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8621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锅底料,由如下原料制备:1~10重量份的龙眼肉;1~3重量份的芡实;1~5重量份的橘皮;1~5重量份的紫苏;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30~100重量份的狗骨;5~10重量份的菊花;2~10重量份的甘松;1~10重量份的香辛料;1~5重量份的豆豉末;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5~20重量份的大豆油;3~20重量份的辣椒;5~10重量份的鸡粉;1~5重量份的食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加入特定比例的芡实、橘皮、紫苏、筒子骨、狗骨、菊花、甘松、甘蔗汁和苹果汁,并且与其他原料相配合,保证了该火锅底料不仅味道鲜香,口感好,而且开胃健脾,营养丰富。
【专利说明】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火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深受人名欢迎的饮食方式,具有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特点,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气候,调制成各种口味。
[0003]火锅的质量决定于火锅底料即调味料的配方,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气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出现了风味各异的火锅底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火锅底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有新的火锅的底料的出现。
[0004]申请号为200910151076.3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清汤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植物油、萝卜干、党参、盐、枸杞、百合、芝麻、红枣、草果、胡椒、香辛料。申请号为201110385390.5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火锅底料配方,5千克水或汤备底料,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县豆瓣150克、永川豆鼓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绍酒20克、姜米10克、精盐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白寇10克、小茴香10克、孜然15克、丁香I克、香叶15克、凉姜10克。
[000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火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口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健康的要求。本发明人考虑,提供一种火锅底料,在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的同时,开胃健脾,营养丰富。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开胃健脾,营养丰富,口感好。
[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锅底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0008]I?10重量份的龙眼肉;
[0009]I?3重量份的芡实;
[0010]I?5重量份的橘皮;
[0011]I?5重量份的紫苏;
[0012]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0013]30?100重量份的狗骨;
[0014]5?10重量份的菊花;
[0015]2?10重量份的甘松;
[0016]I?10重量份的香辛料;
[0017]I?5重量份的豆豉末;
[0018]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
[0019]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0020]5?20重量份的大豆油;
[0021]3?20重量份的辣椒;
[0022]5?10重量份的鸡粉;
[0023]I?5重量份的食盐。
[0024]优选的,所述龙眼肉由广西产龙眼制备。
[0025]优选的,所述香辛料由以下原料组成:
[0026]姜、大蒜、葱、洋葱、韭菜和茴草。
[0027]优选的,所述辣椒为含水量为8wt%以下的辣椒。
[0028]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0029]I?5重量份的龙眼肉;
[0030]I?3重量份的芡实;
[0031]I?3重量份的橘皮;
[0032]2?5重量份的紫苏;
[0033]5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0034]50?100重量份的狗骨;
[0035]5?8重量份的菊花;
[0036]5?10重量份的甘松;
[0037]I?6重量份的香辛料;
[0038]2?5重量份的豆豉末;
[0039]4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
[0040]4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0041]10?20重量份的大豆油;
[0042]5?20重量份的辣椒;
[0043]8?10重量份的鸡粉;
[0044]3?5重量份的食盐。
[0045]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将I?10重量份的龙眼肉、I?3重量份的芡实、I?5重量份的橘皮、I?5重量份的紫苏、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30?100重量份的狗骨、5?10重量份的菊花茶、2?10重量份的甘松、I?10重量份的香辛料、I?5重量份的豆豉末、5?20重量份的大豆油、3?20重量份的辣椒、5?10重量份的鸡粉和I?5重量份的食盐混合,炒制,加入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和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熬制后得到火锅底料。
[0047]优选的,所述龙眼肉由广西产龙眼制备。
[0048]优选的,所述炒制的时间为5?30分钟。
[0049]优选的,所述熬制的时间为10?60分钟。
[0050]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0051]I?5重量份的龙眼肉;
[0052]I?3重量份的芡实;
[0053]I?3重量份的橘皮;
[0054]2?5重量份的紫苏;
[0055]5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0056]50?100重量份的狗骨;
[0057]5?8重量份的菊花;
[0058]5?10重量份的甘松;
[0059]I?6重量份的香辛料;
[0060]2?5重量份的豆豉末;
[0061]4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
[0062]4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0063]10?20重量份的大豆油;
