称为X弹性体,和由上下二块叠加的圆柱形钢块构成的X垫块;所述X垫块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X安置槽内上部的大台阶槽的深度;所述X缸体的内腔的口径和容积与所述S缸体的内腔的口径和容积相同,所述X活塞的直径和体积与所述S活塞的直径和体积相同;所述的挤压成型模具为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模具装置,所述上模为上面设有连接凸缘的矩形块状钢质的构件,上模的下面中心设有与制品的上部半月形面相吻合的向上凹进的上型腔,所述上型腔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上模孔;所述下模为下面设有连接凸缘的矩形块状钢质的构件,下模的上面中心设有与制品的下部半月形面相吻合的向上凹进的下型腔,所述下型腔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下模孔;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上模的下面与下模的上面接触,所述上模的上型腔与所述下模的下型腔对应合符,由上型腔和下型腔合符围成的腔室称为模型;S油缸的下面与上模的上面固定连接,X油缸的上面与下模的下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孔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上冲头,所述上冲头的上端与所述S垫块的下面中心相连,所述下模孔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下冲头,所述下冲头的下端与所述X垫块的上面中心相连;初始状态,上冲头的下端位于所述上模孔的上部,下冲头的上端位于所述下模孔的下部;分压站的所述主缸接口通过油管与受控液压源连接,S油缸的所述S复位接口和X油缸的所述X复位接口通过油管并接与受控液压源连接,分压站的所述上分缸接口通过油管与S油缸的所述S压出接口连接,分压站的所述下分缸接口通过油管与X油缸的所述X压出接口连接;应用时,S油缸的上面与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连接,X油缸的下面与液压机的固定工作台连接。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投料合模:将金属棒料的插入下模的所述下模孔中,启动液压机,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降下,上模与下模合模并锁定;挤压成型:液压源受控施压,经主缸接口驱动分压站的主活塞带动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同步向右压出,二个分活塞分别将上分缸和下分缸内相同容积的液压油等压、等量、同步经上分缸接口和下分缸接口输出,分别驱动S油缸和X油缸的S活塞和X活塞同步相向压出,并分别带动上冲头和下冲头同步相向顶出,下冲头推动金属棒料向上在所述模型处与向下运动的上冲头相遇,上冲头和下冲头直接将金属棒料在模型中挤压成型为制品。开模顶出:启动液压机,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升起,上模与下模开模,受S弹性体的X弹性体的共同作用,上冲头和下冲头将制品顶出与上型腔和下型腔分离,人工取出制品;冲头复位:液压源受控切换油路,液压油经S复位接口和X复位接口分别驱动S活塞和X活塞复位,将位于S缸体上部的液压油和位于X缸体下部的液压油经S压出接口、上分缸接口和X压出接口、下分缸接口分别返回上分缸和下分缸内,并驱动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带动主活塞向左复位,上冲头和下冲头随S活塞和X活塞的复位而复位。设置S截止阀和X截止阀的用途是,通过调整S缸体上部和X缸体下部的液压油量,来分别精确微调上冲头的下端和下冲头的下端的顶出的终点位置;终点位置精度可小于0.005晕米将S垫块和X垫块分割成由上下二块叠加的钢块的结构的用途是,通过在上下二块叠加的钢块之间衬垫薄钢片,来分别精确微调上冲头的下端和下冲头的下端的顶出的起始点位置;起始点位置精度可小于0.005毫米;本装置的分压站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同步精度高,通过分压站经S活塞和X活塞的带动实现上冲头和下冲头高精度同步运动,同步精度可达±0.005毫米,满足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的要求,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同步精度、消除了不良废品。 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分压站、二个口径容积相同的S油缸和X油缸以及挤压成型模具构成的装置,在分压站的压站缸体中分别设置大口径的主缸与二个口径容积相同的小口径的上分缸和下分缸,并对应设置主活塞、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工作时,通过分压站的将液压油等压、等量、同步输出,驱动S油缸和X油缸的S活塞和X活塞带动挤压成型模具的上冲头和下冲头作相向的同步运动,将位于挤压成型模具中的金属材料挤压成型为制品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同步精度差、不良废品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使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闻同步精度、消除不良废品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中:分压站1、压站缸体11、主缸111、上分缸112、下分缸113、主缸接口 114、上分缸接口 115、下分缸接口 116、主活塞12、上分活塞121、下分活塞122、S油缸2、S缸体21、S截止阀211、S压出接口 212、S复位接口 213、S活塞22、S垫块221、S弹性体222、X油缸
3、X缸体31、X截止阀311、X压出接口 312、X复位接口 313、X活塞32、X垫块321、X弹性体322、挤压成型模具4、上模41、上型腔411、上冲头412、下模42、下型腔421、下冲头42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分压站1、S油缸
