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23726阅读:来源:国知局
速档多个档位的情况下,为了再生效率的提高、驾驶性能的提高,期望以尽可能少的变速次数变速为目标变速档。
[0063]因此,考虑到在变速后的目标变速档距离当前变速档多个档位的情况下,不一个档位一个档位地进行变速而是执行跳跃变速档来进行变速的跳跃变速,但在执行该跳跃变速时,在上述再生状态下的变速的情况下,具有如下问题。
[0064]S卩,在使设置在变速机构6的输入侧的马达(旋转电机)3再生的再生状态下使变速机构6变速的情况下,通过马达3的再生力确保车辆的制动力。因此,控制部10以维持能够传递马达3的再生制动力的状态,进行摩擦卡合要素的接合切换的方式控制变速机构
6ο
[0065]具体而言,如图5(a)所示,在再生降档变速中,在惯性阶段,使卡合侧的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容量上升到与再生制动力相当的值Tl来进行变速。另外,如图5(b)所示,在再生升档变速中,在惯性阶段,使释放侧的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容量TR在允许再生制动缺失的范围Τ2下降,实现转速变化来进行变速。
[0066]这样,与即使最大也仅产生发动机摩擦转矩的量的负转矩的以往类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不具有马达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相比,马达3是再生状态的情况下的变速在与由再生引起的马达3的负转矩的量对应的高负转矩下实施变速。即,在是上述再生降档变速的情况下,惯性阶段的卡合侧的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容量与以往类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相比高出马达3的负转矩的量。另外,再生升档变速中,释放侧的摩擦卡合要素在惯性阶段中与不具有转矩容量的以往类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相比,在惯性阶段中释放侧的摩擦卡合要素具有与制动力相当的转矩容量。
[0067]因此,进行接合切换的摩擦卡合要素在具有能够将再生制动力传递至车轮4的与上述再生制动力相当的转矩容量的状态下进行滑动旋转,所以在惯性阶段所产生的发热量增大。
[0068]跳跃变速与一个档位一个档位地变速的通常的变速相比,进行变速所需要的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的变速前后的旋转速度差大所以惯性阶段的时间长,与通常的变速相比变速所需要的所用时间延长。因此,如果在本来所产生的发热量增大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变速而惯性阶段延长,则进行上述接合切换变速的摩擦卡合要素的摩擦板所产生的发热量较大,且其温度有可能上升。
[0069]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以防止在进行上述接合切换的摩擦卡合要素上产生过大的热的负荷,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变速次数,减少转矩阶段的变速损失来提高再生效率以及驾驶性能的方式,控制再生变速中的变速机构6。以下,将该再生变速中的控制部10的动作,分为再生降档变速的情况和再生升档变速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0070]〈再生降档变速〉
[0071]图6(b)是控制部10实施跳跃降档变速判断时所参照的跳跃降档变速判断实施表,在该跳跃降档变速实施表中,记录有控制部10有可能实施的跳跃降档变速的所有模式。
[0072]控制部10对上述跳跃降档变速判断实施表所记载的所有的跳跃降档变速,时常判断是否能够允许执行。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控制部10基于马达3当前能够输出的最大转矩以及最大功率、变速后的输入轴11的转速、当前的马达转矩、摩擦卡合要素的输入侧的旋转部件所产生的惯性(与摩擦卡合要素相比在输入侧与驱动系连结的旋转要素的总惯性)来计算马达3能够使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产生的最大旋转变化加速度。
[0073]S卩,控制部10作为计算最大旋转变化加速度的最大旋转变化加速度计算部30来发挥作用,根据马达最大功率和变速后的旋转速度来计算在变速后马达3能够输出的马达转矩。另外,通过逆变器(inverter)控制获取马达3能够输出的最大转矩的值,将这些根据马达最大功率计算出的马达转矩和获取到的马达最大转矩中小的一方的值作为马达3能够输出的转矩(即,再生制动力)。
