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哌嗪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64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α-哌嗪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抑制动物细胞粘着功能的新型α-哌嗪酮-1-乙酸化合物及其盐,还涉及以所述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或抑制细胞粘着而提供对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
参与和动物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粘着的因子有(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Vitronectin,osteopontin,胶原,凝血栓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和Von Willebrand因子。这些蛋白质包含作为细胞识别部位的-Arg-Gly-Asp-。该三肽可被属于受体的至少一个蛋白质,整合素所识别,而整合素为由与两层膜结合的亚单位组成的杂二聚蛋白质。(E.Ruoslahti and M.D.Pierschbacher,Science,238,491(1987))。
已知可识别氨基酸顺序列-Arg-Gly-Asp-的结构相关的受体和整合素,在血小板细胞外表面、内皮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上表达。具有氨基酸顺序列-Arg-Gly-Asp-的化合物竞争性结合到可被细胞间粘着分子结合的部位从而抑制细胞间粘着分子的结合。例如,这种抑制细胞间粘着的物质可为H-Gly-Arg-Gly-Asp-Ser-Pro-OH。
当血管受损伤时,血小板被内皮胶原活化而形成血栓,其中,内皮胶原子可引起血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即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与血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通过GPⅡb/Ⅲa发生,这是血小板聚集的重要特征。细胞粘着抑制物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是由于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如凝血酶、肾上腺素、ADP和胶原。
除此之外,细胞粘着抑制物质可望成为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药物(在肿瘤细胞转移的部位,对固定粘着的抑制)。
包含氨基酸序列-Arg-Gly-Asp(RGD)的线性或环状肽已知为细胞粘着抑制物质,如Jon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iol.Chem.),262,17294(1987)和JPAH2(1992)-174797所述。
上述这些已知肽衍生物的活性效力并不令人满意,其口服吸收也不理想。除此之外,由于这些肽衍生物可被包括氨基肽酶、羧基肽酶或各种肽链内切酶,(如,丝氨酸蛋白酶)等酶水解,其在含有这些酶的溶液中或在活体中的稳定性不理想。所以,对于这些肽衍生物在临床上应用,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在另一方面,具有抗血栓作用的非肽化合物已在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EPA) Publication No.483667[JPA H4(1992)-264068]和EPA Publlication No.505868上公开发表,并分别描述4-7员环状烯基亚氨基(如吡咯烷环)的化合物和具有哌啶环的化合物等。在EPA Publication No.529858中披露了带有哌嗪二酮环且具有抑制细胞粘着的功能的化合物。与具有抗血栓作用的上述已知化合物相比,其效力更高且持续时间更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已知细胞粘着抑制剂效力更优、持续更长、剂量更少的具有细胞粘着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换言之,本发明涉及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新型α-哌嗪酮-1-乙酸化合物,涉及以这些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具有细胞粘着抑制作用的药物。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下式化合物及其盐[下文中,有时将这些化合物及其盐简称为化合物(Ⅰ)]和含这些化合物的细胞粘着抑制剂, 式中A为脒基或任意取代的氨乙基;R10为硝基、卤素原子,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烷氧羰基,羟甲基、甲酰基和式OR11所指基团,其中R11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氨基甲酰基或甲磺酰基,其中每一基团均可取代;R12和R13分别为氢原子、羧基、低级烷氧基或卤素原子;X为羟基、对-羟基苯基或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Y为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n为1或2。
作为式(Ⅰ)的典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可是由下式化合物或其盐代表的 其中R11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烷酰基和任意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和甲磺酰基;R12和R13分别为氢原子,羟基,低级烷氧基或卤素原子;X为羟基,对-羟基苯基或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Y为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n为1或2。
在式Ⅰ中,A为脒基或任意取代的氨乙基。
作为A所表示的取代氨乙基,优选那些服用、作为前体药物的含取代氨乙基的式Ⅰ化合物后,在体内能移去其可移去基团并形成生理活性的游离氨基乙基的基团。在取代氨乙基中氨基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三甲基乙酰氧甲基、正-辛氧羰基、正-己氧羰基、正-辛氨基羰基、正-己氨基羰基、四氢呋喃-2-基、吡咯烷-1-基甲基、吗啉代甲基和N,N-二甲基氨基羰基氧甲基。
如,R10所表示的基团或原子为下列基团硝基、卤素原子、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烷氧羰基和经式OR11所表示的且经氧原子成键的基团。R11优选实例为氢原子和任意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氨基甲酰基和甲磺酰基。
R10优选下列基团之一硝基、卤素原子、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烷氧羰基、羟甲基、甲酰基和式OR11所表示的基团(其中R11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氨基甲酰基和甲磺酰基,每一基团均可被取代)。
更为具体地说,R10优选的基团或原子为下列基团之一羟基、被C1-3烷氧基任意取代的C1-5烷氧基、C2-3烯氧基、C2-3炔氧基、硝基、卤素原子、C1-3链烷酰氧基,被C1-3烷基任意取的氨基甲酰氧基、甲磺酰氧基、C2-3链烯基、C2-3炔基和C1-3烷氧羰基。
R11所表示的低级烷基的优选实例为直链或支链的C1-5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和异戊基,其中优选C1-3烷基。
R11所表示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和甲磺酰基,任一基团均可被取代,取代基实例为羟基、低级(C1-3)烷氧基、氨基、一低级(C1-3)烷氨基、二低级(C1-3)烷氨基、低级(C1-3)链烷酰基、低级(C1-3)链烷酰氧基、低级(C1-3)链烷酰氨基、低级(C1-3)烷氧羰基和被低级(C1-3)烷基任意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其中,优选低级(C1-3)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和丙氧基。R11所表示的氨基甲酰基的取代基实例为低级(C1-3)烷基。
由R12和R13所表示的低级烷氧基和由上述R11所表示的作为分别任意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和甲磺酰基”的取代基的低级烷氧基的优选实例为C1-3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和丙氧基。
由R11所表示的低级链烷酰基和由R11表示的作为分别任意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和甲磺酰基”的取代基的低级链烷酰基的优选实例为C1-3链烷酰基,如,甲酰基、乙酰基和丙酰基。
由R10、R12和R13所示的卤素原子由氟、氯、溴、碘构成。其中优选氟、氯。由R11所表示的作为任意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的取代基的低级烷基、由R10所表示的低级烷氧羰其中的低级烷基、作为取代氨基的取代基的低级烷基和由R11所表示的作为分别任意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和甲磺酰基的取代基的低级烷基优选实例为C1-3低级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和异丙基。
由R10和R11所表示的低级链烯基的优选实例为C2-3链烯基,如,乙烯基、烯丙基、和1-丙烯基。
由R10和R11所表示的低级炔基的优选实例为C2-3炔基,如,乙炔基和丙炔基。
在上述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式Ⅰ化合物,其中R10为羟基或甲氧基。
同样优选式Ⅰ化合物,其中R10为乙氧基、甲氧乙氧基、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氟原子和氯原子。其中,R10优选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和氟原子。
对于R12和R13,优选式Ⅰ化合物,其中R12和R13均为氢原子。
对于n,优选式Ⅰ化合物,其中n为1。
