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及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01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及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装置,将构成从牵伸装置送出的纱线的纤维,通过由产生回转气流的喷嘴部和非旋转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的纺纱部件进行加捻,来制造纱线(纺绩系)。
已知的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回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导向轴部件构成、将喷嘴部件产生的回转气流作用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进行纺纱。在这种纺纱装置中,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产生反转纤维,此反转纤维由于喷嘴部件引起的旋转气流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旋转。即,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成为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并且,旋转的反转纤维被引入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纱插通孔的纤维束卷绕,制造成实捻状的纱线。
但是,由于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外周面形状及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纱插通孔形状,在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轴线垂直的断面形成为圆形(正圆),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圆周方向以大致一定的速度回转。这样,当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上反转纤维在圆周方向上以大致一定的速度回转时,由于反转纤维没有绞乱,纺出的纱线上产生的绒毛数少,会产生表面感触硬的纱线。
通过降低从喷嘴部件喷射的压缩空气的空气压力,反转纤维的后端部受到的旋转气流的影响弱,反转纤维的后端部易从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离开,纺出的纱线的绒毛应该会增多。但是,由于如喷嘴部件的喷射空气压低,产生的纱线的强度下降,会产生断纱率增加,纺纱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纺纱装置所具有的问题,生产出不降低纱强度,表面感触柔软的纱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使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作用于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上进行纺纱,其特征为,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成非圆形状。
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状为纵长形状或为椭圆孔。
形成非圆形状的纱插通孔的长度从位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面上的纱插通孔入口开始,最长为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平均长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由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在作为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部分地发生变化的抑制部。
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
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
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凸部或槽部。
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前端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十字形槽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由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上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中空导向部件前端部的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外周所形成的形状为,在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轴线垂直的断面形成非圆形。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方法,通过作用于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积极地变化。
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旋转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被抑制,使旋转速度变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具有供由纤维束生成的纱线通过的纱插通孔,通过在非旋转状态下在前端部的外方产生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该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为非圆形。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具有供由纤维束生成的纱线通过的纱插通孔,通过在前端部的外方产生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该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在作为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变化的抑制部。
