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封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75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发光器件封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封装,该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相互间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上;反射部,该反射部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及光透射部,该光透射部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下端部设置在反射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上端部设置在下端部上。上端部具有侧表面,该侧表面与在反射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反射部的侧壁的位置竖直对准。
【专利说明】发光器件封装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9月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0.10-2013-0105865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被整体合并在此,如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0003]实施例涉及发光器件封装。

【背景技术】
[0004]由于器件材料和薄膜生长技术的发展,发光器件,诸如使用II1-V族或者I1-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激光二极管(LD),能够发射诸如红、绿以及蓝色的各种颜色的光、紫外光等。此外,通过荧光衬底或者颜色组合的使用,这些发光器件能够高效率地发射白光,并且与诸如荧光灯、白炽灯等的常规光源相比较,具有低功率消耗、半持久寿命、快速响应时间、安全和环保的优势。
[0005]因此,发光器件的应用地区被扩展到光学通信装置的透射模块、LED背光源以替换用作液晶显示(LCD)设备的背光源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白色LED照明设备以替换荧光灯或者白炽灯、车辆的头灯以及交通灯。
[0006]在照明设备或者显示设备中已经广泛地使用发光器件封装。发光器件封装通常可以包括主体、位于主体中的引线框架以及位于引线框架中的任何一个上的发光器件(例如,LED)。


【发明内容】

[0007]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封装,该发光器件封装能够增强视角并减小后表面光通率(flux rate)。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相互间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上;反射部,该反射部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及光透射部,该光透射部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下端部设置在反射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上端部设置在下端部上,其中,上端部具有侧表面,该侧表面与在反射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所述反射部的侧壁的位置竖直对准。
[0009]光透射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并且所述水平方向可以是与第一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
[0010]上端部的中心可以与下端部的中心对准。
[0011]上端部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或者六面体形状。
[0012]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位置差可以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以下端部的上表面为基准的上端部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可以在15°至50°的范围内,并且从反射部的上表面到上端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可以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0013]上端部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堆叠的多个部分,并且所述部分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减小直径。
[0014]在所述部分当中的两个相邻的部分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
[0015]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中心可以与下端部的中心对准。
[0016]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弯曲的角部部分,在该弯曲的的角部部分处,每一个部分的侧表面和上表面彼此相接。
[0017]在所述部分当中的两个相邻的部分可以具有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的位置差,并且以下端部的上表面为基准,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可以在15°至50°的范围内。
[0018]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该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相互间隔开;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上;反射部,该反射部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发光器件的外周;以及光透射部,该光透射部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下端部设置在反射部、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上,上端部设置在下端部上,上端部具有比下端部的直径小的直径,其中,上端部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堆叠的多个部分,所述部分具有不同的直径。
[0019]所述部分当中的最下面的部分可以具有与在反射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反射部的侧壁的位置竖直对准的侧表面。
[0020]上端部可以具有与下端部的上表面的边缘间隔开的侧表面。
[0021]上端部可以具有从底部到顶部减小的直径。
[0022]上端部可以具有弯曲的角部部分,在该弯曲的角部部分处,上端部的侧表面和上表面彼此相接。
[0023]上端部的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中心可以与下端部的中心对准。
[0024]下端部可以与反射部的上表面和侧壁以及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的相应的上表面形成接触。
[0025]上端部可以具有与下端部的上表面平行的上表面。
