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555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第九大引起死亡的疾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6种,即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常采用实验室检查的方法,IgM抗体检测是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本领域现有技术对于病毒性肝炎IgM的早期检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酶联免疫法或类似的化学发光法,此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但一次实验只能检测一种IgM抗体,检测效率低下。二是胶体金检测方法,此方法虽然检测速度较快,但一次实验也是只能检测一种IgM抗体,并且检测结果准确程度不高。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是根据酶联免疫法原理,在底衬检测区域上间隔粘贴数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制作而成,具备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读、能同时检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不同指标抗体可以清晰分辨等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衬;该底衬的上层表面由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四分之三至六分之五的区域为检测区域,背离检测区域的另一侧设为可持手柄;该底衬的检测区域上由一侧向另一侧依序平行间隔粘贴数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以及平行紧邻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设置的代表相应检测膜块上的检测抗体数字。

前述的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中,所述底衬为聚氯乙烯(PVC)材质制成的单层板体;所述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是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条形体;该条形体借助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粘附在底衬上且与底衬一侧呈平行状,数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之间的间距为2mm±0.5mm;所述代表相应检测膜块上的检测抗体数字直接贴印在平行且紧邻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的底衬上。

前述的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中,所述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是在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的单面粘贴硝酸纤维素膜而构成,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粘贴硝酸纤维素膜面的中央预先间隔包被有线形相应抗原。

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的有益效果,其通过检测膜条上粘附的多项肝炎类IgM抗体的检测膜块,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项肝炎类IgM抗体的联合检测,实现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操作简便性;通过各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中央设有的线形检测抗原的显色,可清晰地判断是否存在该检测膜块所相应的肝炎类IgM抗体,实现检测结果的易读性;通过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底衬检测区域标记的数字,可清晰地分辨出具体的检测目标,实现不同指标抗体的可清晰分辨性;还具有检测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膜条制备过程中尚未进行裁剪的检测膜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膜条制备过程中硝酸纤维素膜与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相互粘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膜条制备过程中裁剪条状硝酸纤维素膜块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膜条制备过程中抗原在条状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进行线形包被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2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检测膜块、3丙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4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5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6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10可持手柄、20底衬、30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40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50包被的线形抗原。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包括底衬20;该底衬20的上层表面由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四分之三至六分之五的区域为检测区域,背离检测区域的另一侧设为可持手柄10;该底衬20的检测区域上由一侧向另一侧依序平行间隔粘贴数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以及平行紧邻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设置的代表相应检测膜块上的检测抗体数字。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中,该底衬20为聚氯乙烯(PVC)材质制成的单层板体;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是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条形体;该条形体借助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40粘附在底衬20上且与底衬20一侧呈平行状,数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之间的间距为2mm±0.5mm;该代表相应检测膜块上的检测抗体数字直接贴印在平行且紧邻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的底衬20上。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是在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40的单面粘贴硝酸纤维素膜而构成,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粘贴硝酸纤维素膜面的中央预先间隔包被有线形相应抗原50。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中,该底衬20为聚氯乙烯(PVC)材质制成;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为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条形体,且借助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40粘附在底衬20上,数个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之间的间距为2mm±0.5mm。该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30中央预先包被有线形相应抗原50。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的制造过程与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制备6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

首先,以一种能够同时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丙型肝炎IgM抗体、丁型肝炎IgM抗体、戊型肝炎IgM抗体和庚型肝炎IgM抗体的检测膜条的制备方法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膜条结构:

步骤一、检测膜块的制备:将硝酸纤维素膜块30粘贴在带有双面胶的硬纸板40的一面,如图4所示;然后将其裁剪为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条状膜块,如图5所示,以备抗原包被使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抗原原料包括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原、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

1)用0.05MpH7.4PBS缓冲液将天然纯化的甲型肝炎病毒抗原稀释到150μg/ml,用Biodot点膜仪将其包被于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如图6所示,形成条状的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1,包被量为0.5μl/cm,包被形状为线形;