在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
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
在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凸部或槽部。
在前端部的前端面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十字形槽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具有供由纤维束生成的纱线通过的纱插通孔,通过在前端部的外方产生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该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前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形状为,在与轴线垂直的断面形状为非圆形。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第1是,在由发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回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喷嘴部件将旋转气流使用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上并同时进行纺纱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状形成非圆形状。由此,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从而,纺出的纱线的绒毛的产生多,所生成的纱线的强度不会低下,能够制造绒毛多并柔软的纱线。此外,由于不需变更喷嘴部件的喷嘴压(喷射压),能够维持纺纱上最适宜的流量,防止产生相对于纱支数等的物性值的偏差。
第2是,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状为纵长或椭圆孔。由此,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平滑地变化,防止发生断纱等。
第3是,形成非圆形状的纱插通孔的长度从位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面上的纱插通孔入口开始,最长为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平均长度。即,在纱插通孔中,从位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面的纱插通孔入口开始的特定长度为非圆形状,其下游侧连接有圆形(正圆)部分。并且,纱插通孔非圆形状部分的长度在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以下。由此,可仅使与反转纤维的旋转有关的部分为非圆形状,而与反转纤维的旋转无关部分的断面为圆形,能够维持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纱插通孔内平滑的空气流,能够防止生成的纱线质量下降。
第4是,在由发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回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由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上反转纤维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的纺纱装置中,在作为反转纤维的接触领域的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部分变化的抑制部。由此,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从而,在生成的纱线的强度不会降低,纺出的纱线产生的绒毛多的同时,由于抑制了纱线的卷绕纤维的张紧,能够制造绒毛多并柔软的纱线。再者,这种纱线织成的布制品的柔软感增大,同时由于纱自身的回转力矩减小,能够提高后续工序中的纱的解舒性,还会提高染色性。
第5是,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由此,能够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地改变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
第6是,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在圆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由此,可更有效地改变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
第7是,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凸部或槽部。由此,能够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地改变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
第8是,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十字形槽部。由此,在反转纤维进入槽部的场合,抑制了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的旋转力,能够在圆周方向上改变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
第9是,在由发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回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由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上反转纤维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部件前端部中的反转纤维的接触领域的外周形状以相对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轴线垂直的断面形状为非圆形的状态形成。由此,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从而,所生成的纱线的强度不会降低,纺出的纱线的绒毛的产生多的同时,由于抑制了纱线的卷绕纤维的张紧,能够制造绒毛多并柔软的纱线。再者,这种纱线织成的布制品的柔软感增大,同时由于纱自身的回转力矩减小,能够提高后续工序中的纱的解舒性,还会提高染色性。
