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用于3d集成电路的衬底背部连结件的闩锁抑制和衬底噪声耦合降低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9386阅读:来源:国知局
1构成)示出了可W用于制造诸如图4中示出的3D集成电路 的示例工艺流程。
[0023] 图6示出并入本发明的特征的说明性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的简化表示。
[0024] 图7是可W用于实施并入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软件的计算机系统710的简化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的描述被呈现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并使用本发明,并且在特定应 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被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本文中所限定的一般原理可W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发明不旨在限制为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在 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0026] 图4是图示了并入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3D集成电路结构410的有关特征的截面 图。该附图w及本文中的所有附图都不是按比例的。仅示出了结构的小部分,并且应该理 解的是,典型的各巧片大得多(横向上)并且包括很多更多特征。另外,图4仅示出了 3D 结构410的两个竖直相邻的巧片;巧片412和下方相邻的巧片414。典型的3D1C可W包括 进一步在上方和/或下方的另外的巧片,所有巧片都在固定的结构中彼此平行地定向。在 本文中描述了巧片412的有关特征,并且在本文中仅描述了巧片414的一些特征。应该理 解的是,巧片414可W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巧片412类似地构造,但不是必须的。
[0027]巧片412包括轻渗杂P-衬底416,在其上形成有所有特征。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 在衬底"中"或"上"的特征的形成之间没有进行区分,并且两个术语在本文中可W互换地 使用。在图示实施例中仅大约50微米厚的巧片412包括NMOS晶体管418和PMOS晶体管 420。NMOS晶体管418包括由沟道区域426横向地分开的两个化扩散422和424。栅极堆 叠428形成在沟道区域426上方。PMOS晶体管420形成在N阱扩散430内,并且包括由沟 道区域436横向地分开的两个P+扩散432和434。栅极堆叠438形成在沟道区域436上 方。巧片还包括形成在N阱430中的重渗杂化接触焊盘435,W及直接形成在P-衬底416 中的重渗杂P+接触焊盘425。
[002引在图4的图示中,巧片412还包括两个娃通孔(TSV) 440和442。该些过孔从顶侧表 面444至背侧表面446完全穿过巧片416延伸。如在本文中使用的,"顶侧"表面和"背侧" 表面是巧片的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如果巧片被上下翻转,则标有顶侧表 面的表面保持为顶侧表面并且标有背侧表面的表面保持为背侧表面。另外,术语顶侧和背 侧还指示出相对于晶片的方向。也就是,说成位于晶片的"背侧上"的层并不需要一定紧邻 背侧表面布置,只要其在远离晶片本体的方向上设置于背侧表面之外即可。例如,在图4的 图示中,氧化物层458和RDL导体464两者均可W被描述为在晶片的"背侧上",并且RDL导 体464也可W被描述为在氧化物层458的"背侧上"。
[0029] 图4中的TSV440和442被用诸如铜或TiW等的导电材料填充W分别形成导体 450和451,并且用诸如Si〇2448等的绝缘材料加衬W使导体与衬底隔离。在衬底416的顶 侧表面444并且在栅极堆叠428、438的上方形成有例如由氧化物制成的电介质层452。在 电介质层452中形成过孔(通孔)。过孔被用诸如侣等的传导性材料454填充,并且在顶 部形成第一金属层Ml导体。注意,尽管图4的图示仅示出了一个金属层M1,但应该理解的 是,典型的巧片也可W具有形成在Ml上方的数个更多金属层,每个都通过与电介质452类 似的电介质与下方相邻的层隔离。
[0030] 在图4中可W看出,Ml传导性节段中的一个通过过孔454C被电连接至TSV导体 451的顶侧端。Ml传导性节段中的另一个通过各自的过孔454A和454B将TSV导体450的 衬底顶侧端电连接至P+接触焊盘425。在另一实施例中,TSV导体450的衬底顶侧端到P+ 接触焊盘425的连接而可W在不同金属层中进行,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横穿一个W 上层的金属的传导性路径进行。
