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氧烷混合物及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度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7795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氢气分压2bar为准;
[0051 ] 高纯氮:纯度99.999 %。
[0052]把这种硅氧烷混合物应用到聚合体系时,其使用量遵循下列原则:M(硅氧烷混合 物)/(M(硅氧烷混合物)+M(外给电子体))=10%至90%。
[0053] 实施例11
[0054] 按前述聚合实验,所选用的组分D为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四乙氧基硅烷 (TEOS)组成的混合物,其中TEOS占比60%,其加入量为:(M(PTES)+M(TEOS))/((M(PTES)+M (TE0S))+M(DDS))=50%,聚合结果见表 3。
[0055] 实施例12
[0056]与实施11相同的实施过程,除TEOS占比80%,聚合结果见表3。
[0057] 实施例13
[0058]与实施 11 相同的实施过程,加入量为:(M(PTES)+M(TE0S))/((M(PTES)+M(TE0S)) + M(DDS))=30%,聚合结果见表3。
[0059] 实施例14
[0060]与实施 11 相同的实施过程,加入量为:(M(PTES)+M(TE0S))/((M(PTES)+M(TE0S)) + M(DDS))=70%,聚合结果见表3。
[0061 ] 实施例15
[0062]与实施11相同的实施过程,除了氢气的通入量为4bar,聚合结果见表3。
[0063] 比较例1
[0064] 与实施11相同的实施过程,除了不添加含多硅氧基团的D组分外,聚合结果见表3。
[0065] 比较例2
[0066] 与实施11相同的实施过程,除了只使用PTES,且M(PTES)/(M(PTES)+M(DDS)) = 50%,聚合结果见表3。
[0067] 比较例3
[0068] 与实施11相同的实施过程,除了只使用TE0S,且M(TE0S)/(M(TE0S)+M(DDS)) = 50%,聚合结果见表3。
[0069] 比较例4
[0070]与实施 11 相同的实施过程,加入量为:(M(PTES)+M(TE0S))/((M(PTES)+M(TE0S)) + M(DDS))=5%,聚合结果见表3。
[0071] 比较例5
[0072]与实施 11 相同的实施过程,加入量为:(M(PTES)+M(TE0S))/((M(PTES)+M(TE0S)) + M(DDS))=95%,聚合结果见表3。
[0073] 通过表3可以看到,硅氧烷混合物中TEOS占比较高时,调控能力越强,但所制备的 聚丙烯等规度会降低,催化剂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PTES则调控能力较弱,活性也会 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能保持一定的等规度。加入硅氧烷混合物,不仅具有较强的调控能 力,所制备的聚丙烯等规度较高,也能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可以用于高流动聚丙烯的生产。
[0074] 综上所述,通过在制备高流动聚丙烯时加入硅氧烷混合物,避免了氢气的大量引 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硅氧烷混合物的加入延缓了催化剂催化活性的集中释放,延长 了催化剂的活性时间,降低了催化剂峰值聚合速率,但又不降低催化剂的总催化效率,也不 影响所制备的聚丙烯的性能,有利于小本体聚丙烯在制备高流动聚丙烯时的工艺控制。
[0075]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 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76] 表 1

【主权项】
1. 一种硅氧烷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四硅氧基化合物和三硅氧基化合物;其中: 四硅氧基化合物在硅氧烷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0%至7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烷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四硅 氧基化合物和三硅氧基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硅氧烷混合物。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氧烷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四硅氧基化合物为四丙氧基硅 烷或四丁氧基硅烷或四甲氧基硅烷或四乙氧基硅烷;或/和,三硅氧基化合物为苯基三乙氧 基硅烷或苯基三甲氧基硅烷。4.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氧烷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 将所需量的四硅氧基化合物和三硅氧基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硅氧烷混合物。5. -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硅氧烷混合物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 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将所需量的丙烯、催化剂和硅氧烷混合物加入聚合 反应器中,然后通入氢气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后经干燥得到聚丙烯。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与 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500至3000:0.05,丙烯与氢气的的质量比为2500至3000:0.3至0.5,硅 氧烷混合物的加入量为催化剂中给电子体的20%至80%;或/和,催化剂为Ziegler-Natta催 化剂;或/和,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C至72°C,聚合反应的压力为30bar至32bar,聚合反应时 间为2小时至3小时;或/和,干燥温度为80°C至82°C,干燥时间为23小时至24小时。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 反应器中加入丙烯、催化剂和硅氧烷混合物前,先排出聚合反应器内的氧气和水分。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出聚 合反应器内的氧气和水分的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用氮气吹扫聚合反应器,然后对经过氮 气吹扫后的聚合反应器抽真空,每次抽真空的时间为5分钟至7分钟,氮气吹扫和抽真空反 复进行4次至5次后,用20bar至21bar的氢气对聚合反应器查漏,当聚合反应器不漏气时,对 聚合反应器内依序抽真空和用丙烯气体吹扫。9.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聚合反应后先打开聚合反应器的放空阀门,让未反应完全的丙烯迅速气化并排出聚合反 应器,然后用氮气吹扫聚合反应器3次至4次,得到聚丙烯。
【专利摘要】<b>本发明涉及</b><b>石化工业中丙烯聚合</b><b>技术领域,是一种硅氧烷混合物及调控小本体聚丙烯工艺聚合速度的方法;该硅氧烷混合物原料包括四硅氧基化合物和三硅氧基化合物;其中:四硅氧基化合物在硅氧烷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0%至70%。本发明通过在</b><b>制备高流动聚丙烯时加入</b><b>硅氧烷混合物</b><b>,避免了氢气的大量引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b><b>硅氧烷混合物的加入</b><b>延缓了催化剂催化活性的集中释放,延长了催化剂的活性时间,降低了催化剂峰值聚合速率,但又不降低催化剂的总催化效率,也不影响所制备的聚丙烯的性能,有利于小本体聚丙烯在制备高流动聚丙烯时的工艺控制。</b>
【IPC分类】C08F2/38, C08F110/06
【公开号】CN105542038
【申请号】CN201510781656
【发明人】王晓刚, 雷华, 宋清山, 王嘉春, 薛巍, 黄新奎, 魏建东, 田拥军, 赵伟
【申请人】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