其中,特别优选式Ⅰ化合物其中A为脒基;R10为羟基或甲氧基;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同样优选式Ⅰ化合物,其中A为脒基;R10为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或氟原子;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其他优选化合物为式Ⅰ化合物,其中A为氨乙基;R10为羟基或甲氧基;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其他优选化合物为式Ⅰ化合物,其中A为氨乙基;R10为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或氟原子;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作为由X和Y表示的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优选那些作为前体药物的式Ⅰ化合物服用后可在体内转化,并将式Ⅰ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生理活性形式的基团。由X和Y表示的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分别用下列分子式来表示
R1和R2通常独立的代表羟基,C1-8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低级链烯氧基,如,C3-12链烯氧基,如,烯丙氧基、丁烯氧基、芳烷氧基(其低级烷基部分有1-4碳原子的苯基低级烷氧基,如,苯甲氧基、苯乙氧基和3-苯丙氧基),或分别由-NR3R4和-NR5R6表示的任意取代氨基。在NR3R4和NR5R6中,R3和R4,与R5和R6分别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C1-6低级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C3-8链烯基(如,烯丙基、2-丁烯基和3-戊烯基)或C6-12芳烷基(如,苯甲基、苯乙基、苯丙基和吡啶甲基),且芳烷基中的芳基可未被取代或被1-2个取代基取代。取代基的实例为硝基、卤素(氯、氟、溴),低级烷基(甲基、乙基、丙基)、低级烷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
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可用于配制前体药物型口服给药制剂,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的R1和R2,其优选引入羟基、任意取代氨基[如,氨基、N-低级(C1-4)烷氨基和N,N-二-低级(C1-4)烷基氨基]或任意取代烷氧基[如,低级(C1-6)烷氧基,其烷基部分被羟基或任意取代氨基(如,氨基、二甲氨基、二乙氨基、哌啶子基或吗啡代)、卤素、低级(C1-6)烷硫基、低级(C1-6)烷氧羰基(如,异丁氧羰基)、亚丙基、3-苯并[C]呋喃酮亚基、任意取代氨基羰基、或任意取代间二氧杂环戊烯基(如,5-甲基-2-氧代-1,3-间二氧戊烯-4-基)]任意取代,或由式-OCH(R7)OCOR8表示的基团[其中R7为氢原子,C1-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和新戊基),或C5-7环烷基(如,环戊基、环己基或环庚基),R8代表C1-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和新戊基)、C2-8低级链烯基(如,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和异丙烯基)、C5-7环烷基(如,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被C5-7环烷基(如,环戊基、环己基或环庚基)或芳基,如,苯基(如,苯甲基、对-氯苯甲基、苯乙基、环戊基甲基和环己基甲基)取代的C1-3低级烷基,被C5-7环烷基(如,环戊基、环己基或环庚基)或芳基如,苯基(如,那些含链烯基部分,如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或异丙烯基的基团,如,肉桂基)取代的C2-3低级链烯基、芳基,如,任意取代苯基(如,苯基、对-甲苯基和萘基),C1-6直链或支链低级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和新戊氧基)、C2-8直链或支链低级链烯氧基(如,烯丙氧基和异丁烯氧基),C5-7环烷氧基(如,环戊氧基、环己氧基和环庚氧基),被C5-7环烷氧基(如,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或芳基,如,任意取代苯基(如,含有烷氧基部分,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包括苯甲氧基、苯乙氧基、环戊甲氧基和环己甲氧基的基团)取代的C1-3低级烷氧基,被C5-7环烷基(如,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或芳基,如,任意取代苯基(如,含有链烯氧基部分,如,乙烯氧基、丙烯氧基、烯丙氧基或异丙烯氧基,如,肉桂氧基的基团)取代的C2-3低级链烯氧基,或芳氧基,如,任意取代苯氧基(如,苯氧基、对-硝基苯氧基和萘氧基)]。
当式Ⅰ化合物用作前体药物时,用Y表示酯化羧基的特别优选实例包括-COOMe,-COOEt,-COOtBu,-COOPr,三甲基乙酰氧基甲氧基羰基,三甲基乙酰氧基甲氧基羰基,1-(环己氧基羰基氧基)乙氧基羰基,5-甲基-2-氧代-1,3-间二烯戊烯-4-基甲氧基羰基,乙酰氧基甲基氧基羰基,丙酰基氧基甲氧基羰基,正-丁酰基氧基甲氧基羰基,异丁酰基氧基甲氧基羰基,1-(乙氧基羰基氧)乙氧基羰基,1-(乙酰基氧)乙氧基羰基,1-(异丁酰基氧)-乙氧基羰基,环己基羰基氧基甲氧基羰基,苯甲酰基氧甲氧基羰基,肉桂酰基羰基,环戊基羰基氧甲氧基羰基,N,N-二甲基羰基甲氧基,2-(异丁基氧羰基)-2-亚丙基乙氧基羰基,(3-苯并[C]呋喃酮亚基)乙氧基羰基。
在式Ⅰ中,X特别优选-COOH,-COOCH3和-CONH2。Y优选-COOH或在活体中可转化为-COOH的基团,n优选1。
式中化合物有很好的活性,其中X为-COOCH3,Y为-COOH或在活体中可转化为-COOH的基团;A、R10、R12、R13和n分别为上述优选基团和原子之一。
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在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碳,本发明包括R构型和S构型。
式Ⅰ化合物有时水合,在下文中将式Ⅰ化合物和其水合物通称为式Ⅰ化合物。
式Ⅰ化合物的盐的实例包括无机酸盐,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有机酸盐如,乙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甲苯磺酸盐和甲磺酸盐,金属盐,如,钠盐、钾盐、钙盐和铅盐,和碱盐如,三乙基胺盐、胍盐、铵盐、肼盐、奎宁盐和辛可宁盐,其可用于药物。
优选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S)-4-(4-脒基苯甲酰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S)-4-(4-脒基苯甲酰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盐酸盐和(S)-4-(4-脒基苯甲酰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甲磺酸盐,(S)-4-(4-脒基苯甲酰基-0-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2-氧代哌嗪-1-乙酸,(S)-4-(4-脒基苯甲酰基-O-乙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和(S)-4-{4-(2-脒基乙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本发明式Ⅰ化合物可用如下方法制备。在下列制备方法的描述中,在初始化合物和中间化合物中的R10、R12和R13可带有在肽领域中常规使用的保护基团,在下列描述中也包括这些被保护的基团。忽容置疑,引入和除去这些功能团仍按常规方法进行。
化合物(Ⅰ)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备(a)将式Ⅱ或Ⅱ′表示的化合物
与式Ⅴ表示的化合物缩合, [其中每个符号定义如上所述]为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Ⅰ)而在上述方法(a)和(b)中的缩合反应可通过传统肽合成中的酰胺键的形成而进行,例如,用活性酯、混合酸酐或酰基氯的方法。例如,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之间或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之间的缩合反应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将化合物(Ⅱ)或化合物(Ⅳ),在催化剂(如二环己基碳化二酰亚胺)存在下,与苯酚(如2,4,5-三氯苯酚、五氯代苯酚、2-硝基苯酚或4-硝基苯酚)或N-羟基化合物[如N-琥珀酰亚胺,N-羟基-5-降冰片烯基-内-2,3-二羧酰亚胺(HONB),1-羟基苯并三唑(HOBT)或N-羟基哌啶]缩合而形成其活性酯,再进行缩合。同样,化合物(Ⅱ)或化合物(Ⅳ)也可与异丁基甲酰氯而得到混和酸酐,该酸酐再用于缩合反应。
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之间或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之间的缩合也可只用肽合成试剂(如二环己基碳化二酰亚胺,N,N′-羰基二咪唑,二苯基磷酰基叠氮化物或氰基磷酸二乙基酯)而进行。
在所述缩合反应中,在化合物(Ⅱ、Ⅲ′)或(Ⅳ)式中的脒基优选以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或氢溴酸)盐形式存在或用叔丁氧羰基或苯甲基氧羰基保护起来。
上述任一缩合反应均可通过加入优选的有机碱(如,三乙胺,N-甲基哌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或无机碱(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来促进。反应温度通常在-20°到50℃,优选0°到室温。通常使用的溶剂实例包括水、二噁烷、四氢呋喃、乙腈、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氯仿和二氯甲烷,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和使用。
可用已知方法除去在上述方法得到产物中的羧基的保护基团(苯甲基或叔丁基,其为通式(Ⅰ)中X或Y的羧基的保护基团)和/或酚式羟基或醇或羧基的保护基团(苯甲基或叔丁基,其为通式(Ⅰ)中R10、R12、R13和X的羟基的保护基团)。例如,通过在贵金属催化剂(如钯或铂)存在下使化合物氢化,可将含苯甲酯基或苯甲醚基的化合物转变为羧酸衍生物;通过用酸(如三氟乙酸或盐酸)可将含有叔丁基酯基或叔丁基醚基的化合物转变为羧酸衍生物。
通过制备化合物(Ⅰ)本身的反应便可得到化合物(Ⅰ)的盐,也可通过必要时加入酸、碱金属或碱而得到它们。
