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922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电连接器,又被称为电路连接器,是用于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流或者信号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大多数成对使用的,分别为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与导线连接,板端连接器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插接连接,从实现印刷电路板与导线连接。但是每次都配置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两个电连接器,成本比较高,另外,同时安装两个连接器,也增加安装工艺难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能够方便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连接的导线的排布,并且通过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夹持部夹持在印刷电路板的导通区上,实现电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固定并且夹持部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导通区接触连接,无需要在印刷电路板配置一个与该电连接器相插接连接的连接器组件,节省材料成本,并且简化安装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固定部;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固定于绝缘本体,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延伸得到的夹持部以及自基部另一端延伸得到的线端部,所述线端部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并且所述线端部突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部分设置有线端开口和刺破部。
[0006]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线端部突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弯折;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线端部突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弯折。
[0007]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的弯折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的形状为U形。
[0008]其中,所述固定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或第二导电端子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
[0009]其中,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固定导线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供导线穿过的固定孑L。
[0010]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弹性部和变形槽,所述弹性部位于收容空间与变形槽之间。
[0011]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防呆部,所述防呆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并且所述防呆部的前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突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数个电连接器和导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并排固定于绝缘本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延伸得到的夹持部以及自基部另一端延伸得到的线端部,所述线端部设置有线端开口和刺破部;所述导线固定于固定部、第一导电端子的线端开口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线端开口中,相邻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同一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未连接。
[0013]其中,所述固定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并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或第二导电端子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的弯折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的形状为U形。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数个电连接器、导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并排固定于绝缘本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延伸得到的夹持部以及自基部另一端延伸得到的线端部,所述线端部设置有线端开口和刺破部;所述导线固定于固定部、第一导电端子的线端开口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线端开口中,相邻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同一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未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导通区、元器件和连接电路,所述连接电路分别与导通区和元器件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夹持部均夹持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导通区,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通过导通区、元器件和连接电路连接,所述数个电连接器之间通过印刷电路板连接。
[0015]其中,所述固定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并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的弯折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的形状为U形。
[0016]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弹性部和变形槽,弹性部位于收容空间与变形槽之间。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绝缘本体的后端设置固定部,以及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线端部部分突出于绝缘本体,并且线端部突出于绝缘本体的部分设置有线端开口,通过固定部和线端开口固定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连接的导线,方便导线的排布;另外,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夹持部夹持印刷电路板,实现电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固定,印刷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电路,在夹持部夹持印刷电路板时夹持部与连接电路接触连接,无需要在印刷电路板配置一个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与连接电路连接后,再通过连接器组件与电连接器插接连接,节省连接器组件,从而节省材料成本,并且简化了安装工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导线将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串接连接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方式中夹持部夹持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导通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