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352发布日期:2018-06-19 22:4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辆前桥或后桥连接,用于驱动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电动机的动力特性与整车要求有差异,无法满足速比和力矩的要求。由于新能源汽车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况路况,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舒适度和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电动机直驱模式、电动机连接减速器模式或油电混合动力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已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以解决现有的动力总成单一速比传动,无法满足车辆加速性、爬坡度和最高车速的需求、无法适应复杂路况工况的问题。

同时通过电机和变速器的集成一体化结构,解决现有的动力总成轴向尺寸较大,难以在车辆上布置,以及变速器中齿轮个数较多,传动结构复杂的问题。

通过引进第二电机,还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机和二档变速器在换档时的动力中断,使车辆的动力性更加强劲,更具驾驶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所述车辆驱动总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动力源与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与所述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

所述自动变速器中,与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有中间轴;

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一齿轮、第三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固定或空套有第二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二者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

所述第一输入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与空套其上的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

所述中间轴上还固定有第五齿轮,所述差速器上固定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和/或第三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或第四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中间轴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上设置有双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双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1,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2,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或者i2×i3。

进一步,所述车辆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中间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或第五齿轮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不受所述离合器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一齿轮、或第三齿轮啮合时形成三连齿轮,该三连齿轮传动比为i4,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所述第二动力源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时,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二齿轮、或第四齿轮啮合时形成二连齿轮,该二连齿轮传动比为i4,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所述第二动力源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时,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时形成三连齿轮,该三连齿轮传动比为i4,当仅所述第二动力源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车桥半轴时,所述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转子轴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一体化设计,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转子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一体化设计。

进一步,所述离合器为端面齿离合器,包括活动齿盘和固定齿盘,所述活动齿盘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中间轴上,所述固定齿盘固定在空套安装的任意齿轮上;或者所述离合器为湿式离合器。

进一步,所述端面齿离合器为电磁驱动式、或液力驱动式、或气动驱动式、或电动驱动式、或机械拨叉驱动式,驱动所述活动齿盘轴向移动与固定齿盘啮合。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动力总成,与车辆的后桥半轴或前桥半轴连接,车辆动力总成可实现两种速比传动,传动形式灵活,满足整车对不同路况的行驶需求,当车辆需要快速加速或在负重爬坡时,可选择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当整车在巡航状态,可选择较小速比传动,以满足整车高速行驶要求,节约能源,提高车辆续航里程。

通过引进第二电机,还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机和二档变速器在换档时的动力中断问题,使车辆的动力性更加强劲,更具驾驶感。

此外,在车辆起步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启动,可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使车辆缩短加速过程,更快实现高速行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置单电机和/或双电机车辆驱动总成,一方面缩短了驱动总成的轴向尺寸,利于整车的布置;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的齿轮个数较少,简化了传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横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横置单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图中所示:101.动力源;102.第一齿轮;103.第一离合器;104.第三齿轮;105.输入轴;106.第四齿轮;107.第二离合器;108.第五齿轮;109.第六齿轮;110.右半轴;111.差速器;112.左半轴;113.第二齿轮;114.中间轴。

在该实施例中,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与车桥半轴连接,该车辆驱动总成包括动力源101和自动变速器(图1中虚线所示),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输入轴105,动力源101与输入轴105连接,自动变速器与车桥半轴连接处设置有差速器111。

在自动变速器中,与输入轴105平行设置有中间轴114。

输入轴105上空套安装有第一齿轮102,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04,中间轴11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13,空套安装有第四齿轮106,第一齿轮102与第二齿轮113啮合传动,第三齿轮104与第四齿轮106啮合传动。

第一齿轮102与第二齿轮113的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第三齿轮104与第四齿轮106的在轴上的安装方式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是如此。

输入轴105与空套其上的第一齿轮102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器103,中间轴114与空套其上的第四齿轮106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器107。

中间轴114上还固定有第五齿轮108,差速器111上固定有第六齿轮109,第五齿轮108与第六齿轮109啮合传动。

第一齿轮102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安装在输入轴105上,第四齿轮106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安装在中间轴114上。虽然是空套安装,但是第一齿轮102和第四齿轮106均不发生轴向移动。

第一离合器103和第二离合器107为端面齿离合器,包括活动齿盘和固定齿盘。第一离合器103的活动齿盘空套在输入轴105上,配合的固定齿盘固定在第一齿轮102上。第二离合器107的活动齿盘空套在中间轴114上,配合的固定齿盘固定在第四齿轮106上。