第10是,在通过作用于非回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上的旋转气流,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使反转纤维回转并同时进行纺纱的纺纱方法中,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上的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积极地变化。由此,所生成的纱线的强度不会降低,纺出的纱线的绒毛的产生多的同时,由于抑制了纱线的卷绕纤维的张紧,能够制造绒毛多并柔软的纱线。再者,这种纱线织成的布制品的柔软感增大,同时由于纱自身的回转力矩减小,能够提高后续工序中的纱的解舒性,还会提高染色性。
第11是,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上的反转纤维的旋转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抑制,使旋转速度变化。由此,能够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地改变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
以下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的立体图。
图2为从图1的第1中空导向轴的前端部侧所见的俯视图。
图3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从图3的第1中空导向轴的前端部侧所见的俯视图。
图5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从图5的第1中空轴的前端部侧所见的俯视图。
图7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的立体图。
图8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构成本发明的纺纱装置中、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第1中空导向轴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为构成纺纱装置的纺纱单元的示意的侧视图。
图13为纺纱装置的纺纱部件等的垂直剖视图。
图14为构成纺纱装置的中空导向轴部件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说明纱线生产过程用的第1中空导向轴等的模拟立体图。
以下利用图1~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
首先,使用图12对纺纱装置的全部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2中,V为经过纱线导向器G向牵伸装置D中供给的纱条,做为牵伸装置D的一例,由后罗拉d1、第三罗拉d2、具有皮圈d3’的第二罗拉d3及前罗拉d4构成。在牵伸装置D中,被牵伸的纱条V供给后述的纺纱部件U,由纺纱部件U形成纱线Y后,纱线Y经过由夹持辊h1及送出辊h2构成的纱线送出装置H、作为吸引管而构成的松管T及清纱器Z等,卷取到支撑于由卷取部W的磨擦辊w1驱动的摇架w2上的卷取器w3上。并且,如上所述,牵伸装置D、纺纱部件U、纱线送出装置H、松管T、清纱器Z及卷取部W等构成的纺纱机构在机台上以长度方向多台排列设置,以构成纺纱装置。
以下利用图13及图14对上述的纺纱装置中使用的纺纱部件U进行说明。
N为喷嘴部件,S为支持于后述的中空导向轴支持构架F2上的非回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由喷嘴部件N与中空导向轴部件S构成纺纱部件U。
以下对构成纺纱部件U的喷嘴部件N进行说明。
1为在内周面切线方向上具有多个空气喷射孔1a、大致为圆筒状的喷头,2为嵌装于喷头1的前罗拉d4上、具有纤维导入孔2a及导销2b的纤维导入件。3为安装于纺纱装置的适当机台构架上的喷嘴套筒,在形成于喷嘴套筒3的前罗拉d4侧上的侧壁3a上穿设有透孔3a,其中插有在前端部嵌有纤维导入件2的喷头1。4为将穿设于喷头1上的空气喷射孔1a覆盖并安装在喷头1上的压缩空气供给件,在压缩空气供给件4上,形成有向形成于喷头1上的空气喷射孔1a供给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供给孔4a。此外,5及6为分别设置在喷头1与喷嘴套筒3与压缩空气供给件4之间及喷头1与压缩空气供给件4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中的衬垫。
以下,对构成纺纱部件U的中空导向轴部件S进行说明。
中空导向轴部件S由前部中空导向轴部S1、导向板9和后部中空导向轴部S2构成。前部中空导向轴部S1由第1中空导向轴7和第2中空导向轴8构成,第1中空导向轴7为中空状,将前端细的前端部7a置于喷头1内,并接近纤维导入件2的导销2b而设置;第2中空导向轴8由与该第1中空导向轴7的端面接触的筒部8a和形成于该筒部8a端部上的锷部8b构成;导向板9由设置于构成前部中空导向轴部S1的第2中空导向轴8的卷取部W侧、具有以特定间隔设置的纱插通孔9a’、9b’、9c’的多个导向板9a、9b、9c构成;后部中空导向轴部S2通过管部件10,设置于导向板9的卷取部W侧。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板部9由3个导向板9a、9b、9c构成,为了简便,以下从第2中空导向轴8的近到远顺序称为第1导向板9a、第2导向板9b、第3导向板9c。如上所述,在第1导向板9a、第2导向板9b及第3导向板9c上分别穿设有纱插通孔9a’、9b’、9c’,并且,在第1导向板9a、第2导向板9b及第3导向板9c上分别形成对称地夹住纱插通孔9a’、9b’、9c’的一对螺纹孔9a”、9b”、9c”。
在第2中空导向轴8与第1导向板9a之间,设置有一对管状的间隔调整筒9d,并且,在第1导向板9a与第2导向板9b之间同样设置有一对管状的间隔调整筒9e,再者,在第2导向板9b与第3导向板9c之间也设置有一对管状的间隔调整筒9f。通过改变上述的间隔调整筒9d、9e、9f的长度,可适宜地调整第2中空导向轴8与第1导向板9a的间隔、第1导向板9a与第2导向板9b的间隔以及第2导向板9b与第3导向板9c的间隔。
后部中空导向轴部S2由吸入器11与导向筒体12构成,吸入器11具有,形成在导向板部9方向延伸的第1喷嘴11a的筒体11b和嵌装于筒体11b内的同时,前端部插入第1喷嘴11a的纱插通孔11a’内的第2喷嘴11c,并且在第1喷嘴11a的内周面与插入第1喷嘴11a的纱插通孔11a’内的第2喷嘴11c的前端部外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缝隙11d。在筒体11b上,形成有压缩空气供给孔11e,插装于压缩空气供给孔11e上的连接管11f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管与压缩空气供给源连接。具有纱插通孔12a的导向筒体12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母或螺杆等适当的固定用具或是适当的连接用具,安装到吸入器11的卷取部W侧的端面上。此外,导向筒体12的纱插通孔12a的卷取部W侧的端部,为了在接头作业时使种纱(也称为母纱)容易穿过纱插通孔,形成向外侧逐渐展开的喇叭状,并且,在第2喷嘴11c侧的端面上,在第1喷嘴11c的纱插通孔1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部分插入的圆锥台部12b。
