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8786发布日期:2020-05-19 21:0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业化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替加环素是一种广谱的四环素类的抗生素,能克服由细菌外排及核糖体保护所导致的四环素耐药性,对常见致病菌或多重耐药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成为控制临床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消化道、呼吸道等黏膜部位发生损伤时,容易导致细菌进入体内、从而引起感染;同时细菌感染又能进一步加重粘膜的损伤。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抵抗细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粘膜损伤的修复,将会大大提高提高治疗的效果。修复粘膜所使用的的生长因子是一种多肽,直接口服时容易被胃液降解、从而失去活性,因此常作为外用药物使用,使用中存在不便。因此,如果能将生长因子与抗生素合并为一种口服的剂型,可以同时进行服用,并能克服胃液对药物的破坏,将会大大提高药物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所述微球至少包括含有替加环素的第一微球以及含有生长因子的第二微球,所述第一微球包括以替加环素为主药的第一球芯、包覆在所述第一球芯外的第一球衣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球衣外的肠溶性的第一包衣,所述第二微球包括以生长因子为主药的第二球芯、包覆在所述第二球芯外的第二球衣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球衣外的肠溶性的第二包衣;所述第二球衣中包含起泡剂和稳泡剂,同时或择一地,所述第二包衣中包含亲水性凝胶成分;所述起泡剂可以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聚乙二醇单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上述种类;所述稳泡剂可以选自皂素和聚山梨醇酯-20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上述种类;所述亲水性凝胶可以选自明胶、阿拉伯胶、黄原胶、结冷胶、海藻酸钠、卡拉胶、桃胶、罗望子胶、瓜尔胶、香豆胶、田菁胶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上述种类。

该肠溶微球中同时含有替加环素和生长因子(优选为表皮生长因子egf),首先通过肠溶性的包衣防止微球在胃液中崩解、使之能完整地进入小肠后进行溶胀和释放,避免胃液强酸性的环境影响替加环素的生物利用度;通过调整第二球衣或第二包衣的成分延长第二微球的肠道停留时间和崩解时间,从而使生长因子可以在替加环素之后释放出来,由替加环素杀灭感染的细菌后、再通过生长因子促进损伤处粘膜的修复,从而可有效缓解病症、促进伤口愈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芯和所述第二球芯均由口服剂量的主药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所述辅料包括粘合剂、填充剂、表面活性剂、赋形剂或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芯中,替加环素与所述辅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0份和90~95份;所述辅料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70~80份的微晶纤维素和10~25份的月桂醇硫酸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球芯中,生长因子与所述辅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0.5~1份和99~99.5份;所述辅料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75~90份的微晶纤维素和9~24.5份的甘露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衣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吐鲁香脂3.2~3.8份、交联聚维酮0.5~1.6份以及壳聚糖94.6~96.3份;所述第二球衣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吐鲁香脂6.4~7.6份、交联聚维酮1~3.2份以及壳聚糖89.2~92.6份。

通过调整第二球衣中成分的比例,延长其在肠道中的溶解时间,从而确保第二球芯能在第一球芯之后被暴露出来,以便延长生长因子的释放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衣中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肝素钠0.5~1份以及亮氨酸1~2份。

上述成分可作为助溶剂、提高第一球衣的溶解性,从而使第一球芯快速暴露在肠液中,间接提高替加环素的释放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球衣中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1~2份以及皂素0.1~0.2份。

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可以作为起泡剂,与肠液接触后产生大量的泡沫,使第二微球漂浮在肠液中,从而延长药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延迟生长因子的释放、并提高药物利用率;同时,皂素可以作为稳泡剂、提高起泡剂产生的泡沫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延长药物的停留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包衣为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二包衣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丙烯酸树脂6~20份以及桃胶2~5份。