2、X油缸3、挤压成型模具4,其中:所述的分压站I由压站缸体11、主缸111、上分缸112、下分缸113、主缸接口 114、上分缸接口 115、下分缸接口 116、主活塞12、上分活塞121、下分活塞122构成,其中,所述压站缸体11为中空圆柱形密闭的钢质壳体构件,压站缸体11的内部室腔称为缸腔,所述缸腔的左部设有大口径圆柱管腔形的主缸111,所述缸腔的右部设有二个相互平行且独立的小口径圆柱管腔形的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所述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的口径容积相同,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的左口沿与所述主缸111相通;所述主缸111的左下部缸壁处设有与压站缸体11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主缸接口114,所述上分缸112的右侧缸壁的中心处设有与压站缸体11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上分缸接口 115,所述下分缸113的右侧缸壁的中心处设有与压站缸体11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下分缸接口 116 ;在所述主缸111、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的内部分别对应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主活塞12、上分活塞121和下分活塞122,所述上分活塞121和下分活塞122的体积相同;所述的S油缸2为由S缸体21和S活塞22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S缸体21为上下二端设有连接凸缘、中空圆柱形的钢质壳体构件,S缸体21的下端连接凸缘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称为S塞柱孔,S缸体21的内部腔室的顶部设有经上部连接凸缘的左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通道称为上油道,所述上油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接口称为S压出接口 212,S缸体21的内部腔室的顶部还设有经上部连接凸缘的右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调节油量的通道称为上泄道,所述上泄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截止阀称为S截止阀211 ;S缸体21的内部腔室的下部右侧壁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接口称为S复位接口 213 ;S缸体21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活塞称为S活塞22,所述S活塞22的下部滑动位于所述S塞柱孔中;S活塞22的下面中心设有向上凹进的、上小下大的、圆柱管腔台阶形的凹槽称为S安置槽,所述S安置槽内由上向下依次滑动设有圆柱形的弹性体称为S弹性体222,和由上下二块叠加的圆柱形钢块构成的垫块称为S垫块221,所述S垫块221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S安置槽内下部的大台阶槽的深度;所述的X油缸3为由X缸体31和X活塞32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X缸体31为上下二端设有连接凸缘、中空圆柱形的钢质壳体构件,X缸体31的上端连接凸缘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称为X塞柱孔,X缸体31的内部腔室的底部设有经下部连接凸缘的左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通道称为下油道,所述下油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接口称为X压出接口 312,X缸体31的内部腔室的底部还设有经下部连接凸缘的右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调节油量的通道称为下泄道,所述上泄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截止阀称为X截止阀311 ;X缸体31的内部腔室的上部右侧壁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接口称为X复位接口 313 ;X缸体31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活塞称为X活塞32,所述X活塞32的上部滑动位于所述X塞柱孔中;X活塞32的上面中心设有向下凹进的、上大下小的、圆柱管腔形的凹槽称为X安置槽,所述X安置槽内由下向上依次滑动设有圆柱形的弹性体称为X弹性体322,和由上下二块叠加的圆柱形钢块构成的X垫块321 ;所述X垫块321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X安置槽内上部的大台阶槽的深度;所述X缸体31的内腔的口径和容积与所述S缸体21的内腔的口径和容积相同,所述X活塞32的直径和体积与所述S活塞22的直径和体积相同;所述的挤压成型模具4为由上模41和下模42构成的模具装置,所述上模41为上面设有连接凸缘的矩形块状钢质的构件,上模41的下面中心设有与制品的上部半月形面相吻合的向上凹进的上型腔411,所述上型腔41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上模孔;所述下模42为下面设有连接凸缘的矩形块状钢质的构件,下模42的上面中心设有与制品的下部半月形面相吻合的向上凹进的下型腔421,所述下型腔42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下模孔;上模41位于下模42的上方,上模41的下面与下模42的上面接触,所述上模41的上型腔411与所述下模42的下型腔421对应合符,由上型腔411和下型腔421合符围成的腔室称为模型;S油缸2的下面与上模41的上面固定连接,X油缸3的上面与下模42的下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孔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上冲头412,所述上冲头412的上端与所述S垫块221的下面中心相连,所述下模孔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下冲头422,所述下冲头422的下端与所述X垫块321的上面中心相连;初始状态,上冲头412的下端位于所述上模孔的上部,下冲头422的上端位于所述下模孔的下部; 