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系锂离子混合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204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合电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系锂离子混合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可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电解液常采用锂盐,如高氯酸锂(LiClO4)、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由于电池的工作电压远高于水的分解电压,因此锂离子电池常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醚、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等。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大于120Wh/kg,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但锂离子电池的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其采用有机电解液,安全性较低;2、锂离子电池大电流能力较差,大电流放电或充电时容易使隔膜击穿,使锂离子电池破损;3、充电压过高容易使锂电池鼓胀,造成无法使用,使用中需要保护板;4、制造成本较高,约为2.0元/Wh以上。铅蓄电池成本低于0.5元/Wh,安全性优异,循环寿命500次以上,但其能量密度较低,约为30-40Wh/kg。充电接收能力差,并且铅酸电池存在大电流充放电寿命短的问题,这些都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申请公布号为CN10509826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铅锂杂交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所述正极采用锂离子正极材料,所述负极包括铅和硫酸铅,所述电解液包括硫酸锂、活性剂、溶剂,提出一种铅锂杂交电池,以铅酸电池负极Pb/PbSO4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混成杂交的无酸型可充式电池。电液使用硫酸锂的中性溶剂溶液,具有极好的电化学特性。有望减少全球铅耗量50%,因而降低成本。这种电池提高了比能,比铅酸电池高近3倍,寿命延长2-3倍,是目前铅酸电池一次颠覆性突破。这种电池同时也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大胆尝试,采用金属负极铅代替安全性差的金属锂,对锂离子电池负极合金化、金属化的一种推进。申请公布号为CN10465937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酸铅锂二次电池负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以铝片或铜片为集流体,PbSO4为负极活性物质,PTFE为粘结剂、乙炔黑为导电剂,制成负极板,配以原锂离子电池LiCoO2正极板为正极,玻璃纤维为隔板,中性的Li2SO4为电解液,组装成无酸铅锂二次电池,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铅酸电池中75%铅的使用量,去除了硫酸电解液,有利于保护环境。上述混合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负极产生硫酸根离子,正极产生氧自由基,采用常规的集流体,很容易腐蚀。经试验检测,一般在2次充放电循环后,泡沫镍、不锈钢等不耐硫酸的材料均会被严重腐蚀,从而导致电池寿命终止。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锂离子混合电池,正极采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采用铅蓄电池负极材料,以玻璃纤维为隔板,硫酸锂水溶液为电解液,制备混合电池。该电池安全性优异,成本略高于铅蓄电池,显著低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一种水系锂离子混合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由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组成,所述负极片由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组成,所述正极集流体经镀铅锡合金处理;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硫酸铅80-90%、硫酸钡0.05-0.15%、粘结剂2-10%、导电剂1-10%、有机膨胀剂0.1-0.5%。本发明采用的正极集流体经镀铅锡合金处理,有效提高集流体的耐腐蚀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正极集流体上镀层的厚度为0.1-5μm。