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78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是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背景在多种疾病中,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在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向具有特殊生长环境的海洋生物。凹顶藻属海洋红藻是生长在低潮线附近的一类海洋藻类植物,其以生产大量的结构特异的卤代化合物而著名,其中,卤代聚醚三路是凹顶藻次级代谢的一大类化合物,因其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倍受关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的海藻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用的技术方案为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如结构式(I)所示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洋红藻俯仰凹顶藻a朋re;iciadec固b朋s)冲洗、阴干、粉碎(60-80目),而后用有机溶液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粗提物;2)将步骤l)中的粗提物加入蒸馏水中使其混悬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5次,萃取物浓缩得相应的提取物,备用;3)取步骤2)中的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所述机溶剂为100:0-0:100梯度的石油醚-丙酮或石油醚-乙酸乙酯;4)将步骤3)中以1-4:1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化合物I。所述步骤4)硅胶柱层析时用4:l的石油醚-丙酮或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等度洗脱,根据Rf值来判断、收集Rf为0.4-0.5(石油醚-乙酸乙酯2:l为展开剂)的组分,即为纯化后的目标化合物I。步骤l)中的有机溶液提取液可为氯仿、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或乙醇中一种或几种。聚醚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所述化合物可应用于抗肿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涉及的海洋红藻俯仰凹顶藻aa盯e;3ciadecuffl&MSKiitzing)属于红藻门、松节藻科、凹顶藻属海藻,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和夏威夷群岛等地区,一般生长在潮间带的岩石上。本发明通过海洋红藻俯仰凹顶藻经提取、分离获得的聚醚三萜类天然化合物属于小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容易制备获得,经实验表明其对小鼠白血病肿瘤细胞株P388的半数抑制浓度IC5。为0.6微克/亳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抗肿瘤药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聚醚三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将釆集新鲜的俯仰凹顶藻经海水清洗,除去表面附着的沙砾及杂藻,阴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500克,粉碎后用约3升氯仿-甲醇(体积比为l:1)在5(TC下提取三次,每次三小时,剩佘藻渣继续用95%乙醇5(TC提取三次,每次三小时,合并提取液,在温度40。C左右减压浓缩获得粗提物。2)将粗提物加入蒸馏水中使其混悬于水中,再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所得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备用;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18.0克)进行硅胶柱(200-300目)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100:0、30:1、10:1、5:1、2:1至ij0:100的梯度进行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用薄层层析(TLC)检测,根据Rf值来判断、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薄层层析(TLC)检测时用茴香醛-硫酸作为显色剂,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1,获得六个组分(i-vi)。4)将组分V,Rf=0.4-0.9(石油醚-乙酸乙酯2:l为展开剂),即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l梯度洗脱下的组分再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1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时用石油醚-丙酮4:l梯度的进行洗脱,根据Rf值来判断、收集Rf为0.4-0.5(石油醚-乙酸乙酯2:l为展开剂)的组分,即为纯化后的目标化合物I。得纯聚醚三萜类化合物44.0亳克。经波谱分析,其结构鉴定为如(I)所示,命名为聚醚三薛类化合物laurenmariannol。<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formula>该化合物具有以下理化和波谱特性无色晶体,熔点159-160。C,比旋光度[a]D1^—15.7(c0.41,CHC13);红外光谱(KBr)vmax3413,2973,2866,1461,1373,1131,1102,1062cm";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如表I;EI质谱m/z588(0.3),586(0.3),573(2),571(2),570(1),568(1),555(2),553(2),524(4),245(18),227(84),209(100),143(34),125(35),85(32);高i辨ESI质谱m/z605.3038and607.3049(1:1)[M+H]+(C3oHs479Br07的计算值为605.3053;C3oH54"Br07的计算值为607.3032)。表I聚醚三雜laurenmariannolA的核磁共振氢和碳谱数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21a25.4ti.78(m)26.2ti.70(m)21bl.66(m)l.33(m)2278.5d3.l.429)(dd,10.6,79.9d3.24(brd,2373.1s73.0s2423.3ql.16(s)24.9q1.12(s)2523.7qi.39(s)24.2q1.40(s)2620.1ql.19(s)20.5q1.23(s)2721.2ql.17(s)21.8q1.18(s)2821.7qi.08(s)21.7q1.07(s)2924.1qi.16(s)23.7q1.10(s)3026.6qi.22(s)26.2q1.13(s)H0-192.93(brs)cHO-223.30(brs)cHO—233.58(brs)ca在氖代氯仿中测定,b在氖代丙酮中测定,e同栏内数据可交换。