亲水性凝胶与肠液接触后,体积扩大形成胶体屏障膜,可有效延长第二包衣的溶解时间、推迟第二球芯暴露在肠液中的时间,从而间接延长生长因子的释放时间。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比例称取替加环素和辅料进行混合,挤压成型后干燥,得到第一球芯;按比例称取用于制备第一球衣的成分,混合制成第一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所述第一球芯均匀喷洒所述第一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颗粒;

s2:称取用于制备所述第一包衣的成分,制成第一包衣液,在包衣锅向所述第一颗粒均匀喷洒所述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微球;

s3:将生长因子水溶液和辅料分别配置成水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型、得到第二球芯;按比例称取用于制备第二球衣的成分,混合制成第二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所述第二球芯均匀喷洒所述第二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颗粒;

s4:称取用于制备所述第二包衣的成分,制成第二包衣液,在包衣锅向所述第二颗粒均匀喷洒所述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微球;

s5:将包覆有肠溶性包衣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混合均匀并分装,得到所述肠溶微球的成品。

上述方法将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分别制备后按比例进行混合,可以通过胶囊壳等进行封装,将两种微球合并为一种药物,以便于储存和服用。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生长因子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μg/ml,辅料水溶液的浓度为100~15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肠溶微球中同时含有替加环素和生长因子,首先通过肠溶性的包衣防止微球在胃液中崩解、使之能完整地进入小肠后进行溶胀和释放,避免胃液强酸性的环境影响替加环素的生物利用度;通过调整第二球衣或第二包衣的成分和用量,延长第二微球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和崩解时间,从而使生长因子可以在替加环素之后释放出来,由替加环素杀灭感染的细菌后、再通过生长因子促进损伤处粘膜的修复,从而可有效缓解病症、促进伤口愈合。在制备时,先分别制备好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然后利用胶囊壳等按比例进行封装,将两种有效成分合并成一种药、同时两种有效成分又可以分别进行释放,从而便于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成分配比均是以球芯为100mg为例进行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生产工艺调整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的规格和比例。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另外制作包含其他药物成分的微球,并制成多种微球混合的药剂。

实施例1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s1:按比例称取替加环素、微晶纤维素以及月桂醇硫酸镁进行混合,挤压成型后干燥,得到第一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以及壳聚糖,混合制成第一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一球芯均匀喷洒第一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颗粒;

s2: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第一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一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微球;

s3:按比例称取hegf、微晶纤维素以及甘露醇,分别配置50μg/ml的hegf水溶液、以及150mg/l的辅料水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型、得到第二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以及壳聚糖,混合制成第二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二球芯均匀喷洒第二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颗粒;

s4:按比例称取丙烯酸树脂和桃胶,制成第二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二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微球;

s5:将包覆有肠溶性包衣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混合均匀、并用胶囊壳进行分装,得到肠溶微球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

第二包衣:75%丙烯酸树脂+25%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肝素钠0.5mg、亮氨酸2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s1:按比例称取替加环素、微晶纤维素以及月桂醇硫酸镁进行混合,挤压成型后干燥,得到第一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壳聚糖、肝素钠以及亮氨酸,混合制成第一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一球芯均匀喷洒第一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颗粒;

s2: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第一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一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微球;

s3:按比例称取hegf、微晶纤维素以及甘露醇,分别配置10μg/ml的hegf水溶液、以及100mg/l的辅料水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型、得到第二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以及壳聚糖,混合制成第二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二球芯均匀喷洒第二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颗粒;

s4:按比例称取丙烯酸树脂和桃胶,制成第二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二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微球;

s5:将包覆有肠溶性包衣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混合均匀、并用胶囊壳进行分装,得到肠溶微球成品。

实施例4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肝素钠1mg、亮氨酸1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

第二包衣:75%丙烯酸树脂+25%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1mg、皂素0.2mg;

第二包衣:丙烯酸树脂。

该肠溶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s1:按比例称取替加环素、微晶纤维素以及月桂醇硫酸镁进行混合,挤压成型后干燥,得到第一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以及壳聚糖,混合制成第一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一球芯均匀喷洒第一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颗粒;

s2: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第一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一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微球;

s3:按比例称取hegf、微晶纤维素以及甘露醇,分别配置50μg/ml的hegf水溶液、以及150mg/l的辅料水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型、得到第二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以及皂素,混合制成第二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二球芯均匀喷洒第二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颗粒;

s4: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第二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二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微球;

s5:将包覆有肠溶性包衣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混合均匀、并用胶囊壳进行分装,得到肠溶微球成品。

