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1,2,3]噻二唑含氟衍生物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并[1,2,3]噻二唑含氟衍生物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几种苯并噻二唑含氟衍生物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新兴的重要农业研究领域,被认为是植物保护的新技术。因为人们已经发现,植物自身有一套完整的自我防卫系统,植物抗病激活剂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诱导植物自身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大部分诱导剂是无毒、低残留的植物保护产品,因此,这种环境友好型诱导剂的研究和开发将是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植物抗病激活剂(Plant elicitor)是近年来发展的,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一类新颖农药。传统杀菌剂须作用于相应的靶标才能发挥作用,植物防病激活剂自身并无明显的杀菌活性,但它却能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并且诱导产生的抗病性具有持效、广谱的特性,传统农药往往容易引起抗药性。植物抗病激活剂不会对病原菌产生选择性,不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可有效地防治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病虫害。BTH(S-甲基苯并[1,2,3]噻二唑_7_羧酸酯)是研究开发最成功的高效、广谱的植物抗病激活剂,可诱导植物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产生广谱的抗性,是由原汽巴-嘉基公司在开发磺酰脲除草剂时发现该药能激发植物产生SAR,随后由诺华(现先正达)公司商品化成功。近年来,含氟农药已经成为农药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基于氟元素的低极性、高亲脂性和高电负性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由于氟原子半径小,又具有较大的电负性,使含氟有机物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有较大的变化,同时含氟化合物不易受外界影响发生诱变, 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疏水性,对生物体各组织产生很好的渗透作用,促进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与传递,使生理作用进一步发生变化,所以许多含氟农药在性能上相对具有毒性低、生物活性高等特点。2002年,刘长令等介绍我国自主研究的含氟新农药氟吗啉,它主要用于防治霜霉属和疫霉属病害,尤其用于防治抗性病害。氟吗琳已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并已于1999 年商品化。2004年,程隆新等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含三氟甲基的三种重要的中间体及其延伸产物,第一种对氯三氟甲苯是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第一个含氟农药氟乐灵的中间体,它可以用来合成除草剂呋草酮,杀虫剂啶蜱脲等等。从上可以看出,含氟化合物具有有除草、杀虫、杀菌、抗病毒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中国专利(ZL 200610027833. 2)报道了苯噻二唑衍生物不仅可以作为植物细胞培养诱导剂,还可以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的用途。2010年本课题组在研究苯-1,2,3-噻二唑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中,发现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诱导活性。因此,本发明人引入并筛选了含氟元素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拓宽了氟元素在植物抗病激活剂领域的应用就成为本发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了一类新型苯并噻二唑含氟化合物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的活性效果, 并通过引入含氟量不同的醇、酚类化合物研究其对活性的影响。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苯并噻二唑含氟衍生物在植物抗病激活剂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提供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苯并噻二唑含氟衍生物
权利要求
1.式(I)所示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式(II)或(III)所示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是被3-10个氟原子取代的Cl-IO烷基, 条件是,R不是CH2CF3和CH2CF2CF3基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是被1-5个氟取代的苯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除氟取代基外,苯基上还含有1-3个选自 C1-C4 烷基、Cl、Br、I、NO2 和 OCH3 的取代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农药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物病害选自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赤霉病、黄瓜蔓枯病、黄瓜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晚疫病和玉米小斑病。
9.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0.一种作物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给予所述作物。
全文摘要
发明涉及式I所示苯并[1,2,3]噻二唑含氟衍生物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应用。针对植物抗病激活剂BTH,对其7-位的酯基进行了修饰,引入了各种含氟基团得到一系列苯并噻二唑衍生物。通过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研究,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对植物的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文档编号A01P3/00GK102532059SQ2011104530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徐玉芳, 朱维平, 李宝聚, 李鹏飞, 田振林, 石延霞, 赵振江, 钱旭红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