[0026]光透射部可以包含磷光体,以用于改变从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的波长。
[0027]上端部和下端部可以具有范围从0.2mm至0.5mm的水平位置差,上端部的所述部分当中的两个相邻的部分可以具有范围从0.2mm至0.5mm的水平位置差,以下端部的上表面为基准,上端部的所述部分的相应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可以在15°至50°的范围内,并且从反射部的上表面到上端部的最上面的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可以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0028]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照明设备包括: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具有基板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封装;辐射体,该辐射体被构造为辐射从光源模块产生的热;以及盖罩,该盖罩被构造为扩散从光源模块发射的光,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封装中的每一个可以基于所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可以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布置结构和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30]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透视图;
[0031]图2示出移除在图1中示出的发光部之后的透视图;
[0032]图3A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33]图3B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34]图3C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35]图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透视图;
[0036]图5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4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37]图6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透视图;
[0038]图7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6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39]图8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透视图;
[0040]图9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8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41]图10示出一般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42]图11示出在图10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视角;
[0043]图12示出具有增强的视角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44]图13示出在图12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
[0045]图14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模拟结果;
[0046]图15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模拟结果;
[0047]图16不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第一模拟结果;
[0048]图17示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第二模拟结果;
[0049]图18示出包括根据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光器件封装的照明设备;
[0050]图19示出包括根据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设备;并且
[0051]图20示出包括根据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光器件封装的头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经由下面的描述清楚地透露实施例。在描述实施例之前,应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的各个元件被称为形成在诸如衬底、层(膜)、区域、焊盘或者图案的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时,其能够直接地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或者在其间夹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它的元件的情况下间接地形成。此外,还应理解的是,在元件“上”或者“下”可以关于附图描述。
[0053]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方便起见,各个层的厚度或者大小可以被夸大、省略或者示意性地图示。另外,各个组成元件的大小没有完全地反映其实际尺寸。另外,在附图的下面的描述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元件。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
[0054]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100的透视图,图2示出在移除图1所示的发光部之后的透视图,并且图3A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图1所示的根据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55]参考图1至图3A,发光器件封装100包括第一引线框架11、第二引线框架12、发光器件20、反射部30、隔离部35、光透射部50以及电线62和64。
[0056]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可以相互分开,以便相互电隔离。
[0057]发光器件20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11的上表面142上。如在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发光器件20可以通过电线62和64电连接到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
[0058]例如,第一电线62可以将发光器件22和第二引线框架12相互电连接,并且第二电线64可以将发光器件24和第二引线框架12相互电连接。然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发光器件20可以通过诸如倒装芯片、管芯结合等各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电连接到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