厚度太薄,腐蚀过程可能在镀层微孔中进行,抗腐蚀效果较差;镀层过后,成本显著增加。更为优选,厚度为1-2μm。作为优选,正极集流体的基材为铜箔、泡沫碳、泡沫镍或不锈钢网。更为优选,基材为泡沫碳或泡沫镍,泡沫材料便于涂覆,且活性物质的负载量更高,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强度更好。作为优选,负极集流体的基材为泡沫碳、泡沫镍或不锈钢网。将负极活性物质涂覆在多孔材料上,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显著提高。本发明中正、负极活性物质中采用的粘结剂可选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剂为乙炔黑、炭黑、活性炭、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活性物质中添加的粘结剂过少,则结合力弱;添加的导电剂少,则导电性差,过多则能量密度降低,且析气量加大。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锂盐80-90%、粘结剂2-10%、导电剂1-10%。所述锂盐为锰酸锂、钴酸锂或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锂盐为锰酸锂,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导电剂为乙炔黑,三者的含量分别为85%、5%、10%。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添加硫酸铅和硫酸钡,由于硫酸钡与硫酸铅为同晶系,加入后硫酸钡可作为硫酸铅结晶的晶核,促使硫酸铅形成细小颗粒,便于充电反应。作为优选,所述硫酸铅和硫酸钡的粒度小于250目。粒径小,利于加快充电反应速度。如粒径过大,硫酸铅晶体内部将很难充电转化为绒状铅。负极活性物质中添加有机膨胀剂,可显著改善混合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所述有机膨胀剂为木质素、木素磺酸盐、腐植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导电剂为乙炔黑,有机膨胀剂为腐植酸;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硫酸铅86.4%、硫酸钡0.10%、聚偏氟乙烯5%、乙炔黑8%、腐植酸0.5%。腐殖酸作为膨胀剂,防止硫酸铅充电形成的绒状铅团聚,保证其活性,可提高放电性能,尤其是低温下的放电性能。研究表明,本发明负极片中添加腐植酸,-15℃条件下的电池容量可达常温容量的80%以上。所述镀铅锡合金处理为:(1)除油:将正极集流体基材置于60-75℃、浓度为3.5M的NaOH溶液中浸泡45-60min,再依次用60-75℃的水、二次蒸馏水冲洗;(2)刻蚀:将除油后的基材置于37%HCl溶液中浸泡15-30min,再用水冲洗干净;(3)电化学沉积;经过上述处理的基材置于含铅锡的电镀液中进行电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的条件: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为50-200A/m2,时间为0.5-2h。所述电镀液的组分包括:乙酸铅50-60g/L、焦磷酸钾220g/L、硫酸亚锡10-30g/L、对苯二酚1-5g/L。作为优选,在电化学沉积过程中,对电镀液进行电磁搅拌或搅拌桨搅拌,搅拌间隔时间为15-30min。所述混合电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正极片的制备;按照正极片配比称量配方组分,干混5-15min,依据正极片组分总量,按照1:1.2-1.6的比例加入NMP溶剂,湿混5-15min,混合均匀后,将膏状正极活性物质均匀涂覆于镀铅锡合金处理后的正极集流体上,涂膏量为0.1-0.5g/cm2。涂膏完成后,将极片放入80℃真空干燥箱干燥3h,然后,对正极片施加10-15MPa压力,保压5-10min,再放入120℃真空干燥箱干燥5h以上,至正极活性物质完全干燥。(2)负极片的制备:按照负极片配比称量配方组分,干混5-15min,依据负极片组分总量,按照1:1.2-1.6的比例加入NMP溶剂,湿混5-15min,混合均匀后,将膏状负极活性物质均匀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上,涂膏量为0.1-0.5g/cm2。涂膏完成后,将极片放入80℃真空干燥箱干燥3h,然后,对负极片施加10-15MPa压力,保压5-10min,再放入120℃真空干燥箱干燥5h以上,至负极活性物质完全干燥。(3)混合电池的制备;将制备完成的正、负极片,按照负极片、隔板、正极片、隔板的顺序放置,采用卷绕机进行卷绕,卷绕完成后,装入电池壳体,密封,真空注液,化成,混合电池制备完成。混合电池的隔板采用0.1-0.5mm厚度的AGM隔板;注入电解液为0.2-0.6mol/L的硫酸锂水溶液。上述制备工艺中,控制NMP溶剂的添加量为活性物质的1.2-1.6倍,若过多,成本增加,且形成的膏很稀,不利于涂覆,量少,将会造成活性物质分散不均匀,且不易涂覆。所述的涂膏量为活性物质的质量。本发明在涂膏结束后,先采用较低温度(80℃)干燥至无液体渗出,再压片,然后升温至120℃使其完全干燥。相较先完全干燥再压片的制片工艺,本发明工艺增加了活性物质与集流板之间的结合强度。