[0074]而且,控制部10根据上述马达3能够输出的转矩和当前的马达转矩来计算马达3能够输出的最大的惯性转矩,通过将该最大的惯性转矩除以摩擦卡合要素的输入侧的旋转部件所产生的惯性,来计算马达3能够使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产生的最大旋转变化加速度。
[0075]另外,各模式的跳跃变速的变速前后的输入轴11的旋转速度被预先设定,所以控制部10能够求出进行各个跳跃变速所需要的输入轴11的旋转速度差,即,变速前后的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的旋转速度差(转速差计算部31)。而且,控制部10通过作为所用变速时间计算部32发挥作用,将该变速前后的变速机构6的旋转速度差除以上述最大旋转变化加速度,来计算出进行跳跃变速所需要的所用变速时间(惯性阶段的期间)。
[0076]另外,控制部10作为转矩容量计算部33发挥作用,根据发动机的摩擦转矩(仅在发动机连接到动力传递系统的情况下)和马达的驱动转矩来计算朝向变速机构6的输入扭矩,通过对该朝向变速机构6的输入扭矩乘以摩擦卡合要素的分担比,来计算出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容量。
[0077]而且,若求出上述变速所需要的所用时间、变速前后的变速机构的旋转速度差以及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容量,则控制部10作为发热量计算部34发挥作用,能够基于这些计算出的变速的所用时间、变速前后的变速机构的输入轴11的旋转速度差、摩擦卡合要素的转矩容量来求出卡合侧的摩擦卡合要素的发热量。
[0078]若能够求出上述摩擦卡合要素的发热量,则控制部10作为判断跳跃变速的执行是否能够允许的判断部36发挥作用,判断该计算出的发热量是否是根据摩擦卡合要素设定的发热量限制值以下(发热量判断部37)。
[0079]另外,若求出上述所用变速时间,则控制部10还判断该所用变速时间是否是被设定为从驾驶性能的观点来看不会使驾驶员感到不协调的长度的变速限制时间以下(变速时间判断部38)。而且,对于摩擦卡合要素的发热量是发热量限制值以下,并且所用变速时间是变速限制时间以下的跳跃变速,允许变速的执行,对于只要是不满足上述发热或变速时间的任意一个条件的跳跃变速的模式,不允许变速的执行。
[0080]这里,如图6 (a)所示,在有当前变速档是6档而目标变速档是I档的再生降档变速的变速请求的情况下(Si的是),控制部10首先,参照是否能够允许从作为当前变速档的6档向作为目标变速档的I档直接跳跃变速的变速判断结果(S2)。而且,在能够允许执行6 -1变速的情况下(S2的是),控制部10执行该6 -1变速(S3),在不允许的情况下(S2的否),以从当前变速档向目标变速档变速时的变速档差一个档位一个档位地减少的方式,如6 — 2变速、6 - 3变速、6 - 4变速这样判断是否有能够执行的跳跃变速(S4?S6)。
[0081]控制部10在上述跳跃变速能否执行的判断中,发现了能够允许的跳跃变速的情况下,执行该跳跃变速(S7?S9),之后,直到当前变速档成为目标变速档为止,以同样的方式寻找是否存在能够允许的跳跃变速并以最少的变速次数执行变速到目标变速档(在本实施方式中为I档)。此外,在没有能够允许执行的跳跃变速的情况下,控制部10按通常那样使变速档降档变速I档(SlO)。
[0082]此外,在图6(b)中控制部10在判断是否能够允许上述跳跃变速的执行时,在是对形成当前变速档的一个摩擦卡合要素进行接合切换的跳跃变速(例如6 — 2变速)的情况下,计算在该一个摩擦卡合要素的接合切换中负责与再生制动力相当的转矩容量的摩擦卡合要素(例如离合器Cl)的发热量。而且,仅在基于计算出的发热量以及变速的所用时间,判断出上述摩擦卡合要素的接合切换能够执行的情况下允许变速的执行。
[0083]另外,如4个要素接合切换变速(例如6 — I变速)那样,在是对形成当前变速档的2个摩擦卡合要素双方进行接合切换的跳跃变速的情况下,控制部10计算在各摩擦卡合要素的接合切换中负责与再生制动力相当的转矩容量的摩擦卡合要素,即变速时滑动旋转并传递再生制动力的摩擦卡合要素(例如离合器Cl以及制动器B2,以下,作为产生变速机构6的输入轴11的旋转的旋转变化的卡合要素也称为主体侧摩擦卡合要素)的发热量。而且,仅在基于该计算出的发热量以及所用时间,判断出上述2个摩擦卡合要素的接合切换都能够执行的情况下允许变速的执行。
[0084]因此,控制部10能够基于发热量增大的摩擦卡合要素的发热量,可靠地判断是否能够允许变速的执行,并且即使是对形成当前变速档的2个摩擦卡合要素双方进行接合切换的跳跃变速,也能够可靠地判断是否能够允许变速的执行。
[0085]并且,在上述图6(a)中,仅对从6档开始的跳跃变速进行了说明,控制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