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14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传感器66检测到由第三链轮63输送的载带900的前头时,第一伺服电动机22及第二伺服电动机23使链轮61?64间歇地旋转元件间距P1(图2所示)量。当形成于载带900的前头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二卡合突起62a卡合时,通过第二链轮62而将载带900向带剥离单元70输送,通过带剥离单元70从载带900将盖带902剥离。并且,当形成于载带900的前头的卡合孔901b与第一卡合突起61a卡合时,通过第一链轮61将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依次定位于供给位置21a并进行供给。
[0076]在输送中的载带900即输送带910由供料器21输送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输送带910按压抵接部31a,止动部件31克服弹簧36的作用力向停止部31c接近轨道38的方向摆动,而止动部件31的后下端与输送带910的上表面接触。
[0077]作业者将待机的载带900即待机带920插入到插入凹部32a与输送带910之间。然后,由于止动部件31的后下端与输送带910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待机带920的如端与止动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待机带920向下游的输送被阻止,待机带920在输送带910的上方待机。
[0078]待机带920被上游侧按压部件32按压于输送带910。因此,防止了待机带920的前端从输送带910的浮起,防止了待机带920的前端进入上游侧按压部件32的前端与止动部件31的后端之间。
[0079]另外,输送带910卷绕于前方侧的带盘810。另外,待机带920卷绕于后方侧的带盘820。
[0080]如图6所示,当输送带910的后端被输送至比待机带920的前端更靠下游侧的位置时,成为待机带920载置在轨道38上的状态,形成于待机带920的前头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四卡合突起64a卡合。并且,由第四链轮64送给的载带900的前端从进入部33b向按压部33d的下方进入。并且,当形成于载带900的前头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三卡合突起63a卡合时,通过第三链轮63将载带900向第二链轮62输送,如上所述输送至供给位置21a。
[0081 ]当作为待机带920的载带900的前端按压抵接部31a时,止动部件31克服弹簧36的作用力而向停止部31c接近轨道38的上表面的方向摆动,止动部件31的后下端与新的输送带910 (旧待机带920)抵接。
[0082]作业者将输送带910被全部送给的使用完的带盘810从带盘保持部50除去,并将新的卷绕有待机带920的带盘820保持于带盘保持部50。并且,作业者将新的待机带920的前端插入到插入凹部32a与输送带910之间,来安设新的待机带920。如上所述,止动部件31的后下端与新的输送带910抵接,因此新的待机带920的前端与止动部件31的停止部31c抵接,阻止待机带920向下游的输送,待机带920在输送带910的上方待机。
[0083](带剥离单元)
[0084]接下来,使用图7?图14,对带剥离单元7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供料器21的前端部,用于将输送到元件供给位置21a的载带900的盖带902剥离的带剥离单元70以可拆装的方式紧贴于供料器主体21b。
[0085]带剥离单元70对应于载带900的种类而准备有多个种类,与装配于供料器21的载带900的种类对应的带剥离单元70安装于供料器主体21b。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准备有三种带剥离单元70A、70B、70C。
[0086]如图8?图11所示,带剥离单元70具有由向下开放的截面“二”字形构成的单元主体71,单元主体71的两侧壁71a、71b的前后通过螺丝等紧固单元而固定于供料器主体21b的两侧面,在两侧壁71a、71b之间对载带900进行引导。在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在包含元件供给位置21a的预定位置形成切口部71cl,而从载带900的收纳部901a取出元件。
[0087]在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将载带900的盖带902剥离的前端具有锐利的刀尖72a的板状的刀具部件72以覆盖切口部71cl的方式紧贴于载带900的上方位置。刀具部件72的刀尖72a配置在与将两端粘接于载带900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卡合孔901b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并且,刀具部件72的刀尖72a通过载带900的输送,插入基带901与盖带902之间,保持盖带90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粘接状态,并将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剥离。
