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外用擦浴剂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28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退热外用擦浴剂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乙醇和中药液组合而成的外用擦浴剂,作用于人体表面等处,达到外治退热效果。
中西医都有独特的外用降温疗法,散见于历代医家典籍,即对人体表面某些部位进行适当的治疗,达到退热效果。例如西医临床中治疗高热病人,用75%的乙醇擦浴进行物理降温。但该技术主要靠乙醇挥发人体体温,维持时间短,远期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中医外治退热,如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治小儿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莽草汤方者三五沸,适寒温以浴儿,辟目及阴”。但是单用中药液外治高热,见效速度缓慢。高热如不及时处理,常影响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退热效果好的外用擦浴剂,该药液作用于人体表面的前胸、后胸、双腋窝、双国窝、双腹股沟、双手心、足心处。
上述人体表面等处,皮肤娇嫩,外敏性好,便于药物吸收。含有75%乙醇的药液用于全身暴露部位容易散热,通过药物和物理的治疗作用达到其退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退热外用擦浴剂组合物之中包括中药“石膏”水煎液组分(A)和75%乙醇浸泡麻黄,竹叶滤过液组分(B)。
组分(A)为石膏捣碎加水煎煮半小时以上的滤过液。
组分(B)为麻黄、竹叶用75%乙醇浸泡336小时的滤过液。
本发明所提出的退热外用擦浴剂组合物稳定,并且外观黄色透明。采用众所周知的过滤方法,其组合物很容易制备,其中仅仅需要将组分(A)和组分(B)按等份混合起来即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病人首先去除衣被,全身皮肤暴露,散热面积大。将药液组合物反复擦浴于上述人体表面部位,3-15分钟后迅速达到退热降温效果。
实施例降温退热。
采用麻黄6克、竹叶9克加入100毫升75%乙醇中密封浸泡336小时,滤过50毫升。再把石膏30克捣碎加入180毫升水中煎煮半小时以上,滤过50毫升。将上述两种滤过液混合密封备用。
本发明的退热外用擦浴剂组合物,采用含有药物的物理降温疗法,依靠人体皮肤外敏性吸收药物作用,加之全身皮肤暴露,乙醇挥发性散热降温,这样药酒合用,全身腠理疏通,血循加快,祛邪外出,退热效果显著,作用持久,克服了口服和注射的缺点,特别是对儿童或抢救高热病人尤为适宜。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外治退热的外用擦浴剂,其药液为“石膏”浓煎液加乙醇中药浸泡液混合后的组合物。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外用擦浴剂,其特征在于降温退热采用石膏捣碎加水煎煮半小时以上的滤过液和麻黄、竹叶用75%乙醇浸泡336小时的滤过液,并且将上述两种滤过液各等分混合后,密封备用。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外治退热功效的外用擦浴剂,作用于人体表面的前胸、后胸、双腋窝、双国窝、双腹股沟、双手心、足心等部位,达到降温退热的效果。系将中药“石膏”浓煎液加乙醇中药浸泡液各等分过滤后混均组合而成。该组物反复擦浴上述人体暴露部位,3-15分钟后达到退热效果。对儿童和急诊高热病人尤为适宜。
文档编号A61P29/00GK1127138SQ9511815
公开日1996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7日
发明者郭锁柱 申请人:郭锁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