13为大致呈C形状的连接零件,连接零件通过将连接零件13的端部13a嵌合在形成于吸入器11的筒体11b外周面上的缝隙11g中,而安装于吸入器11的筒体11b上,此外,在连接零件13的中央部13b,形成插入有上述吸入器11的第1喷嘴11a前端部的缝隙13c。
以下对中空导向轴部件S的组装进行说明。
在第2中空导向轴8与第1导向板9a之间,第1导向板9a与第2导向板9b之间,第2导向板9b与第3导向板9c之间,分别设置间隔调整筒9d、间隔调整筒9e、间隔调整筒9f,同时在第3导向板9c与连接零件13之间设置管部件10。此后,在连接零件13的中央部13b,在夹持着缝隙13c的一对螺纹孔13d中,插通螺栓14,该螺栓14顺序插通管部件10、第3导向板9c的螺纹孔9c”、间隔调整筒9f、第2导向板9b的螺纹孔9b”、间隔调整筒9e、第1导向板9a的螺纹孔9a”、间隔调整筒9d,此后,通过将螺栓14的前端部螺旋连接于第2中空导向轴8的锷部8b上形成的螺纹孔8c中,组装第2中空导向轴8、导向板部9、管部10及连接零件13。接着,通过将连接零件13的端部13a嵌合于在吸入器11的筒体11b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缝隙11g中,将如上所述组装好的第2中空导向轴8、导向板部9、管部10及连接零件13安装于吸入器11的筒体11b中。
F1为安装于机台上的支持构架,在支持构架F1上,在中央部形成有可插入中空导向轴部件S的孔f1,此外,在孔f1的周围,形成有适当数量(实施例中为3个)的螺栓插通孔f2。
F2为中央部具有透孔f3的大致圆盘状的中空导向轴支持件,在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上,与支持构架F1的螺栓插通孔f2相对应地形成具有螺纹孔f4’的脚部f4。
中空导向轴S的第1中空导向轴7,其大直径部7d嵌入至穿设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的中央部的透孔f13的中程,同时通过以螺栓等适当方式的固定方法安装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上。
此外,在如上所述地组装后,第2中空导向轴8的筒部8a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的脚部f4侧嵌入穿设在中空导向轴支持件2的中央部上的透孔f3中,同时第2中空导向轴8由适当的固定装置安装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上。这样,第2中空导向轴8、导向板部9、管部件10、连接零件13、吸入器11及导向筒体12被安装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上。
之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嵌合于喷嘴套筒3的开口部3c上,以使喷嘴套筒3的端部凸缘3b的端面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的端面相接,螺栓15在穿过支持构架F1的螺栓插通孔f2的同时,将螺栓插通孔f2的前端部通过螺旋弹簧16螺旋连接在形成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2的脚部f4上的螺纹孔f4’中,由此将安装有中空导向轴部件S的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安装于支持构架F1上。
通过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安装在支持构架F1上的中空导向轴部件S,使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第2中空导向轴8的纱插通孔8d、第1导向板9a的纱插通孔9a’、第2导向板9b的纱插通孔9b’、第3导向板9c的纱插通孔9c’、第1喷嘴11a的纱插通孔11a’、第2喷嘴11c的纱插通孔11c’以及导向筒体12的纱插通孔12a的中心线全部一致。这样,第1中空导向轴7、第2中空导向轴8、导向板9、管部件10、连接零件13、吸入器11及导向筒体12等构成的中空导向轴部件S中,中空导向轴部件S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细的前端部7a位于喷头1内,并接近纤维导入件2的导销2b而设置,由喷嘴部件N与中空导向轴部件S构成纺纱部件U。
以下,主要参照图15,对设置有由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嘴部件N与中空导向轴部件S构成的纺纱部件U的纺纱机构所生成纱的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从牵伸装置D的前罗拉d4送出的牵伸后的纱条V,通过因从喷头1的空气喷射孔1a喷出空气的作用而产生的纤维导入件2的纤维导入孔2a附近的吸引空气气流,沿导向销2b的周围运送,吸入喷头1内。吸入喷头1内的、构成纱条V的纤维v,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附近受到从空气喷射孔1a喷出的、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外周附近高速旋转的旋转气流的作用,从纱条V分离的同时向旋转气流方向加捻。此外,吸入喷头1内的、构成纱条V的纤维v,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附近,受到从空气喷射孔1a喷出的、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外周附近高速旋转的旋转气流的作用而生成加捻的纱线的同时,通过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第2中空导向轴8的纱插通孔8d、第1导向板9a的纱插通孔9a’、第2导向板9b的纱插通孔9b’、第3导向板9c的纱插通孔9c’、第1喷嘴11a的纱插通孔11a’、第2喷嘴11c的纱插通孔11c’以及导向筒体12的纱插通孔12a,由夹持辊h1及输出辊h2构成的纱线送出装置H送向卷取部W方向。
构成纱条V的纤维v在穿过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的过程中,纤维v的前端部v1’进入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中,并且,纤维的后部v1”通过上述旋转气流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卷绕到前端部7a外周,并受上述旋转气流的作用,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旋转。这样,在前端部v1’插入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的同时,后端部v1”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的状态下,弯曲地卷绕在前端部7a上的纤维v1(以下将这样的纤维称为反转纤维。)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圆周方向大致均匀地分布,以卷绕于由上述的回转气流加捻而生成的实捻状的纱线Y上的状态卷绕。此外,由于旋转气流而产生的一部分假捻向前罗拉d4方向传播,但由于纤维导入件2的导销2b阻止了该传播,从前罗拉d4送出的纱条V不会由于假捻而捻入。