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1)将釆集新鲜的俯仰凹顶藻经粉碎后用乙酸乙酯-甲醇(体积比为5:1)在50。C下提取三次,每次三小时,剩余藻渣继续用95%乙醇5(TC提取三次,每次三小时,合并提取液,在温度4(TC左右减压浓缩获得粗提物。2)将粗提物加入蒸馏水中使其混悬于水中,再用乙酸乙酯萃取5次,所得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备用;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18.0克)进行硅胶柱(200-300目)层析,用石油醚-丙酮以100:0、30:1、10:1、5:1、2:1到0:100的梯度进行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用薄层层析(TLC)检测,根据Rf值来判断、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4)将组分VRf=0.4-0.9,即以石油醚-丙酮2:1梯度洗脱下的组分再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将洗脱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2:l梯度的进行等度洗脱,即为纯化后的目标化合物I。实施例3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在于:粉碎后的新鲜的俯仰凹顶藻釆用体积比为1:1:1或2:1:2丙酮,氯仿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进行提取。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粉碎后的新鲜的俯仰凹顶藻釆用丙酮、氯仿或乙酸乙酯的混合液进行提取。实施例5抗肿瘤活性实验P388肿瘤细胞,即小鼠白血病肿瘤细胞株,可用来评价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强弱,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实验方法四氮唑盐MTT是一种能接受f的黄色染料。在活细胞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可使MTT的四氮唑环开裂,生成蓝紫色的formazan结晶,而死细胞中不含这种脱氢酶。Formazan结晶的生成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该结晶的DMSO溶液在570纳米处有最大吸收峰,所以,可通过检测formazan结晶的量来评价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将细胞密度调至2><105个细胞/亳升,按每孔200微升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于37。C通入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4小时。样品分别设定5个浓度梯度10—8,10-7,10-6,10—5和10—4mo1/L,每个浓度设三个平行样,每孔加样品液或空白液各2微升,培养48小时,然后每孔加浓度为5亳克/亳升的MTT液IO微升,继续培养4小时,除去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各100微升,在微量震荡器上震荡IO分钟,至结晶完全溶解后,酶标仪测定每孔570纳米处的吸光值(OD值)。取三孔平均OD值按IR%=(OD空白对照-OD样品)/OD空白对照xl00。/o式计算样品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IR%),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值。实验结果,丄述获得的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对小鼠白血病肿瘤细胞P388的半数抑制浓度IC5Q为0.6微克/亳升(参见表2)。表2化合物(I)对P388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如结构式(I)所示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三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洋红藻俯仰凹顶藻(Laurenciaciecufflb朋s)冲洗、阴干、粉碎(60-80目),而后用有机溶液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粗提物;2)将步骤l)中的粗提物加入蒸馏水中使其混悬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5次,萃取物浓缩得相应的提取物,备用;3)取步骤2)中的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所述机溶剂为100:0-0:100梯度的石油醚-丙酮或石油醚-乙酸乙酯;4)将步骤3)中以l-4:l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化合物I。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醚三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硅胶柱层析时用4:l梯度的石油醚-丙酮或2:1梯度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等度洗脱,即为纯化后的目标化合物I。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l)中的有机溶液提取液可为氯仿、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或乙醇中一种或几种。5.—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可应用于抗肿瘤。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是聚醚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结构式如(I)所示,其制备方法为将海洋红藻俯仰凹顶藻冲洗、阴干、粉碎,而后用有机溶液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粗提物;并将其加入蒸馏水中使其混悬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5次,萃取物浓缩得相应的提取物,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以1-4∶1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化合物I。本发明通过海洋红藻俯仰凹顶藻经提取、分离获得的聚醚三萜类天然化合物属于小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容易制备获得,经实验表明此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抗肿瘤药物。文档编号A61K31/35GK101230068SQ20081001409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发明者季乃云,李晓明,王斌贵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