[0059]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可以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由钛(Ti)、铜(Cu)、镍(Ni)、金(Au)、铬(Cr)、钽(Ta)、钼(Pt)、锡(Sn)、银(Ag)、磷(P)或者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可以具有单层或者多层结构。
[0060]反射部30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上以包围发光器件20的外周,并且用于反射从发光器件20发射的光。在不限于此的情况下,反射部30可以具有等于或者小于发光器件20的高度h2的高度hi。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反射部30的高度hi可以大于发光器件20的高度h2。
[0061]反射部30可以暴露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的相应的上表面的部分。发光器件20可以位于被反射部30暴露的第一引线框架11的上表面142的部分上,并且电线62和64可以将被反射部30暴露的第二引线框架12的上表面的部分和发光器件20电连接。
[0062]隔离部35可以位于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之间,并且可以将第一引线框架11与第二引线框架12相互电绝缘。隔离部35可以与反射部30成为一体并且可以组成反射部30的一部分。
[0063]反射部30可以包括上表面31和反射侧壁32。上表面31可以与接触第一引线框架11的反射部30的下表面相反,并且反射侧壁32可以面对发光器件20。
[0064]反射侧壁32可以基于第一引线框架11的上表面142以角α倾斜。例如,所述角α可以是锐角。
[0065]光透射部50可以被设置在反射部30、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上以密封和保护发光器件20。
[0066]光透射部50可以是由半透明的可塑材料,例如,无色透明的聚合树脂,诸如环氧或者娃形成。
[0067]光透射部50可以包含磷光体222以改变从发光器件20发射的光的波长。例如,光透射部50可以包含红色磷光体、绿色磷光体、黄色磷光体等中的至少一种。
[0068]光透射部50可以在其边缘和中心之间以台阶方式增加高度至少一次。光透射部50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堆叠的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2。
[0069]竖直方向可以是从第一引线框架11延伸到光透射部50的方向,或者是垂直于第一引线框架11的上表面142的方向。
[0070]下端部101可以被设置在反射部30、第一引线框架11和第二引线框架12上,并且上端部102可以被设置在下端部101上。
[0071]下端部101的外周可以具有与反射部30的外周的形状一致的形状,但不限于此。上端部102的直径Dl可以从底部到顶部被减小。上端部102的中心可以与下端部101的中心对准,但不限于此。
[0072]如在下面将会描述的,在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的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2的上表面212的高度Hl可以是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0073]当到上端部102的上表面212的高度低于0.3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当到上端部102的上表面212的高度超过1.5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074]上端部102和下端部10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Pl。更准确地,上端部102的侧表面和下端部101的侧表面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P1。在此,水平方向可以是平行于第一引线框架11的上表面142的方向,或者是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
[0075]例如,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可以与下端部101的侧表面201在水平方向上以给定距离Pl间隔开。如在下面将会描述的,在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的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2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可以是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
[0076]当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2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低于0.2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077]另外,当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202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超过0.5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078]下端部101可以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和侧壁32以及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的相应的上表面接触。下端部101的侧表面201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的相应的侧表面位于相同的平面中,尽管实施例不限于此。
[0079]为了增强视角,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可以设置成比发光器件20的上表面高。例如,以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的上表面为基准,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的高度可以比发光器件20的上表面的高度大。
[0080]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可以平行于水平表面。所述水平表面可以是平行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的上表面的虚拟表面。
[0081]图3B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82]参考图3B,在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a和水平表面399之间的Θ 11角可以大于0°并小于90°。该水平表面399可以是平行于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的上表面的虚拟表面。后表面光通率可以随着角Θ 11增加而减小。
[0083]图3C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截面图。
[0084]参考图3C,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与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相互相接的角部部分R3可以弯曲。
[0085]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可以与反射部30竖直对准或者重叠。例如,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可以与反射部30的侧壁32竖直对准或者重叠。
