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768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稀少珍贵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稀少珍贵植物不能够适应环境,出现生存率低,甚至出现濒临灭绝的状态。因土壤养分不平衡时还容易出现缺素症、瘦弱苗,因育苗期气温不稳定导致幼苗遭受冷害冻害,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需要人工来培育稀少珍贵植物,使其能够给快速繁殖,对人类及环境创造价值。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因此,可在植物育苗时向其幼苗接种共生微生物,增强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其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物培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外植体灭菌方法:首先用流水冲洗蒴果20-35min,用洗衣粉水刷洗蒴果表面,用蒸馏水冲洗3-5遍,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3-5min,再用8%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10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3-6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S2、在无菌条件下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培养基表面;

S3、植物种子无菌萌发:基本培养基采用1/2M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L和琼脂粉6.5g/L;培养基在灭菌前添加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或有机物;

S4、培养基高温灭菌前调pH至5.5,120℃下灭菌10-30min,加入6-BA2+NAA0.3+30%蔗糖,置于光强1800-2500lx,光周期16h/8h,温度24-26℃的条件下培养;

S5、种胚形态及种胚突破种皮过程观察:接种剩余种子在NIKON ECLIPSE 55i光学显微镜10倍物镜下观察种子胚形态和发育状况,每个蒴果观察20个视野并统计数据,以有胚率表示,结果取平均值,有胚率=(有胚的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S6、植物的组培快繁:将种子无菌萌发诱导的原球茎及叶片切割后,原球茎纵切,叶片切割长度在0.35-0.6mm,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加入25毫升培养液,观察其诱导分化结果;

S7、将幼苗培育至成熟。

优选的,在S4中,加入琼脂或卡拉胶作芽的支撑物。

优选的,所述生长调节剂为摩西球囊霉或者赤霉素,该摩西球囊霉或者赤霉素的接种量为干重0.3-0.5g/ 颗种子或生根苗。

优选的,在S7中,向基质和幼苗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为5-15mL/10 株幼苗。

优选的,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碳链长度18-22 的直链脂肪酸,其不饱和键数量为2-6 个。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培养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摩西球囊霉或者赤霉素所培育的植物在幼苗期表现出优良的抗旱、抗冻、抗病害等抗逆特性,幼苗生长速度也有较大的提升;本发明向基质和幼苗喷洒多不饱和脂肪酸,经发明人验证,向基质和幼苗施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后,可大幅度地刺激幼苗生长,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幼苗抗冻、抗病害等抗逆特性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发明利用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最有效的快繁体系,节省培养基成分的用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培养时间短,提前5-8天节省光照成本,降低培养污染率,在3%左右,常规在8%左右,因培养的培养基设加有机物,减少成苗移栽及培养基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植物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外植体灭菌方法:首先用流水冲洗蒴果20min,用洗衣粉水刷洗蒴果表面,用蒸馏水冲洗3遍,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3min,再用8%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3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S2、在无菌条件下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培养基表面;

S3、植物种子无菌萌发:基本培养基采用1/2M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L和琼脂粉6.5g/L;培养基在灭菌前添加不同的摩西球囊霉,该摩西球囊霉的接种量为干重0.3g/ 颗种子或生根苗;

S4、培养基高温灭菌前调pH至5.5,120℃下灭菌10min,加入6-BA2+NAA0.3+30%蔗糖,置于光强1800lx,光周期16h/8h,温度24℃的条件下培养;加入琼脂或卡拉胶作芽的支撑物;

S5、种胚形态及种胚突破种皮过程观察:接种剩余种子在NIKON ECLIPSE 55i光学显微镜10倍物镜下观察种子胚形态和发育状况,每个蒴果观察20个视野并统计数据,以有胚率表示,结果取平均值,有胚率=(有胚的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S6、植物的组培快繁:将种子无菌萌发诱导的原球茎及叶片切割后,原球茎纵切,叶片切割长度在0.35mm,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加入25毫升培养液,观察其诱导分化结果;

S7、将幼苗培育至成熟,向基质和幼苗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为5mL/10 株幼苗,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碳链长度18-22 的直链脂肪酸,其不饱和键数量为2-6 个。

实施例2

一种植物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外植体灭菌方法:首先用流水冲洗蒴果30min,用洗衣粉水刷洗蒴果表面,用蒸馏水冲洗4遍,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4min,再用8%次氯酸钠溶液浸泡8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5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S2、在无菌条件下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培养基表面;

S3、植物种子无菌萌发:基本培养基采用1/2M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L和琼脂粉6.5g/L;培养基在灭菌前添加不同的摩西球囊霉,该摩西球囊霉的接种量为干重0.4g/ 颗种子或生根苗;

S4、培养基高温灭菌前调pH至5.5,120℃下灭菌25min,加入6-BA2+NAA0.3+30%蔗糖,置于光强2000lx,光周期16h/8h,温度25℃的条件下培养;加入琼脂或卡拉胶作芽的支撑物;

S5、种胚形态及种胚突破种皮过程观察:接种剩余种子在NIKON ECLIPSE 55i光学显微镜10倍物镜下观察种子胚形态和发育状况,每个蒴果观察20个视野并统计数据,以有胚率表示,结果取平均值,有胚率=(有胚的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S6、植物的组培快繁:将种子无菌萌发诱导的原球茎及叶片切割后,原球茎纵切,叶片切割长度在0.5mm,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加入25毫升培养液,观察其诱导分化结果;

S7、将幼苗培育至成熟,向基质和幼苗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为10mL/10 株幼苗,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碳链长度18-22 的直链脂肪酸,其不饱和键数量为2-6 个。

实施例3

一种植物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外植体灭菌方法:首先用流水冲洗蒴果35min,用洗衣粉水刷洗蒴果表面,用蒸馏水冲洗5遍,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5min,再用8%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6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S2、在无菌条件下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培养基表面;

S3、植物种子无菌萌发:基本培养基采用1/2M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L和琼脂粉6.5g/L;培养基在灭菌前添加不同的赤霉素,赤霉素的接种量为干重0.5g/ 颗种子或生根苗;

S4、培养基高温灭菌前调pH至5.5,120℃下灭菌30min,加入6-BA2+NAA0.3+30%蔗糖,置于光强2500lx,光周期16h/8h,温度26℃的条件下培养;加入琼脂或卡拉胶作芽的支撑物;

S5、种胚形态及种胚突破种皮过程观察:接种剩余种子在NIKON ECLIPSE 55i光学显微镜10倍物镜下观察种子胚形态和发育状况,每个蒴果观察20个视野并统计数据,以有胚率表示,结果取平均值,有胚率=(有胚的种子数/总种子数)×100%;

S6、植物的组培快繁:将种子无菌萌发诱导的原球茎及叶片切割后,原球茎纵切,叶片切割长度在0.6mm,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加入25毫升培养液,观察其诱导分化结果;

S7、将幼苗培育至成熟,向基质和幼苗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为15mL/10 株幼苗,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碳链长度18-22 的直链脂肪酸,其不饱和键数量为2-6 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培养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摩西球囊霉或者赤霉素所培育的植物在幼苗期表现出优良的抗旱、抗冻、抗病害等抗逆特性,幼苗生长速度也有较大的提升;本发明向基质和幼苗喷洒多不饱和脂肪酸,经发明人验证,向基质和幼苗施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后,可大幅度地刺激幼苗生长,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幼苗抗冻、抗病害等抗逆特性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发明节省培养基成分的用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培养时间短,提前5-8天节省光照成本,降低培养污染率,在3%左右,常规在8%左右,因培养的培养基设加有机物,减少成苗移栽及培养基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