设定第一齿轮102与第二齿轮113啮合传动比为i1,第三齿轮104与第四齿轮106啮合传动比为i2,第五齿轮108与第六齿轮109啮合传动比为i3。

当第一离合器103闭合、第二离合器107断开时,动力源101依次通过输入轴105、第一离合器103、第一齿轮102、第二齿轮113、中间轴114、第五齿轮108、第六齿轮109和差速器1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此为第一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103断开、第二离合器107闭合时,动力源101依次通过输入轴105、第三齿轮104、第四齿轮106、第二离合器107、中间轴114、第五齿轮108、第六齿轮109和差速器1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2×i3。此为第二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103、第二离合器107均断开时,实现空档,此时无动力输出到差速器111。

其中,传动比i1、i2和i3的大小可通过改变齿轮的尺寸或齿数来改变,从而改变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比。

由上述可知,该车辆驱动总成可实现两种速比传动,自动变速器根据控制策略程序,可实现两个档位电控自动换档,传动形式灵活,满足整车对不同路况的行驶需求,当车辆在启动加速和负重爬坡时,可选择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当整车在巡航状态时,可选择较小速比传动,以满足整车高速行驶要求,节约能源,提高车辆续航里程。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源101的转子轴和输入轴105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小转子轴对自动变速器的冲击。动力源101可以是电动机、或发动机。

在第一离合器103、第二离合器107中,活动齿盘可通过花键在轴上滑动。活动齿盘的中心孔设置有内花键,相应地在输入轴105和中间轴114上设置了外花键,而且长度应该比活动齿盘的内花键较长,只有这样活动齿盘才可以穿套在轴上,可轴向滑动并且输出力矩。

活动齿盘上设置有端面传动齿或齿槽,固定齿盘上相应设置有端面齿槽或传动齿。端面齿离合器相对于摩擦式离合器可使动能损失最大程度地降低,弥补了传统摩擦式离合器因无法承受电动机的动力冲击而寿命过短的缺陷。

端面齿离合器的驱动方式可以为电磁驱动式利用电磁铁吸附带动、或液力驱动式利用液压机构带动、或气动驱动式利用气压机构带动、或电动驱动式利用电动机带动、或机械拨叉驱动式利用拨叉带动,驱动活动齿盘轴向移动与固定齿盘啮合。

当第一离合器103和第二离合器107为电磁齿嵌式离合器时,车辆驱动总成在动力输入时,电磁齿嵌式离合器可使动力与整车随时瞬间脱开和结合,实现了动力的平顺切换,提高车辆行驶平稳度。

或者第一离合器103和第二离合器107均采用湿式离合器,湿式离合器内部设置有对偶摩擦片和钢片,利用液压油驱动使得摩擦片和钢片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离合。安装湿式离合器,需要实现输入轴105与空套其上的第一齿轮102的离合,中间轴114与空套其上的第四齿轮106的离合。

车桥半轴如图1所示,包括右半轴110和左半轴1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桥半轴为前桥半轴或后桥半轴;车辆驱动总成与前桥半轴连接时,车辆为前驱模式,车辆驱动总成与后桥半轴连接时,车辆为后驱模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图中所示:201.动力源;202.第一齿轮;203.第一离合器;204.第三齿轮;205.输入轴;206.第四齿轮;207.第二离合器;208.第五齿轮;209.第六齿轮;210.右半轴;211.差速器;212.左半轴;213.第二齿轮;214.中间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如图2所示,第二离合器107空套在输入轴205上,配合的固定齿盘固定在第三齿轮204上,第三齿轮204空套安装在输入轴205上。

设定第一齿轮202与第二齿轮213啮合传动比为i1,第三齿轮204与第四齿轮206啮合传动比为i2,第五齿轮208与第六齿轮209啮合传动比为i3。

当第一离合器203闭合、第二离合器207断开时,动力源201依次通过输入轴205、第一离合器203、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13、中间轴214、第五齿轮208、第六齿轮209和差速器2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此为第一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203断开、第二离合器207闭合时,动力源201依次通过输入轴205、第二离合器207、第三齿轮204、第四齿轮206、中间轴214、第五齿轮208、第六齿轮209和差速器2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2×i3。此为第二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203、第二离合器207均断开时,实现空档,此时无动力输出到差速器2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图中所示:301.动力源;302.第一齿轮;303.双向离合器;304.第三齿轮;305.输入轴;306.第四齿轮;308.第五齿轮;309.第六齿轮;310.右半轴;311.差速器;312.左半轴;313.第二齿轮;314.中间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点在于,如图3所示,双向离合器303空套在输入轴305上,双向离合器303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端面齿,相当于两个活动齿盘,第三齿轮304上、第一齿轮302均空套安装在输入轴305上,两个齿轮上均固定有配合的固定齿盘。