[0086]例如,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与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相互相接的角部可以与在反射部3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侧壁32的位置竖直对准或者重叠。这用于增强视角并且将下面将会描述的后表面光通率减小到5%以内。
[0087]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为基准,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的倾斜角Θ I可以大于0°并且等于或者小于50°。例如,在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倾斜角Θ I可以在15°至50°的范围内。
[0088]例如,在0°〈 Θ 1〈15°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以取决于Pl和Hl的值,从而是在5%内或者超过5%。另外,在Θ1>50°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以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089]然而,在15° ( Θ1<50°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以在5%内,只要Pl的值是在0.2mm至0.5mm内并且Hl的值是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这可以防止光的数量的减少。
[0090]朝向光透射部50的背面和侧部发射的光可以被反射部30反射。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水平位置差P1、角Θ I以及高度H1,可以实现本实施例中的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
[0091]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与上端部102的上表面212相互相接的角部部分Rl可以被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角可以基于角部部分Rl的曲率半径而变化。为了获取范围从130°到180°的视角,根据实施例的角部部分Rl的曲率可以等于具有范围从0.1mm到0.2mm的半径的圆的曲率。
[0092]图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100-1的透视图,并且图5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4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100-1的截面图。
[0093]与图1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与相同的元件有关的描述将会被简要地提供或者省略。
[0094]参考图4和图5,第二实施例100-1是第一实施例100的可替选的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100-1中,上端部102-1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堆叠的多个部分51-1至51-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所述部分51-1至51-η具有不同的直径。光透射部50-1可以具有台阶状竖直断面。
[0095]部分51-1至51_η(例如,η = 2)可以分别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减小直径。相应的部分51-1至51-η (例如,η = 2)的中心可以与下端部101的中心对准。
[0096]在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2-1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可以是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
[009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2-1的最上面的部分(例如,51-2)的上表面212-1的高度H2可以是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0098]当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最上面的部分(例如,51-2)的上表面212_1的高度H2低于0.3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当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最上面的部分(例如,51-2)的上表面212-1的高度H2超过1.5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099]两个相邻的部分(例如,51-1和51-2)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P2。更加准确地,第二部分51-2的侧表面可以与第一部分51-1的侧表面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给定距离P2。
[010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在两个相邻的部分(例如,51-1和51-2)之间的位置差Pl可以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
[0101]当在两个相邻的部分(例如,51-1和51-2)之间的位置差P2低于0.2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当在两个相邻的部分(例如,51-1和51-2)之间的位置差P2超过0.5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102]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为基准,所述多个部分51-1至51-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的相应的侧表面的倾斜角(例如,Θ1和Θ2)可大于0°并且等于或者小于5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倾斜角Θ1和Θ2可以是在15°至50°的范围内。在0°〈(Θ1和Θ2)〈15°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在(Θ I和Θ2)>50°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103]相应的部分51-1至51-η(例如,η = 2)的侧表面和上表面相互相接的角部部分Rl和R2可以被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角可以基于角部部分Rl的曲率半径而变化。为了获取范围从130°至180°的视角,根据实施例的各个角部部分的曲率可以等于具有范围从0.1mm至0.2mm的半径的圆的曲率。
[0104]在所述部分51-5至51-n(例如,η = 2)当中的最低的部分51_1可以与反射部30竖直对准或者重叠。例如,最低的部分51-1的侧表面可以与反射部30的侧壁32竖直对准或者重叠。
[0105]例如,最低的部分51-1的侧表面与下端部101的上表面202相互相接的角部可以与在反射部3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侧壁32的位置竖直对准或者重叠。这用于增强视角并且将后表面光通率减小到在5%内。