[0064]5?20重量份的辣椒;
[0065]8?10重量份的鸡粉;
[0066]3?5重量份的食盐。
[006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锅底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1?10重量份的龙眼肉;I?3重量份的芡实;1?5重量份的橘皮;1?5重量份的紫苏;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30?100重量份的狗骨;5?10重量份的菊花;2?10重量份的甘松;1?10重量份的香辛料;1?5重量份的豆豉末;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5?20重量份的大豆油;3?20重量份的辣椒;5?10重量份的鸡粉;1?5重量份的食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加入特定比例的芡实、橘皮、紫苏、筒子骨、狗骨、菊花、甘松、甘蔗汁和苹果汁,并且与其他原料相配合,保证了该火锅底料不仅味道鲜香,口感好,而且开胃健脾,营养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0069]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火锅底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0070]I?10重量份的龙眼肉;
[0071]I?3重量份的芡实;
[0072]I?5重量份的橘皮;
[0073]I?5重量份的紫苏;
[0074]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0075]30?100重量份的狗骨;
[0076]5?10重量份的菊花;
[0077]2?10重量份的甘松;
[0078]I?10重量份的香辛料;
[0079]I?5重量份的豆豉末;
[0080]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
[0081]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0082]5?20重量份的大豆油;
[0083]3?20重量份的辣椒;
[0084]5?10重量份的鸡粉;
[0085]I?5重量份的食盐。
[0086]本发明通过加入特定比例的芡实、橘皮、紫苏、筒子骨、狗骨、菊花、甘松、甘蔗汁和苹果汁,并且与其他原料相配合,保证了该火锅底料不仅味道鲜香,口感好,而且开胃健脾,
营养丰富。
[0087]其中,龙眼肉又称桂圆肉,具有如下功效:具有滋养作用,能补益心脾,对心脾虚损的失眠、惊悸、怔仲等症具有一定功效;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营血不足,可治气弱血虚之症。本发明采用的龙眼肉优选由广西产龙眼制备。该广西产龙眼甜度适中,可以提升该火锅底料的口感。
[0088]芡实属中药中的收涩药,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产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又名水流黄、鸡头果、苏黄等。功效如下:补中益气,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同时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在我国自古作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0089]橘皮,又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具有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的功效。1.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2.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又善于燥湿化痰。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
[0090]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辛、温,入肺、脾经,具有如下功效: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行气宽中,可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能行气安胎;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
[0091]筒子骨内部具有丰富的骨质营养,筒子骨中的骨髓含有很多骨胶元,营养丰富,具有美容的功效,并且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增强体质。本发明对所述筒子骨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为市场是采购的筒子骨。
[0092]狗骨为犬科动物狗的骨头,味甘、咸,性温,具有健脾和络,活血生肌的作用,并且治风湿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久痢,疮瘘,冻疮等。此外,狗骨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是火锅底料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0093]菊花为菊科植物菊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具有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的功效。
[0094]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滞,其气芳香,能开脾郁;其性温通,能行气止痛。
[0095]为了增加火锅底料的香味,所述香辛料优选由以下原料组成:姜、大蒜、葱、洋葱、
韭菜和茴香。
[0096]甘蔗汁、苹果汁是本发明提供的火锅底料中的重要成分。本发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甘蔗汁、苹果汁,调节该火锅底料的口感,使其辣、鲜的同时,还具有香和口感好的特点。本发明对于所述甘蔗汁、苹果汁并无特别要求,采用鲜榨或市购即可。
[009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辣椒为含水量为8wt%以下的辣椒。
[0098]按照本发明,优选对各个原料的重量比进行调节。所述的火锅底料优选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0099]I?5重量份的龙眼肉;
[0100]I?3重量份的芡实;
[0101]I?3重量份的橘皮;
[0102]2?5重量份的紫苏;
[0103]5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0104]50?100重量份的狗骨;
[0105]5?8重量份的菊花;
[0106]5?10重量份的甘松;
[0107]I?6重量份的香辛料;
[0108]2?5重量份的豆豉末;
[0109]400?500重量份的甘鹿汁;
[0110]4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0111]10?20重量份的大豆油;
[0112]5?20重量份的辣椒;
[0113]8?10重量份的鸡粉;
[0114]3?5重量份的食盐。
