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51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由注药管(1)、导丝(2)、出药孔(3)、通水管(4)、微导管(5)、通水球囊(6)组成,具体为:导丝(2)依次贯穿注药管(1)、微导管(5),在靠近微导管(5)的注药管(1)一侧设有出药孔(3),在微导管(5)一侧设有通水管(4),微导管(5)的前端安装有通水球囊(6)。导丝(2)前端为J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精准、省时省力、不易滑出,该技术所用的微导管较目前输卵管介入治疗所用的导管质地柔韧,减少操作过程中对黏膜的损伤和穿孔,可重复实施,并发症少。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不孕的原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属女方因素约60%,男方因素约30%,属双方因素约10%。随着当前人们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转变,不孕症已成为一种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我国不孕症发生率在育龄夫妇中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家庭稳定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孕症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外阴阴道因素、宫颈因素、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卵巢因素、排卵障碍、心理因素等。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症最常见因素,任何影响输卵管功能的因素都影响授精。输卵管发育不全、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周围病变等这些都是可以影响不孕的因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不孕的原因。精子自阴道进入宫腔后,运动到输卵管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再返回宫腔着床形成胚胎,逐渐发育成长直到分娩。从受孕过程可以看出,如果输卵管发生阻塞或粘连,卵子与精子可能无缘结合,从而导致不孕。如果卵子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后,由于输卵管粘连或者狭窄都使受精卵无法返回宫腔,就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宫外孕。因此在检查试验时,输卵管畅通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项目,早前,临床上再给病人进行输卵管通液时大多是直接向宫腔内注入液体,使宫腔内压力增高,迫使输卵管逐步膨胀,这样很容易造成输卵管破裂,给医务人员增加极大的工作难度;目前,输液管通液器则是此试验最常用的医疗器械,传统的通液器是不锈钢材质,易进入宫腔,但堵塞宫口不紧,液体易流出,且制作材质较为坚硬,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再者还有一种常用的气囊式导尿管,可堵紧宫口,但前方偏柔软又过长,不易进入宫腔,而且进入后容易滑出,费时费力,无法保证输卵管通畅试验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精准、省时省力、不易滑出,该技术所用的微导管较目前输卵管介入治疗所用的导管质地柔韧,减少操作过程中对黏膜的损伤和穿孔,可重复实施,并发症少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由注药管1、导丝2、出药孔3、通水管4、微导管5、通水球囊6组成,其特征在于:导丝2依次贯穿注药管1、微导管5,在靠近微导管5的注药管I 一侧设有出药孔3,在微导管5 —侧设有通水管4,微导管5的前端安装有通水球囊6。
[0005]进一步,所述的导丝2前端为J型。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的有益效果:
[0007]I)在微导管5 —侧设有通水管4,微导管5的前端安装有通水球囊6,在治疗的过程中,将微导管5放入宫腔内,可通过通水管4向通水球囊6中注入盐水充起通水球囊6,通过盐水的重量充分保证微导管5在慢慢进入输卵管的时候不易使微导管5滑出,保证输卵管通畅试验更加有效快捷的完成,再者,通水管4、微导管5、通水球囊6均采用软质的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较目前输卵管介入治疗所用的导管质地柔韧,减少操作过程中对黏膜的损伤和穿孔,可重复实施,并发症少,可完成精准治疗,达到安全高效的治疗效果;
[0008]2)导丝2前端为J型,较一般的疏通装置而言更为圆滑,避免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由于疏通装置过于尖锐而刺穿输卵管壁,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加大医护人员工作难度的问题;
[0009]3)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精准、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为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注药管1、导丝2、出药孔3、通水管4、微导管5、通水球囊6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例1.[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由注药管1、导丝2、出药孔3、通水管4、微导管5、通水球囊6组成,具体为:导丝2依次贯穿注药管1、微导管5,在靠近微导管5的注药管I 一侧设有出药孔3,在微导管5 —侧设有通水管4,微导管5的前端安装有通水球囊6。所述的导丝2前端为J型。
[0015]使用方法:1)术前7d禁房事,月经干净3-7d内手术。2)常规碘伏消毒后,阴道窥器撑开阴道,将微导管5置于宫腔内,向在通水管4开口处注入盐水2ml充起前端通水球囊6,以达到固定微导管5不脱出宫腔的作用,然后造影摄片,明确子宫及输卵管影像学形态,将微导管5前端送入至输卵管开口处,调整微导管5角度和方向,将微导管5前端伸入输卵管,再慢慢推送导丝2,跟进注药管1,输卵管通畅后摄片。3)证实输卵管通畅后,向注药管I内注入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2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2000IU,通过微导管5进入输卵管内,最后将注药管I退出,同法进行对侧操作。4)术后观察2小时,患者无明显腹痛及阴道活动性出血者,带抗生素可回家休息。5)术后禁房事2周,术后3-5d行子宫输卵管通液I次,巩固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由注药管(I)、导丝(2)、出药孔(3)、通水管(4)、微导管(5)、通水球囊(6)组成,其特征在于:导丝(2)依次贯穿注药管(I)、微导管(5),在靠近微导管(5)的注药管(I) 一侧设有出药孔(3),在微导管(5) —侧设有通水管(4),微导管(5)的前端安装有通水球囊(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水球囊的输卵管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2)前端为J型。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3736286SQ201420119114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马鹤群, 牛锐 申请人:马鹤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