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混合电池正极采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采用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70Wh/kg以上,约为铅蓄电池的2倍,循环寿命高于1000次,成本约为0.6元/Wh,略高于铅蓄电池,显著低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且安全性优异。(2)本发明正极集流体采用镀铅锡合金处理,可显著改善混合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集流体的腐蚀情况。(3)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本发明电池成本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能优异。(4)与铅蓄电池相比,本发明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高,循环寿命显著延长,且用铅量显著减少,低于铅蓄电池用铅量的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1、正极集流体的处理取作为正极集流体的泡沫镍材料,在60℃、浓度为3.5M的NaOH溶液中浸泡60分钟,然后用60℃水冲洗1分钟,再用二次水冲洗干净;把除油后的材料在37%HCl溶液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室温水冲洗干净,立即进行电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镀液具体配方为:乙酸铅60g/L、焦磷酸钾220g/L、硫酸亚锡30g/L、TP-25g/L。电化学沉积条件为:温度为25℃,电流密度为200A/m2,沉积时间为0.5小时。沉积过程中,电磁间歇性搅拌,搅拌间隔时间为15min。2、正极片的制备(1)正极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锰酸锂85%、PVDF粘结剂5%、乙炔黑导电剂10%。(2)正极片制备按照正极片配比称量配方组分,球磨法干混10min,依据正极片组分总量,按照1:1.5的比例加入NMP溶剂,湿混10min,混合均匀后,将膏状正极活性物质均匀涂覆于镀铅锡合金处理后的正极集流体上,涂膏量为0.2g/cm2。涂膏完成后,将极片放入80℃真空干燥箱干燥3h,然后,对正极片施加15MPa压力,保压5min,再放入120℃真空干燥箱干燥5h以上,至正极活性物质完全干燥。3、负极片的制备(1)负极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硫酸铅86.4%、硫酸钡0.10%、PVDF粘结剂5%、乙炔黑导电剂8%、腐殖酸0.50%。(2)负极片制备按照负极片配比称量配方组分,球磨法干混10min,依据负极片组分总量,按照1:1.3的比例加入NMP溶剂,湿混10min.混合均匀后,将膏状负极活性物质均匀涂覆于负极集流体(泡沫镍)上,涂膏量为0.3g/cm2。涂膏完成后,将极片放入80℃真空干燥箱干燥3h,然后,对负极片施加15MPa压力,保压5min,再放入120℃真空干燥箱干燥5h以上,至负极活性物质完全干燥。4、混合电池制备将制备完成的正、负极片,采用0.2mm厚度的AGM隔板,按照负极片、隔板、正极片、隔板的顺序放置,采用卷绕机进行卷绕,卷绕完成后,装入电池壳体,密封,真空注入0.5mol/L的硫酸锂水溶液,化成,混合电池制备完成。5、混合电池性能检测电池循环寿命测试采用100%DOD,常温下进行。结果如表1所示。表1合金循环寿命(次)能量密度(Wh/kg)价格(元/Wh)铅蓄电池658320.55锂离子电池12801401.60实施例11352750.65上述对照中,铅蓄电池为市售2V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为单体锰酸锂正极电池。价格依据市场售价估算值。对比例1正极集流体未经镀铅锡处理,其他正、负极片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检测结果显示,对比例1制备的混合电池的循环寿命仅为5次。分析原因,虽然混合电池采用中性电解液,但在充电过程中,水会发生一定程度分解,产生氧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不采用镀铅锡处理,常规材料快速被腐蚀,使电池失效。对比例2负极活性物质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硫酸铅86.9%、硫酸钡0.10%、PVDF粘结剂5%、乙炔黑导电剂8%;其他同实施例1。参照《GB/T22199-2008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标准方法检测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混合电池在-15℃条件下的电池容量。结果显示,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电池-15℃条件下的电池容量达到常温(25±5℃)容量的80%以上,而对比例2的低温容量低于常温容量的50%。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