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对撞对异性细胞的抑制系统及抑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267367阅读:来源:国知局
及细胞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一种特殊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质中自由漂浮,这些特殊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携带大量电荷的部分,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分裂,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那些蛋白质物质通过三维排序,端点相连,形成链条,就会进一步连上遗传物质,然后将这些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胞中拉向两个细胞,这就是一个癌细胞分裂生成两个的过程,两个变成四个,然后无限增长的肿瘤;
携带该种蛋白质的纺锤体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是将复制后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一过程中,微小的极性分子一微管蛋白聚合成条形亚单位延伸到细胞中央排列的遗传物质内,并与染色体结合;在没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尽管电场是均匀的,但微管亚单位会根据电场方向而平行排列,作用于细胞亚单位上的电场力阻止它们到达实现聚合所需的排列方向,故有丝分裂会发生异常的长时间停止;微管蛋白因受到足够强的电场力而导致聚合障碍将引起微管形成受阻;所有细胞都会发生纺锤体形成障碍,度过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细胞膜将开始发生缢裂,并将两个子染色体牵拉到细胞两极,在有丝分裂最后一步胞质的分裂过程中,分裂沟最终形成,并将两个细胞最终完全分开;而这个狭窄的细胞膜连接处就产生一个与非分裂细胞截然不同的沙漏样非均匀电场,在胞质分裂过程中,电场密度最高的位置位于狭窄部位的中心位置,在此情况下,集中的场强导致所有电荷和偶极子受到单向电场力的作用而向分裂沟发生移动;细胞内极性分子和偶极子因受到足够强的电场力的影响而朝向分裂沟移动,这将导致细胞内结构的紊乱,产生细胞破坏效应,进而异性细胞分裂遭受抑制;
该异性细胞抑制方法的电路调节方式为,220V交流电接入对撞箭调压整流电路中经交流电转变成低压单向脉冲电流,频率调控电路将中频电转变成低频脉冲电流,再由波形变换电路将单向脉冲电流转换为单向方波电流,最后多级放大电路将电流放大,并从发射盘发出传递到患者全身;
该异性细胞抑制方法对撞箭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如下:
频率是影响波形电场治疗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小于IkHz电场的效果不明显,虽有刺激作用,但很快就会消失,MHz级以上的高频电场会产生热效应,对患者身体副作用大,该异性细胞抑制系统的频率连续可调,震频频率调节范围覆盖0.9HZ-520.2Hz ;
电场方向影响电场对细胞的作用,当电场方向与细胞分裂轴方向一致时,杀伤力最大,而单一的单方向治疗并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该系统采取多方向数的电场顺次旋转作用,多方向电场间的夹角为45~90° ;
操作该方法的环境温度为5°C _40°C,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0%,对撞箭最大输出电压为24V,输出电压的峰值为28V,额定负载阻抗为800Ω,电极的单个脉冲最大输出能量为
0.45mJ,定时设置范围是60s-360s,到达设置时间后,自动切断治疗输出,并有声、光提示;该对撞箭的电极板为镲络合金电极板,其中镲元素质量分数为55%-60%,络元素质量分数为20%-30%,电极板外形为长条形平板或弯板,在平板电极板的两端有通电接线孔,弯板的镍铬电极板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两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为一体构成的Π形弯折板,在两侧板的下边各有一向外弯折的底板,其纵向剖面呈拉手形,在底板上有电接线孔,电极板的空腔中设置有钢网,钢网由镍铬合金线编成,合金线的直径为3-5_,相邻合金线之间的间距为20-40mm,钢网的外形尺寸与电极板的尺寸相适应。
[0012]其中,调压整流过程中的电路由自耦调压器提供,频率调控过程中的电路由调频器构成,自耦调压器的输出端与调频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调频器调控频率后从输出端将电流传递到波形变换电路,经多向电路和放大电路的组合作用,对撞电子电场从电极板发射到患者全身。
[0013]其中,该抑制方法还需要电源电路支持;所述电源电路包括12V可充电电池和升压电路,所述12V可充电电池与所述波形变换电路以及多级放大电路电连接。
[0014]其中,所述电子对撞电场的方向每秒旋转I次,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子对撞对异性细胞的抑制系统通过设计一种特定强度与频率的电场,从而抑制分裂速度快的异性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分裂期细胞的凋亡。该系统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电场中的癌细胞凋亡,但是正常组织不会受影响,这样就在杀伤异性细胞的同时保证了正常组织的功能。