设定第一齿轮302与第二齿轮313啮合传动比为i1,第三齿轮304与第四齿轮306啮合传动比为i2,第五齿轮308与第六齿轮309啮合传动比为i3。

当双向离合器303向左移动,可以与第一齿轮302上的固定齿盘闭合,动力源201依次通过输入轴305、双向离合器303、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13、中间轴314、第五齿轮308、第六齿轮309和差速器3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此为第一工况。

当双向离合器303向右移动,可以与第三齿轮304上的固定齿盘闭合,动力源301依次通过输入轴305、双向离合器303、第三齿轮304、第四齿轮306、中间轴314、第五齿轮308、第六齿轮309和差速器3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2×i3。此为第二工况。

当双向离合器303居中时,与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13均断开时,实现空档,此时无动力输出到差速器3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图中所示:401.动力源;402.第一齿轮;403.第一离合器;404.第三齿轮;405.输入轴;406.第四齿轮;407.第二离合器;408.第五齿轮;409.第六齿轮;410.右半轴;411.差速器;412.左半轴;413.第二齿轮;414.中间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如图4所示,第一离合器403空套在中间轴414上,配合的固定齿盘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413上,第二齿轮413空套安装在中间轴414上。

设定第一齿轮402与第二齿轮413啮合传动比为i1,第三齿轮404与第四齿轮406啮合传动比为i2,第五齿轮408与第六齿轮409啮合传动比为i3。

当第一离合器403闭合、第二离合器407断开时,动力源401依次通过输入轴405、第一齿轮402、第二齿轮413、第一离合器403、中间轴414、第五齿轮408、第六齿轮409和差速器4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此为第一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403断开、第二离合器407闭合时,动力源401依次通过输入轴405、第三齿轮404、第四齿轮406、第二离合器407、中间轴414、第五齿轮408、第六齿轮409和差速器4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2×i3。此为第二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403、第二离合器407均断开时,实现空档,此时无动力输出到差速器4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图中所示:501.动力源;502.第一齿轮;503.第一离合器;504.第三齿轮;505.输入轴;506.第四齿轮;507.第二离合器;508.第五齿轮;509.第六齿轮;510.右半轴;511.差速器;512.左半轴;513.第二齿轮;514.中间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点在于,如图5所示,第一离合器503空套在中间轴514上,配合的固定齿盘固定在第二齿轮513上,第二齿轮513空套安装在中间轴514上。

设定第一齿轮502与第二齿轮513啮合传动比为i1,第三齿轮504与第四齿轮506啮合传动比为i2,第五齿轮508与第六齿轮509啮合传动比为i3。

当第一离合器503闭合、第二离合器507断开时,动力源501依次通过输入轴505、第一齿轮502、第二齿轮513、第一离合器503、中间轴514、第五齿轮508、第六齿轮509和差速器5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此为第一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503断开、第二离合器507闭合时,动力源501依次通过输入轴505、第二离合器507、第三齿轮504、第四齿轮506、中间轴514、第五齿轮508、第六齿轮509和差速器5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2×i3。此为第二工况。

当第一离合器503、第二离合器507均断开时,实现空档,此时无动力输出到差速器5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图中所示:601.动力源;602.第一齿轮;603.双向离合器;604.第三齿轮;605.输入轴;606.第四齿轮;608.第五齿轮;609.第六齿轮;610.右半轴;611.差速器;612.左半轴;613.第二齿轮;614.中间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区别点在于,如图6所示,双向离合器603空套在中间轴614上,双向离合器603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端面齿,相当于两个活动齿盘,第二齿轮613上、第四齿轮606均空套安装在中间轴614上,两个齿轮上均固定有配合的固定齿盘。

设定第一齿轮602与第二齿轮613啮合传动比为i1,第三齿轮604与第四齿轮606啮合传动比为i2,第五齿轮608与第六齿轮609啮合传动比为i3。

当双向离合器603向左移动,可以与第二齿轮613上的固定齿盘闭合,动力源601依次通过输入轴605、第一齿轮602、第二齿轮613、双向离合器603、中间轴614、第五齿轮608、第六齿轮609和差速器6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1×i3。此为第一工况。

当双向离合器603向右移动,可以与第四齿轮606上的固定齿盘闭合,动力源601依次通过输入轴605、第三齿轮604、第四齿轮606、双向离合器603、中间轴614、第五齿轮608、第六齿轮609和差速器6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2×i3。此为第二工况。

