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缓控释片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889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缓控释片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缓控释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都应制成一定的剂型,以制剂的形式应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而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和精密性等,则反映了制药行业科技水平,决定了用药的效果。
最古老的药物剂型是供口服与外用的丸散膏丹,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用药的需要、给药途径的扩大、特别是工业化革命造就的以机械化和自动化为特征的制造业的兴起,产生了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现代药物剂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配、代谢、排泄的情况,充分认识到药物的疗效仅与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同时,认为更大程度的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一代的缓释、控释制剂,并逐渐演化为适应生理节律的脉冲式给药、注重药物靶器官甚至靶细胞释放的微球、脂质体、纳米微粒等靶向制剂,乃至未来的基因、核酸给药系统的设计。
目前,世界制药行业为适应临床治疗需要,将研究重点由原来的偏重制剂工艺及表观质量转向了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研究的热点领域有缓释、控释释药系统、靶向释药系统、脉冲释药系统。由于上述新的释药系统有其突出的优点,加上制药辅助行业的发展,先进的制药机械开发、优良的药用辅料的应用,使缓释、控制制剂技术逐步实现工业化,截止目前为止,世界制药行业中普通制剂的10%~15%已由新的释药系统所取代。
我国目前已是药品生产的大国,可生产原料药1400种,产量仅次于世界第一制药大国一美国,是世界化学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然而,我国的制剂研究发展却相对落后,制剂品种少,国外每种原料有10种以上的制剂,而我国原料一般剂型仅为2~3种,同时,制剂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和加工生产)比较落后,制剂的附加值较低。
我国从9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了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90年代以来批准生产的新药中,缓释、控释制剂日渐增多。1991年卫生部就批准了“硝酸甘油控释口颊片”、“吲哚美辛控释微囊”等控释制剂的生产,1995年批准了“雌二醇控释贴片(周效);1996年批准了“吲哚美辛控释片”等;1997-1998年批准了多个控释制剂品种的进口分装,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通)”、“格列吡嗪控释片”、“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控释片”;1998年还批准了自1995年就进口原料生产的“硫酸吗啡控择片”的转正;至1999年底止已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缓释、控释制剂更是有将近30种之多。中国药典从1990年版开始收载“控释片”,仅2个品种(即为盐酸地尔硫卓控释片、茶碱控择片。实际上二者均为缓释片,1995年版对其做了更名),1995年版及其增补本收载了8个缓释制剂、7个肠溶制剂、共计15个品种。2000年版药典收载的缓释制剂不超过10个,控释制剂1个。国产成熟的缓释、控释制剂品种仍较少。随着药品专利的实施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着与世界医药市场的全面接轨,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医药医药制剂的研制和开发的步伐。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制备缓释、控释片剂的方法,通过制备片心表面含有圆柱形凹陷的片剂,在片剂表面包衣后,可在凹陷部位形成释药孔道,达到制备缓释、控释片剂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备缓释、控释片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新型控释片,可通过片心表面压制的圆柱形凹陷,包衣后形成释药孔道从而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涉及的制备控释片的方法主要分三步。第一步制备包衣用片心;第二步制备包衣溶液;第三步用包衣溶液对片心进行包衣。
下面的示例介绍本发明,但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模型药物盐酸维拉帕米步骤A片心的制备处方盐酸维拉帕米240g乳糖60g
氯化钠 4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g50%乙醇适量微粉硅胶0.2g硬脂酸镁0.5g制1000片按照处方量称取盐酸维拉帕米、乳糖、氯化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50%乙醇制软材,制粒,颗粒干燥后加入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混合均匀,采用特殊冲模压制片剂,在片剂一面形成一个深度为0.3mm,直径为0.8mm的圆柱形凹陷。
步骤B包衣溶液的制备处方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 PO)60g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L PO)2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6g吐温804g80%乙醇 2000ml配制2000ml配制方法将适量的包衣用丙烯酸树脂及其它材料,溶解在一定量的乙醇溶液中,搅拌至溶解,添加乙醇至处方量,溶解分散均匀,作为包衣液;步骤C包衣过程用步骤B所制包衣液对步骤A所得片心进行包衣,得到有良好释放特征的控释片,具体方法如下将片心置包衣锅中,在一定温度下,首先利用包衣液对片心进行包衣,至片剂增重2%左右,终止包衣。
根据以上处方组成,按照上述实施步骤A、B、C制备盐酸维拉帕米控释片,可以得到良好的控释作用。体外释放度测定实验证明,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盐酸维拉帕米控释片,在体外以恒定释药速度可维持释药8小时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缓释、控释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片心和包衣膜组成,片心表面有圆柱形的凹陷,包衣膜材料为丙烯酸树脂或者醋酸纤维素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控释片,其特征在于片心表面的圆柱形凹陷直径为0.1mm~1.5mm,最佳范围为0.5mm~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控释片,其特征在于片心表面的圆柱形凹陷深度度为0.01mm~1.5mm,最佳范围为0.1mm~1.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片,其表面圆柱形凹陷数目为1~10个,最佳数量为1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片,其表面圆柱形凹陷可分布在片剂的一面或者两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释片,其特征在于片心由药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构成均一的结构,或者由两部分颗粒压制成双层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缓控释片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在片剂的表面形成圆柱形凹陷,通过包衣技术后形成药物释放的孔道,达到制备缓释、控释片剂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9/22GK1785164SQ20041009683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8日
发明者张宇, 吴涛, 卢骏, 邱彤, 吴翠栓 申请人: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