17为在喷嘴套筒3与中空导向轴支持件F2之间形成的空气室,空气室17通过与吸引孔17a相连接的管(图中未示出),通过未图示的弱吸引压力与吸引空气的空气吸引源相连接,在上述的纺纱中,具有作为从喷头1的空气喷射孔中喷出空气的排出道功能的同时,还可除去在纺纱中在空气室17内产生的浮游纤维等。
如上所述,构成纱条V的纤维v在穿过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的过程中,反转纤维v1的前端部v1’通过旋转气流,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卷绕在前端部7a的外周上的同时,受到旋转气流的作用,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旋转。因此,在前端部v1’插入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且后端部v1”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的状态下,弯曲地卷绕在前端部7a上的纤维v1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圆周方向大致均匀地分布,卷绕于由回转气流加捻而生成的实捻状的纱线Y上。
以下利用图1-图11对与本发明特征部分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图1-图6对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特征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为,通过从喷头1的空气喷射孔1a喷射的喷射空气而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7a(反转纤维v1的接触领域)周围形成的旋转气流,反转纤维v1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圆周方向上以大致一定的速度旋转时,反转纤维v1不会紊乱,纺出的纱线产生的绒毛较少,而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中,抑制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力,使反转纤维v1的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变化时,反转纤维v1的纤维后端部v1”容易从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离开,纺出的纱线的绒毛的发生较多。即,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积极地变化时,绒毛数增加,可以制造出柔软的纱线。
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中,为了使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变化,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第1中空导向轴7上的纱插通孔7b从前端部7a侧看去形成纵长的孔7b1的形状。在纱插通孔7b的全长,即第1中空导向轴7的全长上,纱插通孔7b可形成纵长孔7b1,但如果从纱插通孔7b的前端部7a的前端面7a’开始,形成最长仅为构成纱条V的纤维v的平均纤维的长度的纵长孔7b1,如上所述,可抑制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力,使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充分地变化。
如上所述,由于在形成于第1中空导向轴7上的纱插通孔7b的前端部7a附近形成纵长孔7b1,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在纵长孔7b1的长边侧7b1’中阻抗较少,旋转速度快,此外,由于在从长边侧7b1’向短边侧7b1”移动阶段及从短边侧7b1”向长边侧7b1’移动阶段阻抗加大,旋转速度变慢。这样,通过在纱插通孔7b的前端部7a附近形成纵长孔,抑制了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旋转力,能够使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变化,从而,纺出的纱线的绒毛的生产较多,不会降低生成的纱线的强度,可以制造出绒毛多,柔软的纱线。作为能够不降低纤维纱的强度、增加绒毛的原因,可以考虑是由于卷绕在周围的纤维的卷绕力不一定产生纱强力,能够使卷绕而不产生强力的纤维成为绒毛。。
在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于第1中空导向轴7上的纱插通孔7b从前端部7a侧所见到的形状为椭圆孔7b2。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在通过椭圆孔7b2的长径的两端部7b2’时,由于阻抗增大,旋转速度变慢。与上述相同,在纱插通孔7b的全长,即第1中空导向轴7的全长上,纱插通孔7b可形成椭圆孔7b2,但如果从纱插通孔7b的前端部7a的前端面7a’开始,形成最长仅为构成纱条V的纤维v的平均纤维长的长度的椭圆孔7b2,则如上所述,可使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充分地变化。
如上所述,形成于第1中空导向轴7上的纱插通孔从7b的前端部7a侧所见的形状为具有垂直相交的长径与短径的纵长孔7b1或椭圆孔7b2的场合,短径的长度决定纱线的张紧状况(纱强力)。从而,即使是纱插通孔7b的截面积加大,通过将短径的长度抑制在与截面为圆形时的直径相同程度,可以不降低纱强度,生成柔软的纱线。
图5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为大致形成为方形孔7b3的情况,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在通过大致方形孔7b3的角部7b3’时,由于阻抗加大,旋转速度变慢。在此实施例中,与上述相同,在纱插通孔7b的全长,即第1中空导向轴7的全长上纱插通孔7b可形成大致方形孔7b3,但如果从纱插通孔7b的前端部7a的前端面7a’开始,形成最长仅为构成纱条V的纤维v的平均纤维长的长度的大致方形孔7b3,如上所述,可使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充分地变化。