可通过常规分离和纯化方法将获得的本发明化合物(Ⅰ)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这些方法包括萃取、浓缩、中和、重结晶、柱层断和薄层层析。
在化合物(Ⅰ)中,至少存在两种立体异构体。当然,这些单一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必要时,这些异构体可单一地制备。
通过分别用上述初始化合物(Ⅲ)、(Ⅳ)或(Ⅴ)的单一异构体和下述初始化合物(Ⅸ)、(Ⅹ)、(Ⅻ)、(ⅩⅢ)、(ⅩⅣ)或(ⅩⅤ)的单一异构体进行下列反应,可获得化合物(Ⅰ)的单一旋光异构体。当产物为两个或多个异构体的混合物时,可用常规分离方法将其分离为独立的异构体,例如,用光学活性酸(如,樟脑磺酸、酒石酸和二苯甲酰基酒石酸)和光学活性碱(如,辛可宁、辛可尼定、奎宁、奎尼定、α-甲基苯甲基胺和脱氢枞胺)成盐方法,或各种色谱方法或分级重结晶。
本发明中初始化合物(Ⅱ)和(Ⅱ′)为已知化合物,可用与已知方法类似的方法制备式(Ⅲ)、(Ⅳ)、(Ⅴ)所表示的初始化合物,针对应用条件,可用下列反应路线所标示的方法制备它们。在下面描述中,式Ⅲ化合物有时称为Ⅲ,对于其他化合物有时也是如此。

在上述反应式中,R为氨基酸中的氨基保护基,且代表,如,苯甲基氧基羰基或叔丁氧基羰基。R10、R12、R13和X可有一个酚式羟基或醇式羟基的保护基团。保护基团的实例包括叔丁基和任意取代苯甲基。X或Y的羧基可有一个保护基,如,苯甲基或叔丁基。
进一步解释上述反应式所示的化合物(Ⅲ)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化合物(Ⅵ)与(Ⅶ)反应而得到化合物(Ⅷ)的反应为经典的氨基烷基化。更为具体地讲,通常在碱(如无机碱,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或氟化铯,或有机碱,如,三乙胺,吡啶或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存在下,将化合物(Ⅵ)与化合物(Ⅶ)在0°-100℃反应而得到化合物(Ⅷ)。反应溶剂由有机溶剂组成,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基、四氢呋喃、甲苯和二氯甲烷。
通过将化合物(Ⅷ)与氨基酸的N-保护衍生物缩合而进一步合成化合物(Ⅹ)的反应是利用氨基酸肽键合成的经典反应。制备化合物(Ⅹ)的反应实际上与化合物(Ⅱ)和(Ⅲ)缩合的反应条件一样。
将得到的化合物(Ⅹ)环化为环状化合物(Ⅺ)的反应是用酸催化的环化反应。催化剂选用,如有机磺酸,如,对-甲苯磺酸、樟脑磺酸和甲磺酸。通常在溶剂(如,甲苯、苯、乙酸乙酯或1,2-二氯乙烷)中,在0°-100℃、优选30°-80℃将化合物(Ⅹ)进行反应而得到化合物(Ⅺ)。
将化合物(Ⅺ)进一步还原为化合物(Ⅻ)的反应是一个双键还原反应,如,可通过催化还原容易地制备化合物(Ⅻ),催化剂可选用金属,如,铂、铯、阮内镍或在任意载体上其混合物,或使用金属氢化物,如,硼氢化钠或氰基硼氢化钠。上述反应通常是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二噁烷、乙酸乙酯)存在下进行。当反应温度随还原方法而变化时,通常优选-20℃到100℃。虽然此反应在常压可顺利地进行,但根据具体条件,其他可在升压的条件下进行。当R为苯甲基氧基羰基且在催化条件下进行还原,除R的保护基团的反应同时进行并可一步获得化合物(Ⅴ)。
除去化合物(Ⅻ)的保护基而得到化合物(Ⅴ)和除去化合物(ⅩⅣ)的保护基而得到化合物(Ⅲ)的反应是除去肽中氨基酸的保护基的经典反应,当R为苯甲基氧代羰基,可用催化还原反应将保护基团除去,催化剂选用金属,如铂、钯、铑。当R为叔丁氧基羰基,可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或二噁烷)中,用酸(如,三氟乙酸或盐酸)将保护基团轻易除去。
化合物(Ⅴ)和氨基酸衍生物(ⅩⅢ)的缩合反应与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ⅩⅤ)的缩合反应是酰氨键形成反应。这些反应实际上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缩合反应以同样的方法进行。
如,可用与J.Am.Chem.Soc.,77·(1955)发表的相似方法制备式(Ⅷ)表示的初始化合物。具体地讲,通常将酪氨酸或3,4-二羧基苯基丙氨酸(DOPA)(其中氨基被苯甲基氧羰基或叔丁氧羰基所取代),和硫酸二烷基酯(如,硫酸二甲基酯或硫酸二乙酯)、或烷基卤化物、酸酐、异氰酸烷基酯、烷基磺酰基卤化物及其相似物反应制备化合物(Ⅷ),其中R10分别为取代的低级烷氧基、低级链烯氧基、低级炔氧基、低级链烷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或烷基磺酰氧基。反应在碱(如,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和氟化铯,或有机碱,包括三乙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等)存在下,通常在30°到100℃间进行此反应。反应溶剂选用,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甲苯、二氯甲烷等。
按已知方法制备化合物(ⅩⅢ),其中R10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或低级烷基氧羰基,该方法发表在{J.Chem.Soc.,Chem.Commun.,904(1987),J.Am.Chem.Soc.,109,547(1987)或J.Org.Chem.,48,3252(1983)}。
在式(Ⅷ)表示的化合物中,其中R10为硝基或卤素原子,R12和R13分别为氢原子;可选用已上市的已知化合物。
通常实际上可用与合成α-氨基酸的相同方法制备式(ⅩⅢ)所表示的化合物,如,J.Chem.Soc.,70,1451(1948),Proc.Chem.Soc.,117(1962)t和J.Am.Chem.Soc.,65,2211(1943)。进一步讲,实际上可用在已知文献中发表的相同方法如,U.S.P 3841966(19966),制备式(ⅩⅢ)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不同光学异构体。
在式(ⅩⅣ)所表示的化合物中,可通过用四氧化钌将化合物(ⅩⅣ)(其中R10为乙烯基)氧化后制备R10为甲酰基的化合物。在式(ⅩⅣ)所表示的化合物中,可通过用硼氢化钠还原化合物(ⅩⅣ)(其中R10为甲酰基)而制备R10为羟甲基的化合物。
在式(ⅩⅣ)所表示的化合物中,可按文献上已知方法制备用作前体药物的Y为酯化羧基的化合物。文献指Chem.Pharm Bull.,31,2698(1983),Chem,Pharm,Bull.,32,2241(1984),J.Antibiotics,40,81(1987),J.Antibiotics,45,1358(1992)。具体地讲,通常将化合物(ⅩⅣ)(其中Y为羧基)与已发表的已知卤代有机化合物反应制备所述化合物,如见{Chem.Pharm.Bull.,31,2698(1983),Chem.Pharm.Bull.,32,2241(1984),J.Antibiotics,40,81(1987),J.Antibiotics,45,1358(1992)},反应条件为在碱(如,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氟化铯;或有机碱,如,三乙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存在下,在-20°到100℃区间内。反应溶剂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
在上述制备化合物(Ⅰ)和其中间体的方法中,除非引起不必要效果,反应所用化合物一般是其盐形式,如,无机酸盐,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或磷酸盐;有机酸盐,如,乙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甲苯磺酸盐或甲磺酸盐;金属盐,如钠盐、钾盐、钙盐或铅盐和碱性盐,如,三乙胺盐、胍盐、肼盐、奎宁盐或辛可宁盐。
当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游离的化合物(Ⅰ)时,可用常规方法将其转为盐形式,而当得到化合物(Ⅰ)的盐时,也可用常规方法将其转化为化合物(Ⅰ)。
式(Ⅰ)化合物(包括其水合物)毒性低且可安全使用,其既可抑制血纤维蛋白原、粘连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与血小板的血纤维蛋白原受体(糖蛋白Ⅱb/Ⅲa)的结合,也可抑制上述粘着蛋白质及其他粘着蛋白质(如,Vitronectin胶原和Laminin)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的各种结合。
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对细胞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特别是它们抑制血小板凝血酶的生长并可用治疗和预防下列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疾病,如,周围动脉阻塞、急性心肌梗塞(AMI)、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壁间动脉瘤-过性缺血发作(TIA)、大脑卒中和其他闭塞疾病;不稳定绞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病、外科或传染性休克、术后或产后创伤、心肺分流术、不相容输血、胎盘脱落、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由凝集过度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肾病,如,蛇毒和免疫疾病、炎症、动脉硬化、溶血尿毒症综合症、对称肺小叶周围性坏死和褥疮。
不仅如此,本发明化合物(Ⅰ)还可用于增强血栓溶解剂的作用、抑制再阻塞、抑制PTCA后的再阻塞,抑制血小板减少和抑制由人工血管和器官导致的血栓,另外还能阻止转移和用作抗肿瘤剂。
含有式(Ⅰ)化合物(包括其水合物和盐)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方式可采用,如,口服给药,剂型有片剂、漆片、糖衣片、硬和软明胶胶囊、溶液、乳化剂或混悬剂;或直肠给药,如,栓剂或气雾剂。可用常规方法分别制备上述各种制剂,必要时可使用赋形剂等。然而也可用非口服制剂给药,如,注射剂。
为制备片剂、漆片、糖衣片和硬明胶胶囊,可将活性化合物与药物允许的无机或有机赋形剂混和。这些可用于制备片剂、糖衣片、硬明胶胶囊的赋形剂的典型实例包括乳糖、玉米淀粉或其衍生物、滑石和硬酯酸或其盐。制备软明胶胶囊的合适赋形剂的实例为植物油、石蜡、脂肪和半固体或液体多元醇。然而,只要活性化合物能有相应的特性,软明胶胶囊并不一定要加赋形剂。
制备溶液剂和糖浆剂的适宜赋形剂的实例为水、多元醇、蔗糖、转化糖和葡萄糖。制备注射剂的适宜赋形剂的实例为水、乙醇、多元醇、甘油和植物油。
制备栓剂的适宜实例为天然或硬化油、石蜡、脂肪和半固体或流体多元醇。药物组合物还可含防腐剂、助溶剂、稳定剂、湿润剂、乳化剂、增甜剂、着色剂、调味剂、调节渗透压的盐、缓冲液、包衣剂或抗氧化剂。
用于控制或防止上述疾病的活性化合物的剂量可在一较大范围内变化并应调整以适应每一个体的个别情况。一般来说,成人每天适宜的口服剂量应为约0.01-20mg/kg,优选约0.1-4mg/kg。当非口服给药时,每个成人每天剂量应约为0.005-1.0mg/kg,优选约0.01-0.3mg/kg。
