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4116阅读:1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单胃动物饲用的苜蓿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又称为紫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适口性好,含有许多促进动物生长的未知生长因子。紫花苜蓿作为畜禽的优良饲草,有利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繁殖性能,主要用于反刍动物中。苜蓿草粉蛋白质高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在单胃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苜蓿草粉,是配合饲料中最经济的蛋白质补充资源。但苜蓿纤维硬而粗糙,适口性较差,还含有不利于畜禽生长的皂苷等化合物,限制其充分利用。

苜蓿皂苷是经缩醛键结合糖类(或非糖物质)羟基脱水形成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皂苷主要是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等非受体途径增强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能力,可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在苜蓿加工过程中先进行苜蓿皂甙的提取,将苜蓿总皂甙粗提后进一步提纯后用于其它领域;再将提取后去除抗营养因子的苜蓿残渣进行加工,成为饲料添加剂,降低了苜蓿饲料的成本。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将苜蓿总皂甙提取后,再将残渣发酵加工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苜蓿加工装置,使苜蓿总皂甙提取及提取后残渣发酵在一套装置中全部完成,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苜蓿加工装置包括提取罐、浓缩蒸馏釜、过滤装置、冷凝装置、离心罐和发酵罐,所述提取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提取罐,所述提取罐内设置有第一温控器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温控器用于控制提取温度,所述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提取罐内的物料;

所述过滤装置的入口通过第三阀门与提取罐的侧壁相连,所述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第四阀门与浓缩蒸馏釜顶部的入口相连;

所述浓缩蒸馏釜内设置有第二温控器,用于控制浓缩蒸馏釜的蒸馏温度,所述冷凝装置通过第五阀门与浓缩蒸馏釜顶部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装置从蒸馏釜的顶部延伸至浓缩蒸馏釜的外侧;

所述离心罐通过第二阀门与提取罐的底部相连,从而使提取后的残渣通过第二阀门排入离心罐中,所述离心罐通过第六阀门与卧式传送带相连,所述发酵罐通过第七阀门与卧式传送带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浓缩蒸馏釜顶部还设置有第十阀门,所述第十阀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浓缩蒸馏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装置出口下方的收集罐,所述收集罐用于收集经冷凝装置冷却后的苜蓿总皂甙粗提物溶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顶部设有第八阀门,底部设有第九阀门,所述第八阀门用于向发酵罐投入辅料,所述第九阀门用于排出发酵产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控器的控温范围为0-100℃,所述第二控温器的控温范围为0-3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位于提取罐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控温器位于提取罐的侧壁上,且靠近提取罐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冷凝装置分别位浓缩于蒸馏釜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的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苜蓿加工装置将苜蓿草粉在提取罐中一定温度下提取,提取后溶液通过过滤装置进入浓缩蒸馏釜,在浓缩蒸馏釜内加热组件作用下,将含有苜蓿总皂甙溶剂蒸馏,继而进入冷凝管,冷凝后进入收集罐,收集苜蓿总皂甙粗提物,以备进一步纯化,应用于其它领域;提取完成后,苜蓿残渣进入离心罐中,离心后的苜蓿残渣传送至发酵罐,加入辅料后发酵,得发酵苜蓿饲料。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苜蓿加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该苜蓿加工装置能够使饲用苜蓿总皂甙提取和苜蓿残渣制成发酵苜蓿饲料在一套装置中完成,去除了苜蓿中抗营养因子苜蓿皂甙,提高其在单胃动物中的生产性能。另外,该苜蓿加工装置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苜蓿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苜蓿加工装置包括提取罐、浓缩蒸馏釜、过滤装置、冷凝装置、离心罐和发酵罐,所述提取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提取罐,所述提取罐内设置有第一温控器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温控器用于控制提取温度,所述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提取罐内的物料;所述过滤装置的入口通过第三阀门与提取罐的侧壁相连,所述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第四阀门与浓缩蒸馏釜顶部的入口相连;所述浓缩蒸馏釜内设置有第二温控器,用于控制浓缩蒸馏釜的蒸馏温度,所述冷凝装置通过第五阀门与浓缩蒸馏釜顶部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装置从蒸馏釜的顶部延伸至浓缩蒸馏釜的外侧;所述离心罐通过第二阀门与提取罐的底部相连,从而使提取后的残渣通过第二阀门排入离心罐中,所述离心罐通过第六阀门与卧式传送带相连,所述发酵罐通过第七阀门与卧式传送带相连。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苜蓿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苜蓿加工装置包括提取罐1、浓缩蒸馏釜6、过滤装置5、冷凝装置10、离心罐14和发酵罐17,所述提取罐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一阀门2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提取罐1,即作为上料入口。较佳地,所述提取罐1内设置有第一温控器3和搅拌组件22,所述第一温控器用于控制提取温度,所述搅拌组件22用于搅拌提取罐1内的物料。苜蓿草粉通过第一阀门2进入提取罐1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提取。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5的入口通过第三阀门12与提取罐1的侧壁相连,所述过滤装置的出口12通过第四阀门13与浓缩蒸馏釜6顶部的入口相连。通过提取罐1提取得到的提取液通过第三阀门12进入过滤装置5内,所述过滤装置5用于过滤提取液,过滤后的提取液通过第四阀门13进入浓缩蒸馏釜6,进行进一步的蒸馏操作。

