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闭经药物中的用图

文档序号:946139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闭经药物中的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闭经药物中的用 途。
【背景技术】
[0002]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 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月经是由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周期性调节造成子宫内膜周期脱落形成的,因此在下丘脑、垂体、 卵巢和生殖道特别是子宫的各个环节上出现的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均可能引起闭 经。其他内分泌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以致发生闭经。
[0003]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女性在绝经前就过早出现了闭经的现象。闭经 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很大。闭经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从月经停止,协腹胀痛症 状最为突出,中医认为:闭经的产生,有虚有实,以虚者多,实者少,虚者由于先天不足或后 天多产房劳、久病大病、饮食劳倦、忧思多虑等因素致肾气虚弱,或气血虚弱,或阴虚血燥, 无血可下,而导致血枯经闭,实者由于七情内伤或感受寒热湿邪或素体肥胖,多痰多湿,致 气滞血瘀,或痰湿阻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而导致血隔经闭。根据中医理论,针对闭经 的发病机理,以疏肝理气、补益气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治则,进行辩证组方配伍,以达 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目前,治疗闭经的药物也很多,但存在疗效不稳定、治疗时间长、副作用 大等不足。
[0004] 中国专利201310308011. 1公开了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 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党参20-30份、熟地黄20-30份、淫羊藿20-30份、石楠叶 20-30份、当归20-30份、白芍20-30份、益母草10-20份、黄芪10-15份、鹿角霜10-15份、 白术5-15份、茯苓5-15份、漏芦5-15份、路路通5-15份、茺蔚子5-15份、香附5-15份、桂 枝5-15份、枸杞子5-15份、女贞子5-15份、英丝子5-15份、覆盆子5-15份、麻黄5-15份、 桑白皮5-15份、牛膝5-15份、红花5-15份、柴胡5-15份、泽兰5-15份、郁金5-15份、甘草 5-15份、土鳖虫3-9份、水蛭3-9份、桔梗3-9份、川芎3-9份。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稳 定、治疗时间短、副作用小的功效,但是在散寒止痛方面效果不是十分显著。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闭经药物中的用 途,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和凉血解毒的功效,还具有 配伍科学,疗效迅速,治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药 物组合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
[0006]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何首乌6-12份、山药5-13份、麦冬6-16份、艾叶6-28份、延胡索5-8份、当归6-11份、 川楝子5-8份、乌药4-10份、丹皮5-12份、麦芽10-14份、桑葚6-12份、肉桂4-8份、青皮 4-8份、大黄10-18份、白芍6-16份、莪术7-14份、牡蛎10-16份、干姜2-6份、茯苓10-15 份和甘草4-12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何首乌6份、山药5份、麦冬6份、艾叶6份、延胡索5份、当归6份、川楝子5份、乌药 4、丹皮5份、麦芽10份、桑葚6份、肉桂4份、青皮4份、大黄10份、白芍6份、莪术7份、牡 10份、干姜2份、茯苳10份和甘草4份。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何首乌12份、山药3份、麦冬16份、艾叶28份、延胡索8份、当归11份、川楝子8份、 乌药10份、丹皮12份、麦芽14份、桑葚12份、肉桂8份、青皮8份、大黄18份、白芍16份、 莪术14份、牡蛎16份、干姜6份、茯苓15份和甘草12份。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何首乌10份、山药8份、麦冬12份、艾叶18份、延胡索6份、当归8份、川楝子6份、乌 药6份、丹皮10份、麦芽12份、桑葚8份、肉桂6份、青皮6份、大黄16份、白芍12份、莪术 8份、牡 10份、干姜4份、茯苳12份和甘草8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被制成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丸剂。
[0010] 相应的,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S1取麦冬粉碎,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麦冬粗粉总量2-3倍浓度 为75-85%的乙醇,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6-22L/h,萃取压力为18-25MPa,萃取温度为 55-65°C,萃取时间为2-3h,减压分离得到麦冬提取物; S2取何首乌、山药、艾叶、延胡索、当归、川楝子、乌药、丹皮、麦芽、桑葚、肉桂、青皮、大 黄、白芍、莪术、牡蛎、干姜、茯苓和甘草粉碎,加入上述粗粉总量10-1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 提取2-3次,每次2-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得水提取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水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C下测相对密度为1. 15-1. 25的浸膏,在 55-65°C下加入上述浸膏总量7-10%的质量分数为0. 8-1. 2%的壳聚糖胶体溶液,搅拌5-10 分钟,在常温下静置12-24小时,1000-1200r/min离心10-15分钟,取上清液,与步骤S1得 到的麦冬提取物混合,并减压浓缩至60°C下测相对密度为1. 20-1. 35的浸膏,即得。
[0011] 本发明所用组分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何首乌: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温;归肝、心、肾经;解毒, 消痈,润肠通便。
[0012]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肺、固肾、益 精。
[0013] 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的根;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 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0014]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其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经;艾叶具有温经 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
[0015] 延胡索: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活血, 利气,止痛。
[0016]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气活 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017] 川楝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 舒肝行气止痛。
[0018]乌药: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顺气止 痛,温肾散寒。
[0019] 丹皮: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 凉血,活血化瘀。
[0020] 麦芽: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味甘,性平;归脾、胃 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0021] 桑葚:本品为桑树的成熟果实;味甘酸,性寒;入肺、肝、肾、大肠经;补肝益肾、生 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美容养颜。
[0022] 肉桂: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 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0023] 青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味 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0024] 大黄:本品为寥科植物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 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0025]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莪术:本品为姜科植物莪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 痛。
[0026] 牡蛎:本品为牡蛎科动物牡蛎的贝壳;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重镇安神,潜 阳补阴,软坚散结。
[0027] 干姜: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 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0028]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0029]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 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其他治疗闭经的药物相比,在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和凉血解毒方面,具有显著的的功效。
[0031] 2、与当前治疗闭经的化学治疗药物相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有效地解 决了闭经的发病根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32] 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还具有配伍科学,疗效迅速,治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代表本发明人发现的在本发 明的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的技术。然而,在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并 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