[0016]该抑制方法属于高能物理疗法,完全无痛,也不会产生负作用,很好地解决了患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的保障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系统中使用的电子对撞箭的结构图;
图2为电子对撞异性细胞的抑制系统中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异性细胞在无电场环境中的正常状态示意图;
图4为异性细胞在无电场环境中有丝分裂初期示意图;
图5为异性细胞在无电场环境中有丝分裂中期示意图;
图6为异性细胞在无电场环境中有丝分裂末期示意图;
图7为异性细胞在本系统运行状态下有丝分裂初期示意图;
图8为异性细胞在本系统运行状态下有丝分裂中期示意图;
图9为电子对撞异性细胞的抑制系统中的放大电路示意图;
图10为第五实施例廖安祥2010年病理检查报告单;
图11为第五实施例廖安祥2011年CT检查报告单;
图12为第六实施例梅弘2010年的CT诊断报告单;
图13为第六实施例梅弘2011年试验性治疗后的CT诊断报告单;
图14为第六实施例梅弘2011年经电子对撞箭治疗后的血样报告单I ;
图15为第六实施例梅弘2011年经电子对撞箭治疗后的血样报告单2。
[0018]在本发明抑制系统中进行有丝分裂的异性细胞在分裂末期凋亡。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发射盘11、操作屏
12、多级放大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1]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一种电子对撞对异性细胞的抑制系统,如图1所示,由对撞箭中所形成的电场组成;
请参阅图3-6,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一种特殊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质中自由漂浮,这些特殊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携带大量电荷的部分,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分裂,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那些蛋白质物质通过三维排序,端点相连,形成链条,就会进一步连上遗传物质,然后将这些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胞中拉向两个细胞,这就是一个癌细胞分裂生成两个的过程,两个变成四个,然后无限增长的肿瘤;
进一步参阅图7-8,将癌细胞置于对撞箭的腔体中,发射盘10向下发射电子形成电场,如果电场是均匀的,间断地向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会导致带电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的运动,当电场频率足够高,这些分子运动会减慢,对于偶极子来讲,因为其分子的带电阴极和阳极是分离的,它便会与电场方向相匹配,并保持位置不变即图7所示状态;包括偶极子在内的所有带电分子,在不均匀的交流电场中则都会向电场密度高的方向运动;在普通的非分裂细胞中,电场基本上是均匀的,因此,带电分子和偶极子所受的净电场力几乎不产生运动如图8所示状态;而对于快速分裂的异性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由于分裂沟分割两个子细胞,形成狭窄的细胞质连接,在连接部位附近电场是不均匀的,极性分子便会运动迟缓,根本无法分裂成完整的细胞就已经凋亡;
纺锤体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是将复制后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一过程中,微小的极性分子一微管蛋白聚合成条形亚单位延伸到细胞中央排列的遗传物质内,并与染色体结合;在没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尽管电场是均匀的,但微管亚单位会根据电场方向而平行排列,作用于细胞亚单位上的电场力阻止它们到达实现聚合所需的排列方向,故有丝分裂会发生异常的长时间停止;微管蛋白因受到足够强的电场力而导致聚合障碍将引起微管形成受阻;所有细胞都会发生纺锤体形成障碍,度过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细胞膜将开始发生缢裂,并将两个子染色体牵拉到细胞两极,在有丝分裂最后一步胞质的分裂过程中,分裂沟最终形成,并将两个细胞最终完全分开;而这个狭窄的细胞膜连接处就产生一个与非分裂细胞截然不同的沙漏样非均匀电场,在胞质分裂过程中,电场密度最高的位置位于狭窄部位的中心位置,在此情况下,集中的场强导致所有电荷和偶极子受到单向电场力的作用而向分裂沟发生移动;细胞内极性分子和偶极子因受到足够强的电场力的影响而朝向分裂沟移动。这将导致细胞内结构的紊乱,产生细胞破坏效应,进而异性细胞分裂遭受抑制;
请进一步参阅图1、图2以及图9,该异性细胞抑制系统对撞箭包括操作屏11、调压整流电路、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