此外,形成于第1中空导向轴7上的纱插通孔7b的形状,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纵长孔7b1或椭圆孔7b2及大致方孔7b3,从前端部7a侧所见到的纱插通孔7b的形状只要为非圆形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中空导向轴部件S由由第1中空导向轴7与第2中空导向轴8构成的前部中空导向轴部S1;由多个导向板9a、9b、9c构成的导向板部9;以及后部中空导向轴部S2构成,但中空导向轴部件S也可仅由第1中空导向轴7构成。
以下利用图7-图11对另一个实施例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结构。图7-图11的例中,纱插通孔7b的断面形状在全长上为圆形(正圆),对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形状进行改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为,通过从喷头1的空气喷射孔1a喷射的喷射空气而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7a(反转纤维v1的接触领域)的周围形成的旋转气流,当反转纤维v1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圆周方向上以大致一定的速度旋转时,反转纤维v1不会紊乱,纺出的纱线产生的绒毛较少,而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抑制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力,使反转纤维v1的速度部分地变化时,反转纤维v1的纤维后端部v1”容易从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离开,使纺出的纱线产生较多绒毛的同时,抑制了纱线的卷绕纤维的卷紧。即,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积极地变化时,绒毛数增加,可以制造出柔软的纱线。
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为了使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变化,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细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在与第1中空导向轴7的轴线垂直的断面的形状为非圆形。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形成圆锥台状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7a’的一部分从其下部向前端面7a1削去,通过从前端面向轴方向形成特定长度的平面7a1,使与第1中空导向轴7的轴线垂直的断面的形状为非圆形。也可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全长上,使与第1中空导向轴7的轴线垂直的断面的形状为非圆形,但如果形成从前端面7a”开始最长仅为构成纱条V的纤维v的平均纤维长的长度的非圆形,则如上所述,可使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充分地变化。此外,前端部7a为前端卷绕着在纱插通孔7b的反转纤维v1的区域,在前端部7a的下方侧,通过锥部7c设置有大直径部7d。纱插通孔7b以贯通前端部7a、锥部7c及大直径部7d的状态形成。
如上所述,通过在圆锥台状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上形成平坦面7a1,反转纤维v从由平坦面7a1形成的平直部开始,向未形成平坦面7a1的曲部移动的位置,对反转纤维v产生制动,抑制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的旋转力,可以使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部分地产生变化。
在图7中,示出了上述的平坦面7a1为相隔180度,即相对状态地形成2面的例子,在图8中,示出了各相隔90度,形成4个面的平坦面7a1的例子。形成的平坦面7a1的面数并不限定于如图7或图8的2个面或4个面,可以包含1个面或3个面的奇数在内的多个面以大致等间隔地形成。平坦面7a1的个数与作为表示纱强度的离散情况数值的均匀度的关系为,平坦面7a1形成2面的情况与平坦面为1面的情况相比,纱强度的均匀度要好,即,纱强度的离散情况少。此外,在平坦面7a1的数量为3个(奇数)和4个(偶数)的场合中,4个(偶数)的情况下与安装第1中空导向轴7的朝向(平坦面7a1朝向正上方或曲面部朝向正上方)无关,纱强度的均匀度要好。
正如上述,通过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细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的形状,在与第1中空导向轴7的轴线垂直的断面的形状为非圆形,能够抑制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力,能够使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部分地发生变化,从而,纺出的纱线产生的绒毛增加,不会降低生成的纱线强度,能够制造绒毛多,柔软的纱线。例如在使用图1所示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场合,单位长度的绒毛数量大约为3倍。
此外,通过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的形状例如在圆周方向部分地使弯曲度不同,成为椭圆形,以构成上述的非圆形。
图9所示的实施例为在圆锥台状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或前端面7a”上形成凸部7a2。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凸部7a2形成于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与前端面7a”界面上的例子,但只要是在不插入纱插通孔7b、勾住反转纤维v1的后端部v1”、减慢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的位置,可以设置于任何地方。
由于设置了这样的凸部7a2,反转纤维v1在被凸部7a2挂住的情况下,抑制了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力,使其旋转速度变慢,而在凸部7a2以外的区域,由于其旋转速度变慢,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此外,凸部7a2如图9所示,最好形成于前端面7a”的外周部(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和前端面7a”的界面)上。