本发明提供可通过控制或阻止细胞粘着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化合物和药物。特别是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口服给药,可长时间控制由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因此,其可被用作抗血栓剂,而且比具有相似活性的已知物质更有效更持久。
下面的试验实例、参考实例和工作实例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它们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验实例1体外结合实验[方法]从豚鼠的加有柠檬酸钠的血中制备洗过的血小板,将其悬浮于Hepes Tyrode溶液(PH7.5)中并将血小板数调至500,000/μl。向70μl该悬浮液加入10μlADP溶液(最终浓度5×10-5M),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放置15分钟。向混合物加入含有实验药物和80μl125Ⅰ-血纤维蛋白原溶液(最终浓度0.1μM),在室温将其放置2小时。向20%蔗糖缓冲液加入100μl反应混合物,将其以3000rpm速度离心以将血小板粘着125Ⅰ-血纤维蛋白原从非粘着125Ⅰ-血纤维蛋白原分离出来。测定血小板粘着125Ⅰ-血纤维蛋白原的放射性。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缓冲液处理)的特性结合的数值之比,可得到粘着抑制比率。
工作实例1的化合物的作用为阻止125Ⅰ-血纤维蛋白原与豚鼠活化血小板的特性结合。
IC50值2.7×10-9M(n=3;n指实验动物的数量。在以下实验实例中,n也有同样定义。)实验实例2测定体外血小板聚集[方法]对人而言,血从至少二星期以上未服任何药物的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臂静脉中采集。对豚鼠而言,用戊巴比妥(20mg/kg,i.p)麻醉、用柠檬酸钠作抗凝剂从腹腔主动脉采血(最终浓度0.38%,人;0.315%,豚鼠),在室温下分别以950rpm离心10分钟和2000rpm离心10分钟该加有柠檬酸钠的血样,以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乏血小板血浆(PPP)。用PPP稀释PRP并将血小板数调至500,000/μl。按Born′s方法(Nature 194∶927,1962)使用聚集度测定仪(HEMA TRACERVI Toa Iyo Denshi)分光光度计测定血小板聚集。在37℃培养PRP(250μl)2分钟,然后加入25μl实验药物溶液。2min后,加入25μl引起聚集的试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最大聚集速率之抑制比率可显示出该实验药物的功效。ADP采用能获得最大聚集的最小浓度(0.6-1μM)。
工作实例化合物用ADP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

实验实例3体内血小板聚集实验[方法]给禁食过夜后的豚鼠口服实验药物溶液(2ml/kg)。分别在1,4和24小时从用戊巴比妥麻醉的动物上采血。通过上述方法制备PRR并测定由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由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到的聚集速率之比可得到聚集抑制比率。实验药物制成蒸馏水溶液口服给药。
工作实例1化合物在豚鼠内对ADP聚集的抑制作用3mg/kg P.O. 1小时后抑制比率100%(n=4)3mg/kg P.O. 4小时后抑制比率100%(n=4)3mg/kg P.O. 24小时后抑制比率100%(n=4)工作实例3的化合物在豚鼠内对ADP聚集的抑制作用.
1mg/kg.P.O. 1小时后抑制比率95%(n=6)1mg/kg.P.O. 4小时后抑制比率100%(n=6)参考实例1N-(2,2-二甲氧基乙基)甘氨酸叔丁基酯向含有150g 2,2-二甲氧基乙基胺、200g无水碳酸钾和1.4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氯代乙酸叔丁基酯。在20-25℃下搅拌。搅拌2小时后,将100ml氯代乙酸叔丁基酯加入混合物中,在20-25℃下搅拌7小时。向反应混合物加入1.4升冰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合含盐水溶液冲洗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出溶剂。在减压下蒸馏底液并收集沸点在80-85℃(0.4mmHg)的馏分,即为所需产物。产量为163g。NMR谱(CDCl3)δ1.49(S,9H),2.75(d,J=5.4Hz,2H),3.33(S,2H),3.39(S,6H),4.47(t,J=5.4Hz,1H).
参考实例2(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草酸盐在冰冷却搅拌下,向含44gN-(2,2-二甲氧基乙基)甘氨酸叔丁基酯和49.5gN-苯甲基氧羰基-L-天冬氨酸β甲基酯的40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44g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酰亚胺。在冰冷却下,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然后在室温搅拌50分钟。向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300ml水和振摇过的100ml5%的KHSO4水溶液。分离出有机相,用200ml二氯甲烷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用水洗净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出溶剂。将底液(88g)溶于1升甲苯,向内加入4.0g对-甲苯磺酸;在70-75℃搅拌4小时。冷却反应混合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馏去溶剂。将底液进行硅胶(600ml)柱层析。合并用1升洗脱剂(乙酸乙酯-己烷=1∶1)洗脱出的馏分并在减压下浓缩。向底液(68g)的1.5升乙酸乙酯溶液中加入16g10%Pd-C。在氢气流中剧烈搅拌混合物3小时。滤去催化剂。向滤液加入含20.2g草酸二水合物的200ml甲醇溶液,放置混合物。通过过滤收集得到的结晶沉淀,用乙酸乙酯洗涤,并干燥得到46.8g所需化合物,mP.146-147℃。
比旋度[α]23D-26.0°(c=0.603,甲醇)C13H22N2O5.C2H2N2O4的元素分析理论值C,47.87;H,6.43;N,7.44实测值C,47.79;H,6.20;N,7.42参考实例3(S)-4-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
在15ml二氯甲烷中溶解1.65g(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和1.9gN-苯甲基氧羰基-L-酪氨酸。搅拌1小时时,向溶液加入1.44g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酰亚胺盐酸盐,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浓缩反应混合物得到油状物,将其溶于乙酸乙酯。用碳酸氢钾的5%水溶液洗涤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将底液在硅胶柱上层析(洗脱液乙酸乙酯∶己烷=7∶3)而得到2.0g无色油状产物(S)-4-(N-苯甲基氧羰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
IR γmaxcm-13332,2952,1740,1646,1613,1514,1444,1367,1227,1153.
NMR(CDCl3)δ1.46(9H,s),2.30-2.53(1H,m),2.72-3.13(5H,m),3.50-3.72(2H,m),3.63(3H,s),3.85(1H,d,J=12Hz),4.07(1H,d,J=12Hz),4.70-4.90(1H,m),4.90-5.05(1H,m),5.11(2H,s),5.50-5.67(2H,m),6.76(2H,d,J=8.2Hz),7.03(2H,d,J=8.2Hz),7.36(5H,s).
在氢气流中将含1.3g得到的(S)-4-(N-苯甲基氧羰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300mg10%的Pd-C,180mg乙酸、20ml甲醇的混合物搅拌30分钟滤去催化剂,在减压下浓缩滤液而得到1.0g无色油状物(S)-4-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该产品无需纯化便可用于以后的反应。
工作实例1(S)-4-(4-脒基苯甲酰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盐酸盐。
在20ml水和10ml二噁烷的混合溶液中溶解1.0g(S)-4-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和380mg碳酸氢钠。在剧烈搅拌下,在10分钟之内,向此溶液加入505mg4-脒基苯甲酰基氯盐酸盐。搅拌混合物1小时,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反应混合物。向浓缩液加入10ml三氟乙酸,搅拌混合物1小时。在减压下将反应混合物浓缩至干燥,将其溶于5ml1N的HCl。将溶液过Wakogel LP-C18柱(洗脱液乙腈的7.5%水溶液)。收集所需馏分并冷冻干燥而得到550mg无色粉状的所需化合物。
比旋度[α]23D-91°(c=0.2,H2O)C26H29N5O8.HCl(576.0)的元素分析
理论值C,54.22;H,5.25;N,12.16实测值C,53.94;H,5.31;N,11.93参考实例4(S)-4-O-叔丁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按实际上与参考实例3的相同方法,加入1.87g(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和2.43gN-苯甲基氧代羰基-O-叔丁基-L-酪氨酸而得到3.2g无色油状产物(S)-4-(N-苯甲基氧代羰基-O-叔丁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
IR γmaxcm-13300.2980.1740,1655,1505,1440,1365,1237,1160.
NMR(CDCl3)δ1.31(9H,s),1.46(9H,s),2.35-2.51(1H,mu),2.70-3.18(5H,m),3.57-3.70(2H,m),3.63(3H,s),3.81(1H,d,J=17Hz),4.02(1H,d,J=17Hz),4.75-4.88(1H,mu),5.00(2H,t,J=5.2Hz),5.10(2H,s),5.65(1H,d,J=8.8Hz),6.91(2H,d,J=8.4Hz),7.10(2H,d,J=8.4Hz),7.35(5H,s).