分压站I的所述主缸接口 114通过油管与受控液压源连接,S油缸2的所述S复位接口 213和X油缸3的所述X复位接口 313通过油管并接与受控液压源连接,分压站I的所述上分缸接口 115通过油管与S油缸2的所述S压出接口 212连接,分压站I的所述下分缸接口 116通过油管与X油缸3的所述X压出接口 312连接;应用时,S油缸2的上面与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连接,X油缸3的下面与液压机的固定工作台连接。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投料合模:将金属棒料的插入下模42的所述下模孔中,启动液压机,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降下,上模41与下模42合模并锁定;挤压成型:液压源受控施压,经主缸接口 114驱动分压站I的主活塞12带动上分活塞121和下分活塞122同步向右压出,二个分活塞分别将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内相同容积的液压油等压、等量、同步经上分缸接口 115和下分缸接口 116输出,分别驱动S油缸2和X油缸3的S活塞22和X活塞32同步相向压出,并分别带动上冲头412和下冲头422同步相向顶出,下冲头422推动金属棒料向上在所述模型处与向下运动的上冲头412相遇,上冲头412和下冲头422直接将金属棒料在|吴型中挤压成型为制品。开模顶出:启动液压机,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升起,上模41与下模42开模,受S弹性体222的X弹性体322的共同作用,上冲头412和下冲头422将制品顶出与上型腔411和下型腔421分离,人工取出制品;冲头复位:液压源受控切换油路,液压油经S复位接口 213和X复位接口 313分别驱动S活塞22和X活塞32复位,将位于S缸体21上部的液压油和位于X缸体31下部的液压油经S压出接口 212、上分缸接口 115和X压出接口 312、下分缸接口 116分别返回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内,并驱动上分活塞121和下分活塞122带动主活塞12向左复位,上冲头412和下冲头422随S活塞22和X活塞32的复位而复位。设置S截止阀211和X截止阀311的用途是,通过调整S缸体21上部和X缸体31下部的液压油量,来分别精确微调上冲头412的下端和下冲头422的下端的顶出的终点位置;终点位置精度可小于0.005毫米将S垫块221和X垫块321分割成由上下二块叠加的钢块的结构的用途是,通过在上下二块叠加的钢块之间衬垫薄钢片,来分别精确微调上冲头412的下端和下冲头422的下端的顶出的起始点位置;起始点位置精度可小于0.005毫米;本装置的分压站I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同步精度高,通过分压站I经S活塞22和X活塞32的带动实现上冲头412和下冲头422高精度同步运动,同步精度可达±0.005毫米,满足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的要求,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同步精度、消除了不良废
品O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分压站(I)、S油缸(2)、X油缸(3)、挤压成型模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压站(I)由压站缸体(11)、主缸(111)、上分缸(112)、下分缸(113)、主缸接口(114)、上分缸接口(115)、下分缸接口(116)、主活塞(12)、上分活塞(121)、下分活塞(122)构成,其中,所述压站缸体(11)为中空圆柱形密闭的钢质壳体构件,压站缸体(11)的内部室腔称为缸腔,所述缸腔的左部设有大口径圆柱管腔形的主缸(111),所述缸腔的右部设有二个相互平行且独立的小口径圆柱管腔形的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所述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的口径容积相同,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的左口沿与所述主缸(111)相通;所述主缸(111)的左下部缸壁处设有与压站缸体(11)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主缸接口(114),所述上分缸(112)的右侧缸壁的中心处设有与压站缸体(11)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上分缸接口(115),所述下分缸(113)的右侧缸壁的中心处设有与压站缸体(11)的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下分缸接口(116);在所述主缸(111)、上分缸(112)和下分缸(113)的内部分别对应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主活塞(12)、上分活塞(121)和下分活塞(122),所述上分活塞(121)和下分活塞(122)的体积相同; 