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飞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65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飞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飞花装置。



背景技术:

剑杆织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纱线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加上纱线与织机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量的飞花。特别是在织造棉类织物时,飞花现象特别严重。当飞花在送纬剑头的夹纱口积聚到一定量时,便会使送纬剑头对纬纱的夹持力不够,从而引起脱纬和空纬的现象。同时,由于筘座脚与前横梁之间的空间比较小,当飞花在筘座脚与前横梁之间积聚到一定的量时,再加上筘座脚的挤压,便有可能形成硬质飞花堆,从而造成对筘座脚的硬性冲击,引起筘座脚的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飞花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剑头、打纬轴、筘座脚、胸梁、前横梁、独立吹头以及风机,所述筘座脚和前横梁均设在支座上,筘座脚内设有通孔,筘座脚通过通孔与所述打纬轴轴接配合,筘座脚能随打纬轴左右摆动;所述前横梁设置在筘座脚的右侧,所述剑头设置在筘座脚的左侧,所述胸梁设置在筘座脚的上侧,胸梁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胸梁内设有异形风道,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异形风道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独立吹头设置在所述剑头的左侧,独立吹头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连通。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吹头包括进风口、风量调节器和第二出风口。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连通。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剑头相对设置。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左下方倾斜。

所述的一种吹飞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螺栓,通孔的另一侧设有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螺接配合,通过调节螺栓能够来改变通孔两侧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剑头的左侧设置有独立吹头,独立吹头包括风量调节器,风量调节器能够调节吹在剑头上的风量,能防止风量过大吹乱纬纱,或者风量不够而吹不掉飞花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胸梁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通过异形风道与风机连通,第一出风口朝左下方倾斜,第一出风口能够吹去筘座脚与前横梁之间的飞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二出风口,2-风量调节器,3-进风口,4-管道,5-风机,6-打纬轴,7-筘座脚,8-第一出风口,9-异形风道,10-胸梁,11-前横梁,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剑头、打纬轴6、筘座脚7、胸梁10、前横梁11、独立吹头以及风机5,所述支座和剑头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筘座脚7和前横梁11均设在支座上,筘座脚7内设有通孔,筘座脚7通过通孔与所述打纬轴6轴接配合,筘座脚7能随打纬轴6左右摆动;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螺栓12,通孔的另一侧设有螺孔,所述螺栓12与所述螺孔螺接配合,使用者能够通过调节螺栓12来改变通孔两侧的间距,从而实现筘座脚7与打纬轴6之间的装卸;所述前横梁11设置在筘座脚7的右侧,所述剑头设置在筘座脚的左侧,所述胸梁10设置在筘座脚的上侧,胸梁10为铝合金材质,胸梁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8,胸梁内设有异形风道9,所述第一出风口8通过异形风道9与所述风机5连通,第一出风口8朝左下方倾斜,第一出风口8能够吹去筘座脚与前横梁之间的飞花。

所述独立吹头设置在所述剑头的左侧,独立吹头通过管道4与所述风机5连通。所述独立吹头包括进风口3、风量调节器2和第二出风口1,所述进风口3通过管道4与所述风机5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与所述剑头相对设置,第二出风口1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吹去剑头上的飞花,所述风量调节器2设置在所述进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1之间,风量调节器2能够调节吹在剑头上的风量,能防止风量过大吹乱纬纱,或者风量不够而吹不掉飞花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