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03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具体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电子以及电子设备需求的剧增,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器件等各种平板显示器的功能同时也继续迅速发展。在传统的平板显示装置中,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可以显示可见光内所有领域的光的优点.高亮度及低工作电压特性,高对比度,工序简单,对环境的污染度较低,高响应速度,视角无限制,并在低温下也可稳定工作,驱动电路的制作及设计较容易等优点。而从工艺效率性方面,稳定性方面以及大面积化机能性方面等显示出的一个一个的优点的非结晶或N-沟道多晶硅和P 沟道多晶硅相比,薄膜晶体管用有源层的主流形成的盖然性很高。因此作为引领下一代的平板显示装置备受瞩目。

而现在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前面的薄膜晶体管通过自己的有源层使用P-沟道多晶硅,光线沿基板方向放出时,对应光线没有其他问题可以看到正常的出光状态。但是,与此相反,薄膜晶体管通过自己的有源层使用非晶硅或N-沟道多晶硅,光线沿封装容器方向放出的时候, 由于对应光线无法避开吸湿剂导致无法看到正常的出光状态。因此在开发新的产品中必需克服传统中无法看到正常的出光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传统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生产中无法看到正常的出光状态的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层、固定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的基板和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外部的封装容器,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封装容器底部,所述基板通过粘接剂密封封装;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包括阴极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阳极电极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固定在所述阴极电极层和所述阳极电极层之间,所述阴极电极层贴敷在所述基板的顶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是外部安装有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阴极电极层和所述阳极电极层;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和薄膜晶体管的外周安装有若干吸湿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中的电子穿过电子传输层流入所述发光层,所述空穴注入层中的空穴依次通过所述空穴传输层进入所述发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剂为透明的有机薄膜结构,所述吸湿剂厚度在100A~20000A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是由玻璃材质制成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的有源层采用非晶硅,有源层为沟道形成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剂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剂安装在所述封装容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剂安装在所述封装容器和所述基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剂通过掩模板蒸镀。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不仅具备片式封装容器,而且具有表型封装容器,可广泛地发挥原有的有用效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改进吸湿剂的位置,将吸湿剂放置在有机电致发光层的外侧,从有机电致发光层放射出的光线沿基板方向放出的情况,不管是薄膜晶体管通过自己的有源层采用非晶硅还是N-沟道多晶硅,有机电致发光层放出的光线沿封装容器方向放出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可以很容易的解决掉光线因吸湿剂导致的出光障碍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横截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层横截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横截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封装容器;3、基板;4、有机电致发光层;41、阴极电极层;42、电子注入层;43、电子传输层;44、发光层;45、空穴传输层;46、空穴注入层;47、有机发光层;48、阳极电极层;5、吸湿剂;6、薄膜晶体管;7、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层4、固定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基板3和有机电致发光层4外部的封装容器2,基板3设置在封装容器2底部,基板3通过粘接剂7密封封装;有机电致发光层4包括阴极电极层41、有机发光层47和阳极电极层48;有机发光层47固定在阴极电极层41和阳极电极层48之间,阴极电极层41贴敷在基板3的顶部,有机电致发光层4是外部安装有薄膜晶体管6,薄膜晶体管6电连接阴极电极层41和阳极电极层48;有机电致发光层4和薄膜晶体管6的外周安装有若干吸湿剂5。

进一步地,有机发光层47包括电子注入层42、电子传输层43、发光层44、空穴传输层45和空穴注入层46;电子注入层42中的电子穿过电子传输层43流入发光层44,空穴注入层46中的空穴依次通过空穴传输层45进入发光层44,吸湿剂5为透明的有机薄膜结构,吸湿剂5厚度在100A~20000A之间,基板3是由玻璃材质制成的,薄膜晶体管6上的有源层采用非晶硅,有源层为沟道形成层。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是基板3上形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层4和为密封密封基板3的封装容器2,防止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外部吸收不纯物,在基板3或封装容器2中至少一面上设置吸湿剂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层4和固定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玻璃材质的基板3,例如,玻璃,塑料等材料,将粘接剂7放在其间,将基板3密封封装,基板3并和封装容器2调整后组合在一起,用于保护有机电致发光层4与氧气、水分等的外部杂质隔绝。这些有机发光发光层4的外部安装有选择性的控制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动作的薄膜晶体管6,在本申请文中将开关薄膜晶体管6和驱动薄膜晶体管6等元件未一一添加安置,因为这样的薄膜晶体管6是被装在每个像素上的,每个基板3上有很多个像素,所以被省略是很正常的事情。此种情况,薄膜晶体管6上的有源层采用非晶硅,有源层为沟道形成层,使用自己的有源层使用将工序效率性和大面积化的优点一一显示出来。