在氢气流中,将包括有3.2g获得的(S)-4-(N-苯甲基氧代羰基-O-叔丁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1.0g10%的Pd、300mg乙酸、50ml甲醇的混合物搅拌30分钟。滤掉催化剂。减压浓缩滤液而得到2.80g无色油状的所需化合物。
该产物就此可用于后面的反应。
工作实例2(S)-4-(4-脒基苯甲酰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在40ml水和20ml二噁烷的混合液中,溶入2.80g在参考实例4中得到的(S)-4-O-叔丁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乙酸盐和840mg碳酸氢钠。在剧烈搅拌下,在20分钟内,向溶液加入1.1g4-脒基苯甲酰氯盐酸盐。在减压下浓缩此反应混合物而得到粗产物,将其溶于30ml三氟乙酸。放置溶液1小时,在减压下浓缩。用MCIGEL CHP 2OP柱(乙腈10%水溶液)纯化浓缩液。浓缩含有所需化合物的馏分,在水-甲醇中重结晶而得到1.9g无色晶体的所需化合物,m.p.229-235℃。
比旋度[α]20D+82°(c=1.0,H2O)C26H29N5O8.3/2H2O的元素分析理论值C,55.12;H,5.69;N,12.36实测值C,55.38;H,5.66;N,12.40参考实例5(S)-4-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
按实际与参考实例3所述的相同方法,将参考实例2得到的(S)-3-甲氧羰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和N-苯甲基氧羰基-O-甲基-L-酪氨酸缩合。将此缩合物催化还原而得到无色油状的(S)-4-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产率为85%。
通过实际上与前述相同的方法,得到下列无色油状的参考实例6-9的化合物

参考实例10(S)-4-L-3,4-二甲氧基苯丙氨酰-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三氟乙酸盐。
将(S)-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和N-叔丁氧羰基-L-3,4-二甲氧苯基丙氨酸缩合,在二氯甲烷中,将其与三氟乙酸反应。减压蒸去溶剂得到无色油状的所需化合物。此产物无需纯化,可直接用于后面的反应中。
参考实例11(S)-4-L-3,4-二乙氧基苯丙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三氟乙酸盐。
按实际与参考实例10的相同方法,可从(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和N-叔丁氧羰基-L-3,4-二乙氧苯基丙氨酸制备标题化合物。
参考实例12(S)-3-叔丁氧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草酸盐按实际与参考实例2的相同方法,从N-(2,2-二甲氧乙基)甘氨酸叔丁基酯和N-苯甲基氧代羰基-O-叔丁基-L-丝氨酸合成标题化合物,M.p.178-180℃。
比旋度[α]20D-30.4°(c=1.0,DMSO)C15H28N2O4·0.5H2O的元素分析
理论值C,51.12;H,7.82;N,7.01实测值C,51.40;H,7.71;N,6.94参考实例13(S)-3-(4-叔丁氧苯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按实际与参考实例2中的相同方法,从N-2,2-二甲氧乙基甘氨酸和N-苯甲基氧代羰基-O-叔丁基-L-酪氨酸合成标题化合物,M.p.124-126℃。
比旋度[α]20D-81.7°(c=0.97,CHCl3)C21H32N2O4的元素分析理论值C,66.99;H,8.57;N,7.44实测值C,66.92;H,8.54;N,7.38按实际与参考实例3相同的方法将从参考实例12和参考实例13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与N-苯甲基氧代羰基-O-叔丁基-L-酪氨酸缩合,催化还原后分别得到参考实例14和15的化合物。
参考实例14(S)-4-O-叔丁基-L-酪氨酰基-3-叔丁氧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参考实例15(S)-4-O-叔丁基-L-酪氨酰基-3-(4-叔丁氧基苯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工作实例3(S)-4-(4-脒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按实际与工作实例2相同的方法,将参考实例5得到的(S)-4-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与4-脒基苯甲酰基氯缩合,用三氟乙酸除去保护基。用MCl GEL CHP2OP柱(Mis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Ltd.)(洗脱液H2O→5%CH3CN→10%CH3CN)方法纯化所得的化合物,在水-乙醇中重结晶而得到无色结晶的所需化合物,产率为66%,M.p.208-212℃。
比旋度[α]20D-76.7°(c=1.035,DMSO)C27H31N5O8.3H2O的元素分析理论值C,53.37;H,6.14;N,11.53实测值C,53.15;H,6.14;N,11.36按实际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按实际与工作实例3相同的方法由分别从参考实例5,6,7,8,9,10,11,14,15得到的化合物和4-脒基苯甲酰氯可得到工作实例4-11的化合物。


按与参考实例5相同的方法可得到无色油状的参考实例15-20的化合物。

按与参考实例10相同方法可得到无色油状的参考实例21-26的化合物。
<p>按与实例2相同方法,分别用4-脒基苯甲酰基氯和参考实例15-20的化合物制备实例12-17的化合物。

按与实例2相同方法,分别用4-脒基苯甲酰基氯和参考实例21-26的化合物制备实例18-23的化合物。

实例24(S)-4-{4-脒基苯甲酰基-(3,4-二羟基)-D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2-氧代哌嗪-1-乙酸按实际与参考实例5和实例3相同方法,用由参考实例2得到的(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乙酸叔丁基酯草酸盐、N-苯甲基氧羰基-3,4-二(甲氧甲基氧)-DL-苯基丙氨酸和4-脒基苯甲酰基氯制备无色非晶型粉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 64.2°(c=0.5,H2O)元素分析C26H29N5O9·2H2O理论值C,52.79;H,5.62;N,11.84实测值C,52.83;H,5.75;N,11.66实例25(S)-4-{4-脒基苯甲酰基-(4-氯)-D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2-氧代哌嗪-1-乙酸按实际与参考实例10和实例2相同的方法,用实例2得到的(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基酯草酸盐、N-苯甲基羰基-4-氯-DL-苯基丙氨酸和4-脒基苯甲酰基氯制备无色非晶型粉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 56.8°(c=0.45,H2O)元素分析C26H28ClN5O7·H2O理论值C,54.22;H,5.25;N,12.16
实测值C,53.98;H,5.31;N,12.33参考实例27N-叔丁氧基羰基-L-酪氨酸乙酯在125.0ml水和125.0ml1,4-二噁烷的混合物中溶入25.0g-L-酪氨酸乙酯盐酸盐和9.41g碳酸氢钠。在室温搅拌下,向此液中加入25.7ml二碳酸二叔丁酯。搅拌此混合物1小时,与二氯甲烷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在减压下浓缩有机相。将底物溶于少量乙酸乙酯,加入石油醚结晶。
m.p.83-86°比旋度[α]20D 41.7°(c=1.0,CHCl3)元素分析C16H22NO5·0.1H2O理论值C,61.96;H,7.21;N,4.52实测值C,61.81;H,7.41;N,4.51参考实例28N-叔丁氧基羰基-4-三氟甲磺酰氧-L-苯丙氨酸乙酯在97.3ml二氯甲烷中溶入6.0g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乙酯、3.40ml 2,6-二甲基吡啶和0.48g 4-二甲基氨基吡啶。在-30℃搅拌下,向此溶液逐滴加入4.91ml三氟甲磺酸酐并在室温搅拌1小时。向反应溶液加水并与二氯甲烷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在减压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柱层析(己烷/乙酸乙酯=4/1),初步纯化浓缩液并在(乙酸乙酯/戊烷)中结晶而得到4.9g(57.2%)浅红色结晶状的标题化合物。
m.p.49-50℃比旋度[α]20D+32.37°(c=1.0,CHCl3)元素分析C17H21F3NO7S理论值C,46.36;H,4.81;N,3.18实测值C,46.52;H,5.07;N,3.13参考实例29N-叔丁氧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酸乙酯在49.1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入2.89g乙基N-t丁氧羰基-4-三氟甲磺酰氧基-L-苯基丙氨酸乙酯、834mg氯化锂,92.1mg双(三苯基膦)氯化钯(Ⅱ)、145mg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1.99ml乙烯基三丁基锡。在通氮90℃下搅拌溶液2小时。向反应溶液加入3.31ml吡啶和6.61ml氟化吡啶鎓(1.4M四氢呋喃溶液)。在室温继续搅拌混合物18小时。向反应溶液中加水并滤去不溶物。将滤液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浓缩液而得1.65g(78.5%)浅黄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2978,2932,1738,1713,1510,1444,1390,1366,1346,1249,1168,1095,1056,989,906,850,828,777NMR(CDCl3)δ1.24(t,J=7.2Hz,3H),1.42(s,9H),2.90-3.21(m,2H),4.17(q,J=7.2Hz,2H),4.47-4.63(m,1H),4.90-5.08(m,1H),5.23(d,J=10.8Hz,1H),5.72(d,J=17.6Hz,1H),6.69(dd,J=17.6Hz,J=11.0Hz,1H),7.10(d,J=8.0Hz,2H),7.34(d,J=8.2Hz,2H)参考实例30N-叔丁氧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酸在5.17ml溶剂混合物(甲醇∶水=10∶1)中溶入1.65g N-叔丁氧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酸乙酯和0.24g氢氧化锂一水合物。在室温搅拌溶液20分钟。用1NHCl将反应液调至PH2-3,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下浓缩有机层而得到7.40g(92.7%)无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428,2978,1714,1511,1442,1393,1366,1249,1164,1055NMR(CDCl3)δ1.42(s,9H),2.99-3.28(m,2H),4.53-4.70(m,1H),4.83-5.04(m,1H),5.23(d,J=10.8Hz,1H),5.73(d,J=17.6Hz,1H),6.69(dd,J=11.0Hz,J=17.6Hz,1H),6.40-7.00(br,1H),7.14(d,J=8.2Hz,2H),7.35(d,J=8.2Hz,2H)
参考实例31(S)-4-(N-叔丁氧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21.7ml的二氯甲烷溶入2.17g(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草酸盐和1.40g N-叔丁氧基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酸。在水冷却下,在5分钟内,逐渐向溶液加入1.38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酰亚胺盐酸盐。在室温搅拌该混合物1小时,然后在减压下蒸去二氯甲烷。用乙酸乙酯溶解底液,用5%硫酸氢钾的水溶液和饱合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使底液结晶而得到2.04g(75.8%)白色结晶的标题化合物。