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为,在圆锥台状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上,在圆周方向上以适当间隔形成朝向前端7a”的槽部7a3。这样,由于从前端面7a”形成在轴向上特定长度的槽部7a3,在反转纤维v1进入槽部7a3的场合,抑制了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 1的旋转力,使其旋转速度变慢,此外,在未进入槽部7a3的状态下,其旋转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
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为,在圆锥台状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前端面7a”上形成十字状的4个槽部7a4。这样,由于在前端面7a”上形成槽部7a4,反转纤维v1在进入槽部7a4的场合,抑制了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力,使其旋转速度变慢,此外,在未进入槽部7a4的状态下,其旋转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圆周方向旋转的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形成于前端面7a”上的槽部7a4可以具有偶数或奇数的适当数量。但从与安装朝向无关、纱强度良好的观点出发,最好至少形成4个槽部7a4。
再者,除了可以使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细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的形状,在与第1中空导向轴7的轴线垂直的断面形成非圆形外,还可以形成凸部7a2或槽部7a3、7a4。此外,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或前端面7a”上形成凸部7a2或槽部7a3、7a4基础上,还可以再使前端部7a的外周面7a’的断面形状为非圆形。
此外,在图7-图11各实施例中,从第1中空导向轴7的入口侧所见到的前端面7a”的外周形状最好为非圆形。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在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上分别单独分开地形成平坦面7a1、或凸部a2或槽部7a3、7a4的例子,但在形成平坦面7a1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形成凸部7a2或槽部7a3、7a4。并且,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为了同样地使反转纤维v1的旋转速度变化的目的,也可使前端部7a的纱插通孔7b的形状为非圆形(椭圆形)。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中空导向轴部件S由第1中空导向轴7与第2中空导向轴8构成的前部中空导向轴部S1、由多个导向板9a、9b、9c构成的导向板部9、以及后部中空导向轴部S2构成的例子,但中空导向轴部件S也可仅由第1中空导向轴7构成。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利用图1-图6对改善第1中空导向轴7的纱插通孔7b的断面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并利用图7-图11对改善第1中空导向轴7的前端部7a的外周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各实施例不仅是可分别单独地实施,也可为2个或3个以上的实施例组合地实施。
根据本发明,由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中纱插通孔的断面形成非圆形状,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发生变化,可以制造不降低纱强度,绒毛数多且具有柔软感触的纱线。从而通过将利用本发明的纺纱装置制造的纱线进行织造,可制造出具有柔软感触布制品。此外,由于不需变更喷嘴部件的喷嘴压(喷射压),能够维持纺纱上最适宜的流量,防止因纱支数等产生物性值的偏差。
此外,由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中纱插通孔的断面形状为纵长形状或椭圆孔,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平滑地变化。防止断纱等的发生。
此外,由于形成为非圆形状的纱插通孔长度从位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面上的纱插通孔入口开始,最长为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平均长度,可仅使与反转纤维的旋转有关的部分(影响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部分)为非圆形状,而与反转纤维的旋转无关部分的断面为圆形,能够维持中空导向轴部件的纱插通孔内平滑的空气流,能够防止生成的纱线质量低下。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作为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外周上,设置有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变化的抑制部,可以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产生积极的变化,能够制造不降低纱强度,绒毛数多,具有柔软感触的纱线。从而,这样的纱线所织成的布制品的柔软感增大。此外,由于抑制了纱线的卷绕纤维的张紧,纱自身的回转力矩减小,能够使后续工序的纱的解舒性及染色性提高。
此外,由于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或者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凸部或槽部,能够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地变化。