所述的S油缸(2)为由S缸体(21)和S活塞(22)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S缸体(21)为上下二端设有连接凸缘、中空圆柱形的钢质壳体构件,S缸体(21)的下端连接凸缘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称为S塞柱孔,S缸体(21)的内部腔室的顶部设有经上部连接凸缘的左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通道称为上油道,所述上油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接口称为S压出接口(212),S缸体(21)的内部腔室的顶部还设有经上部连接凸缘的右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调节油量的通道称为上泄道,所述上泄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截止阀称为S截止阀(211) ;S缸体(21)的内部腔室的下部右侧壁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接口称为S复位接口(213) ;S缸体(21)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活塞称 为S活塞(22),所述S活塞(22)的下部滑动位于所述S塞柱孔中;S活塞(22)的下面中心设有向上凹进的、上小下大的、圆柱管腔台阶形的凹槽称为S安置槽,所述S安置槽内由上向下依次滑动设有圆柱形的弹性体称为S弹性体(222),和由上下二块叠加的圆柱形钢块构成的垫块称为S垫块(221),所述S垫块(221)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S安置槽内下部的大台阶槽的深度; 所述的X油缸⑶为由X缸体(31)和X活塞(32)构成的液压伸缩执行元件,所述X缸体(31)为上下二端设有连接凸缘、中空圆柱形的钢质壳体构件,X缸体(31)的上端连接凸缘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称为X塞柱孔,X缸体(31)的内部腔室的底部设有经下部连接凸缘的左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通道称为下油道,所述下油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接口称为X压出接口(312),X缸体(31)的内部腔室的底部还设有经下部连接凸缘的右侧壁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调节油量的通道称为下泄道,所述上泄道的外口沿处设有截止阀称为X截止阀(311) ;X缸体(31)的内部腔室的上部右侧壁处设有与外部相通的、用于连接液压油路的接口称为X复位接口(313) ;X缸体(31)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带有密封环的活塞称为X活塞(32),所述X活塞(32)的上部滑动位于所述X塞柱孔中;X活塞(32)的上面中心设有向下凹进的、上大下小的、圆柱管腔形的凹槽称为X安置槽,所述X安置槽内由下向上依次滑动设有圆柱形的弹性体称为X弹性体(322),和由上下二块叠加的圆柱形钢块构成的X垫块(321);所述X垫块(321)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X安置槽内上部的大台阶槽的深度;所述X缸体(31)的内腔的口径和容积与所述S缸体(21)的内腔的口径和容积相同,所述X活塞(32)的直径和体积与所述S活塞(22)的直径和体积相同; 所述的挤压成型模具(4)为由上模(41)和下模(42)构成的模具装置,所述上模(41)为上面设有连接凸缘的矩形块状钢质的构件,上模(41)的下面中心设有与制品的上部半爿形面相吻合的向上凹进的上型腔(411),所述上型腔(41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上模孔;所述下模(42)为下面设有连接凸缘的矩形块状钢质的构件,下模(42)的上面中心设有与制品的下部半月形面相吻合的向上凹进的下型腔(421),所述下型腔(42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下模孔; 上模(41)位于下模(42)的上方,上模(41)的下面与下模(42)的上面接触,所述上模(41)的上型腔(411)与所述下模(42)的下型腔(421)对应合符,由上型腔(411)和下型腔(421)合符围成的腔室称为模型;S油缸(2)的下面与上模(41)的上面固定连接,X油缸(3)的上面与下模(42)的下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孔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上冲头(412),所述上冲头(412)的上端与所述S垫块(221)的下面中心相连,所述下模孔内滑动设有钢质圆柱形的下冲头(422),所述下冲头(422)的下端与所述X垫块(321)的上面中心相连;初始状态,上冲头(412)的下端位于所述上模孔的上部,下冲头(422)的上端位于所述下模孔的下部; 分压站(I)的所述主缸接口(114)通过油管与受控液压源连接,S油缸(2)的所述S复位接口(213)和X油缸(3)的所述X复位接口(313)通过油管并接与受控液压源连接,分压站⑴的所述上分缸接口(115)通过油管与S油缸⑵的所述S压出接口(212)连接,分压站⑴的所述下分缸接口(116)通过油管与X油缸(3)的所述X压出接口(312)连接;应用时,S油缸(2)的上面与液压机的活动工作台连接,X油缸(3)的下面与液压机的固定工作台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分压站(1)、S油缸(2)、X油缸(3)、挤压成型模具(4)。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分压站、二个口径容积相同的S油缸和X油缸以及挤压成型模具构成的装置,在分压站的压站缸体中分别设置大口径的主缸与二个口径容积相同的小口径的上分缸和下分缸,并对应设置主活塞、上分活塞和下分活塞,通过分压站的将液压油等压、等量、同步输出,驱动S油缸和X油缸的S活塞和X活塞带动挤压成型模具的上冲头和下冲头作相向的同步运动,将位于挤压成型模具中的金属材料挤压成型为制品的技术方案,使液压同步运动的挤压成型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同步精度、消除不良废品的目的。
文档编号F15B11/22GK203076355SQ20132010828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金佩瑾 申请人:宁波佳比佳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