m.p.148-152℃比旋度[α]20D+94.3°(c=0.5%,CHCl3)元素分析C29H41N3O8理论值C,62.24;H,7.38;N,7.51实测值C,62.01;H,7.51;N,7.47实例26(S)-4-(4-脒基苯甲酰基-L-4-乙烯基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用3.0ml二氯甲烷和3.0ml四氟乙酸的混合液溶解0.60g(S)-4-(N-叔丁氧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室温搅拌此溶液1小时。在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将甲苯与底液共沸数次。产物溶于11.1mlH2O和5.6ml 1,4-二噁烷的混合物。在室温向溶液加入0.45g碳酸氢钠,室温下,在5分钟内加入0.35g 4-脒基苯甲酰基氯。搅拌混合物1小时并用1NHCl将PH调至2-3。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20%CH3CN/H2O)纯化底液,用1NHCl将其变为相应的盐酸盐,冷冻干燥后得到0.39g(58.4%)无色非晶型粉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84.9°(c=1.0%,H2O)元素分析C28H32N5O7Cl·2.0H2O理论值C,54.06;H,5.83;N,11.26实测值C,53.82;H,5.52;N,11.11实例27(S)-4-(4-脒基苯甲酰基-L-4-乙炔基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用50.5ml二甲基甲酰胺溶解2.97g乙基N-叔丁氧羰基-4-三氟甲磺酰氧基-L-苯基丙氨酸酯、857mg氯化钾、94.6mg双(三苯基膦)氯化钯(Ⅱ)、149mg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2.03ml 乙炔基三丁基锡。90℃下,通氮搅拌溶液2小时。向反应体系加入4.8ml吡啶和9.6ml氟化吡啶鎓(1.4M四氢呋喃溶液)。在室温继续搅拌混合物18小时。向反应溶液加水并滤掉不溶物。滤液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柱层析(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浓缩液。将此产物和34.3mg氢氧化锂-水合物溶于0.74ml混合溶剂(甲醇∶水=10∶1),在室温搅拌45分钟。用1N HCl将反应体系调至PH2-3并与乙酸乙酯一起振遥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而得到无色油状的N-叔丁氧羰基-4-乙炔基-L-苯基丙氨酸。将此产物与0.42g(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草酸盐溶于4.2ml二氯甲烷。在水冷却下在5分钟内,逐步向溶液中加入0.24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酰亚胺盐酸盐。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减压蒸去二氯甲烷。用乙酸乙酯溶解底液,用5%硫酸氢钾水溶液和饱合碳酸氢钠洗涤该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然后减压浓缩。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2/3)纯化底液而得到370mg油状的(S)-4-(N-叔丁氧羰基-4-乙炔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将此产物溶于1.9ml二氯甲烷和1.7ml三氟乙酸混合液。在室温搅拌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液,与甲苯共沸数次。底液溶于6.8mlH2O和3.4ml 1,4-二噁烷的混合液。向溶液中加入0.28g碳酸氢钠,然后,室温下在5分钟内加入0.22g4-脒基苯甲酰基氯。搅拌混合物1小时,用1NHCl调至PH2-3。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20%CH3CN/H2O)纯化底液,用1NHCl将其变为相应的盐酸盐,冷冻干燥后得到0.13g(3.0%)无色非晶型粉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57.2°(c=1.0,H2O)元素分析C28H30N5O7Cl·3.0H2O理论值C,52.71;H,5.69;N,10.98实测值C,52.61;H,5.51;N,11.06参考实例32N-苯甲基氧代羰基-L-酪氨酸叔丁酯用25.0mlH2O和25.0ml 1,4-二噁烷的混合液溶解5.0gL-酪氨酸叔丁酯和2.65g碳酸氢钠。在室温搅拌下,向此溶液中加入4.51ml苯甲基氧代羰基氯。搅拌混合物15分钟,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2/1)纯化浓缩液而得到7.79g浅黄色油状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346,2978,1700,1613,1594,1514,1452,1366,1227,1153,1103,1057,842,751,696NMR(CDCl3)δ1.41(s,9H),2.83-3.10(m,2H),4.48(dd,J=6.2Hz,J=14.4Hz,1H),5.08(s,2H),5.31(d,J=8.2Hz,1H),6.22(s,1H),6.69(d,J=8.4Hz,2H),6.97(d,J=8.4Hz,2H),7.32(s,5H)参考实例33
N-苯甲基氧代羰基-4-三氟甲磺酰氧基-L-苯基丙氨酸叔丁酯在210ml二氯甲烷中溶解15.6gN-苯甲基氧代羰基-L-酪氨酸叔丁酯、7.36ml 2,6-二甲吡啶和1.03g 4-二甲基氨基吡啶。在-30℃搅拌下,向溶液逐滴加入10.6ml三氟甲磺酸酐,在室温搅拌混合物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加水并与二氯甲烷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浓缩物而得到11.39g(53.7%)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380,1741,1697,1530,1501,1419,1369,1348,1249,1226,1143,1058,1016,892,712,696,608,498NMR(CDCl3)δ1.37(s,9H),3.10(d,J=6.2Hz,2H),4.52(dd,J=6.4Hz,J=14.0Hz,1H),5.09(dd,J=12.2Hz,J=14.0Hz,2H),5.31(d,J=7.8Hz,1H),7.10-7.28(m,4H),7.35(s,5H)参考实例34N-苯甲基氧代羰基-4-甲氧基羰基-L-苯基丙氨酸叔丁酯。
在15.0ml甲醇和20.0ml二甲亚砜的混合液中溶入2.0gN-苯甲基氧代羰基-4-三氟甲磺酰氧基-L-苯基丙氨酸叔丁酯、164mg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89.1mg乙酸钯(Ⅱ)和1.11ml三乙醇。向混合物中通入一氧化碳至冒泡5分钟。在80℃一氧化碳中继续搅拌混合物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水并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3/1)纯化底液可得到1.52g(92.7%)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346,2978,2950,1720,1610,1515,1452,1434,1367,1351,1279,1220,1178,1154,1107,1056,1020,844,751,697NMR(CDCl3)δ1.39(s,9H),3.00-3.25(m,2H),3.90(s,3H),4.56(dd,J=7.0Hz,J=13.0Hz,1H),5.09(dd,J=15.2Hz,J=17.0Hz,2H),5.32(d,J=8.0Hz,1H),7.23(d,J=9.0Hz,2H),7.34(s,5H),7.94(d,J=8.0Hz,2H)参考实例35N-苯甲基氧代羰基-4-甲氧羰基-L-苯基丙氨酸在2.75ml三氟乙酸和2.75ml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溶解0.55gN-苯甲基氧代羰基-4-甲氧羰基-L-苯基丙氨酸叔丁酯。在室温搅拌该溶液1.5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并使其与甲苯共沸数次,用少量乙酸乙酯溶解底液,在石油醚中重结晶而得到469mg(98.7%)是白色结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58.6°(c=0.1,CHCl3)m.p.102-106℃元素分析C19H19NO6理论值C,63.89;H,5.36;N,3.92实测值C,63.70;H,5.47;N,3.95
参考实例36(S)-4-(N-苯甲基氧代羰基-4-甲氧羰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7.6ml二氯甲烷中溶解0.76g(S)-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草酸盐和0.47gN-苯甲基氧代羰基-4-甲氧羰基-L-苯基丙氨酸。在水冷却下,在5分钟内逐渐向此溶液加入0.44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酰亚胺。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减压蒸去二氯甲烷,将底液溶于乙酸乙酯。用5%硫酸氢钾水溶液和饱合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此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减压浓缩。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1/2)纯化底液而得到0.46g(51.1%)无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322,2980,2952,1719,1649,1525,1489,1435,1367,1281,1152,1104,1020,978,846,748,699NMR(CDCl3)δ1.45(s,9H),2.61-2.72(m,1H),2.72-3.25(m,5H),3.63(s,3H),3.40-4.05(m,4H),3.90(s,3H),4.78-5.20(m,4H),5.61(d,J=8.0Hz,1H),7.16-7.46(m,7H),7.95(d,J=8.0Hz,2H)实例28(S)-4-(4-脒基苯甲酰基-L-4-甲氧基羰基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在4.6ml乙酸乙酯中溶解0.46g(S)-4-(N-苯甲基氧代羰基-4-甲氧基羰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向溶液中加入0.19g10%的Pd-C,在氢气中搅拌3小时。滤掉催化剂,浓缩滤液后得到无色油状产物。将该产物溶于3.0ml二氯甲烷和3.0ml三氟乙酸,在室温搅拌混合物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浓缩液与甲苯共沸数次。将产物溶于8.1ml水和4.0ml 1,4-二噁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向溶液中加入0.31g碳酸氢钠,室温下,在5分钟内再加入0.24g 4-脒基苯甲酰氯。搅拌混合物1小时,用1N HCl将其调至PH2-3。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20%CH3CN/H2O)纯化浓缩液。用1NHCl将产物转变为其盐酸盐,冷冻干燥后得到0.26g(53.0%)无色非晶型粉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57.1°(C=1.0,H2O)元素分析C28H32N5O9·2.5H2O理论值C,50.72;H,5.62;N,10.56实测值C,50.68;H,5.50;N,10.48参考实例37(S)-4-(N-叔丁氧羰基-4-甲酰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22.1m四氯化碳、22.1ml乙腈和33.2ml水的混合物中溶入2.21g(S)-4-(N-叔丁氧羰基-4-乙烯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和3.46g偏高碘酸钠。