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和液压致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3263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泵装置和液压致动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泵装置和液压致动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用于改变船外机相对于船体等的倾斜的液压致动器中,用于将液压流体的流切换到下室或者上室的换向阀设置在泵和缸筒装置之间的流路中,该缸筒装置内部被活塞分隔为下室(第一室)和上室(第二室)。换向阀构造为使得在与下室连通的一侧上的开启阀和与上室连通的一侧上的开启阀互相配合。对于每个开启阀,在阀室内滑动的致动阀和止回阀的组合。
[0003]换向阀以下列的方式操作。当液压流体从泵流入到与下室连通的一侧上的开启阀的阀室中时,下室侧上的止回阀在液压流体的压力下开启,并且液压流体流到下室。在止回阀操作的同时,由于液压流体流入而受压的下室侧上的致动阀在阀室内移位,并且移位的致动阀的压力使与上室连通的一侧上的开启阀的致动阀经由连通路径在阀室中发生移位。已移位的上室侧上的致动阀推动上室侧上的止回阀以开启止回阀并使液压流体从上室流回到泵。
[0004]当液压流体从泵流入到与上室连通的一侧上的开启阀的阀室中时,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操作,使液压流体送入到上室并且使液压流体从下室流回到泵。
[0005]通常,形成在泵壳体中的阀室容纳每个致动阀,并且其上叠置有泵壳体的歧管容纳止回阀,以使将要与其组合的致动阀对置。此时,每个致动阀布置成在泵壳体和歧管的叠置方向上移位(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H7-228294)。
[0006][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H7-228294

【发明内容】

[0007]在现有技术描述的液压致动器中,泵壳体的阀室面向歧管的表面。因此,当液压流体从泵流入阀室时,阀室的压力在使叠置的泵壳体和歧管分离的方向上作用。
[0008]特别地,当致动阀以外的其他的阀门容纳在泵壳体中时,需要形成阀室以容纳这些阀门,并且存在泵壳体的刚性降低的风险。在泵壳体的刚性已经降低的情况下,存在由于作用在致动阀的阀室上的压力而使缺口形成在泵壳体中的叠置表面上的风险。
[0009]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种泵装置和液压致动器,该泵装置和液压致动器能够减少作用在容纳致动阀的一个壳体和容纳止回阀的另一个壳体(泵壳体)的叠置表面上的压力。
[0010]本发明的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容纳换向阀的止回阀,该换向阀将液压流体的流切换到缸筒装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中的一个室,所述缸筒装置的内部被活塞分隔为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叠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且所述换向阀的致动阀容纳在该第二壳体中,以在叠置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位,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所述致动阀的阀室具有表面,在该表面上,作用在所述阀室上的所述液压流体的压力朝着所述第一壳体作用。
[0011 ]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容纳换向阀的止回阀,该换向阀将液压流体的流切换到缸筒装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中的一个室,所述缸筒装置的内部被活塞分隔为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叠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且所述换向阀的致动阀容纳在该第二壳体中,以在叠置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位,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阀室的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具有比所述阀室中的所述致动阀滑动的部分的内径小的直径,所述阀室容纳所述致动阀。
[0012]本发明的泵装置可以是:所述阀室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侧上开口,并且覆盖部件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相对侧覆盖所述阀室的开口部分,并且抵抗作用在所述阀室上的所述液压流体的压力。
[0013]本发明的液压致动器包括:缸筒装置,该缸筒装置的内部被活塞分隔为第一室和第二室;以及泵装置,该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容纳换向阀的止回阀,该换向阀将液压流体的流切换到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中的一个室;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叠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且所述换向阀的致动阀容纳在该第二壳体中,以在叠置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位,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所述致动阀的阀室具有如下表面:在该表面上作用在所述阀室上的所述液压流体的压力朝着所述第一壳体作用。