[0115]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I?10重量份的龙眼肉、I?3重量份的突实、I?5重量份的橘皮、I?5重量份的紫苏、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30?100重量份的狗骨、5?10重量份的菊花茶、2?10重量份的甘松、I?10重量份的香辛料、I?5重量份的豆豉末、5?20重量份的大豆油、3?20重量份的辣椒、5?10重量份的鸡粉和I?5重量份的食盐混合,炒制,加入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和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熬制后得到火锅底料。
[0116]在制备过程中,为了保证火锅的口感并且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对炒制和熬制的时间进行控制。所述炒制的时间优选为5?30分钟,更优选为10?20分钟;所述熬制的时间优选为10?60分钟,更优选为20?40分钟。
[0117]火锅底料如需长久防止,本发明所述制备火锅底料的方法还可以包含杀菌、罐装等步骤。
[0118]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0119]实施例1
[0120]将20g大豆油加热至120°C,然后加入1g龙眼肉、2g芡实、3g橘皮、3g紫苏、50g的筒子骨、50g的狗骨、8g菊花、3g甘松、Ig姜、Ig大蒜、Ig葱、Ig洋葱、Ig韭菜、Ig茴草、3g豆豉末、5g的辣椒5g鸡粉和3g的食盐,炒制20分钟,然后加入500g的甘蔗汁和500g的苹果汁,熬制30分钟后得到火锅底料。
[0121]实施例2
[0122]将20g大豆油加热至120°C,然后加入5g龙眼肉、3g芡实、Ig橘皮、Ig紫苏、10g的筒子骨、10g的狗骨、8g菊花、3g甘松、Ig姜、Ig大蒜、Ig葱、Ig洋葱、Ig韭菜、Ig茴草、3g豆豉末、5g的辣椒5g鸡粉和3g的食盐,炒制20分钟,然后加入500g的甘蔗汁和500g的苹果汁,熬制30分钟后得到火锅底料。
[0123]实施例3
[0124]将20g大豆油加热至120°C,然后加入1g龙眼肉、2g芡实、Ig橘皮、Ig紫苏、30g的筒子骨、10g的狗骨、8g菊花、3g甘松、Ig姜、Ig大蒜、Ig葱、Ig洋葱、Ig韭菜、Ig茴草、3g豆豉末、3g的辣椒5g鸡粉和Ig的食盐,炒制20分钟,然后加入500g的甘蔗汁和500g的苹果汁,熬制30分钟后得到火锅底料。
[0125]实施例4
[0126]分别在西安、郑州、沈阳、济南和成都5个城市各随机调研100人,分别对实施例1制备的火锅底料香味、鲜味和口感进行评分评价:十分非常喜欢为5分,喜欢为4分,一般为
3分,不喜欢为2分,十分不喜欢为I分。统计结果为91 %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香味;95%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鲜味;93%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口感。
[0127]另外,在西安的100人中,92%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在郑州的100人中,94%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在沈阳的100人中,94%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在济南的100人中,93%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在成都的100人中,93%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火锅底料在国内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0128]选择济南的100人分成2个评价小组,第一组食用本发明公开的火锅底料,第二组食用市售的牛油火锅底料,涮食等量羊肉。第二日观察评价小组体征变化。第二组未出现任何不适;第二组中,8人肠胃不适,4人咽喉肿痛。
[0129]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1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I?10重量份的龙眼肉; I?3重量份的芡实; I?5重量份的橘皮; I?5重量份的紫苏; 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30?100重量份的狗骨; 5?10重量份的菊花; 2?10重量份的甘松; I?10重量份的香辛料; I?5重量份的丑豉末; 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 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5?20重量份的大豆油; 3?20重量份的辣椒; 5?10重量份的鸡粉; I?5重量份的食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眼肉由广西产龙眼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由以下原料组成: 姜、大蒜、葱、洋葱、韭菜和茴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为含水量为Swt%以下的辣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I?5重量份的龙眼肉; I?3重量份的芡实; I?3重量份的橘皮; 2?5重量份的紫苏; 5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50?100重量份的狗骨; 5?8重量份的菊花; 5?10重量份的甘松; I?6重量份的香辛料; 2?5重量份的丑豉末; 400?500重量份的甘鹿汁; 4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10?20重量份的大豆油; 5?20重量份的辣椒; 8?10重量份的鸡粉; 3?5重量份的食盐。
6.一种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I?10重量份的龙眼肉、I?3重量份的突实、I?5重量份的橘皮、I?5重量份的紫苏、3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30?100重量份的狗骨、5?10重量份的菊花茶、2?10重量份的甘松、I?10重量份的香辛料、I?5重量份的豆豉末、5?20重量份的大豆油、3?20重量份的辣椒、5?10重量份的鸡粉和I?5重量份的食盐混合,炒制,加入300?500重量份的甘蔗汁和3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熬制后得到火锅底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眼肉由广西产龙眼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的时间为5?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熬制的时间为10?6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I?5重量份的龙眼肉; I?3重量份的芡实; I?3重量份的橘皮; 2?5重量份的紫苏; 50?100重量份的筒子骨; 50?100重量份的狗骨; 5?8重量份的菊花; 5?10重量份的甘松; I?6重量份的香辛料; 2?5重量份的丑豉末; 400?500重量份的甘鹿汁; 400?500重量份的苹果汁; 10?20重量份的大豆油; 5?20重量份的辣椒; 8?10重量份的鸡粉; 3?5重量份的食盐。
【文档编号】A23L1/226GK104222986SQ20141043868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唐海玲 申请人:唐海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