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504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从野生或天然种植的茶树上摘取下的鲜叶,目前多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如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或黑茶,一般都是以蒸汽或微波杀青的方式加工而成,其生产过程较原始,不但会使茶叶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且生产后期茶叶的水分很难统一把握准标,导致水分含量不一致。由于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作原料进一步加工,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或蒸、或炒、或晒、或烘、或揉、或压等等,还可形成花茶、紧压茶、速溶茶、保健茶、果味茶或含茶饮料等品质风味各异的各种茶类,因而寻找更加完善的基本茶类茶叶的加工生产方法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工艺,不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原有的各种有效营养成分,且茶叶形状完整,复水性好,口感清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采摘:茶园采摘新鲜茶叶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两叶,茶叶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

S20、鲜叶:开面驻芽2-3叶,尤以驻芽3叶为优;

S3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以58%~62%为适度,茶叶加工过程中鲜叶经加工工序,含水量逐渐减少,内含物质也相应发生复杂的理化变化;

S40、做青: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叶细胞膨胀、破裂,从而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任性,为揉捻创造条件。

S50、揉捻:揉捻是茶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S60、发酵:发酵时间的长短因发酵条件、揉捻程度、叶质老嫩,茶叶品种、生产季节而差异很大,应以发酵适度为准;

S70、干燥:干燥采用二次干燥,中间摊晾一次,采取高温毛火、低温足火;

S80、烘焙:蒸发水分,降低茶叶含水量,固定茶叶外形和品质,挥发低沸点的青草物质,使茶叶清香显露;

S90、精致捡杂:按照所生产产品的品质及形体要求进行等级筛选;

S100、包装: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原料用防潮的复合膜袋或铝膜袋真空包装即得到茶叶成品。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0中,小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二分之一,中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二分之三,均匀一致,叶面完整无病虫。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50中,揉捻室的温度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5%,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秋茶季节气温高、湿度低,可在揉捻室地面洒冷水或喷雾,以降低室温,提高相对湿度。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5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1、热揉:指杀青叶不经过摊凉趁热揉捻;

S502、冷揉:指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凉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的揉捻。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60中,发酵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发酵时间一般为5-7h。春茶厚些,夏秋茶薄些,注意发酵叶不能紧压。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70中,发酵叶含水约为50%-60%,所以要求毛火温度要高,一般毛火的进风口温度要求在110-120℃,以迅速灭活氧化; 足火80℃左右,风量小些,时间长些,以充分形成香气,毛火与足火之间一般要摊晾18-23min,含水量约6%-8%。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90中,所述精致捡杂具体包括毛茶处理、筛分、捡剔、干燥、拼配匀堆,完成所有步骤后即可包装。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包装要求为牢固、整洁、干燥、密封、无毒、无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制得的成品茶叶色泽鲜活,形状完整,复水性好,口感清新,有效提高了茶叶的文化内涵及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0、采摘:茶园采摘新鲜茶叶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两叶,茶叶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

S20、鲜叶:开面驻芽2-3叶,尤以驻芽3叶为优;小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二分之一,中开面为顶叶面,积为第二叶面积的二分之三,均匀一致,叶面完整无病虫。

S3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以58%-62%为适度,茶叶加工过程中鲜叶经加工工序,含水量逐渐减少,内含物质也相应发生复杂的理化变化,特别是香气成分的变化更为明显。

S40、做青: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适当的温度(20-23℃),轻摇、薄摊、长凉、轻发酵,色、香、味关键控制点,叶细胞膨胀、破裂, 从而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任性,为揉捻创造条件。

S50、揉捻:揉捻是茶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室的温度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5%,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秋茶季节气温高、湿度低,可在揉捻室地面洒冷水或喷雾,以降低室温,提高相对湿度。

S60、发酵:发酵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发酵时间一般为5-7h。春茶厚些,夏秋茶薄些,注意发酵叶不能紧压。发酵时间的长短因发酵条件、揉捻程度、叶质老嫩,茶叶品种、生产季节而差异很大,应以发酵适度为准。

S70、干燥:干燥采用二次干燥,中间摊晾一次,采取高温毛火、低温足火;发酵叶含水约为50%-60%,所以要求毛火温度要高,一般毛火的进风口温度要求在110-120℃,以迅速灭活氧化;足火80℃左右,风量小些,时间长些,以充分形成香气。毛火与足火之间一般要摊晾20min。含水量约7%左右。

S80、烘焙:蒸发水分,降低茶叶含水量,固定茶叶外形和品质,挥发低沸点的青草物质,使茶叶清香显露。

S90、精致捡杂:按照所生产产品的品质及形体要求进行等级筛选;所述精致捡杂具体包括毛茶处理、筛分、捡剔、干燥、拼配匀堆,完成所有步骤后即可包装。

S100、包装: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原料用防潮的复合膜袋或铝膜袋真空包装即得到茶叶成品;所述包装要求为牢固、整洁、干燥、密封、无毒、无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 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