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2372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0]另外,优选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控制装置(10)基于上述变速所需要的所用时间、上述变速前后的变速机构(6)的旋转速度差以及上述卡合要素(C 一 I?C 一 3、B — 1、B — 2、F — I)的转矩容量来计算上述发热量。
[0031]此外,上述括号内的符号是用于对照附图的标记,这是为了便于容易理解发明,不会对请求保护的范围的结构带来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不意图。
[0033]图2是表示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驱动装置的概略图。
[0034]图3是图2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变速机构的卡合表。
[0035]图4是图2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变速机构的变速图。
[0036]图5是表示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与输入轴的旋转速度的关系的图,(a)是再生降档变速的情况,(b)是再生升档变速的情况。
[0037]图6(a)是表示从6档向I档变速时的跳跃降档变速的变速判断处理的流程图,(b)是表示在跳跃降档变速时进行变速判断的跳跃变速的跳跃降档变速判断实施表。
[0038]图7 (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跳跃变速能否执行的判断方法的图,(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升档变速时的跳跃变速能否执行的判断的运算方法的图。
[0039]图8(a)是表示从I档向6档变速时的跳跃升档变速的变速判断处理的流程图,(b)是表示在跳跃升档变速时进行变速判断的跳跃变速的跳跃升档变速判断实施表。
[0040]图9是表示车辆行驶中的摩擦卡合要素的推断温度的推移的图。
[0041]图10是对由变速开始时的摩擦卡合要素的当前温度的差异引起的、变速中的摩擦卡合要素的推断温度的差异进行说明的图,(a)是降档变速的情况,(b)是升档变速的情况。
[0042]图11(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跳跃变速能否执行的判断方法的图,(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升档变速时的跳跃变速能否执行的判断的运算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此夕卜,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的驱动连结是指,相互的旋转要素以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结的状态,作为包含这些旋转要素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或者这些旋转要素以能够经由离合器等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结的状态的概念来使用。另外,所谓的跳跃变速是指,向距离当前的变速档多个档位的变速档变速的变速。
[0044]<第一实施方式>
[0045]<混合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
[0046]如图1以及图2所示,混合动力车辆(以下,仅称为车辆)1作为驱动源,除了内燃发动机2以外,还具有旋转电机(以下,称为电动发电机或仅称为马达)3。作为构成该车辆I的传动系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混合驱动装置100是单马达型的混合驱动装置,具有配设在上述内燃发动机2与车轮4之间的传递路径上的变速机构6、以及该变速机构6与内燃发动机2之间的输入部5而构成。
[0047]变速机构6如图2所示具有多个卡合要素(更具体而言多个摩擦卡合要素)C 一I?C 一 3、B — 1、B — 2、F— 1,由通过这些多个卡合要素的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接合切换)来对变速齿轮机构SP、PU的传递路径进行变更实现多个变速档的多档式自动变速器(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构成。
[0048]另外,输入部5具有马达3、以及发动机连接用离合器KO而构成,发动机连接用离合器KO构成为对与发动机2的曲柄轴驱动连结的发动机连结轴9和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之间的动力传递进行断开连接。并且,马达3被配设于上述变速机构6的输入侧(动力传递路径上,同与驱动车轮4驱动连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驱动连结。