[0106]图6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100-2的透视图,并且图7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6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100-2的截面图。
[0107]与图1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与相同的元件有关的描述将会被简要地描述或者省略。
[0108]参考图6和图7,第三实施例100-2的光透射部50_2包括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第一实施例100的上端部102具有圆柱形形状,然而第三实施例100-2的上端部103具有六面体形状,例如,规则的六面体形状、矩形或者截顶的四边锥形(quadrangularpyramidal shape)。
[0109]上端部103的中心可以与下端部101的中心对准,但不限于此。
[011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3的上表面312的高度可以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0111]当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3的上表面312的高度低于0.3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当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3的上表面312的高度超过1.5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112]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P1。即,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可以与下端部101的侧表面30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给定距离P1。
[011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较少的后表面光通率,在下端部101与上端部103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可以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
[0114]当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低于0.2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当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超过0.5mm时,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115]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可以与反射部30竖直对准或者重叠。例如,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可以与反射部30的侧壁32竖直对准或者重叠。
[0116]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302为基准,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的倾斜角Θ I可以大于0°并且等于或者小于5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Θ I可以是在15°至50°的范围内。
[0117]在0° <Θ1〈15°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另外,在Θ1>50°的情况下,后表面光通率可能超过5%,从而导致光的数量的减少。
[0118]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与上端部103的上表面312相互相接的角部部分Rl可以被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角可以基于角部部分Rl的曲率半径而变化。为了获取范围从130°到180°的视角,根据实施例的角部部分Rl的曲率可以等于具有范围从0.1mm到0.2mm的半径的圆的曲率。
[0119]图8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封装100-3的透视图,并且图9示出沿着线AB截取的在图8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100-3的截面图。
[0120]与图1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与相同的元件有关的描述将会被简要地提供或者省略。
[0121]参考图8和图9,第四实施例100-3是第三实施例的可替选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100-3中,光透射部50-3的上端部103-1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堆叠的多个不同的部分53-1至53-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所述部分53_1至53_η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具有不同面积。
[0122]相应的部分53-1至53-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可以具有六面体形状,例如,规则的六面体形状、矩形或者截顶的四边锥形。例如,相应的部分53-1至53-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可以具有不同长度的相对应的边。
[0123]相应的部分53-1至53-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相对应的边的长度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减小。
[0124]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3-1的上表面312的高度、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为基准的相应的部分53-1至53-η (η为大于I的自然数)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1之间的水平位置差Pl和在两个相邻的部分(例如,53-1和53_2)之间的位置差Ρ2与参考图4和图5的以上描述相同。
[0125]图10示出一般的发光器件封装80的截面图,并且图11示出在图10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视角。
[0126]参考图10和图11,可以基于设置在引线框架11-1上的反射壁5的高度来确定发光器件封装80的视角。在图10中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80具有以下构造,其中成型部3的上表面与反射壁5的上表面处于相同的平面上,并且成型部3的侧表面被反射壁5完全包围。基于试验结果,将会理解的是,在图10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80的视角是117。。
[0127]在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作为将反射部30的高度减小到近似于等于发光器件20的高度,使光透射部50的侧表面从反射部30敞开,并且致使光透射部50的边缘的下表面与反射部30的上表面形成接触的结果,可以实现130°或者更大的增强的视角。