实施例6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2mg、皂素0.1mg;

第二包衣:丙烯酸树脂。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1mg、皂素0.2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s1:按比例称取替加环素、微晶纤维素以及月桂醇硫酸镁进行混合,挤压成型后干燥,得到第一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以及壳聚糖,混合制成第一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一球芯均匀喷洒第一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颗粒;

s2: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第一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一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微球;

s3:按比例称取hegf、微晶纤维素以及甘露醇,分别配置10μg/ml的hegf水溶液、以及100mg/l的辅料水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型、得到第二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以及皂素,混合制成第二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二球芯均匀喷洒第二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颗粒;

s4:按比例称取丙烯酸树脂和桃胶、制成第二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二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微球;

s5:将包覆有肠溶性包衣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混合均匀、并用胶囊壳进行分装,得到肠溶微球成品。

实施例8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2mg、皂素0.1mg;

第二包衣:75%丙烯酸树脂+25%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

实施例9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肝素钠0.5mg、亮氨酸2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1mg、皂素0.2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s1:按比例称取替加环素、微晶纤维素以及月桂醇硫酸镁进行混合,挤压成型后干燥,得到第一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壳聚糖、肝素钠以及亮氨酸,混合制成第一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一球芯均匀喷洒第一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颗粒;

s2: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第一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一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一微球;

s3:按比例称取hegf、微晶纤维素以及甘露醇,分别配置50μg/ml的hegf水溶液、以及150mg/l的辅料水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挤压成型、得到第二球芯;按比例称取吐鲁香脂、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以及皂素,混合制成第二球衣液;在包衣锅内向第二球芯均匀喷洒第二球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颗粒;

s4:按比例称取丙烯酸树脂和桃胶、制成第二包衣液,在包衣锅向第二颗粒均匀喷洒第一包衣液,干燥后得到第二微球;

s5:将包覆有肠溶性包衣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混合均匀、并用胶囊壳进行分装,得到肠溶微球成品。

实施例10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肝素钠1mg、亮氨酸1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2mg、皂素0.1mg;

第二包衣:75%丙烯酸树脂+25%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照例1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68mg、月桂醇硫酸镁22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1mg、甘露醇8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2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1mg、月桂醇硫酸镁9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73mg、甘露醇26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3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68mg、月桂醇硫酸镁22mg;

第一球衣:交联聚维酮3.7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1mg、甘露醇8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2mg、交联聚维酮0.8mg、壳聚糖93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4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68mg、月桂醇硫酸镁22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4mg、交联聚维酮0.4mg、壳聚糖95.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1mg、甘露醇8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8mg、壳聚糖92.2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5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

第二包衣:81%丙烯酸树脂+19%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6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

第二包衣:74%丙烯酸树脂+26%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7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肝素钠0.45mg、亮氨酸2.05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8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肝素钠1.05mg、亮氨酸0.9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

第二包衣:75%丙烯酸树脂+25%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9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10mg、微晶纤维素80mg、月桂醇硫酸镁10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2mg、交联聚维酮0.5mg、壳聚糖96.3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1mg、微晶纤维素90mg、甘露醇9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6.4mg、交联聚维酮1mg、壳聚糖92.6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0.9mg、皂素0.22mg;

第二包衣:80%丙烯酸树脂+20%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10

一种口服的替加环素肠溶微球,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微球,包括:

第一球芯:替加环素5mg、微晶纤维素70mg、月桂醇硫酸镁25mg;

第一球衣:吐鲁香脂3.8mg、交联聚维酮1.6mg、壳聚糖94.6mg;

第一包衣:丙烯酸树脂;

第二微球,包括:

第二球芯:hegf0.5mg、微晶纤维素75mg、甘露醇24.5mg;

第二球衣:吐鲁香脂7.6mg、交联聚维酮3.2mg、壳聚糖89.2mg、枸橼酸脂肪酸甘油酯2.1mg、皂素0.09mg;