所述浓缩蒸馏釜6内设置有第二温控器9,用于控制浓缩蒸馏釜6的蒸馏温度。所述冷凝装置10通过第五阀门8与浓缩蒸馏釜6顶部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装置10从蒸馏釜6的顶部延伸至浓缩蒸馏釜6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浓缩蒸馏釜6顶部还设置有第十阀门7,所述第十阀门7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浓缩蒸馏釜6,即作为上料入口。较佳地,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装置10出口下方的收集罐11,所述收集罐11用于收集经冷凝装置10冷却后的苜蓿总皂甙粗提物溶液。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罐14通过第二阀门4与提取罐1的底部相连,从而使提取后的苜蓿残渣通过第二阀门4排入离心罐14中,所述离心罐对苜蓿残渣进行离心。优选地,所述离心罐14通过第六阀门16与卧式传送带23相连,所述发酵罐17通过第七阀门15与卧式传送带23相连。因此,离心产物可以通过卧式传送带23的传送进入发酵罐17中进行发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酵罐17顶部设有第八阀门18,底部设有第九阀门19,所述第八阀门18用于向发酵罐投入辅料,所述第九阀门19用于排出发酵产物。

具体地,该加工装置的操作可以如下:

苜蓿草粉通过第一阀门2进入提取罐1内,一定温度下提取。提取后的提取液通过第三阀门12进入过滤装置5,过滤后的溶液通过第四阀门13进入浓缩蒸馏釜6内,浓缩蒸馏釜6内的蒸汽通过第五阀门8进入冷凝装置10,经冷凝后苜蓿总皂甙粗提物进入收集罐11。

提取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4,将苜蓿残渣通过第二阀门4排入离心罐14中,离心后苜蓿残渣通过第六阀门16进入传送带23,通过第七阀门15,苜蓿残渣进入发酵罐17,第八阀门18作为发酵辅料进料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控器3的控温范围为0-100℃,所述第二控温器9的控温范围为0-300℃,使蒸馏温度在可控条件下,避免温度变化对苜蓿叶总黄酮粗提物质量的影响。优选地,所述搅拌组22位于提取罐1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控温器3位于提取罐1的侧壁上,且靠近提取罐1的底部,以准确获得提取罐1内的温度,同时提高罐内物料均匀性和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所述提取罐1中搅拌组件22由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提取罐的第一控温器3和搅拌组件22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苜蓿草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5、冷凝装置10分别位浓缩于蒸馏釜6的两侧,以提高过滤溶液在浓缩蒸馏釜6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蒸馏效果。优选地,所述发酵罐17的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20和湿度传感器21,以使在发酵过程中高效地控制温度、湿度。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苜蓿加工装置将苜蓿草粉在提取罐中一定温度下提取,提取后溶液通过过滤装置进入浓缩蒸馏釜,在浓缩蒸馏釜内加热组件作用下,将含有苜蓿总皂甙溶剂蒸馏,继而进入冷凝管,冷凝后进入收集罐,收集苜蓿总皂甙粗提物,以备进一步纯化,应用于其它领域;提取完成后,苜蓿残渣进入离心罐中,离心后的苜蓿残渣传送至发酵罐,加入辅料后发酵,得发酵苜蓿饲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苜蓿加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该苜蓿加工装置能够使饲用苜蓿总皂甙提取和苜蓿残渣制成发酵苜蓿饲料在一套装置中完成,去除了苜蓿中抗营养因子苜蓿皂甙,提高其在单胃动物中的生产性能。另外,该苜蓿加工装置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