[0128]图12示出具有增强的视角的发光器件封装90的截面图,并且图13示出在图12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后表面光通率和视角。
[0129]在此,后表面光通率可以指代以视角为零度的线为基准向后发射的光的光通率。
[0130]参考图12和图13,发光器件封装90包括:被电连接到发光器件20的第二引线框架(未示出)和第一引线框架11 ;围绕发光器件2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上的反射部30 ;以及设置在反射部30和第一和第二引线框架11和12上以将发光器件20包封的光透射部58。
[0131]光透射部58的下表面的边缘可以与反射部30的上表面形成接触,并且光透射部58的侧表面58-1可以从反射部30敞开。S卩,光透射部58的侧表面58_1可以位于反射部30的上表面上。
[0132]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差异,在图12中示出的反射部30的高度可以小于在图10中示出的反射壁5的高度,并且与在图10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相比较,在图12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视角可以被增强。
[0133]参考图13将会理解的是,在图12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的视角是147°。当参考图13的曲线图时,将会理解的是,在图12中示出的发光器件封装90的后表面光通率601超过5%。
[0134]图14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模拟结果。“A”表示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之间的水平位置差,“B”表示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为基准的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的倾斜角,并且“C”表示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3的上表面312的高度。另外,在情形I至情形3中,上端部103的侧表面311与上端部103的上表面312相互相接的角部部分Rl可以具有0.1mm的曲率半径,并且在情形4中,角部部分Rl可以具有0.2mm的曲率半径。
[0135]参考图14,在情形I至情形6中,“A”可以是0.2mm, 0.3mm或0.4臟,“B”可以是
0°,并且“C”可以是0.35mm。将会理解的是,在图14中示出的情形I至情形6具有范围从0°至180°的视角。
[0136]图15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后表面光通率和视角的模拟结果。
[0137]“A”表示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3-1之间的水平位置差,“B”表示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为基准的上端部103-1的侧表面53-1和53-2的倾斜角,并且“C”表示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3-1的上表面312的高度。
[0138]参考图15,情形I可以对应于第三实施例,并且情形2和情形3可以对应于第四实施例。
[0139]在情形I至情形3中,“A”可以是0.可以是48°、30°或者0°,并且“C”可以是1.1mm。将会理解的是,在图15中示出的情形I至情形3可以具有从0°到180°的范围的视角和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
[0140]图16不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第一模拟结果。“A”表示在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2之间的水平位置差,“B”表示以下端部101的上表面为基准的上端部102的侧表面211的倾斜角,并且“C”表示从反射部30的上表面31到上端部102的上表面212的高度。
[0141]参考图16,在情形I至情形7中,“A”可以是0.2mm或者0.可以是0°或者36°,并且“C”可以是0.6mm或者1.1mm。在该情况下,在情形3至情形7中的上端部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台阶,“hi”可以表示第一台阶的高度,并且“h2”可以表示第二台阶的高度。将会理解的是,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可以基于第一和第二台阶的相应高度而变化。另夕卜,参考图16将会理解的是,情形I至情形7具有范围从0°至180°的视角和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
[0142]图17示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视角和后表面光通率的第二模拟结果。
[0143]参考图17,在情形I至情形7中,“A”可以是0.2_或者0.3_,“B”可以是0°,并且“C”可以是0.6mm。另外,参考图17将会理解的是,情形I至情形7具有范围从0°至180°的视角和5%或者更少的后表面光通率。
[0144]图18示出包括根据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光器件封装的照明设备。
[0145]参考图18,照明设备可以包括盖罩1100、光源模块1200、辐射体1400、电压供应器1600、内部壳体1700以及容座1800。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构件1300和/或固定器1500。
[0146]盖罩1100可以采用其一部分是敞开的中空球形物或者半球的形式。盖罩110可以被以光学方式联接到光源1200。例如,盖罩1100可以执行从光源模块1200发射的光的扩散、散射、或者激发。盖罩1100可以是一种光学构件。盖罩1100可以被联接到辐射体1400。为此,盖罩1100可以具有用于辐射体1400的联接部分。
[0147]盖罩1100可以具有涂覆有乳白色涂料的内表面。乳白色涂料可以包括扩散体以扩散光。盖罩1100的内表面可以具有比盖罩1100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的表面粗糙度。这用于充分地散射并且扩散来自于光源模块1200的光,以便向外扩散所述光。
[0148]盖罩1100可以由玻璃、塑料、丙烯酸(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等形成。在此,聚碳酸酯具有高的光电阻和热电阻以及强度。盖罩1100可以是透明的以允许光源模块1200从外部可视,但不限于此,并且盖罩1100可以是不透明的。盖罩1100可以通过吹塑来形成。
[0149]光源模块1200可以被设置在福射体1400的一个表面,并且从光源模块1200产生的热可以通过传导而传递到辐射体1400。
[0150]光源模块1200可以包括光源单元1210、连接板1230以及连接器1250。光源单元121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板和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封装。包括在光源单元1210中的发光器件封装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
[0151]构件1300可以被设置在辐射体1400的上表面上并且具有引导凹槽1310,相应的光源单元1210和连接器1250插入到所述引导凹槽1310中。引导凹槽1310可以对应于连接器1250和光源单元1210的基板或者与连接器1250和光源单元1210的基板对准。
[0152]光反射材料可以被施加或者涂覆在构件1300的表面上。