第二包衣:75%丙烯酸树脂+25%桃胶。

该肠溶微球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试验例1造粒实验

分别根据实施例1、2和对照例1、2提供的组分和方法制备第一球芯和第二球芯,并观察其质地。结果显示,实施例1、2制备的第一球芯和第二球芯均形状规则、质地光滑、硬度适中,而对照例1和对照例2制备的第一球芯和第二球芯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形状不均匀、易松散掉粉的情况,表明实施例1、2提供组分配比相较对照例更好、制备的球芯质地更佳。

试验例2球衣和包衣成分对缓释效果的影响

分别以实施例1、3、5、7、9中的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为样品,同时以对照例7、8的第一微球以及对照例3、5、9的第二微球为对照,根据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的规定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具体方法如下:以0.1m盐酸溶液模拟人体胃液,以ph6.8的磷酸缓冲液模拟人体肠液,将上述样品各1g置于模拟胃液中2h,然后放入模拟肠液中放置22h,分别于0、2、3、4、6、8、12、18、24h测定替加环素或生长因子的释放效果。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组不同样品在胃液和肠液中的药物累计释放度(r%)的比较

表2对照组不同样品在胃液和肠液中的药物累计释放度(r%)的比较

由表1可知,各个实施例的微球均未在人工胃液中发生释放,均是进入人工肠液后才开始进行释放,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微球在胃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各实施例中第二微球的释放时间均晚于第一微球2h以上,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微球中第二微球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和崩解时间得到了延长,同时在24h后释放度均能达到99.9%,说明该微球中的替加环素和生长因子均能在模拟肠液中得到充分释放。比较各实施例中第一微球的释放情况可知,实施例3和9的释放速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同时其余各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实施例3和9中添加肝素钠和亮氨酸可以有效促进第一微球的溶解、加快替加环素的释放。另外,比较各实施例中第二微球的释放情况可知,实施例3在4h时已经开始释放、12h时释放度已经达到95%以上,释放速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实施例1和5均在6h时才开始释放,且在18h时才接近释放完全;实施例7和9也在6h时开始释放,但释放度明显低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5,且在18h时实施例的释放度尚不足95%,说明实施例1(第二包衣中添加凝胶)和实施例5(第二球衣中添加起泡剂和稳泡剂)均可以延长微球在肠液中的停留时间和崩解时间、从而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而实施例7和9(同时添加凝胶、起泡剂和稳泡剂)能够进一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表明集中方案可以合并使用、从而产生协同作用。

另外,由表2可知,对照例7和对照例8的第一微球的溶解速度均显著高于实施例1、但低于实施例3,表明本申请提供的肝素钠和亮氨酸的用量已经是最佳用量,调整肝素钠和亮氨酸的用量会影响第一微球中替加环素的释放速度。对照例3的第二微球的溶解速度高于实施例2、对照例5的第二微球的溶解速度高于实施例1、对照例9的第二微球的溶解速度高于实施例9,表明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微球的辅料配比、第二球衣的配比以及第二包衣的配比均是最佳配比,对其中任何一项进行调整都会影响第二微球中生长因子的缓释效果。

试验例2第二微球释放生长因子活性检测

以试验例1中各实施例的第二微球释放24h后的人工肠液为样品,各取1ml、并将ph调至7.4;取对数生长期的mrc-5细胞消化,用含10%fbs的rmpi-1640培养基分散至密度为50000个/ml,取100μl于96孔板中培养,24h后除去培养基,再加入100μ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2h,之后加入1mg/ml的mtt溶液继续培养4h,结束后收集上清液、加入1mldmso,在37℃下振荡30min,待结晶充分溶解后采用酶标仪检测578nm下的od值。

根据检测结果,各组培养液中相对细胞增质率均能达到110~130%,说明本发明中第二微球的生长因子能够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释放到肠液中后仍然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修复粘膜创伤处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实验例中是人为控制从胃液进入肠液的时间,而在真实的人体消化道中,药物从胃部进入肠道会收到胃排空的影响,因此上述释放结果是理想情况下的测定结果,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释放情况,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进行验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