当双向离合器603居中时,与第二齿轮613上、第四齿轮606均断开时,实现空档,此时无动力输出到差速器6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3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图中所示:701.第一动力源;702.第一齿轮;703.第一离合器;704.第三齿轮;705.第一输入轴;706.第四齿轮;707.第二离合器;708.第五齿轮;709.第六齿轮;710.右半轴;711.差速器;712.左半轴;713.第二齿轮;714.中间轴;715.第二动力源;716.第二输入轴;7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如图7所示,车辆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动力源715,第二动力源715连接第二输入轴716,第二输入轴716与第一输入轴705、中间轴714平行设置,第二输入轴716上设置有第七齿轮717,第七齿轮717与第一齿轮702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703和第二离合器7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第七齿轮717、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13形成一个三连齿轮,第一齿轮702起到惰轮的作用,设定该三连齿轮的传动比为i4,第五齿轮708与第六齿轮709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第二动力源7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703和第二离合器7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7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716、第七齿轮717、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13、中间轴714、第五齿轮708、第六齿轮709和差速器7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703或第二离合器707闭合,第二动力源715启动,第二动力源7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在车辆起步时,可使车辆缩短加速过程,更快实现高速行驶,当车辆在负重爬坡时,可选择双动力输入、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

第二动力源715采用电动机,第二动力源715的转子轴和第二输入轴716也采用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图中所示:801.第一动力源;802.第一齿轮;803.第一离合器;804.第三齿轮;805.第一输入轴;806.第四齿轮;807.第二离合器;808.第五齿轮;809.第六齿轮;810.右半轴;811.差速器;812.左半轴;813.第二齿轮;814.中间轴;815.第二动力源;816.第二输入轴;8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区别点在于,如图8所示,第七齿轮817与第二齿轮813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803和第二离合器8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设定第七齿轮817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813传动比为i4,第五齿轮808与第六齿轮809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第二动力源8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803和第二离合器8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8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816、第七齿轮817、第二齿轮813、中间轴814、第五齿轮808、第六齿轮809和差速器8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803或第二离合器807闭合,第二动力源815启动,第二动力源8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7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图中所示:901.第一动力源;902.第一齿轮;903.第一离合器;904.第三齿轮;905.第一输入轴;906.第四齿轮;907.第二离合器;908.第五齿轮;909.第六齿轮;910.右半轴;911.差速器;912.左半轴;913.第二齿轮;914.中间轴;915.第二动力源;916.第二输入轴;9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与实施例2的区别点在于,如图9所示,车辆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动力源915,第二动力源915连接第二输入轴916,第二输入轴916与第一输入轴905、中间轴914平行设置,第二输入轴916上设置有第七齿轮917,第七齿轮917与第一齿轮902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903和第二离合器9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第七齿轮917、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913形成一个三连齿轮,第一齿轮902起到惰轮的作用,设定该三连齿轮的传动比为i4,第五齿轮908与第六齿轮909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第二动力源9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903和第二离合器9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9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916、第七齿轮917、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913、中间轴914、第五齿轮908、第六齿轮909和差速器9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903或第二离合器907闭合,第二动力源915启动,第二动力源9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在车辆起步时,可使车辆缩短加速过程,更快实现高速行驶,当车辆在负重爬坡时,可选择双动力输入、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

第二动力源915的转子轴和第二输入轴916也采用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图中所示:1001.第一动力源;1002.第一齿轮;1003.第一离合器;1004.第三齿轮;1005.第一输入轴;1006.第四齿轮;1007.第二离合器;1008.第五齿轮;1009.第六齿轮;1010.右半轴;1011.差速器;1012.左半轴;1013.第二齿轮;1014.中间轴;1015.第二动力源;1016.第二输入轴;10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是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与实施例9的区别点在于,如图10所示,第七齿轮1017与第三齿轮1004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1003和第二离合器10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第七齿轮1017、第三齿轮1004、第四齿轮1006形成一个三连齿轮,第三齿轮1004起到惰轮的作用,设定该三连齿轮的传动比为i4,第五齿轮1008与第六齿轮1009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第二动力源10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1003和第二离合器10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10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1016、第七齿轮1017、第三齿轮1004、第四齿轮1006、中间轴1014、第五齿轮1008、第六齿轮1009和差速器10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1003或第二离合器1007闭合,第二动力源1015启动,第二动力源10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9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图中所示:1101.第一动力源;1102.第一齿轮;1103.第一离合器;1104.第三齿轮;1105.第一输入轴;1106.第四齿轮;1107.第二离合器;1108.第五齿轮;1109.第六齿轮;1110.右半轴;1111.差速器;1112.左半轴;1113.第二齿轮;1114.中间轴;1115.第二动力源;1116.第二输入轴;11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与实施例5的区别点在于,如图11所示,车辆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动力源1115,第二动力源1115连接第二输入轴1116,第二输入轴1116与第一输入轴1105、中间轴1114平行设置,第二输入轴1116上设置有第七齿轮1117,第七齿轮1117与第三齿轮1104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1103和第二离合器11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第七齿轮1117、第三齿轮1104、第四齿轮1106形成一个三连齿轮,第三齿轮1104起到惰轮的作用,设定该三连齿轮的传动比为i4,第五齿轮1108与第六齿轮1109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第二动力源11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1103和第二离合器11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11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1116、第七齿轮1117、第三齿轮1104、第四齿轮1106、中间轴1114、第五齿轮1108、第六齿轮909和差速器11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1103或第二离合器1107闭合,第二动力源1115启动,第二动力源11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在车辆起步时,可使车辆缩短加速过程,更快实现高速行驶,当车辆在负重爬坡时,可选择双动力输入、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