[0153]例如,白色涂料可以被施加或者涂覆在构件1300的表面上。当光从盖罩1100的内表面反射并且返回到光源模块1200时,构件1300可以将光再次反射到盖罩1100。这可能导致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增强的发光功效。
[0154]例如,构件1300可以由电绝缘材料形成。光源模块1200的连接板1230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因此,可以在辐射体1400和连接板1230之间出现电接触。由电绝缘材料形成的构件1300可以防止在连接板1230和辐射体1400之间的电短路。辐射体1400可以辐射来自于光源模块1200的热和来自于电力供应器1600的热。
[0155]固定器1500阻挡内部壳体1700的绝缘部分1710的接纳孔1719。正因如此,被接纳在内部壳体1700的绝缘部分1710中的电力供应器1600可以被密封。固定器1500可以具有引导突出1510,并且该引导突出1510可以具有供电力供应器1600的突出1610穿透的孔。
[0156]电力供应器1600处理或者转换外部电信号以将其提供给光源模块1200。电力供应器1600可以被接纳在内部壳体1700的接纳孔1719中并且通过固定器1500被密封在内部壳体1700中。电力供应器1600可以包括突出1610、引导部分1630、基部1650以及延伸部 1670。
[0157]引导部分1630可以从基部1650的一侧向外突出。引导部分1630可以插入到固定器1500中。多个元件可以被设置在基部1650的一个表面上。例如,所述元件可以包括:DC转换器,所述DC转换器将来自于外部电源的交流(AC)电转换成直流(DC)电;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控制光源模块1200的驱动;静电放电(ESD)保护元件,所述静电放电(ESD)保护元件保护光源模块1200 ;以及诸如此类,但不限于此。
[0158]延伸部1670可以从基部1650的另一侧向外突出。延伸部1670可以被插入到内部壳体1700的连接部分1750中并且接收来自外侧的电信号。例如,延伸部1670可以具有等于或者小于内部壳体1700的连接部分1750的宽度。延伸1670可以电连接到“正电线”的一端和“负电线”的一端,并且“正电线”和“负电线”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到容座1800。
[0159]内部壳体1700可以在其中接纳成型部以及电力供应器1600。成型部通过硬化成型液体来制备,并且成型部协助电力供应器被固定在内部壳体1700中。
[0160]图19示出包括根据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显示设备。
[0161]参考图19,显示设备800可以包括:底盖810 ;反射板820,该反射板820被设置在底盖810上;发光模块830和835,该发光模块830和835发射光;导光板840,该导光板840被设置在反射板820的前面以将从发光模块830和835发射的光引导到显示设备800的前方;光学片,该光学片包括被设置在导光板840的前面的棱镜片850和860 ;显不面板870,该显示面板870被设置在光学片的前面;图像信号输出电路872,该图像信号输出电路872被连接到显示面板870以将图像信号供应到显示面板870 ;以及滤色片880,该滤色片880被设置在显示面板870的前面。在此,底盖810、反射板820、发光模块830和835、导光板840以及光学片可以组成背光源单元。
[0162]发光模块可以包括安装在基板830上的发光器件封装835。在此,所述基板830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CB)等。发光器件封装835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
[0163]底盖810可以接纳显示设备800的组成元件。反射板820可以是单独的元件,如在附图中示例性地示出的,或者可以是被涂覆在导光板840的后表面或者底盖810的前表面上的高反射率材料。
[0164]在此,反射板820可以由具有高发射率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被形成为超薄的形状。例如,反射板820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形成。
[0165]导光板840可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等形成。
[0166]第一棱镜片850可以包括支撑膜和形成在所述支撑膜的一个表面上的半透明的弹性聚合物材料。所述聚合物材料可以形成设有多个重复地形成的三维结构的棱镜层。在此,该结构可以限定包括如所示重复地形成的脊部和谷部的条纹型图案。
[0167]另外,在第二棱镜片850中,形成在支撑膜的一个表面上的脊部和谷部的方向可以垂直于形成在第一棱镜片850的支撑膜的一个表面上的脊部和谷部的方向。这允许从发光模块和反射板透射的光被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显示面板870中。
[0168]另外,尽管未不出,但是扩散片可以位于在导光板840和第一棱镜片850之间。扩散片可以由聚酯和基于聚碳酸酯的材料中的任何一种形成,并且可以经由折射和散射从背光源单元引入的光而最大化光投射角。另外,扩散片可以包括支撑层,该支撑层包含光扩散体;和第一和第二层,该第一和第二层分别形成在发光表面(面对第一棱镜片)和光引入表面(面对反射片)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层不包含光扩散体。
[0169]在实施例中,扩散片、第一棱镜片850以及第二棱镜片860用作光学片。作为光学片的其它组合的示例,可以提供微透镜阵列、扩散片和微透镜阵列的组合、或者单个棱镜片和显微透镜阵列的组合。
[0170]显示面板87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可以是要求光源的各种其它种类的显示装置中的任何一种。
[0171]图20示出包括根据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发光器件封装的头灯900。参考图20,头灯900包括发光模块901、发射体902、遮光物(shade)903以及透镜904。
[0172]发光模块901可以包括被设置在基板(未不出)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封装(未不出)。在该情况下,发光器件封装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
[0173]反射体902在给定方向上,例如,在前方向912上反射从发光模块901发射的光911。
[0174]遮光物903位于反射体902和透镜904之间,并且用于阻挡或者反射被反射体902反射的光的一部分以由此导引到透镜904,从而辅助设计者构造期望的光分布图案。遮光物903的一个侧部903-1和另一侧部903-2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
[0175]从发光模块901发射的光被反射体902和遮光物903反射,并且其后,穿过透镜904以由此朝车辆的前方直射。透镜904可以向前折射被发射体902反射的光。
[0176]从上面的描述中显然的是,实施例可以增强视角并且减小后表面光通率。
