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出料的竹笋脱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99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的去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便于出料的竹笋脱壳装置。



背景技术:

竹笋,即竹子的幼芽,是中国人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其食用部分嫩肥,吃起来口感爽脆,气味清香。现在的生产厂家,为拓宽农产品市场,增加经济收益,还将很多农产品加工成即食的方便食品,例如,将鲜竹笋加工成经过腌制的泡椒竹笋、红油竹笋等美味的方便食品。因此,通常会建立专用的厂房,大批量进行生产加工。

竹笋的表面都是带有笋壳的,在食用或者腌制前需要将笋壳剥掉。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341607的中国专利“鲜竹笋脱壳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装置和料斗,所述料斗内设置有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周设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料斗内与搅拌叶片相对设置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点;料斗内与搅拌叶片相对设置的内壁包括倾斜内壁和竖直内壁;所述料斗内靠近倾斜内壁顶部设置为出料区,所述倾斜内壁的底部设置为弧形,倾斜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护栏栅。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在料斗内的搅拌叶片,利用搅拌叶片对竹笋进行快速的搅拌,在料斗内与搅拌叶片相对设置的倾斜内壁和竖直内壁上凸点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去掉笋壳,较好的保护竹笋笋形的完整,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竹笋剥壳的效率。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要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料斗需较深较宽,当脱壳完成后,要将脱壳后的竹笋从料斗中取出,得借助其它工具伸入料斗内通过出料区将竹笋掏取出料斗,这样额外的增添了加工环节,带来出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竹笋脱壳装置,以解决现有竹笋脱壳装置出料需要借助其它工具,出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出料的竹笋脱壳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装置和料斗,所述料斗内设置有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均匀设置在搅拌轴外壁的搅拌叶片;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料口封闭及敞开的门体,所述门体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料斗底部的一侧连接,所述铰接件位于料斗的外部;门体的另一端与料斗底部的另一侧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方案在料斗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可控制出料口封闭及敞开的门体,门体的一端与料斗底部的一侧铰接,门体另一端与料斗底部的另一侧销连接。竹笋脱壳时,门体将出料口封闭,料斗中加入水和竹笋,启动搅拌器进行脱壳。当料斗内的竹笋完成脱壳后,将销连接处的销从销孔中取出,门体绕铰接件向料斗的下方转动,这样实现出料口的打开,便实现了将脱壳的竹笋取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对现有竹笋脱壳机底部的改进,将现有竹笋脱壳机的底板从其料斗中独立出来,原底板处形成出料口,底板稍加宽加长形成本方案中的门体,门体一端与料斗的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料斗的另一侧销连接,这样通过取销和插销来实现出料口的敞开和封闭,无需借用其它工具辅助出料,出料快捷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竹笋脱壳机出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所述销连接的销为圆柱销,销连接的销孔的孔壁贴附有橡胶皮。因为橡胶皮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致密度高,一方面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此处主要是利用其弹性使圆柱销与销孔之间能紧密的接触,避免在竹笋脱壳的过程中因料斗发生振动而使销连接松动;并且因为弹性的存在,也方便圆柱销从销孔中取出。

进一步,所述圆柱销的表面设有圆球状的凸点。凸点可以增大圆柱销与销孔之间的摩擦作用,使两者的接触更为牢固。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的边缘设有门封条。在出料口的边缘设置门封条,这样在封闭出料口时,出料口边缘与拱形门体之间的门封条能使出料口封闭更为紧密,避免竹笋脱壳时,料斗中的水从出料口漏出,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出料的竹笋脱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记:出水口1、护栏栅2、搅拌轴301、搅拌叶片302、料斗4、机架5、支撑架6、门体7、圆柱销8。

如图1所示,便于出料的竹笋脱壳装置,包括机架5、设置在机架5上的传动装置和通过支撑架6支撑与机架5上的料斗4,料斗4内设置有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301和均匀设在搅拌轴301外壁的搅拌叶片302;料斗4顶部敞口状态,料斗4内与搅拌叶片302相对设置的内壁包括倾斜内壁和竖直内壁;料斗4上靠近倾斜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1,料斗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边缘设有门封条;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出料口封闭及敞开的门体7,门体7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料斗4底部的一侧连接,铰接件位于料斗4的外部;门体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销孔,料斗4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销孔,第二销孔位于料斗4的外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孔壁均贴附有橡胶皮;门体7将出料口封闭时,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相对应,通过使用圆柱销8穿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实现门体7与料斗4的连接;圆柱销8的表面设有圆球状的凸点。

竹笋脱壳时,门体7将出料口封闭,料斗4中加入水和竹笋,启动搅拌器进行脱壳,脱下的笋壳由于质地较轻而漂浮在水面,笋壳通过护栏栅2随水从出水口1流出料斗4,竹笋因为质重而沉积在料斗4底部的门体7上。当料斗4内的竹笋完成脱壳后,将销连接处的圆柱销8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取出,门体7绕铰接件向料斗4的下方转动,这样实现出料口的打开,便实现了将脱壳的竹笋取出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