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型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4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便携型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便携型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想走出城市,去野外旅行、郊游;生活中的物品增多,减小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所以充气用品的市场越来越广泛。市场上的充气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往复挤压充气,比如手压气筒,脚踏气筒等,这种充气方式比较费力;另一种是电动鼓风机充气,它主要用于大型充气物品,也用小号的鼓风机,但因为有电力装置,所以质量和体积减不下来,导致携带不便,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轻巧方便无需电力即可高效充气的便携型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型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的齿轮支撑架,所述的齿轮支撑架将壳体内部空腔分隔为扇叶腔和传动腔,所述齿轮支撑架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扇叶腔内设有与壳体外贯通的BOSS柱,所述壳体内具有贯穿扇叶腔和传动腔的固定轴,所述的扇叶腔段的固定轴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环绕均布有扇叶,所述的壳体上转动设有手摇杆,所述传动腔段的固定轴上设有与转动轴固定传动的小齿轮,所述的传动腔内、小齿轮与手摇杆之间则设有齿轮传动装置。

进一步的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圆心与手摇杆固定的大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小齿轮之间则啮合连接有稳定齿轮,所述稳定齿轮与小齿轮齿数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齿轮为双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齿轮和下齿轮,所述上齿轮与下齿轮同轴且上齿轮齿数小于下齿轮齿数,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大小结构相同,第一传动齿轮的上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下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上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的下齿轮则与稳定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手摇杆上连接有摇把,大大方便了手摇杆转动。

进一步的,壳体包括底壳和与底壳配合连接的外盖。

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加方便抓握底壳进行充气,底壳表面还间隔设有抓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型充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通过齿轮组合多级传动,通过转动要把即可通过BOSS柱高效充气,轻巧方便无需电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腔处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齿轮支撑架 2.扇叶腔 3.传动腔 4.进风口 5.BOSS柱 6.固定轴 7.转动轴 8.扇叶 9.手摇杆 10.小齿轮 11.第一传动齿轮 12.第二传动齿轮 13.稳定齿轮 14.摇把 15.底壳 16.外盖 17.抓握槽 18.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便携型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的齿轮支撑架1。壳体包括底壳15和与底壳15配合连接的外盖16。底壳15表面还间隔设有抓握槽17。所述的齿轮支撑架1将壳体内部空腔分隔为扇叶腔2和传动腔3,所述齿轮支撑架1上开设有进风口4,所述的扇叶腔2内设有与壳体外贯通的BOSS柱5,所述壳体内具有贯穿扇叶腔2和传动腔3的固定轴6,所述的扇叶腔2段的固定轴6上设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上环绕均布有扇叶8,所述的壳体上转动设有手摇杆9,手摇杆9上连接有摇把14。

所述传动腔3段的固定轴6上设有与转动轴7固定传动的小齿轮10,所述的传动腔3内、小齿轮10与手摇杆9之间则设有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圆心与手摇杆9固定的大齿轮18、与大齿轮18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11、与第一传动齿轮11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1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与小齿轮10之间则啮合连接有稳定齿轮13,所述稳定齿轮13与小齿轮10齿数相同。第一传动齿轮11为双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齿轮和下齿轮,所述上齿轮与下齿轮同轴且上齿轮齿数小于下齿轮齿数,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与第一传动齿轮11大小结构相同,第一传动齿轮11的上齿轮与大齿轮18啮合连接、下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12的上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12的下齿轮则与稳定齿轮13啮合连接。而齿数相同的稳定齿轮13与小齿轮10,则有效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转动摇把14转动带动扇叶8旋转,扇叶腔2内空气则可从BOSS柱5向外喷出充气。传动腔3内的齿轮传动装置,大齿轮18转动速率与摇把14转动速率相同,而双层结构的第一传动齿轮11和第二传动齿轮12,由于上齿轮齿数小于下齿轮齿数,在传动中,则进行2次加速,使扇叶8转动速率高,有效提高了充气效率。如此设置的充气装置,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充气过程无需提供电力,充气过程方便快捷。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