[0177]虽然已经参考其多个示意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构思落入在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它改型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组件部分和/或布置方面,各种变化和改型是可能的。除了在组件部分和/或布置方面的变化和改型之外,替代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 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相互间隔开;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 反射部,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及 光透射部,所述光透射部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所述下端部设置在所述反射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所述上端部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上, 其中,所述上端部具有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与在所述反射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所述反射部的侧壁的位置竖直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光透射部的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位置差,并且所述水平方向是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的中心与所述下端部的中心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具有圆柱体形状或者六面体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之间的位置差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 其中,以所述下端部的上表面为基准,所述上端部的所述侧表面的倾斜角在15°至50°的范围内,并且 其中,从所述反射部的上表面到所述上端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堆叠的多个部分,并且所述部分的直径沿竖直方向向上而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在所述部分之中的两个相邻的部分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的中心与所述下端部的中心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具有弯曲的角部部分,在所述弯曲的角部部分处,每一个所述部分的侧表面和上表面彼此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在所述部分之中的两个相邻的部分具有在0.2mm至0.5mm的范围内的位置差,并且 其中,以所述下端部的上表面为基准,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在15°至50°的范围内。
11.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 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相互间隔开;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 反射部,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包围所述发光器件的外周;以及 光透射部,所述光透射部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所述下端部设置在所述反射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所述上端部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上,所述上端部具有比所述下端部的直径小的直径, 其中,所述上端部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堆叠的多个部分,所述部分具有不同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部分之中的最下面的部分具有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与在所述反射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所述反射部的侧壁的位置竖直对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具有与所述下端部的上表面的边缘间隔开的侧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的直径从底部到顶部减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具有弯曲的角部部分,在所述弯曲的角部部分处,所述上端部的侧表面和上表面彼此相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的所述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的中心与所述下端部的中心对准。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下端部与所述反射部的上表面和侧壁接触,并且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的相应的上表面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具有与所述下端部的上表面平行的上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光透射部包含磷光体,以用于改变从所述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的波长。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封装,其中,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具有范围从0.2mm至0.5mm的水平位置差, 其中,所述上端部的所述部分之中的两个相邻的部分具有范围从0.2mm至0.5mm的水平位置差, 其中,以所述下端部的上表面为基准,所述上端部的所述部分的相应侧表面的倾斜角在15°至50°的范围内,并且 其中,从所述反射部的上表面到所述上端部的最上面的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在0.3mm至1.5mm的范围内。
21.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具有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封装; 辐射体,所述辐射体被构造成辐射从所述光源模块产生的热;以及 盖罩,所述盖罩被构造成扩散从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的光,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封装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相互间隔开;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上; 反射部,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以及光透射部,所述光透射部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所述下端部设置在所述反射部、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上,所述上端部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上, 其中,所述上端部具有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与在所述反射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所述 反射部的侧壁的位置竖直对准。
【文档编号】H01L33/54GK104425690SQ20141044854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闵凤杰, 金元中, 李兴柱, 任仓满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