2)用0.05MpH7.4PBS缓冲液将天然纯化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稀释到100μg/ml,用Biodot点膜仪将其包被于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如图6所示,形成条状的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检测膜块2,包被量为0.5μl/cm,包被形状为线形;

3)用0.05MpH7.4PBS缓冲液将天然纯化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稀释到80μg/ml,用Biodot点膜仪将其包被于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如图6所示,形成条状的丙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3,包被量为0.5μl/cm,包被形状为线形;

4)用0.05MpH7.4PBS缓冲液将天然纯化的丁型肝炎病毒抗原稀释到120μg/ml,用Biodot点膜仪将其包被于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如图6所示,形成条状的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4,包被量为0.5μl/cm,包被形状为线形;

5)用0.05MpH7.4PBS缓冲液将天然纯化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稀释到80μg/ml,用Biodot点膜仪将其包被于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如图6所示,形成条状的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5,包被量为0.5μl/cm,包被形状为线形;

6)用0.05MpH7.4PBS缓冲液将天然纯化的庚型肝炎病毒抗原稀释到120μg/ml,用Biodot点膜仪将其包被于长度为3mm,宽度为2mm的硝酸纤维素膜块中央,如图6所示,形成条状的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6,包被量为0.5μl/cm,包被形状为线形;

7)将前述第一步至第六步制备好的六种包被抗原的条形体由底衬20一侧向另一侧依序粘贴,如图3所示;然后,沿着条形体的垂直方向按照2mm间距进行裁剪,即可制得完整的检测膜条,如图1所示;再将制成的检测模条进行37℃烘干,封装备用。

从图3中可以看到,所述的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1、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检测膜块2、丙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3、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4、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5、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6是沿PVC底衬20的纵向方向依序排列,相互之间的间距以2mm为宜,中间通过PVC底衬20连接为一体结构,每个检测膜块上方2mm间距的PVC底衬20区域贴印有代表相应检测抗体的数字,PVC底衬20下方区域横向贴有可持手柄10。

步骤二、检测膜条的制备:将图3所示整体结构沿横向方向按照2mm的间距进行裁剪,即获得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膜条。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其中:

该检测膜条具有一个PVC底衬20,在该PVC底衬20的上方检测区域沿纵向方向依次粘贴有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1、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检测膜块2、丙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3、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4、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5、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6。所有检测膜块相互之间的间距都为2mm,每个检测膜块上方2mm间距的PVC底衬20区域贴有代表相应检测抗体的数字的序号条,PVC底衬20背离检测区域的另一侧设为可持手柄10。

本实用新型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检测膜条的使用方法如下:

选取10份血清样本,所有样本均以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后获得血清背景。该10份血清采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检测膜条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显示了该检测膜条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表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结果与目前市场主流酶联免疫法产品检测结果对照表

检测结果显示,通过PVC底衬20上不同数字所代表的检测膜块(即前述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1、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检测膜块2、丙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3、丁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4、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5、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膜块6)中央的线形显色,可以同时对甲型肝炎IgM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丙型肝炎IgM抗体、丁型肝炎IgM抗体、戊型肝炎IgM抗体和庚型肝炎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不易产生混淆,并且检测膜条的检测结果与背景相符,显示了该方法制备的检测膜条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检测膜条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项肝炎类IgM抗体的联合检测,实现多项肝炎类IgM抗体联合检测的操作简便性;2、所述检测膜条可通过各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中央线形显色条带的有无,清晰地判断是否存在该检测膜块所相应的肝炎类IgM抗体,实现检测结果的易读性;3、所述检测膜条可通过硝酸纤维素检测膜块上方的PVC底衬区域标记的数字,清晰地分辨出具体的检测指标,实现不同指标抗体的可清晰分辨性;4、所述检测膜条可将多种检测试剂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样品消耗。

以上实施例中所包被的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原、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大量可行实施方案中的数个实例而已,其还可以进一步的包被更多种类的病毒性肝炎抗原,检测更多种类的肝炎类IgM抗体,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检测抗体的需要来组合所需抗原的包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