[0049]因此,混合驱动装置100在驱动内燃发动机2以及马达3双方来使车辆行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ECU,控制装置)10控制液压控制装置12使离合器KO卡合,在仅以驱动连结于车轮侧的传递路径的马达3的驱动力行驶的EV行驶时,释放离合器K0,将内燃发动机2侧的传递路径与车轮侧的传递路径分开。
[0050]另外,在控制部1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有检测成为与马达3同旋转的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的旋转速度的输入轴旋转速度传感器13、检测变速机构6的输出轴14的旋转速度的车速传感器15、加速器开度传感器16、制动器传感器17等传感器类。控制部10基于加速器开度传感器16所检测出的加速器开度、制动器传感器17所检测出的制动器的踩踏量、车速传感器15所检测出的输出轴14的旋转速度(车速),控制上述液压控制装置12来使变速机构6的摩擦卡合要素C 一 I?C 一 3、B — 1、B — 2卡合分离,切换变速机构6的变速档。
[0051]<变速机构的结构>
[0052]接着,对变速机构6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变速机构6中,在输入轴11上,具备行星齿轮SP、和行星齿轮单元PU。上述行星齿轮SP是具备太阳轮S1、行星架CRl、以及齿圈Rl,该行星架CRl具有与太阳轮SI以及齿圈Rl啮合的小齿轮Pl的、所谓的单小齿轮行星齿轮。
[0053]另外,该行星齿轮单元PU是作为4个旋转要素具有太阳轮S2、太阳轮S3、行星架CR2、以及齿圈R2,且该行星架CR2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具有与太阳轮S2以及齿圈R2啮合的长齿小齿轮PL、以及与太阳轮S3啮合的短齿小齿轮PS的、所谓的拉威挪型行星齿轮。
[0054]上述行星齿轮SP的太阳轮SI相对于变速箱体18固定,另外,上述齿圈Rl与上述输入轴11驱动连结,与该输入轴11的旋转同旋转(以下称为“输入旋转”。)。并且上述行星架CRl通过该被固定的太阳轮SI和该输入旋转的齿圈Rl,成为输入旋转被减速的减速旋转,并且与离合器C 一 I以及离合器C 一 3连接。
[0055]上述行星齿轮单元I3U的太阳轮S2与制动器B -1连接而相对于变速箱体18自由固定,并且与上述离合器C - 3连接,经由该离合器C - 3而上述行星架CRl的减速旋转成为自由输入。另外,上述太阳轮S3与离合器C 一 I连接,上述行星架CRl的减速旋转成为自由输入。
[0056]并且,上述行星架CR2与被输入输入轴11的旋转的离合器C 一 2连接,经由该离合器C 一 2输入旋转成为自由输入,另外,与单向离合器F — I以及制动器B - 2连接,经由该单向离合器F — I相对于变速箱体18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经由该制动器B — 2旋转成为自由固定。而且,上述齿圈R2与副轴齿轮连接,该副轴齿轮经由副轴、差动装置与驱动车轮4 (参照图1)连接。
[0057]上述结构的变速机构6通过使图2的概略图所示的各离合器C 一 I?C 一 3、制动器B — 1、B — 2、单向离合器F — I以图3的卡合表所示的方式卡合分离,来实现前进I档(1st)?前进6档(6th)、以及后进I档(Rth),使被输入至输入轴11的旋转以各变速档变速并输出至车轮4。
[0058]<再生状态下的变速的背景>
[0059]然而,在搭载有上述马达3的混合驱动装置100中,尽可能地通过马达3再生并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回收,想要实现能量效率的提高。此时,优选马达3在再生效率最佳的旋转速度的范围内再生,另外,从驾驶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在等同电力线上使马达3再生。因此,优选在高旋转域执行马达3的再生。
[0060]另一方面,输入轴11的转速越高变速机构6的拖曳阻力矩越增加。因此,将马达3配设在输入侧的变速机构6的变速图,如图4所示,以在没有再生请求的情况下,选择高档位使输入轴11的旋转成为低旋转,在有再生请求的情况下,选择低档位使输入轴11成为高旋转的方式设定变速点,使得目标变速档根据再生请求的有无而变化。
[0061]因此,若制动踏板被加大踩踏而再生请求增加,则变速机构6为了使马达3在效率良好的旋转速度区域再生,有时需要进行马达3的再生并横跨多个档位降档变速(参照图4的箭头A)。另外,对于升档变速侧,如图中箭头B所示,在从加速器被踩踏的状态至加速器被释放时有制动请求的情况下,有时需要通过马达3进行再生并横跨多个变速档进行升档变速。
[0062]这里,在一边进行上述马达3的再生一边进行的降档变速即再生降档变速、一边进行马达3的再生一边进行的升档变速即再生升档变速的中,在变速后的目标变速档距离当前变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