此外,由于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前端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十字状的槽部,也能够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地变化。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中反转纤维接触区域的外周的形状,在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轴线垂直的断面形成非圆形,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积极地变化,能够制造不降低纱强度,绒毛数多,具有柔软感触的纱线。从而,这样的纱线所织成的布制品的柔软感增大。此外,由于抑制了纱线的卷绕纤维的张紧,纱自身的回转力矩减小,能够使后续工序的纱的解舒性及染色性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使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作用于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上进行纺纱,其特征为,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成非圆形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为,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状为纵长形状或为椭圆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为,形成非圆形状的纱插通孔的长度从位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面上的纱插通孔入口开始,最长为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平均长度。
4.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由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在作为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部分地发生变化的抑制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为,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为,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为,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凸部或槽部。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装置,其特征为,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前端面上,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十字形槽部。
9.一种纺纱装置,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由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上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中空导向部件前端部的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外周所形成的形状为,在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轴线垂直的断面形成非圆形。
10.一种纺纱方法,通过作用于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积极地变化。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方法,其特征为,使反转纤维在中空导向轴部件前端部的旋转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被抑制,使旋转速度变化。
12.一种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具有供由纤维束生成的纱线通过的纱插通孔,通过在非旋转状态下在前端部的外方产生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该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为非圆形。
13.一种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具有供由纤维束生成的纱线通过的纱插通孔,通过在前端部的外方产生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该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在作为反转纤维的接触区域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反转纤维的旋转速度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变化的抑制部。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其特征为,在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其特征为,作为抑制部的平坦面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
16.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其特征为,在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凸部或槽部。
17.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其特征为,在前端部的前端面形成作为抑制部的十字形槽部。
18.一种纺纱用中空导向轴部件,具有供由纤维束生成的纱线通过的纱插通孔,通过在前端部的外方产生旋转气流,使反转纤维在该前端部旋转并同时进行纺纱,其特征为,前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形状为,在与轴线垂直的断面形状为非圆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纱装置,能生产出不降低纱强度,表面感触柔软的纱线。由产生旋转气流的喷嘴部件和具有纱插通孔的非旋转的中空导向轴部件构成,通过使喷嘴部件产生的旋转气流作用于中空导向轴部的前端部上进行纺纱,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部的纱插通孔的断面形成非圆形状。例如为纵长形状或为椭圆孔。形成非圆形状的纱插通孔的长度从位于中空导向轴部件的前端面上的纱插通孔入口开始,最长为构成纤维束的纤维的平均长度。
文档编号D01H4/02GK1386921SQ0111820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8日
发明者出野宏二, 今村久胜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