[001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液压致动器包括:缸筒装置,该缸筒装置的内部被活塞分隔为第一室和第二室;以及泵装置,该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容纳换向阀的止回阀,该换向阀将液压流体的流切换到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中的一个室;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叠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且所述换向阀的致动阀容纳在该第二壳体中,以在叠置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移位,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的阀室的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具有比所述阀室中的所述致动阀滑动的部分的内径小的直径,所述阀室容纳所述致动阀。
[0015]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泵装置,能够降低作用在容纳致动阀的第一壳体和容纳止回阀的第二壳体的叠置表面上的压力。
[0016]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液压致动器,能够降低作用在容纳致动阀的第一壳体和容纳止回阀的第二壳体的叠置表面上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泵装置的倾角倾斜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0018]图2是倾角倾斜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0019]图3是示出倾角倾斜装置的外壳和缸筒的透视图。
[0020]图4是示出从侧面观察的、使用倾角倾斜装置的船体和船舶推进机的布置的示意图。
[0021]图5是示出倾角倾斜装置的液压回路的视图。
[0022]图6是示出泵装置的外观的视图。
[0023]图7是泵装置已被拆解为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24]图8是示出了沿图6中的线VII1-VIII的包括上排出阀和下排出阀的平面的截面图。
[0025]图9是示出了沿图6中的线IX-1X的包括换向阀的第一开启阀、第二开启阀以及第三释放阀的平面的截面图。
[0026]图10是对应于图9以说明第一阀室中的受压表面的截面图。
[0027]图11是对应于图10以示出实施例2中的第一阀室的截面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22第一壳体
[0030]23第二壳体
[0031]23s受压表面
[0032]51b第一致动阀
[0033]5Ie第一止回阀
[0034]51f 第一阀室
[0035]51g主油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1?
[0037]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8]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1)的包括泵装置20的倾角倾斜装置100 (作为液压致动器的一个实例)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倾角倾斜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倾角倾斜装置100中的外壳81和缸筒11的透视图。
[0039]<倾角倾斜装置100的示意构造>
[0040]如图1和图2所示,倾角倾斜装置100包括:缸筒装置10,该缸筒装置10通过供给和排出作为液压流体的一个实例的油而伸长和压缩;泵装置20,该泵装置20馈送油;电机40,该电机40驱动泵装置20 ;以及罐80,该罐80储存油。
[0041](缸筒装置10)
[0042]如图2所示,缸筒装置10包括:缸筒11,该缸筒11在轴C方向上延伸;活塞12,该活塞12配置在缸筒11的内部并沿着缸筒11的轴C方向滑动;以及活塞杆13,该活塞杆13的一端与活塞12固定,以与活塞12 —体地移位,并且相对于缸筒11在轴C方向上向前和向后移动。
[0043]缸筒装置10的内部被活塞12分隔为第一室Yl和第二室Y2。当油供给到第一室Yl时,缸筒装置10伸长,并且当油供给到第二室Y2时,缸筒装置10压缩。当缸筒装置10伸长时,油从第二室Y2排出,并且当缸筒装置10压缩时,油从第一室Yl排出。
[0044]在图中的缸筒11的下端,形成销孔11a,用于与以下描述的(见以下描述的图4)的船舶推进机300的船尾支架340连接的销(图中未示出)插入到该销孔Ila中。在图中的活塞杆13的上端,形成销孔13a,用于与船舶推进机300 (见图4)中的转动壳体330连接的销(图中未示出)插入到该销孔13a。
[0045](罐80)
[0046]罐80由外壳81和罐室82构成,该罐室82是被外壳81包围的空间。外壳81与缸筒11 一体地形成。如图3所示,在外壳81和缸筒11中,仅连接泵装置20与缸筒装置10的第一室Yl和第二室Y2的两个油的流路形成在缸筒侧和第一室侧流路71A的一部分以及缸筒侧和第二室侧流路72Α的一部分中。
[0047]通过将第一外壳孔81a、第二外壳孔81b、第三外壳孔81c、第一缸筒孔81d以及第二缸筒孔81e连接,而形成缸筒侧和第一室侧流路7IA的一部分。
[0048]第一外壳孔81a形成为从外壳81的底表面向下延伸,从而不贯穿外壳81的底部。第二外壳孔81b形成为从外壳81的底部的侧表面朝着缸筒11水平地延伸,从而与第一外壳孔81a相交。第三外壳孔81c形成为从外壳81和缸筒11之间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