有机电致发光层4中的阴极电极层41,由反射率高的金属层形成,以发挥其扫描电极的作用,阳极电极层48由如铟-锡-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或铟-锡-锌-氧化物等透明材料制成,使其发挥数据电极的作用。薄膜晶体管6的动作由有机电致发光层4上的阴极电极层41及阳极电极层48上有选择性地施加驱动电压及电流,电子注入层42内的电子和空穴注入层46内的空穴经过电子传输层43及空穴传输层45,向发光层44内流入。发光层44内是电子和空穴结合产生的能量,这样形成发光层44的荧光物质,最后发光层44向封装容器2上放射光线。

如本实用新型的吸湿剂5所希望的,化学气相蒸镀,离子化学气相蒸镀,溅射,蒸发蒸镀,原子层沉积成膜,原子层蒸镀等类似的多种薄膜蒸镀,形成后,形成相互独立的很多个图形。此时,吸湿剂5像氧化钡或氧化钙等的碱性金属氧化物材质形成,维持大概100A~20000A的厚度,自然地形成透明的有机薄膜结构,而原有的吸湿剂5的厚度为50000A厚,且不透明的结构。如前面设计到的,本发明的吸湿剂5与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有效发光领域A无关,因为选择在对应的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外部稳定的结构,所以本发明在实现环境下,薄膜晶体管6通过自己的有源层采用非晶硅,光线即使沿封装容器2方向放出,适当的光线没有其他的障碍物,可以自然地看到正常的出光状态。最后生产者方面和传统不同,不用再很复杂地考虑因吸湿剂5的光线妨碍出光的问题,也可以较容易地通过薄膜晶体管用有源层(沟道形成层) 采用具有工艺效率性方面,稳定性方面,大面积化方面等优点的非晶硅或N-沟道多晶硅。

实施例2:如图3-5所示,本发明的吸湿剂5因情况不同脱离基板3,可以装置在封装容器2 上。这种情况吸湿剂5和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有效发光领域A无关,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外部上选择稳定的对应位置。吸湿剂的位置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改进,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情况下,当然,从有机电致发光的光的发光层4射出的光,吸湿剂5没有任何有害的干扰,生产商将能够正常输出,对于封装容器2 上的干扰对于吸湿剂5的位置是没有必要去考虑的,天然的无定形硅或N-沟道多晶硅,有机电致发光层放出的光线沿封装容器2的方向放出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可以很容易的解决掉光线因吸湿剂导致的出光障碍问题。

就算是在这样不同类型的改进吸湿剂位置的情况下,有机电致发光层4放射出的光线同前面提到的情况一样,因吸湿剂5的不必要的妨碍问题,可以沿封装容器2方向正常放出,最终没有生产者方面上吸湿剂5有关的不必要的顾虑,也可以自然的拥有前面的非晶硅(或N-沟道多晶硅)优点。在另一方面,吸湿剂5可以将基板3及封装容器2上一起安装.这种情况下也各吸湿剂5与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有效发光区域A无关,稳定地选取有机电致发光层4外部的位置。吸湿剂5,在基板3和包装容器2放置在一起的情况,生产者因吸湿剂5的一系列的杂质吸收效果和吸湿剂5是成正比的增加,可以灵活获得被提高的优点。在这样不同类型的改进吸湿剂5位置的情况下,有机电致发光层4放射出的光线同前面提到的情况一样,因为吸湿剂5的没有妨碍,可以沿封装容器2方向正常放出。本发明的吸湿剂5根据前面各薄膜蒸镀法通过掩模板形蒸镀膜后,可以形成基板3的部分,除有机电致发光层4以外的部分,可以选择性地封盖面相薄膜成像。

当然,这样的多种类型的形态改变情况下,各吸湿剂5和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有效领域A无关,因为稳定地固守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外侧位置结构,从有机电致发光层4放出的光线和前面涉及到的各情况一样,没有因吸湿剂5导致的不必要的妨碍问题,可以从封装容器2方向正常出光。最终生产者方面不用去考虑吸湿剂(50)的问题,可以很自然的拥有前面的非晶硅(或N-沟道多晶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不仅具备片式封装容器2,而且具有表型封装容器2,可广泛地发挥原有的有用效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改进吸湿剂5的位置,将吸湿剂5放置在有机电致发光层4的外侧,从有机电致发光层47放射出的光线沿基板3方向放出的情况,不管是薄膜晶体管6通过自己的有源层采用非晶硅还是N-沟道多晶硅,有机电致发光层放出的光线沿封装容器2方向放出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可以很容易的解决掉光线因吸湿剂5导致的出光障碍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