[0088]在此,如图13所示,多个种类的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的间距相同,但是收纳部901a及收纳于其的元件的大小不同。因此,封闭收纳部901a的盖带902的宽度尺寸也对应于收纳部901a的大小而互不相同,由刀具部件72的刀尖72a剥离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位置(粘接位置)按照载带900的种类而不同。
[0089]随之,如图13所示,刀具部件72的刀尖72a位置以对应于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配置在相对于载带900的中心分别离开了 dl、d2、d3量的位置。这样,刀具部件72的刀尖位置对应于多种带剥离单元70A、70B、70C的种类而分别配置在载带900的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
[0090]另外,抬起并折回剥离后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的板状的折回部件73以与载带90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的方式固定在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上。在盖带902的宽度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73a沿着载带900的输送方向以预定长度形成于折回部件73。折回部件73的倾斜面73a相对于刀具部件72沿盖带902的宽度方向突出。
[0091]折回部件73通过倾斜面73a将由刀具部件72的刀尖72a剥离后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逐渐抬起并折回,而使收纳有供给到元件供给位置21a的元件的收纳部901a的上表面开放(露出)。如图14所示,通过折回部件73的倾斜面73a而折回的盖带902被强制性地压入折回部件73与载带900(基带90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而维持收纳部901a的上表面的开放状态。
[0092]由此,不需要以往那样将盖带902折回并回收的格外的回收机构,能够将盖带902与载带900的基带901—体地回收。另外,图7中的74是用于一起回收载带900与盖带902的引导件,其固定在供料器主体21b的前端部。
[0093]在带剥离单元70的单元主体71的一方的侧壁71a的内侧形成有与载带900的种类对应的识别标记75,识别该识别标记75的识别传感器76安装在与一方的侧壁71a的内侧相向的供料器主体21 b的侧面上。
[0094]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如图12(A)?(C)所示,将具有黑白的色彩的代码沿着载带900的输送方向排列2列而构成识别标记75,通过由反射传感器构成的两个识别传感器76a、76b对该识别标记75进行识别。并且,由识别传感器76a、76b识别的2列的代码根据“白-白”、“白-黑”、“黑-白”来识别三种的带剥离单元70的种类。
[0095]在机外,通过操作员将与装配于供料器21的载带900的种类一致的上述结构的带剥离单元70安装于供料器主体21b。
[0096]安装有带剥离单元70(70A、70B、70C)的供料器21安设于元件供给部20,经由通信连接器80(参照图7)而从元件安装装置100的主体侧向供料器21侧供给电力,并将供料器ID等所需要的信息从供料器21侧传递至元件安装装置100的主体侧。由此,基于供料器21的序列ID,取得由装配于供料器21的载带900输送的元件的信息,并存储于元件安装装置100的控制装置200。同时,通过设于供料器21的识别传感器76(76a、76b)识别的带剥离单元70的种类的信息存储于元件安装装置100的控制装置200。
[0097]另外,在供料器主体21b上形成有表示供料器21的基准位置的供料器标记77。供料器标记77作为一例而形成在供料器21的前端上表面,在安装于供料器21的前端部的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及折回部件73上贯通有孔78,以使能够通过基板相机46从上方拍摄供料器标记77。
[0098]当在元件供给部20上安设供料器21时,控制装置200通过控制装置200的比较对照部200a将基于序列ID而取得的元件的信息与通过识别传感器76(76a、76b)识别的信息进行比较对照,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安装了与由供料器21输送的载带(元件)900不对应的种类的带剥离单元70的情况下,对操作员发出警告,催促带剥离单元70的更换。
[0099]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供料器主体21b的上表面设置显示部,在该显示部上显示基于比较对照部200a的比较对照结果。由此,操作员通过显示部的显示内容能够确认比较对照结果。
[0100](图像处理)
[0101]接下来,基于图15对供给元件的载带从第一载带切换为第二载带的情况下的控制装置200的图像处理进行说明。在切换了载带的情况下,为了修正载带各自的个体差异、链轮与载带的啮合引起的元件的偏离,在吸附第二载带的最初的元件之前进行图像处理,而使无论载带的个体差异等如何,都能够通过吸嘴高精度地吸附元件的中心位置。
[0102]在图15中,由作为检测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65检测先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