在室温,向溶液加入16.4mg氯化钌(Ⅲ)n水合物。搅拌混合物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和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己烷/乙酸乙酯=1/2)纯化底液而得到1.14g(51.4%)无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2978,2934,1740,1702,1654,1605,1489,1436,1366,1247,1228,1157,1047,1016,979,848NMR(CDCl3)δ1.40(s,9H),1.45(s,9H),2.66-3.27(m,6H),3.42-3.93(m,6H),4.05-4.36(m,1H),4.72-4.90(m,1H),4.98(t,J=5.0Hz,1H),5.35(d,J=9.0Hz,1H),7.34-7.60(m,2H),7.83(d,J=8.0Hz,2H),9.98(s,1H)实例29(S)-4-(4-脒基苯甲酰基-L-4-甲酰基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在1.1ml二氯甲烷和1.1ml三氟乙酸的混合物中溶入0.22g(S)-4-(N-叔丁氧基烷羰基-4-甲酰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室温搅拌溶液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液并将底液与甲苯一起共沸数次。将产物溶于4.1ml水和2.0ml 1,4-二噁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向溶液加入0.16g碳酸氢钠。室温下,在5分钟内,向混合物中加入0.13g 4-脒基苯甲酰基氯。搅拌混合物1小时并用1NHCl将其调至PH2-3。减压浓缩反应混合液。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纯化底液而得到0.15g(64.9%)白色冷冻干燥后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28.6°(C=1.0,H2O)元素分析C27H29N5O8·3.0H2O理论值C,53.55;H,5.83;N,11.56实测值C,53.61;H,5.74;N,11.68参考实例38(S)-4-(N-叔丁氧羰基-4-羟基甲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13.0ml甲醇中溶入0.65g(-4-(N-叔丁氧羰基-4-甲酰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0℃搅拌下,向溶液加入21.9mg的硼氢化钠。在室温搅拌混合物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水并与二氯甲烷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二氯甲烷/乙酸乙酯=2/3)纯化底液以得到0.56g(85.6%)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428,2978,2932,1740,1708,1647,1489,1437,1366,1248,1156,1048,1015NMR(CDCl3)δ1.44(s,9H),1.45(s,9H),2.18-2.40(m,1H),2.52-3.25(m,6H),3.63(s,3H),3.40-4.02(m,3H),4.30(d,J=16.0Hz,1H),4.63(s,2H),4.68-4.94(m,2H),5.23-5.50(m,1H),7.10-7.40(m,4H)实例30(S)-4-(4-脒基苯甲酰基-L-4-羟基甲基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在2.0ml二氯甲烷和2.0ml三氟乙酸的混合物中溶入0.26g(S)-4-(N-叔丁氧羰基-4-羟甲基-L-苯基丙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在室温搅拌溶液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并使其与甲苯共沸数次。将产物溶于4.8ml水和2.4ml 1,4-二噁烷的混合溶剂中。在室温,向溶液中加入0.19g碳酸氢钠,室温下在5分钟内加入0.15g 4-脒基苯甲酰基氯。搅拌混合物1小时,用1N HCl将其PH调至2-3,减压浓缩。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纯化浓缩液以得到0.17g(60.7%)无色冷冻干燥后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62.5°(C=1.0,H2O)元素分析C27H21N5O8·3.0H2O理论值C,53.37;H,6.14;N,11.53实测值C,53.50;H,5.94;N,11.46
实例31(S)-4-{4-(2-脒基乙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2-氧代哌嗪-1-乙酸在5ml二氯甲烷中溶解400mg 4-(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苯甲酸和203mg 1-羟基苯并三唑-水合物。在室温,向溶液中加入402mg 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酰亚胺。搅拌混合1小时。向溶液中再加300mg三乙胺。在混合物中加入2ml含有785mg参考实例5所得的(S)-4-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乙酸盐的二氯甲烷溶液。在室温搅拌混合物2小时,用二氯甲烷稀释反应混合物,用饱合碳酸氢钠水溶液和5%硫酸氢钾水溶液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溶于3ml二氯甲烷和3ml三氟乙酸的混合液中。在室温将溶液放置1小时,减压浓缩。用MCI GEL CHP2OP(Mi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Ltd.)(洗脱液H2O→15%CH3CN)纯化底液,冷冻干燥后得到490mg无色粉状的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68.4°(C=0.45,H2O)元素分析C28H34N4O8·2H2O理论值C,56.95;H,6.48;N,9.49实测值C,56.80;H,6.61;N,9.20参考实例39
(S)-4-(N-苯甲基氧代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向含28.8g(S)-3-甲氧羰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29.0g N-苯甲基氧基羰基-O-甲基-L-酪氨酸和202ml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加入15.3g 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酰亚胺。搅拌混合物2小时并减压浓缩。将底液溶于乙酸乙酯。用5%硫酸氢钾水溶液和饱合碳酸氢钠洗涤该溶液,减压浓缩有机相而得到37.5g粗品(S)-4-(N-苯甲氧基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叔丁酯。将该产物溶于74.0ml二氯甲烷并加入74.0ml三氟乙酸。在室温搅拌混合物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液。将底液与甲苯共沸数次而得到39.12g无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422,1720,1643,1512,1438,1299,1246,1177,1027,980,823,740,696NMR(CDCl3)δ2.30-2.90(m,6H),2.90-3.83(m,7H),3.71(s,3H),3.90-4.15(m,1H),4.50-4.75(m,1H),4.80-4.95(m,1H),4.96(s,2H),6.81(d,J=8.6Hz,2H),7.10-7.40(m,7H)参考实例40(S)-4-(N-苯甲基氧代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二甲基氨基羰基甲基酯。
在7.39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入2.0g(S)-4-(N-苯甲基氧代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83.0mg碘化钠和563μlN,N-二甲基氨基羰基甲基氯。在室温搅拌下,向溶液加入772μl三乙胺。搅拌混合物6小时,然后加水。将混合物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二氯甲烷/甲醇=13/1)纯化底液以得到1.57g(68.0%)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2944,1738,1651,1511,1437,1343,1246,1202,1028,821,748,697NMR(CDCl3)δ2.47-2.68(m,1H),2.76-3.23(m,5H),2.95(s,3H),2.96(s,3H),3.58-3.84(m,2H),3.63(s,3H),3.77(s,3H),4.04(d,J=17.0Hz,1H),4.34(d,J=17.0Hz,1H),4.72-4.89(m,3H),4.92-5.06(m,1H),5.09(s,2H),5.54(d,J=10Hz,1H),6.80(d,J=8.4Hz,2H),7.08(d,J=8.4Hz,2H);7.36(s,5H)按实际与参考实例40相同的方法,可得到无色油状的参考实例41-43的化合物。

实例32(S)-4-(4-脒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二甲基氨基羰基甲基酯盐酸盐在15.0ml甲醇中溶解1.80g(S)-4-(N-苯甲基氧代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二甲基氨基羰基甲基酯。向溶液中加入6.0g10%的Pd-C。通氢气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5小时。滤掉催化剂,减压浓缩滤液。将产物溶于11.4ml水和5.7ml 1,4-二噁烷的混合溶剂。室温下,在5分钟内向溶液中加入0.29g碳酸氢钠和0.38g 4-脒基苯甲酰基氯盐酸盐。搅拌混合物1小时,将PH调至2-3,减压浓缩。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和LH-20柱(H2O)纯化底液而得到冷冻干燥后的0.43g(50.8%)白色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73.10°(C=0.71,H2O)元素分析C31H39N6O9Cl·3.0H2O(729,183)理论值C,51.06;H,6.22;N,11.53实测值C,51.15;H,5.94;N,11.54由参考实例41,42和43的化合物可通过实际与实例32相同的方法得到实例33-35化合物。

通过实际与实例36相同的方法,可从参考实例41,42和43的化合物得到实例37-39化合物。

参考实例44(S)-4-(N-叔丁氧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在300ml甲醇中溶解19g(S)-4-(N-苯甲基氧基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向溶液中加入2.5g10%Pd-C,在通氢下搅拌混合物1.5小时。滤去催化剂并减压浓缩滤液。将底液溶于200ml水和50ml 1,4-二噁烷混合物中并加入7.36ml三乙胺。在冰冷却下,向混合物加入8.4g二叔丁基二碳酸盐用5%硫酸氢钾将反应混合物调至PH2,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萃取液而得到16.5g无色粉状的粗品标题化合物。