[0031] 在背侧表面446上,巧片412包括电介质层458 (如氧化物),并且在电介质层458 的背侧上的是RDL(再分布层)导体,RDL导体用于使功率和信号路由至用于与下方相邻的 巧片进行接触的期望的横向位置。示出了一个RDL导体464,应该理解的是,典型地另外有 更多RDL导体。RDL464通过在穿过电介质层458的过孔462中的传导性材料被连接至TSV 导体451的背侧端。作为典型的,过孔462中的传导性材料比TSV442中的导体451显著 地更窄,并且在背侧表面446上仅与导体451进行电接触。
[0032] 在图4中还可W看出,没有畑L导体被连接至TSV导体450的背侧端。而是,过 孔460相对于TSV440偏移,使得其内部的传导性材料466与TSV导体450的背侧端W及 衬底416自身的背侧表面446两者都进行电接触。因为该连接W及通过金属层传导性节段 456在衬底416的顶侧上的连接,可W看出,在图4的结构中,顶侧表面444上的P+接触焊 盘425被连接至衬底416的背侧表面446,由此绕过了具有低电阻路径的衬底电阻Rs并且 有效地抑制了锁定(lockup)状况。更特别地,TSV导体450具有连接至衬底416顶侧表面 444上的点的顶侧端,并且具有连接至衬底416背侧表面446上的点的背侧端。
[0033] TSV导体450的顶侧端实际上被连接至衬底416的顶侧表面444上的整个表面区 域427,但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该样的点。类似地, TSV导体的背侧端实际上被连接至衬底416的背侧表面446上的整个表面区域467,但如在 本文中所使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该样的点。此外,尽管图4中图示的 巧片412的部分仅示出了W该方式连接的一个TSV导体450,但应该理解的是,优选地巧片 将包含遍及巧片的横向区域散布的大量该样的导体。
[0034] 如所提到的图4中的巧片414在3D1C410中在下方与巧片412相邻。巧片414 包括上层导体468,上层导体468通过各种电介质层中的过孔被连接至下方的电路或器件 特征。上层导体468通过诸如470等的凸块接触被连接至上方相邻的巧片412上的电路。 从巧片414上的器件特征(未示出)至巧片412上的器件特征的导电路径由穿过巧片414 的衬底472的顶侧上的过孔并且被沿着各种金属层路由的的导体通过诸如470等的凸块接 触、沿着上方相邻的巧片412的背侧上的诸如464等的畑L传导性节段、通过诸如462等的 过孔和诸如451等的TSV导体至巧片412的顶侧、并接着通过穿过了衬底416的顶侧上的 过孔并被沿着金属层路由至巧片412上的器件特征的导体而形成。
[00巧]下方相邻的巧片414通过任何各种机制被机械地附接至巧片412,如,通过电介质 粘合剂,或者通过单独的支架结构,或者甚至通过凸块接触470的机械和粘合性质。其它机 制对于读者是显而易见的。
[0036] TSV导体450未连接至下方相邻的巧片414上的任何(与所有都绝缘)导体或器 件特征。优选但不是必需地,该通过将TSV导体450的背侧端不连接至任何RDL传导性节 段(使TSV导体450的背侧端与所有RDL传导性节段绝缘)来实现。在图4的实施例中,通 过用传导性材料466不完全填充过孔460来避免与任何RDL传导性节段的连接。过孔460 的剩余的深度可W用电介质或用纯化材料或空气来填充。在其它实施例中,传导性材料466 可与过孔462中的传导性材料相同的方式填充过孔460,但任何RDL材料都被W使得 避开TSV460的横向位置该样的图案简单地蚀刻。为了使TSV导体450与下方相邻的巧片 414上的任何器件特征都绝缘,很多其它机制对于读者是显而易见的。
[0037] 图5 (由图5A至图51构成)图示了可W用于制造诸如410等的3D集成电路的示 例工艺流程。应该理解的是,步骤中的很多都可W被组合、部分地或完全地与其它步骤同时 进行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W不同的次序进行。在一些情况下,如读者将理解的,如 果仅进行了某些其它改变则步骤的重新布置也将获得同样的结果。在其它情况下,如读者 将理解的,如果仅满足某些条件则步骤的重新布置将获得相同的结果。此外,应该理解的是 在本文中描述的制造流程仅提到了与理解本发明有关的步骤,并且应该理解的是需要读者 所熟知的大量附加制造步骤来开发一种工作器件。
[003引参见图5A,最初,提供包括了衬底416的轻渗杂P型晶片。该晶片例如可W是在 500微米厚的数量级上。晶片典型地用整个轻P型渗杂制成,并W那样的方式到达巧片制 造商。在晶片上形成了器件和互连之后,通常将晶片切片切块")成单个的裸片或巧片。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晶片和衬底是类似的,而除了 "晶片"是指提供给代工厂(fab) 的整个切片,但"衬底"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