第二动力源1115的转子轴和第二输入轴1116也采用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5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12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图中所示:1201.第一动力源;1202.第一齿轮;1203.第一离合器;1204.第三齿轮;1205.第一输入轴;1206.第四齿轮;1207.第二离合器;1208.第五齿轮;1209.第六齿轮;1210.右半轴;1211.差速器;1212.左半轴;1213.第二齿轮;1214.中间轴;1215.第二动力源;1216.第二输入轴;12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是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的区别点在于,如图12所示,第七齿轮1217与第四齿轮1206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1203和第二离合器12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设定第七齿轮1217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1206传动比为i4,第五齿轮1208与第六齿轮1209啮合传动比为i3,当仅第二动力源12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1203和第二离合器12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12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1216、第七齿轮1217、第四齿轮1206、中间轴1214、第五齿轮1208、第六齿轮1209和差速器12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i3。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1203或第二离合器1207闭合,第二动力源1215启动,第二动力源12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1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13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图中所示:1301.第一动力源;1302.第一齿轮;1303.双向离合器;1304.第三齿轮;1305.第一输入轴;1306.第四齿轮;1308.第五齿轮;1309.第六齿轮;1310.右半轴;1311.差速器;1312.左半轴;1313.第二齿轮;1314.中间轴;1315.第二动力源;1316.第二输入轴;1317.第七齿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是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与实施例6的区别点在于,如图13所示,车辆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动力源1315,第二动力源1315连接第二输入轴1316,第二输入轴1316与第一输入轴1305、中间轴1314平行设置,第二输入轴1316上设置有第七齿轮1317,第七齿轮1317与第五齿轮1308啮合,将动力始终传递至车桥半轴,不受第一离合器1303和第二离合器1307断开或闭合的影响。

第七齿轮1317、第五齿轮1308、第六齿轮1309形成一个三连齿轮,第三齿轮1304起到惰轮的作用,设定该三连齿轮的传动比为i4,当仅第二动力源1315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时,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

当要换档时,第一离合器1303和第二离合器1307会有同时断开的情况,此时启动第二动力源1315,其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轴1316、第七齿轮1317、第五齿轮1308、第六齿轮1309和差速器1311将动力传递至车桥半轴,自动变速器中啮合传动比为i4。此为第三工况,即在换档时保持动力不中断的路径。

如果第一离合器1303或第二离合器1307闭合,第二动力源1315启动,第二动力源1315的动力依然会传递至车桥半轴,起到增加驱动总成的总驱动力的作用,在车辆起步时,可使车辆缩短加速过程,更快实现高速行驶,当车辆在负重爬坡时,可选择双动力输入、较大速比传动,提高整车驱动力,弥补整车驱动力不足的缺陷。

第二动力源1315的转子轴和第二输入轴1316也采用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6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14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图中所示:1401.第一动力源;1402.第一齿轮;1403.第一离合器;1404.第三齿轮;1405.输入轴;1406.第四齿轮;1407.第二离合器;1408.第五齿轮;1409.第六齿轮;1410.右半轴;1411.差速器;1412.左半轴;1413.第二齿轮;1414.中间轴;1415.ISG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如图14所示,第一动力源1401采用发动机和ISG电机组合。

采用该设计一方面减少发动机的怠速损耗和污染,另一方面ISG电机1415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可再生发电,回收能量,实现节能效果。

第一动力源1401启动,当第一离合器1403和第二离合器1407均断开时,此时第一动力源的动力无法传递至车桥半轴,仅ISG电机1415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可再生发电,电力存储至电池中或者供第二动力源运转使用。

当关闭第一动力源1401时,ISG电机1415作为电动机仍可作为辅助动力源驱动输入轴1405,此时ISG电机1415将不受发动机运转特性约束,充分发挥ISG电机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