IRvmax cm-13400,2975,1735,1710,1665,1510,1440,1365,1300,1245,1210,1170,1030NMR(CDCl3)δ1.42(s,9H),2.30-4.20(m,10H),3.64(s,3H),3.76(s,3H),4.76(m,1H),4.99(t,J=5.2Hz,1H),5.12(d,J=8.4Hz,1H),6.82(d,J=8.4Hz,2H),7.09(d,J=8.4Hz,2H)参考实例45(S)-4-(N-叔丁氧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3-苯并[c]呋喃酮亚基)乙酯在8.66ml 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2.2g(S)-4-(N-叔丁氧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和1.52g碳酸氢钾。在0℃搅拌下,向溶液中加1.55g(z)-3-(2-溴代亚乙基)-2-苯并[c]呋喃酮。室温下搅拌混合物2小时,加水并与乙酸乙酯一起振摇以进行萃取,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二氯甲烷/乙酸乙酯=6/3.5)纯化底液而得到1.82g无色油状的标题化合物(63.2%)。
IRvmax cm-12976,2948,1786,1740,1705,1650,1512,1438,1363,1246,1177,978,819,764,690,635NMR(CDCl3)δ1.43(s,9H),2.37-2.58(m,1H),2.76-3.30(m,5H),3.50-3.90(m,2H),3.65(s,3H),3.78(s,3H),4.09(dd,J=17.0Hz,J=24.6Hz,2H),4.64-4.82(m,1H),4.92-5.11(m,3H),5.36(d,J=8.0Hz,1H),5.75(t,J=7.4Hz,1H),6.83(d,J=8.4Hz,2H),7.03-7.26(m,2H),7.53-7.83(m,3H),7.92(d,J=8.2Hz,1H)通过实际与参考实例45相同的方法,可得到无色油状的参考实例46和47的化合物。

实例40(S)-4-(4-脒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3-苯并[c]呋喃酮亚基)乙酯盐酸盐在5.1ml二氯甲烷和5.1ml三氟乙酸的混合液中溶解1.71g(S)-4-(N-叔丁氧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3-苯并[c]呋喃酮亚基)乙酯。在室温搅拌该溶液1.0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溶液。将底液与甲苯共沸数次。在17.0ml水和8.5ml 1,4-二烷的混合溶剂中溶解850mg产物。在室温,向溶液中加入0.53g硫酸氢钠,室温下,在分钟内加入0.41g 4-脒基苯甲酰基氯盐酸盐。搅拌混合物1小时,用1N HCl将其PH调至2-3,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20%CH3CN/H2O→25%CH3CN/H2O→30%CH3CN/H2O)、LH-20柱(MeOH)和硅胶层析(CH3CN/H2O=5/1)纯化浓缩液而得到冷冻干燥后的0.27g(26.0%)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51.5°(C=0.77,H2O)元素分析C37H37N5O10·0.7HCl·0.3CF3CO2H·3.5H2O(834,510)理论值C,84.12;H,5.43;N,8.39实测值C,54.11;H,5.21;N,8.64通过实际与实例40相同的方法,可由参考实例46和47化合物得到实例41和42的化合物。

实例43(S)-4-{4-(2-氨乙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3-苯并[c]呋喃亚基)乙酯盐酸盐在5.1ml二氯甲烷和5.1ml三氟乙酸的混合物中溶解1.71g(S)-4-(N-叔丁氧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3-苯并[c]呋喃酮亚基)乙酯。在室温,搅拌溶液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混合并与甲苯共沸数次。将产物(860mg)溶解于4.3ml二氯甲烷和531μl三乙胺的混合物加入0.2g 1-羟基苯并三唑、0.37g 4-(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苯甲酸和0.28g 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酰亚胺。搅拌混合物1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溶液。将底液溶于乙酸乙酯,用5%硫酸氢钾和饱合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减压浓缩有机相。用硅胶层析(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4)粗纯化浓缩液。将产物溶于2.46ml二氯甲烷和2.64ml三氟乙酸的混合物。减压浓缩反应溶液并与甲苯共沸数次,用1N HCl将其转变为盐酸盐。用CHP-20柱(H2O→5%CH3CN/H2O→10%CH3CN/H2O→15%CH3CN/H2O→20%CH3CN/H2O→25%CH3CN/H2O→30%CH3CN/H2O)、LH-20柱(MeOH)纯化底液而得到冷冻干燥后的0.22g(24.7%)白色白标题化合物。
比旋度[α]20D+49.3°(C=0.31,H2O)元素分析C38H40N4O10·0.7HCl·0.3CF3CO2H·2.0H2O(808,515)理论值C,57.34;H,5.61;N,6.93
实测值C,57.02;H,5.35;N,6.81通过实际与实例43相同的方法,由参考实例46和47的化合物得到实例44和45化合物。
当本发明的化合物(Ⅰ)用作治疗,如,血栓症的药剂时,可用,如,下列处方。
1.片剂(1)(S)-4-(4-脒基苯甲酰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10g(2)乳糖 90g(3)玉米淀粉 29g(4)硬脂酸镁 1g130g将全量的(1)和(2)与17g的(3)混和,用由7g(3)制成的湖膏将混和物制粒。将颗粒与5g(3)和全量的(4)混合。在压片机上将混合物挤压成型得到1000片,直径为7mm,每片含10mg(1)的药片。
2.注射剂(1)(S)-4-(4-脒基苯甲酰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10g(2)氯化钠 9g将全量的(1)和(2)溶于1000ml蒸馏水。在1000个棕色安瓿瓶中,每个加入1ml此溶液。用氮气置换安瓿瓶中的空气并将安瓿瓶封口。全部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片剂(1)(S)-4-(4-脒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基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10g(2)乳糖 90g(3)玉米淀粉 29g(4)硬脂酸镁 1g将全量的(1)和(2)与17g(3)混和并用由7g(3)制备的湖膏将混合物制粒。将颗粒与5g(3)和全量(4)混合。在压片机上将全部混和物挤压成型得到1000片,直径为7mm,每片含10mg(1)的药片。
4.注射剂(1)(S)-4-(4-脒基苯甲酰基-O-甲基-L-酪氨酰基)-3-甲氧羰基甲基-2-氧代哌嗪-1-乙酸 10g(2)氯化钠 9g将全量(1)和(2)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在1000个棕色安瓿瓶中,每个放入1ml此溶液。用氮气置换安瓿瓶装中的空气并将安瓿瓶封口。全部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权利要求
1.如下分子式的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A为脒基或任意取代的氨乙基;R12为下列基团组之一卤素原子、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烷氧羰基、羟甲基、甲酰基和式OR11所示基团,其中R11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低级炔基、低级链烷酰基、氨基甲酰基或甲磺基,其中任一基团均可被取代;R12和R13分别为氢原子、羟基、低级烷氧基或卤素原子;X为羟基、对-羟基苯基或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的羧基;Y为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的羧基;n为1或2。
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R10为下列基团组之一羟基、被C1-3烷氧基任意取代的C1-5烷氧基、C2-3链烯氧基、C2-3炔氧基、硝基、卤素原子、C1-3链烷酰氧基、被C1-3烷基任意取代的氨基甲酰氧基、甲磺酰氧基、C2-3链烯基、C2-3炔基、C1-3烷氧羰基、羟甲基和甲酰基。
3.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R10为羟基或甲氧基。
4.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R10为乙氧基、甲氧乙氧基、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氟原子或氯原子。
5.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R12和R13均为氢原子。
6.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n为1
7.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A为脒基;R10为羟基或甲氧基;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8.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A为脒基;R10为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或氟原子;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9.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A为氨乙基;R10为羟基或甲氧基;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10.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中A为氨乙基;R10为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氧基或氟原子;R12和R13均为氢原子;n为1。
11.权利要求7所述化合物中X为-COOCH3和Y为-COOH或可在活体转为羧基的基团。
1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细胞粘着抑制剂。
13.下列分子式的化合物及其盐 其中R11为氢原子、任意取代低级烷基、低级链烷酰基和任意取代的氨基甲酰基戊甲磺酰基;R12和R13分别为氢原子、羟基、低级烷氧基或卤素原子;X为羟基、对-羟基苯基或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Y为任意酯化或酰胺化羧基;n为1或2。
14.制备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a.将下式化合物 [其中W为氢原子]与下式化合物 [其中每个符号与前述定义相同]缩合,b.将下式化合物 [其中每个符号与前述定义相同]与下式化合物。 [其中每个符号与前述定义相同]缩合。
15.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用作细胞粘着抑制剂
16.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用作抗血栓剂。
17.预防和治疗由细胞粘着引起的疾病的方法,包括给哺乳动物服用有效剂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和药物允许的赋形剂。
18.预防和治疗血栓的方法,包括给哺乳动物服用有效剂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和药物允许的赋形剂。
全文摘要
下式化合物及其盐其中A为脒基或任意取代氨乙基;R
文档编号A61K38/00GK1098409SQ94106799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7日
发明者杉原弘贞, 寺下善一, 福士英人 申请人: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